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
搜索文档
让雷锋精神薪火相传
辽宁日报· 2025-10-05 08:01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10月2日,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内,红歌嘹亮。来自北京大 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北京高校的400余名青年学子在这里开启"雷锋文化研学实践"活动,在 沉浸式体验中感悟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 推开"雷锋作报告"组合场景的门,年代感扑面而来:木质座椅、老式麦克风,瞬间将时光拉回当 年。当雷锋质朴有力的原声传来,学子们仿佛置身于那场振奋人心的报告会现场。"代入感太强烈了, 让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雷锋精神的伟大。"清华大学学生王胜博提笔写下誓言:"雷锋是'永不生锈的螺 丝钉',我们青年学子,更要做新时代里拧得紧、靠得住的'螺丝钉'!" 研学近尾,留言区成了"青春誓言墙"。"学习雷锋,让雷锋精神薪火相传""做有温度的青年,把'助 人为乐'融入日常"……一张张便笺贴上"青春誓言墙",字字滚烫。 接下来两日,他们还将走进三块石抗联遗址等地,用脚步丈量红色土地,以心灵承接精神火炬,让 雷锋精神在青春践行中愈发闪亮。 雷锋纪念碑前,队列肃立。辽宁雷锋干部学院外联部主任王曼为学子上了一堂现场教学课:"雷锋 精神从未过时,它是永恒的精神坐标……"学子们边听边在研学手册上认真记录。 "雷锋在日记中写 ...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辽宁日报· 2025-10-02 09:06
殷殷嘱托,重若千钧。从辽沈战役纪念馆的厚重历史,到抚顺市雷锋纪念馆的时代价值,辽宁深度 挖掘红色资源,将"六地"文化标识打造为立德树人的生动课堂,让红色精神浸润城市肌理、融入百姓生 活。 创新展陈重现红色历史 "太震撼了!不再是隔着玻璃看文物,像是直接走进了历史现场!"9月23日,辽沈战役纪念馆全景 画馆内,沈阳大学生王磊在光影交错间感受穿越炮火封锁线的艰险。暖黄色灯光下,巨幅画卷徐徐展 开,声光电精准烘托,将人瞬间拉回硝烟弥漫的战场。 红色血脉生生不息,英雄精神代代相传。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 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雷锋精神发祥地,辽宁的"六地"底蕴,铸就了这片黑土地深沉而 辉煌的红色品格。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辽宁的红色传承。2018年、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期间,先后走 进抚顺市雷锋纪念馆与辽沈战役纪念馆。在抚顺市雷锋纪念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学习雷锋的精神 和做法,将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在辽沈战役纪念 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江山来之不易,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确保红色江 山后继有人 ...
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辽宁日报· 2025-09-30 09:05
"我们的页岩油产量已连续多年稳定在45万吨以上,占全国产量的一半以上,成为国内油页岩行业 发展的引领者、推动者。"9月28日,在抚顺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页岩炼油厂智能集控中心建设现场, 总工程师闫玉麟正和技术人员一起忙碌着。 不远处,一列满载着油页岩矿石的货运列车缓缓驶入冶炼场内。通过引进国外装置和自主技术研 发,页岩炼油厂的年产值近20亿元,成为抚矿集团转型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2018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抚顺考察时作出重要指示,为抚顺市和抚矿集团高质量发 展领航掌舵、指引方向。 孜孜犁沃土,欣欣草木荣。7年来,抚顺人民牢记殷殷嘱托,感恩奋进,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 卷:西露天矿综合治理与整合利用加速推进;采煤沉陷区搬迁居民安居乐业,幸福指数持续提升;雷锋 城建设日新月异,形成全员学雷锋、全面学雷锋、全年学雷锋的生动局面。 厚植绿色发展底色 抚矿集团履行项目法人职责,持续实施矿坑回填压脚、削坡减重、疏干排水等七大安全工程,保证 了矿坑边坡稳定,治理技术得到行业认可,《西露天矿区地质灾害综合治理技术》获中国煤炭工业科学 技术一等奖。 "西露天矿的生态修复不同于普通矿山,其地理位置之险峻、地质条件之 ...
