Workflow
亚太命运共同体
icon
搜索文档
学习新语丨推动亚太合作,习近平主席生动阐释
新华社· 2025-10-27 00:05
亚太经合组织合作理念 - 坚持开放的地区主义,以2040年愿景为指引,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高水平亚太自由贸易区 [9][10] - 深化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提升区域合作水平 [12] - 尊重多样性,在开放包容基础上交融互鉴,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 [14] 中国在亚太地区的角色 - 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做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之锚 [16] - 中国将扎根亚太、建设亚太、造福亚太,如同地瓜的块茎始终长在根基位置 [17] - 亚太是个大家庭,中国是大家庭中的一员 [26] 亚太地区发展愿景 - 亚太应勇于担当、同舟共济,校准航向,努力推动全球增长 [19] - 亚太经合组织21个成员应加强合作、展翅齐飞,书写亚太发展新愿景 [23][24] - 精心栽培布特拉加亚愿景的种子,培育亚太共同发展的繁荣之花 [6]
特稿|在宽广的亚太铺设发展通途——推动区域共同繁荣的中国实践
新华社· 2025-10-26 22:12
亚太经合组织与中国参与 -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1] - 亚太地区是世界经济增长重要引擎,APEC是亚太地区最重要的经济合作机制[1] - 中国对亚太经合组织其他经济体进出口同比增长2%,规模达到19.41万亿元,占中国进出口总值的57.8%[3] 开放融通与贸易合作 - 秘鲁钱凯港作为南美首个智慧绿色港口,开辟了秘鲁通往中国及周边国家新航线,推动中拉贸易显著提升[2]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出部分经济体加征关税给亚太地区贸易格局带来挑战,继续促进贸易开放才是保持经济增长的关键[3] - APEC工商咨询理事会报告将"倡导开放市场,反对保护主义"列在开篇,表达对贸易中断和不确定性的担忧[3] 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 - 中国企业捷佳润科技集团开发的人工智能系统支持多国语言,正帮助越南、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的果园推进智能化管理[4] - 中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升至2025年的第10位,从"世界工厂"转变为"创新高地"[5] - 第22届东博会上共有62个涵盖新能源、人工智能与化工新材料的项目成功签约,体现中国与东盟科技合作向全产业链协同创新升级[5] 绿色发展与项目实践 - 中国制造双层电动公交车在智利第19届泛美运动会期间投入使用,为体育盛事注入"绿色能量"[5] - 中国坚持绿色转型、科技创新,深化经济技术合作,增强亚太地区发展中经济体自主发展能力[4] - 习近平主席指出要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强化科技创新对绿色化数字化转型的支撑[4] 普惠包容与全球倡议 - 中国援巴布亚新几内亚菌草旱稻项目永久性示范基地落成,是中国与巴新减贫合作的里程碑[6] - 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和全球治理倡议,形成关于全球事务的完整框架[8] - 中国在亚太经合组织推进提高居民收入、促进中小企业集群式发展等倡议,持续为亚太经济普惠包容发展注入动力[7]
特稿|携手擘画亚太繁荣新图景
新华网· 2025-10-26 09:40
会议背景与核心期待 - 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0月30日至11月1日赴韩国庆州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 [1] - 多国人士热切期待习近平主席出席本次会议,希望聆听其就亚太地区合作与发展提出的新主张新倡议 [1] - 期待此行将携手各方领导人推进和深化亚太区域合作,促进亚太经济可持续发展,共同擘画亚太繁荣新图景 [1] 中国在亚太合作中的历史贡献与理念 - 中国一直是亚太经合组织的坚定支持者和贡献者,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北京会议期间发表的北京纲领至今仍对推进相关议程有重要指引作用 [2] - 2013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在历次会议上提出一系列中国主张,被评价为"地区繁荣的理念指引"和"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引擎" [2] - 提出的合作共赢、互联互通等倡议主张为地区发展注入信心与动力,期待中方理念继续推动亚太地区在开放共赢的道路上前进 [3] 当前挑战与中国的引领作用 - 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亚太地区开放合作面临严峻挑战 [3] - 各方期待习近平主席此行推动亚太地区经济体重温合作初心,团结引领各方共同应对挑战 [3] -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亚太呼唤负责任、有远见的领导力,中国所展现出的正是这种时代担当 [3] 开放合作对亚太未来的重要性 - "亚太发展靠的是开放包容、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开放则兴,封闭则衰"等重要论述指明亚太的未来在于建设开放互联的'桥梁'而非竖立封闭孤立的'高墙' [4] - 这些主张在当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期待新理念新主张引领亚太地区进一步深化开放合作 [4] 绿色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 习近平主席强调培育绿色创新的亚太增长动能,着力推动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塑造亚太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5][6] - 充满创新活力的"中国制造"是中国推动亚太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中企生产的电动车、新能源公交车等绿色发展画卷正在亚太地区展开 [5][6] - 中国以自身绿色发展带动亚太绿色转型,以技术创新增添亚太发展新动能,为亚太地区可持续发展开辟新空间 [6] 中国推动区域合作的具体行动 - 坚持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携手各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积极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进程,全面完成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 [6] - 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区域互联互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拉紧贸易纽带,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支持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7] - 通过务实合作助力亚太各经济体实现技术跃升与产业升级,推动地区共同发展 [7] 中国发展对亚太的积极影响 - 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为中国未来五年发展擘画宏伟蓝图,不仅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动力,也将为亚太地区发展带来崭新机遇 [7] - 强有力的系统规划使得中国一直在亚太经济的持续繁荣中发挥着重要引擎作用,中国的高质量发展惠及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助力区域共同繁荣 [7] 亚太经济展望与全球角色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25年亚太地区经济增速为4.5%,比此前预测提高0.6个百分点,亚太地区仍将是全球增长的最重要引擎 [8] - 亚太地区是全球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中国倡导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提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张,有助于提振世界对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繁荣发展的信心 [8] - 在习近平主席倡导和推动下,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等已成为亚太多国共识,有助于亚太地区实现稳定发展和持续繁荣 [8] 全球治理与未来贡献 - 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彰显公平包容等原则,倡导多极化与伙伴关系,强调以合作应对全球性议题 [9][10] - 习近平主席的倡议与主张兼顾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各经济体利益,有助于把亚太打造成为驱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机制孵化器" [10] - 中国将担任亚太经合组织2026年东道主,期待中国为亚太地区繁荣发展作出新贡献,为推动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汇聚更大合力 [10]
特稿|携手擘画亚太繁荣新图景——国际社会热切期待习近平主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新华社· 2025-10-25 23:34
会议背景与核心议程 - 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0月30日至11月1日赴韩国庆州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 [1] - 会议核心议题包括推进和深化亚太区域合作,促进亚太经济可持续发展,共同擘画亚太繁荣新图景 [1] - 国际社会期待习近平主席就亚太地区合作与发展提出新主张新倡议,推动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 [1][2] 中国在亚太合作中的历史贡献与理念 - 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以来出席或主持历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提出一系列中国主张,如牢固树立亚太命运共同体意识、倡导共建亚太伙伴关系、推进亚太自贸区进程 [2] - 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北京会议期间携手各方领导人发表的北京纲领等文件,对推进相关议程仍有重要指引作用 [2] - 中国的主张被评价为地区繁荣的理念指引、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引擎和重拾亚太合作初心的驱动力 [2][3] 当前挑战与对中方引领的期待 - 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亚太地区开放合作面临严峻挑战 [3] - 各方期待习近平主席此行推动亚太地区经济体重温合作初心,团结引领各方共同应对挑战 [3] -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亚太呼唤负责任、有远见的领导力,中国展现出时代担当 [3][4] 开放合作与互联互通 - 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论述指明亚太的未来在于建设开放互联的桥梁而非竖立封闭孤立的高墙 [4] - 合作共赢、互联互通等倡议主张为地区发展注入信心与动力 [3] - 中国通过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区域互联互通,进博会拉紧贸易纽带,亚投行支持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7] 绿色发展与创新动能 - 习近平主席强调培育绿色创新的亚太增长动能,推动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 [6] - 中国以自身绿色发展带动亚太绿色转型,以技术创新增添亚太发展新动能,如中企生产的电动车和新能源公交车在亚太多国应用 [6] - 