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辅助诊疗
icon
搜索文档
卫宁健康(300253):四季度收入有望恢复增长
新浪财经· 2025-10-29 20:47
卫宁健康发布2025 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96 亿元,同比下降32.27%,实现归母净利 润-2.41 亿元,同比下降256.10%。其中,25Q3营业收入4.57 亿元,同比下降33.78%,归母净利润-1.23 亿元,同比下降199.16%。收入利润下滑主要是由于部分客户招投标与项目验收延迟,WiNEX 产品升 级尚未形成规模收入,成本费用相对刚性,互联网医疗业务优化及资产减值、补缴税款等一次性因素共 同拖累业绩。尽管公司面临短期挑战,但我们仍看好公司作为医疗IT 行业龙头的长期竞争优势,随着 产品竞争力增强、交付效率提升及AI 产品商业化加速落地,业绩有望恢复增长,维持"增持"评级。 毛利率承压,加大回款改善现金流 2025 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29.07%,同比下降11.97pct,主要由于部分项目延迟验收导致实施成本增 加, 销售/ 管理/ 研发费率分别为15.87%/9.15%/18.59%,同比+3.3/1.8/7.65pct,主要是收入下滑而人员 成本支出偏刚性导致费用率提升。2025Q3 公司毛利率为15.59%,同比下滑24.90pct , 销售/管理/ 研发 费率分别为1 ...
有大一女生确诊乳腺癌,专家呼吁筛查年龄前移
第一财经· 2025-10-23 23:32
2025.10. 23 "我见到最年轻的乳腺癌患者才19岁,一个刚上大一的孩子怎么会考虑到自己得了乳腺癌?" 10月是"世界乳腺癌防治月"。在近日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美中爱瑞乳腺肿瘤中心副主任医师潘永提到上述患者,他表示,近年来中国乳腺癌患者五年生存率逐 步攀升,但早诊率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差距背后的一大原因就是早筛的精准度不够高。 "作为群体性筛查,'两癌'筛查(乳腺癌和宫颈癌)已被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服务对象为35~64 周岁妇女;作为机会性筛查,女性往往到了40~45岁之后,或者处于更年期,才需要定期来医院做 相关体检项目。但随着社会生活方式改变,乳腺癌正显示出年轻化趋势。比如在临床上,我们时而会 看到一些三类结节(BI-RADS 3,BI-RADS为乳腺结节恶性程度的分级)女性,由于经常熬夜班、 精神压力加大,仅一个月的时间,就迅速进展为BI-RADS 4B结节人群。"潘永说。 他表示,对于乳腺肿瘤等腺体肿瘤,各种原因所致的免疫系统改变,均可能增加患癌风险。但由于乳 腺癌早期不会给患者带来明显的生理上疼痛,对于"乳腺上或者锁骨处、腋窝下鼓起的一个肿块"等 异样 ...
有大一女生确诊乳腺癌,专家呼吁筛查年龄前移
第一财经· 2025-10-23 20:09
10月是"世界乳腺癌防治月"。在近日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美中 爱瑞乳腺肿瘤中心副主任医师潘永提到上述患者,他表示,近年来中国乳腺癌患者五年生存率逐步攀 升,但早诊率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差距背后的一大原因就是早筛的精准度不够高。 对于乳腺癌患者,早期发现的五年生存率可以达到近90%,晚期五年生存率则可能不到30%。 "我见到最年轻的乳腺癌患者才19岁,一个刚上大一的孩子怎么会考虑到自己得了乳腺癌?" "作为群体性筛查,'两癌'筛查(乳腺癌和宫颈癌)已被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服务对象为35~64周岁 妇女;作为机会性筛查,女性往往到了40~45岁之后,或者处于更年期,才需要定期来医院做相关体检 项目。但随着社会生活方式改变,乳腺癌正显示出年轻化趋势。比如在临床上,我们时而会看到一些三 类结节(BI-RADS 3,BI-RADS为乳腺结节恶性程度的分级)女性,由于经常熬夜班、精神压力加大, 仅一个月的时间,就迅速进展为BI-RADS 4B结节人群。"潘永说。 北京宜和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医师连士杰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也提到,乳腺超声检查仍是针对健 康人群疾病初筛的首选,它不仅 ...
