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科技创新
搜索文档
奖项评选延期!医疗企业速来!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
思宇MedTech· 2025-06-04 17:26
大会延期通知 - 奖项评选报名截止时间延期至2025年6月20日24:00,旨在为参选方提供更充裕的准备时间[1] 首届大会回顾 - 2024年6月28日由思宇组织全球医疗科技大会并举办颁奖活动[2][3] 大会基本信息 - 地点:北京·中关村展示中心 - 时间:2025年7月17日(周四) - 规模:约500人参会 - 嘉宾构成:涵盖政府、医院、龙头企业、初创公司、投资机构及科研院所代表[5] 大会议程 1. 全球医疗科技发展趋势与政策环境解析 2. 影像平台、新型耗材、脑机接口等研发与转化路径 3. 医工交叉与高值医械成果转化经验分享 4. AI辅助诊疗与数字疗法的落地突破 5. 国内外资本关注的技术方向与企业画像 6. 海外市场准入与营销路径对接[6] 奖项设置与评选标准 1. **全球医疗科技创新奖** - 对象:医疗器械/数字医疗技术企业 - 标准:原创性、先进性且具备规模化产业化潜力的产品或技术[7] 2. **全球医疗科技创新应用奖** - 对象:医疗机构与科技公司联合团队 - 标准:技术已临床广泛应用并取得明确疗效[10] 3. **全球医疗创新服务奖** - 对象:CRO、CDMO等服务机构 - 标准:在技术孵化、转化环节提供关键助力[10] 4. **全球医疗科技供应链创新奖** - 对象:关键元器件/原材料供应企业 - 标准:保障创新产品量产与成本控制[10] 5. **全球医疗科技创新转化奖(个人奖)** - 对象:临床医生、高校科研人员(副高及以上)或技术出身的企业创始人 - 标准:围绕临床需求实现创新研发与初步转化[10] 评选流程 - 申报阶段:即日起至2025年6月20日 - 评审阶段:2025年6月21日—6月29日 - 结果通知:2025年6月30日—7月4日 - 颁奖准备:2025年7月5日—7月11日 - 现场颁奖:2025年7月17日[11] 参选方法 - 企业需通过指定链接提交材料[10] - 个人奖申请需邮件提交CV、研究成果概述、论文/专利证明及推荐信(可选)[12][13]
奖项申报通知 | 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
思宇MedTech· 2025-05-09 18:43
医疗科技行业发展趋势 - 医疗科技领域正处于技术突破与产业重构的关键阶段,涵盖人工智能辅助诊断、高端智能诊疗设备、创新医用材料、新型介入器械、再生医学、数字疗法及医工交叉融合等多个方向 [1] - 技术发展正在重塑疾病的发现、治疗与管理模式,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与临床应用的协同发展 [1] 全球医疗科技大会概况 - 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Global MedTech Conference 2025)将于2025年7月17日在北京·中关村展示中心举办,预计参会规模约500人 [4] - 大会聚焦全球医疗科技发展趋势、政策环境、研发转化路径、AI辅助诊疗、资本关注方向及海外市场准入等议题 [5] - 参会嘉宾涵盖政府、医院、龙头企业、技术初创、投资机构及科研院所等跨界代表 [4] 大会议程与奖项设置 - 议程包括六大主题:医疗科技发展趋势、影像平台/脑机接口等研发路径、医工交叉成果转化、AI辅助诊疗落地、资本技术方向分析及海外市场对接 [5] - 设立五大奖项:全球医疗科技创新奖、创新应用奖、创新服务奖、供应链创新奖及创新转化奖(个人),评选标准涵盖原创性、先进性、产业化潜力、临床疗效及行业影响力 [3][7][9] - 奖项申报对象包括医疗器械/数字医疗企业、医工联合团队、服务机构、供应链企业及个人研究者 [6][9] 奖项评选流程与方法 - 评选流程分为申报(截至2025年5月31日)、评审(6月1日-15日)、结果通知(6月16日-22日)、奖杯制作(6月23日-7月10日)及现场颁奖(7月17日)五个阶段 [10] - 企业需通过在线表单提交申请,个人申请者需邮件提交简历、研究成果概述、专利证明及推荐信等材料 [9][12] - 评奖免费,获奖企业将获赠会议门票 [11]
展台直击!强生携多款产品亮相 | 2025中国医学装备大会
思宇MedTech· 2025-03-14 18:13
强生医疗科技2025医学装备大会参展情况 - 公司携50余款创新医疗科技产品亮相2025中国医学装备大会暨医学装备展览会 覆盖外科 心电生理 神经介入等领域 [2] - 展台以"领航健康未来"为主题 展示推动中国医疗事业健康发展的决心 [2] 全球创新产品引进 - 持续引进全球领先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 助力提升疾病早诊早治 [4] - MONARCH机器人是中国境内首个获批的经自然腔道诊疗机器人 可通过支气管自然腔道抵达肺部深处病灶 推动肺癌诊疗微创化和精准化 [5] - VARIPULSE是公司在中国获批的首款脉冲消融导管 与TRUPULSE Generator及CARTO 3系统结合 为阵发性房颤提供全新解决方案 [9] 外科领域创新产品 - E3000预置芯片算法吻合器采用智能动态算法实现组织定制化吻合 减少吻合口漏 [8] - EVERPOINT钨铼合金缝针通过特殊合金和针尖设计降低穿刺阻力 减少组织撕裂 [8] - 速即纱止血颗粒是中国首个可体内使用的聚积颗粒形态止血材料 [8] - 抗菌薇乔可吸收外科缝线由苏州产业园生产 填补国内含三氯生涂层抗菌缝线生产空白 [13] 心脑血管领域创新 - EMBOGUARD神经血管球囊导引导管可暂时性阻断血流 防止血栓远端逃逸 助力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 [12] - 强易达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是与畅医达合作产品 具有通过性好 径向支撑力高等特点 用于颅内动脉瘤治疗 [15] 本土化创新与产业合作 - 不断提升本土智能制造和创新能力 推动产业生态协同发展 [13] - 与国内战略合作伙伴畅医达共同开发神经介入产品 [15] 公司发展战略 - 扎根中国三十余年 持续引进全球领先技术产品满足患者需求 [16] - 未来将继续深化行业合作 以创新驱动发展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