充满创新活力的中国制造是中国推动亚太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6] 中国的务实行动与区域赋能 - 中国坚持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携手各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6] - 中国积极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进程,全面完成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 [6] - 中国通过务实合作助力亚太各经济体实现技术跃升与产业升级,推动地区共同发展 [7] 亚太经济展望与全球引擎作用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25年亚太地区经济增速为45%,比此前预测提高06个百分点 [9] - 亚太地区仍将是全球增长的最重要引擎,强劲出口是推动亚太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9] - 习近平主席倡导亚太继续做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火车头,倡导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9] 全球治理与亚太贡献 - 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倡导多极化与伙伴关系,强调以合作应对全球性议题 [10] - 在习近平主席倡导和推动下,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等已成为亚太多国共识,有助于亚太地区实现稳定发展和持续繁荣 [9][10] - 中国将担任亚太经合组织2026年东道主,期待中国为亚太地区繁荣发展作出新贡献 [10]
携手擘画亚太繁荣新图景——国际社会热切期待习近平主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新华社· 2025-10-25 23:29
习近平主席出席APEC会议的核心观点 - 国际社会热切期待习近平主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相信此行将推进和深化亚太区域合作,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共同擘画亚太繁荣新图景 [1] 对习近平主席既往主张的评价与期待 - 习近平主席自2013年以来在APEC会议上提出的一系列中国主张被评价为"地区繁荣的理念指引"和"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引擎" [2] - 专家期待习近平主席在此次会议上提出更多促进亚太地区公平、包容和相互尊重的理念主张,为构建开放融通的亚太合作格局凝聚共识 [3] - 习近平主席关于"开放则兴,封闭则衰"等重要论述被指在当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期待新理念引领亚太进一步深化开放合作 [4] 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实际贡献与行动 - 中国通过坚持高质量实施RCEP、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积极推动加入CPTPP和DEPA等切实行动为地区发展持续赋能 [6] - 中国以自身绿色发展带动亚太绿色转型,以技术创新增添亚太发展新动能,例如中企生产的电动车和新能源公交车在亚太多国应用 [6] - 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区域互联互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拉紧贸易纽带,亚投行支持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7] 中国发展对亚太地区的积极影响 - 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为中国未来五年发展擘画宏伟蓝图,不仅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动力,也将为亚太地区发展带来崭新机遇 [7] - 强有力的系统规划使中国一直在亚太经济的持续繁荣中发挥着重要引擎作用,中国的高质量发展惠及APEC成员,助力区域共同繁荣 [7] 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角色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25年亚太地区经济增速为4.5%,比此前预测提高0.6个百分点,亚太地区仍将是全球增长的最重要引擎 [8] - 中国在APEC等多边平台上倡导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提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张,有助于提振世界对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繁荣发展的信心 [8] - 在习近平主席倡导和推动下,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等已成为亚太多国共识,有助于地区实现稳定发展和持续繁荣 [9] -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等中国方案,期待为增进各方互利合作、促进世界繁荣以及人类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9]
特稿|以团结与担当谋划亚太发展新篇章——写在习近平主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之际
新华网· 2025-10-25 14:08