时政镜距离|“山不再高,路不再远,我们更近了”
新华社· 2025-09-21 09:47
中老双边关系与高层互动 - 老挝国会副主席宋玛·奔舍那出席在新疆举行的2025年国际议员友好交流论坛,并担当中老友好使者角色 [2] - 宋玛·奔舍那与学生时代的习近平为同窗,习近平在2010年和2017年两次访问老挝期间均同奔舍那家族友人会面,体现特殊情谊 [2] - 宋玛·奔舍那高度认同中国发展道路,并强调老挝必须坚持与中国建设命运共同体 [4] 新疆地区发展成就 - 宋玛·奔舍那在新疆亲眼目睹当地繁荣发展与和谐稳定,包括四通八达的高速路网、现代城市、蓬勃的民族文化以及安居乐业的各族人民 [4]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被视为中国之治在边疆地区的生动实践 [4] - 新疆的发展模式为老挝提供了启示,即通过互联互通促进国家发展 [5] “一带一路”倡议与中老合作 - 宋玛·奔舍那曾担任老挝公共工程与运输部部长,是最早推动中老铁路建设的老挝官员之一 [5] - 中老铁路的修建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 [5] - 中老铁路的建成体现了“山不再高,路不再远”的互联互通理念,拉近了新疆与老挝的距离 [5]
共绘思政“同心圆”
中国青年报· 2025-09-11 07:30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模式 - 推进一体化建设需汇聚主体合力,确保各方力量同向同行、通力配合,以实现育人效果最大化[2] - 在推动一体化过程中,各学校共享资源、共用力量、共刊载体,夯实学生学员的思想基础[2] - 学校区分内容版块组织大中小学生参观校史馆,以增强小学生道德情感、打牢中学生思想基础、强化大学生使命担当[3] 校史与“哈军工精神”传承活动 - 组织附属小学学生与大学学员共同参观校史馆,学习“哈军工精神”的历史传承[2][3] -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开展网络直播授课,附属中小学36名师生代表现场参与,大学师生及部队官兵约8.5万人在线观看[4] - 举办由大中小学生共同参与的“哈军工精神”书写与传承成果展,展出慈云桂院士、高伯龙院士等一代代国防科大人奋斗攻坚的故事[5] 先进典型事迹宣讲与学习 - 学校从上而下开展学习“全国自强模范”王戟的事迹,宣讲团将其事迹送入大中小学课堂[6] - 邀请5名中国军校形象代言人来附属中学座谈,坚定学生从军报国的理想[7] - “高地薪火”硕博宣讲团赴附属小学开展宣讲,使用“历史切片+科技解密”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传承[7] 课外辅导员机制与学生实践成长 - 军政基础教育学院学员担任附属小学课外辅导员,在聘用仪式上学员接受聘书并被系上红领巾[7][8] - 学员许正翔在担任辅导员后注重日常小事,主动帮助同学,因此被评为“四有”优秀学员[9] - 学员张天瑞通过担任辅导员的经历认识到责任的重要性,开始认真对待每一件小事,并在后续学习中获得同学认可[10]
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名单公布 我市3个先进典型榜上有名
南京日报· 2025-08-14 10:47
志愿服务先进典型评选结果 - 南京3个先进典型入选2024年度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名单 包括最美志愿者1人及最美志愿服务村(社区)2个[1] - 全市累计入选全国"四个100"先进典型达34个 注册志愿者338.3万人 志愿服务组织1.26万个 累计惠及群众超千万人次[3] 志愿者个人事迹 - 赵明才60余年开展雷锋精神主题宣讲6000余场 覆盖全国20个省份 直接听众超340万人次[1] - 退休后投入近三分之一退休金 购买《雷锋日记》等书籍2.2万余册及雷锋徽章1万多枚赠予青少年 累计回信近万封[1] - 2024年89岁高龄仍完成84场宣讲 吸引3.5万余人次聆听 工作室正式向市民开放[1] 社区志愿服务体系 - 梅园新村社区构建"1+2+3+N"实体公益空间 含1个主阵地/2个活动广场/3个主题园区/多个服务点位[2] - 连续9年开展青年夜校与信仰生活会 培育医疗/托管/安防/文化/调解等5大特色品牌项目[2] - 注册志愿者2611名 组建10支专业服务队与23个志愿服务小组 累计服务时长69446小时[2] 乡村志愿服务模式 - 牌坊村创新"驻村社工+高校督导"培养模式 成为全国首家社工服务村[3] - 组建茶乡"三青"志愿者服务队 发展志愿者488名 累计服务13000人次[3] - 通过"青芽课堂""茶乡夜校"等项目带动村民人均收入4.7万元 村集体收入126万余元 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3] 志愿服务与基层治理融合 - 梅园新村社区将党建引领/项目孵化/阵地打造供给侧与社区治理/邻里互助/志愿服务需求侧深度结合[2] - 牌坊村将志愿服务与乡风润心/产业富民/治理创新相结合 打造"如愿茶乡"品牌整合基层资源[3]
长沙市2025年军校新学员入伍(学)欢送仪式举行
长沙晚报· 2025-08-14 10:22
军校招生与入伍情况 - 长沙市2025年军校新学员入伍欢送仪式于8月13日在长郡中学举行 长沙警备区司令员出席活动 [1] - 现场241名青年即将奔赴军校 全国22所军队院校在湖南共招生1147人 其中长沙录取241人 为全省市州第一 [2] - 今年上半年长沙征兵报名人数超任务数6倍 [2] 仪式活动与学员激励 - 功臣老兵与现役军人为新学员代表披上绶带并佩戴红花 与会领导向家长代表赠送"光荣之家"牌匾 [3] - 为新学员代表准备入伍大礼包 包含雷锋编号章及相关书籍 鼓励在军旅生涯中勇当先锋 弘扬雷锋精神 [4] - 长郡中学毕业生刘承俊被国防科技大学录取 初中起向往军人生活 高中担任国旗班副班长 立志为国防事业贡献力量 [4]