奖项评选延期!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
思宇MedTech· 2025-06-06 20:26
大会延期通知 - 奖项评选报名截止时间延期至2025年6月20日24:00 [1] - 延期目的是为参选方提供更充裕时间准备申报材料 [1] 大会概况 - 首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由思宇组织,2024年6月28日举办颁奖活动 [2] - 2025年大会将于7月17日在北京中关村展示中心举行,规模约500人 [5] - 嘉宾来自政府、医院、龙头企业、初创公司、投资机构、科研院所等跨界代表 [5] 大会议程 - 议题包括全球医疗科技发展趋势与政策环境解析、影像平台、脑机接口、介入器械等研发路径 [6] - 其他议题涵盖医工交叉成果转化、AI辅助诊疗、资本关注方向、海外市场准入等 [6] 奖项设置 - 共设立5类奖项:全球医疗科技创新奖、创新应用奖、创新服务奖、供应链创新奖、创新转化个人奖 [4][8] - 创新奖评选对象为医疗器械/数字医疗技术企业,标准需具备原创性、先进性及产业化潜力 [7] - 创新应用奖面向医疗机构与科技公司联合团队,要求技术已进入临床并取得明确疗效 [10] - 创新服务奖针对CRO、CDMO等服务机构,标准为在技术孵化转化中提供关键助力 [10] - 供应链创新奖评选核心元器件/原材料供应商,标准为保障产品量产与成本控制表现 [10] - 创新转化个人奖面向临床医生、科研人员或技术出身的企业创始人,需实现初步转化成果 [11] 评选流程 - 申报阶段截至2025年6月20日,评审阶段为6月21日-29日 [12] - 结果通知时间为6月30日-7月4日,奖杯制作在7月5日-11日完成 [12] - 现场颁奖定于7月17日大会主舞台举行 [12] 参选方法 - 企业需通过指定链接提交申报材料 [13] - 个人奖申报需发送邮件至指定邮箱,包含简历、研究成果概述、论文专利等证明材料 [13][14] - 商务合作可通过工作微信号、手机号或直接联系思宇团队人员 [13]
奖项评选延期!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
思宇MedTech· 2025-06-06 02:08
大会延期通知 - 奖项评选报名截止时间延期至2025年6月20日24:00,旨在为参选方提供更充裕的准备时间[1] 大会概况 - 首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由思宇组织,2024年6月28日举办颁奖活动[2] - 2025年大会将于7月17日在北京中关村展示中心举行,预计规模约500人,嘉宾涵盖政府、医院、企业、投资机构等多领域代表[5] 大会议程 - 议程包括全球医疗科技发展趋势与政策环境解析、影像平台/脑机接口/介入器械等研发路径、AI辅助诊疗与数字疗法突破等六大主题[6] 奖项设置 - 设立五大奖项:全球医疗科技创新奖(针对原创性技术产品)、创新应用奖(临床广泛应用技术)、创新服务奖(CRO/CDMO等服务机构)、供应链创新奖(关键供应企业)、创新转化个人奖(医生/科研人员/企业创始人)[4][7][8][10] - 评选标准强调技术原创性、临床疗效、产业化潜力及行业影响力[7][10] 参选方法 - 企业需通过指定链接提交材料,个人奖需邮件提交CV、研究成果概述、论文/专利证明等[10][13] - 商务合作可通过工作微信号(suribot22)或联系思宇团队成员(赵清、Alice等)[12] 评选流程 - 申报阶段截至2025年6月20日,评审于6月21-29日进行,结果7月4日前通知,现场颁奖定于7月17日[11] 其他说明 - 参评全程免费,组委会向领奖人赠送会议门票[4] - 个人奖需提供推荐信(可选)以增强公信力[13]
奖项评选延期!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
思宇MedTech· 2025-06-05 18:08