访问背景与核心目标 - 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0月30日至11月1日赴韩国庆州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 [1] - 此访旨在共商区域繁荣发展大计,凝聚各方团结合作共识,共同谋划亚太发展新篇章 [3] 亚太地区经济地位与合作成果 - 亚太地区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一、世界经济总量逾六成、贸易总量近一半,是全球经济最具活力板块和主要增长引擎 [5] - 中国对亚太经合组织其他经济体进出口同比增长2%,规模达到19.41万亿元,占中国进出口总值的57.8% [7] - 中国已成为区域一体化的关键驱动力,是众多亚太经济体的主要贸易伙伴和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节点 [7] 中国对亚太合作的理念与主张 - 强调亚太发展靠的是开放包容、取长补短、互通有无,而非对立对抗、以邻为壑 [8] - 提出构建开放包容、创新增长、互联互通、合作共赢的亚太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主张 [7] - 通过坚持高质量实施RCEP、积极推动加入CPTPP和DEPA等举措,为构建开放型亚太经济注入力量 [8] 中韩双边关系与经贸合作 - 2024年中韩双边贸易额达3280.8亿美元,增长5.6% [14] - 中国连续21年位居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韩国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国 [14] - 两国在经贸、人文、旅游等领域合作密切,中国对韩试行免签政策进一步激发赴华旅游热情 [14] 中国经济发展与区域贡献 - 2021年至2024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5.5%,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19] - 中国经济稳定前行为亚太和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19] - 中国积极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在印尼雅万高铁、东南亚新能源车投资、湄公河国家电网互通等领域推动区域绿色转型 [21] 中国对外开放与全球合作 - 中国是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设有22个自贸试验区,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 [22] - 通过制度型开放和中国大市场有力促进亚太区域一体化,为全球共同发展注入动能 [22] - 作为2026年亚太经合组织东道主,中国将与各方一道推进世界共同繁荣 [24]
深化合作、造福人民,开创亚太发展新时代
人民日报· 2025-10-25 06:20
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与区域合作 - 习近平主席将于10月30日至11月1日赴韩国庆州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 [1] - 会议将围绕“亚太奇迹”的根源以及世界与亚太未来发展方向两大核心议题展开 [2] - 亚太地区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一,占世界经济总量逾六成、贸易总量近一半,是世界经济的重要阵地 [5] 中国对亚太合作的贡献与主张 - 中国主张亚太经济体始终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构建开放融通的亚太合作格局、培育绿色创新的亚太增长动能、树牢普惠包容的亚太发展理念 [2] - 中国积极推动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积极推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6] - 中国对亚太经济增长贡献率超六成,是许多亚太经济体的主要贸易伙伴和地区产业链供应链重要节点 [11] 中韩双边关系 - 习近平主席时隔11年再次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韩国各界充满期待 [12] - 中国是韩国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和最大进口来源国 [13] - 韩国对中国团体游客临时性入境免签政策正式生效,推动中韩游客“双向奔赴” [13] 中国经济发展与区域影响 -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在“十四五”时期先后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今年预计可达140万亿元 [9] - 中国与越南、马来西亚等双边贸易额突破2000亿美元,与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等双边贸易额突破1000亿美元 [10] - 中国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等向世界贡献国际公共产品,亚太是直接受益者 [10] 绿色创新与具体合作项目 - 秘鲁钱凯港开通6条航线,成为面向亚太和拉美的“双向通道”以及智慧、绿色的深水良港 [7] - 泰中罗勇工业园内的长安汽车首个海外新能源整车工厂正式投产,依托AI与自动化技术推动当地制造业智能化 [7] - 老挝孟松600兆瓦风电项目点亮百万家庭,中国新能源汽车“驶入”亚太千家万户 [11]
为世界贡献更多开放合作力量(和音)
人民日报· 2025-10-25 06:06
外交行动概述 - 习近平主席将于10月30日至11月1日赴韩国庆州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 [1] - 此访是习近平主席时隔11年再次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 [3] 亚太经合组织合作 - 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平台 [2] - 中方愿以此次会议为契机 为推进亚太区域合作 促进亚太经济增长作出贡献 [2] - 中韩将于今明两年接连主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双方加强相互支持有利于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3] 中韩双边关系 - 中国连续21年稳居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 去年韩国再次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国 [3] - 中韩人文交往密切 免签入境政策持续优化促进双方跨境旅游不断升温 [3] - 双方应坚守建交初心 坚持睦邻友好 互利共赢 推动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3] 中国发展前景 - 此访正值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闭幕 全会审议通过了"十五五"规划建议 [3] - 对外传递出中国政策的稳定性 经济增长的稳定性 发展预期的稳定性 [3] - 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阶梯式递进 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 [3]