“看到别人有难处,就想搭把手”
辽宁日报· 2025-08-06 09:03
人物事迹 - 张宝付在2023年11月15日69岁时跳入-5℃至9℃的浑河中成功解救落水司机并被市民拍摄视频传播 [1] - 因冰河救人壮举先后获得抚顺市见义勇为模范 百姓雷锋 辽宁省见义勇为英雄等荣誉 并在2023年7月21日荣获第十五届全国见义勇为模范称号 [1] - 2023年7月29日大雨期间主动前往新华大街疏通积水 钩开雨箅子并设置警示牌引导行人绕行 [1] 救援经验 - 分享专业救援方法:从背后托住落水者下巴带到岸边 避免被抱住影响施救 [2] - 20世纪70年代救助水中遇险邻居 2006年在公园救起坠湖市民 2022年在外地旅游时连续救起两名落水游客 [2] 社区服务 - 持续10年帮助腿脚不便的菜农解玉新 每日6点半到摊位运菜择菜售卖直至中午收摊 [2] - 主动帮助黄金村村民尚广昌夫妇耕种40多亩玉米地 参与春播翻地播种和秋收掰玉米装车晾晒 [3] - 为同小区老人刘咏春提供日常帮扶 包括送米面油上门和维修爆裂水管 [3] - 顺城区新华街道华南社区设立张宝付便民服务工作室 配备各类维修工具并提供随叫随到服务 [3] 志愿服务 - 作为社区志愿服务队队长每月组织志愿服务大集 提供修家电理发磨刀等服务 [4] - 带动越来越多居民加入服务队 志愿者评价跟着做事心里暖和踏实 [4] - 自称从小听雷锋故事长大 将雷锋精神刻进骨子里 形成见难就帮的习惯 [4]
大题“小”做
辽宁日报· 2025-07-31 09:12
精神文明建设实践 - 文明体现在日常行为中 包括对劳动者的尊重 无声礼让 温情回馈以及与邻为善的友爱分享[1] - 精神文明建设涉及思想建设和灵魂建设 同时体现在点滴言行和日常实践中[1] - 文明习惯通过公约和活动养成 如大连地铁文明公约促进先下后上 主动让座 鞍山排队活动减少争吵 营口推动烟头不落地[2] - 制度支撑文明行为 辽宁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2024年5月施行 明确八要八不要行为准则[3] - 文明通过微小善行积累 践行于细 小 实中 遵循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古训[3] 志愿服务与互助行动 - 自发救援行动体现文明深度 如沈阳街头市民合力抬车救援 展现主动付出的善意[5] - 雷锋城抚顺设立1095个党员家庭代办站 为社区老人提供代买药品 代取快递等服务[6] - 全省注册志愿者达741万余名 志愿团队3万余个 从事社区巡逻 环境整治 心理疏导等活动[6] - 铁岭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团队扩充至180人 通过敬老院陪伴等活动传递温暖[6] - 文明在双向奔赴的善意中变得生动具体 微光成炬推动社会进步[6][8] 新风选择与文化传承 - 年轻人选择简约婚礼 摒弃豪车扎堆和天价彩礼 追求浪漫而不铺张浪费[9] - 文明新芽取决于个人选择 如尊老爱幼 勤俭持家 诚实守信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9] - 诚信经营实践 如葫芦岛傻子粮油店严把进货关 足斤足两 赢得街坊信任[10] - 营口姑娘郭旗用7年时间替公公偿还2000万元债务 荣登中国好人榜[10] - 节俭之风回归 餐馆推广小份菜 年轻人从容打包剩菜 光盘行动成为日常[10]
全省各地各部门多种形式庆祝党的生日
辽宁日报· 2025-07-02 09:22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活动 - 全省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庆祝党的生日 包括重温入党誓词 参观纪念馆 主题党日活动等 [1][2][3] - 省科技厅组织党员赴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学习雷锋精神 集体重温入党誓词 [1] - 省自然资源厅与沈阳农业大学共同开展"沃土铸魂·誓言永驻"主题党日活动 参观校史馆和土壤馆 [2] - 省供销社开展"强党性·转作风·促发展"主题党日活动 机关全体党员及省属社有企业中层以上干部重温入党誓词 [2] 纪念章颁发活动 - 全省各地基层党组织在"七一"期间为老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3] - 沈阳市沈河区滨河街道多福社区为4位党龄满50年的老党员颁发纪念章 [3] - 葫芦岛市建昌县委组织部为50名老党员颁发纪念章 老党员代表分享奋斗经历 [3] 特色党课活动 - 阜新市开展新型微党课巡演 通过鲜活故事传播党的创新理论 [4] - 省民政厅通过专题党课强化党员干部宗旨意识 推动民政部门作风建设 [4] 党员表态与承诺 - 党员干部纷纷表示要筑牢信仰之基 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为辽宁科技强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1] - 年轻党员承诺以青春之我传承光荣传统 赓续红色血脉 [3] - 全省广大党员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和三年行动决胜之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