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红色基因传承
icon
搜索文档
“温暖阅读行:四季童读·书香赣鄱”活动在江西吉安启动
中国经济网· 2025-05-09 18:03
活动概况 - 活动名称为"温暖阅读行:四季童读·书香赣鄱",由国家图书馆、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吉安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启动仪式在吉安市图书馆举行 [1][3] - 活动属于"四季童读·温暖阅读行"项目,该项目是国家图书馆与地方馆深度协作的公共文化服务实践,旨在实现"红色基因传承+阅读资源下沉"双重效能 [3] 资源支持与捐赠 - 国家图书馆基金会、少年儿童馆及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向赣州市图书馆等6家基层单位捐赠精选童书7800余册及"四季童读"2025年春季卷最新童书 [3] - 国家图书馆基金会作为非公募基金会,由国家图书馆独家发起,通过吸纳社会力量支持图书馆相关文化公益项目 [6] 文化推广与创新模式 - 吉安市图书馆打造"书香庐陵"品牌,创新升级吉州窑、白鹭洲书院"庐陵文化"体验式阅读场景,并推出"悦游吉安阅沐书香"的"阅读+文旅"新模式 [6] - 活动以井冈山、于都等革命老区为支点,联动市县、乡村图书馆及中小学校园,通过特色化阅读推广活动传播知识 [6] 活动内容与延伸 - 活动包含《给少年讲毛泽东诗词》作者曾珺的讲座,带领小读者品读毛泽东诗词 [6] - 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馆未来将继续与国家图书馆基金会合作,深化"四季童读"品牌建设并推动资源向更广区域延伸 [6]
延安中学:用延安精神培育时代新人
陕西日报· 2025-04-30 06:53
教育理念与实践 - 延安中学以"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为核心教育理念,构建"一体四翼"素质教育实践体系(责任教育、创造教育、生活教育、励志教育)[5] - 实施"一核两新"教育理念,以延安精神传承为核心,顺应新课改与新时代需求,推行"三面三环六锚点"改革路径(知识/能力/素养协同发展,课程/教学/管理优化)[9] - 开发"红色浸润课程",形成"学科+红色文化"课程群,将思政教育融入学科教学[16] 教学设施与投入 - 近年投入超2000万元资金,改造北关、枣园校区教学及生活用房3.2万平方米,新增图书3.8万册[7] - 建成数控教室、远程互动教室10个,配备智慧黑板96套,钱学森科技馆即将完工[6][7] - 餐厅采用智慧食谱系统,设置延时窗口保障学生餐饮需求,严格标准化加工流程[10] 红色基因传承 - 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首所中学,历经15次易名、14次搬迁,保留"艰苦朴素,求真务实"校训传统[12] - 成立"延安精神讲习社",超300名学生参与,通过辩论、红色短剧等形式传承精神[12][13] - 编著《延安思政课》校本教材,打造19节思政精品课,与21所学校开展思政一体化建设[14] 跨区域教育合作 - 与中国人民大学、京津冀高校、新疆兵团二中等开展"同上一堂思政课"联学活动[13] -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进校开设3D建模创新讲座,结合钱学森事迹激励科技创新[23] 学生培养成果 - 历史上培养我国首批21名留苏学生中的16名,为国家建设输送大量人才[16] - 常态化开展红色研学、体育固本行动(阳光跑操、越野赛等),强化体魄与意志[17][18] - 学生常瑞雪(全国新时代好少年)等树立外交官等职业理想,体现家国情怀[22]
坚守“红色前哨” 守护万家灯火
人民日报· 2025-04-30 06:31
武警广东总队珠海支队执勤一中队历史与荣誉 - 中队组建于1944年,在战争年代立下赫赫战功,1964年被授予"红色前哨连"荣誉称号 [1] - 历经23次调整转隶、移防搬迁,但红色基因从未改变 [1] - 中队荣誉室设有"红连讲堂",讲述梅开春烈士1992年英勇牺牲的事迹 [2] 港珠澳大桥相关贡献 - 港珠澳大桥动工建设后,中队主动让出1.7万平方米营房用地,搬进20世纪80年代旧营房 [3] - 中队承担驻守港珠澳大桥、航展安保等任务,官兵称"为大桥作贡献感到自豪" [3] - 在珠海公路口岸设立"爱心便民哨",安排粤语官兵为出入境旅客提供服务 [11] 训练与信息化建设 - 官兵在训练条件不足时仍坚持按比例缩放靶标训练,现加速推进执勤信息化建设 [7] - 试点可视化执勤信息系统,但在演练中发现"人"仍是处置决定性因素 [8] - 官兵深入研究设备操作细则,提升打赢能力 [9] 抢险救灾与军民互动 - 台风"天鸽"期间,官兵赤脚涉险1公里救援受困工人,老班长刘明星带伤坚持抢运物资 [10] - 中队广场于2025年4月23日开放,成为见证军民鱼水情深的新地标 [1] - 巡逻编组展现军人英姿,旅客评价"带来满满安全感"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