以团结与担当谋划亚太发展新篇章——写在习近平主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之际
新华社· 2025-10-24 23:56
亚太经合组织(APEC)平台与区域合作 - 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 [1] - 亚太地区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一、世界经济总量逾六成、贸易总量近一半,是全球经济最具活力板块和主要增长引擎 [2] - 中国是众多亚太经济体的主要贸易伙伴和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节点,今年前三季度对APEC其他经济体进出口同比增长2%,规模达19.41万亿元,占中国进出口总值的57.8% [3] 中国的区域一体化举措与贸易数据 - 中国积极推动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并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 [3] - 中国全面完成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为构建开放型亚太经济注入力量 [3] - 中韩双边贸易额在2024年达3280.8亿美元,增长5.6%,中国连续21年位居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 [6] 中韩双边关系与合作 - 中韩是重要近邻,1992年建交以来积极推进各领域交流合作,2015年中韩自贸协定正式生效 [5][6] - 两国人文交流活跃,中国对韩试行免签政策激发旅游热情,文化作品互译交流拉近民众距离 [6] - 元首外交为双边关系提供顶层设计,确保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沿正确轨道发展 [5] 中国经济发展与全球贡献 - 2021年至2024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5.5%,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9] - 中国通过“十五五”规划擘画发展蓝图,为亚太和世界经济注入稳定性和确定性 [9] - 中国是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拥有22个自贸试验区,并通过取消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等措施推动制度型开放 [10] 绿色发展与产业合作 - 中国积极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印尼雅万高铁人均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仅为6.9克 [10] - 多家中国新能源车企在东南亚国家投资兴业,带动当地绿色产业升级 [10] - 中国推动与湄公河国家电网互通,优化跨区域能源配置,构建全球清洁能源合作 [10]
携手共建活力、和谐、繁荣的亚太大家庭
人民日报· 2025-10-17 06:20
亚太经合组织(APEC)的作用与认可度 - 亚太地区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一,占世界经济总量逾六成、贸易总量近一半,是全球最具活力的增长带 [4] - 85%的受访者认可亚太经合组织对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发挥积极作用 [4] - 超过八成受访者认为本国受益于亚太经合组织框架下的发展合作,具体包括获得“更多国际合作”(44%)、“更多发展机遇”(37%)和“更多先进技术”(35%) [6] - 75%的受访者支持本国更加积极深入参与亚太经合组织框架下的各项合作 [6] - 超过八成受访者表示愿意或会考虑参与亚太经合组织设立的职业、教育类培训和交流项目 [7] - 约七成受访者认为自主自愿、协商一致、非约束性的合作原则适用于当前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 [8] 地区合作趋势与民众期待 - 半数以上受访者认为本国经济发展正走向“更开放合作” [6] - 七成受访者对到2040年建成开放、活力、强韧、和平的亚太共同体表示期待 [10] - 在贸易投资领域,受访者最期待降低关税和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 [10] - 在数字经济方面,网络安全与5G/通信技术领域的合作更受青睐 [10] - 在创新合作领域,新能源技术和医疗健康最受关注 [10] - 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清洁能源与低碳技术、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合作需求强烈 [10] 中国在亚太地区的角色与影响 - 近六成受访者肯定中国在推进亚太经济可持续增长与繁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9] - 近五成受访者认为中国“是亚洲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9] - 83%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科技等多领域的发展经验值得本国借鉴 [9] - 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亚太经合组织的互联互通蓝图高度契合,在基础设施建设、绿色转型、数字经济等领域为地区国家提供了新机遇 [9] - 2026年中国将第三次担任亚太经合组织东道主,各方期待就减贫、绿色发展、供应链稳定、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治理等议题进行探讨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