大会延期通知 - 奖项评选报名截止时间延期至2025年6月20日24:00,旨在为参选方提供更充裕的准备时间 [1] 首届大会回顾 - 2024年6月28日由思宇组织全球医疗科技大会并举办颁奖活动 [2][3] 大会议程 - 议程包括全球医疗科技发展趋势与政策环境解析、影像平台、新型耗材、脑机接口等研发与转化路径、医工交叉与高值医械成果转化经验分享、AI辅助诊疗与数字疗法的落地与突破、国内外资本关注的技术方向与企业画像、海外市场准入和市场营销路径对接 [6] 奖项申报说明 - 参与评奖全程免费,组委会向领奖人赠送会议门票 [4] - 奖项包括2025全球医疗科技创新奖、2025全球医疗科技创新应用奖、2025全球医疗创新服务奖、2025全球医疗科技供应链创新奖、2025全球医疗科技创新转化奖(个人奖) [4][8] 大会基本信息 - 大会地点为北京·中关村展示中心,时间为2025年7月17日,参会规模约500人,嘉宾阵容包括政府、医院、龙头企业、技术初创、投资机构、科研院所等跨界代表 [5] 奖项评选标准 - 全球医疗科技创新奖:面向医疗器械/数字医疗技术企业,要求具有原创性、先进性、具备规模化产业化潜力的创新产品或平台技术 [7] - 全球医疗科技创新应用奖:面向医疗机构、科技公司联合团队,要求技术已进入临床,广泛应用并取得明确疗效,具备推广价值 [10] - 全球医疗创新服务奖:面向提供CRO、CDMO、知识产权、注册、投融资等服务的机构,要求在支持技术孵化、转化、上市等环节提供关键助力并具行业影响力 [10] - 全球医疗科技供应链创新奖:面向核心元器件/原材料/系统模块等关键供应企业,要求在保障创新产品落地与量产、实现系统协同与成本控制方面表现出色 [10] - 全球医疗科技创新转化奖(个人奖):面向公立医院临床医生、科技成果转化负责人、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副高及以上)、企业创始人(技术出身、良好的教育背景),要求围绕临床需求开展创新性研发并实现初步转化成果,具有示范意义与潜力 [10] 评选流程 - 申报阶段:即日起至2025年6月20日 - 评审阶段:2025年6月21日至6月29日 - 结果通知:2025年6月30日至7月4日 - 奖杯制作与确认:2025年7月5日至7月11日 - 现场颁奖:2025年7月17日 [11] 参选方法 - 企业参选需填写指定链接,个人奖参选需发送邮件至指定邮箱并提供个人简历、研究成果概述、相关论文/专利/项目证明、实验或临床数据、推荐信(可选) [10][13] - 商务合作可通过工作微信号suribot22或手机号13552754250联系,也可直接联系思宇团队工作人员 [12]
奖项评选延期!医疗企业速来!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
思宇MedTech· 2025-06-04 17:26
大会延期通知 - 奖项评选报名截止时间延期至2025年6月20日24:00,旨在为参选方提供更充裕的准备时间[1] 首届大会回顾 - 2024年6月28日由思宇组织全球医疗科技大会并举办颁奖活动[2][3] 大会基本信息 - 地点:北京·中关村展示中心 - 时间:2025年7月17日(周四) - 规模:约500人参会 - 嘉宾构成:涵盖政府、医院、龙头企业、初创公司、投资机构及科研院所代表[5] 大会议程 1. 全球医疗科技发展趋势与政策环境解析 2. 影像平台、新型耗材、脑机接口等研发与转化路径 3. 医工交叉与高值医械成果转化经验分享 4. AI辅助诊疗与数字疗法的落地突破 5. 国内外资本关注的技术方向与企业画像 6. 海外市场准入与营销路径对接[6] 奖项设置与评选标准 1. **全球医疗科技创新奖** - 对象:医疗器械/数字医疗技术企业 - 标准:原创性、先进性且具备规模化产业化潜力的产品或技术[7] 2. **全球医疗科技创新应用奖** - 对象:医疗机构与科技公司联合团队 - 标准:技术已临床广泛应用并取得明确疗效[10] 3. **全球医疗创新服务奖** - 对象:CRO、CDMO等服务机构 - 标准:在技术孵化、转化环节提供关键助力[10] 4. **全球医疗科技供应链创新奖** - 对象:关键元器件/原材料供应企业 - 标准:保障创新产品量产与成本控制[10] 5. **全球医疗科技创新转化奖(个人奖)** - 对象:临床医生、高校科研人员(副高及以上)或技术出身的企业创始人 - 标准:围绕临床需求实现创新研发与初步转化[10] 评选流程 - 申报阶段:即日起至2025年6月20日 - 评审阶段:2025年6月21日—6月29日 - 结果通知:2025年6月30日—7月4日 - 颁奖准备:2025年7月5日—7月11日 - 现场颁奖:2025年7月17日[11] 参选方法 - 企业需通过指定链接提交材料[10] - 个人奖申请需邮件提交CV、研究成果概述、论文/专利证明及推荐信(可选)[12][13]
与健康“童”行!京东健康联合多方推动儿童用药安全与科学育儿普及
中金在线· 2025-05-31 11:28
儿童健康科普行动启动会 - 京东健康联合人民健康发起"健康童行·育见未来"2025儿童健康科普行动,获得哈药集团、葵花药业、双鲸药业、江中药业、罗氏制药、泽德曼等药企及医疗机构支持 [1] - 活动将联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广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等权威机构专家,通过京东互联网医院开展儿童流感防治、营养补充、心理成长等科普直播 [1] - 首都儿童医学中心专家杨健指出互联网医疗平台整合资源是推进科普传播重要路径,特别提及儿童ADHD管理案例 [3] 企业参与儿童健康领域举措 - 葵花药业强调品牌责任定位,表示"小葵花要做有责任的品牌,而非只赚钱的品牌" [3] - 泽德曼董事长陈庚辉分享21年科研+12年临床经验,致力于为湿疹患儿研发世界一流药品 [3] - 罗氏制药计划推进流感疾病科普,构建流感防控全链条生态 [3] 京东健康儿童健康服务体系 - 已构建覆盖维矿营养、肠胃消化、感冒发烧、呼吸用药、罕见病用药的全品类儿科用药供应链体系 [4] - 推出"中国儿童关爱计划",提供7*24小时免费咨询及育儿交流服务 [5] - 计划扩充儿科普药品类,重点引入吸入剂、颗粒剂等儿童专属剂型,提升地方性药品可及性 [7] 技术创新与行业合作 - 将向药企开放CRM用户服务管理工具,为药品研发生产销售提供数据支持 [7] - 依托"京医千询"医疗大模型建设儿童专病全病程管理平台,为医生搭建AI数字人形象 [7] - 计划在患者教育、临床科研、科普传播、AI辅助诊疗等领域探索多方合作 [8]
奖项申报通知 | 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
思宇MedTech· 2025-05-09 18:43
医疗科技行业发展趋势 - 医疗科技领域正处于技术突破与产业重构的关键阶段,涵盖人工智能辅助诊断、高端智能诊疗设备、创新医用材料、新型介入器械、再生医学、数字疗法及医工交叉融合等多个方向 [1] - 技术发展正在重塑疾病的发现、治疗与管理模式,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与临床应用的协同发展 [1] 全球医疗科技大会概况 - 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Global MedTech Conference 2025)将于2025年7月17日在北京·中关村展示中心举办,预计参会规模约500人 [4] - 大会聚焦全球医疗科技发展趋势、政策环境、研发转化路径、AI辅助诊疗、资本关注方向及海外市场准入等议题 [5] - 参会嘉宾涵盖政府、医院、龙头企业、技术初创、投资机构及科研院所等跨界代表 [4] 大会议程与奖项设置 - 议程包括六大主题:医疗科技发展趋势、影像平台/脑机接口等研发路径、医工交叉成果转化、AI辅助诊疗落地、资本技术方向分析及海外市场对接 [5] - 设立五大奖项:全球医疗科技创新奖、创新应用奖、创新服务奖、供应链创新奖及创新转化奖(个人),评选标准涵盖原创性、先进性、产业化潜力、临床疗效及行业影响力 [3][7][9] - 奖项申报对象包括医疗器械/数字医疗企业、医工联合团队、服务机构、供应链企业及个人研究者 [6][9] 奖项评选流程与方法 - 评选流程分为申报(截至2025年5月31日)、评审(6月1日-15日)、结果通知(6月16日-22日)、奖杯制作(6月23日-7月10日)及现场颁奖(7月17日)五个阶段 [10] - 企业需通过在线表单提交申请,个人申请者需邮件提交简历、研究成果概述、专利证明及推荐信等材料 [9][12] - 评奖免费,获奖企业将获赠会议门票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