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芬太尼
icon
搜索文档
国家药监局,最新回应!
证券时报· 2025-03-12 20:19
在我国,芬太尼类药品全部列入麻醉药品管理。药品监管部门对芬太尼类药品实行最严格管制,生产经营 实行企业定点、以需定产、固定渠道销售,出口实行准许证管理。对芬太尼类药品生产经营定期开展巡查 检查,及时排查安全风险隐患。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和飞行检查,切实规范生产经营秩序。对芬太尼类药品 出口实行国际核查制度,经进口国家主管部门确认贸易合法性后再核发出口准许证。召开芬太尼类药品生 产、经营和出口企业警示教育会,增强企业守法经营的意识,筑牢芬太尼类药品安全防线。通过监管部门 和企业的共同努力,芬太尼类药品生产经营管理平稳,未发现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存在违法生产经营芬太尼 类药品的情况,也未发现芬太尼类药品从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流入非法渠道的情况。 下一步,国家药监局将继续强化芬太尼类药品生产经营的监督管理,严格芬太尼类药品出口审批,保障芬 太尼类药品医疗需求,严防流入非法渠道和滥用。 来源:国家药监局网站 校对: 杨舒欣 国家药监局新闻发言人就《中国的芬太尼类物质管控》白皮书答记者问。 问: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中国的芬太尼类物质管控》白皮书。请问中国芬太尼类药品生产 经营出口管理情况如何?是否存在从合法企业流失芬太 ...
国新办,最新发布!外交部发声!
券商中国· 2025-03-04 19:18
芬太尼类物质管控政策 - 中国将芬太尼类药品纳入《麻醉药品品种目录》,对生产、经营、使用和出口环节实行严格管制 [14] - 中国批准5家芬太尼类药品定点生产企业,2023年生产芬太尼原料药9.89公斤、舒芬太尼4.702公斤、阿芬太尼5.805公斤、瑞芬太尼64.572公斤 [14] - 中国建立全国易制毒化学品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一张网"运行和闭环式监管 [22] 芬太尼类药品市场情况 - 中国批准上市的芬太尼类药品有4种(芬太尼、舒芬太尼、瑞芬太尼、阿芬太尼),占麻醉药品与第一类精神药品市场份额的66% [13] - 2023年中国国内销售芬太尼原料药20.86公斤、舒芬太尼5.21公斤、阿芬太尼6.84公斤、瑞芬太尼63.06公斤 [15] - 2023年中国出口芬太尼类药品9.766公斤,主要出口至亚洲、拉美和欧洲国家,未向北美地区出口 [16] 芬太尼类物质犯罪打击 - 中国已列管25种芬太尼类物质,超过当时联合国列管品种 [17] - 2019年5月起中国实施芬太尼类物质整类列管,成为全球首个采取此类措施的国家 [18] - 公安机关开展专项行动,2019年以来未查获向境外走私芬太尼类物质案件 [19] 科技手段应用 - 中国建成"1+5+N"毒品实验室体系,总面积约7.1万平方米,拥有专业技术人员650余人 [24] - 全球首创核磁共振谱图监测技术,筛查200余万张核磁谱图,新发现21种芬太尼类物质 [25] - 建立覆盖365个城市近5000家污水处理厂的监测网络,2020年以来完成6万余份污水和15万余份毛发样品筛查 [26] 国际禁毒合作 - 中国与30余个国家签订50份禁毒合作文件,与13国建立年度会晤机制 [32] - 中美禁毒执法部门联合破获多起重大案件,2024年举行多次高层会晤和工作组会议 [33] - 中国使用国际核查系统加强对芬太尼类物质前体的管控,与多国建立易制毒化学品合作机制 [34]
公安部回应美方威胁再加征
券商中国· 2025-02-28 23:39
中美贸易摩擦 - 美方威胁将于3月4日起以芬太尼问题为由对中国输美产品再加征10%关税 [1] - 中方对美方加征关税的威胁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1] 中国禁毒政策与国际合作 - 中国是全球禁毒政策最严格、执行最彻底的国家之一 [1] - 中国积极与世界各国开展禁毒国际合作,并为美应对芬太尼问题提供了支持 [1] 美方芬太尼问题根源 - 美国芬太尼危机的根源在其自身,减少国内毒品需求、加强执法合作才是治本之策 [1] - 美方无视客观事实,不从根本上解决毒品需求问题,却一味向他国甩锅推责 [1] 中方立场与呼吁 - 中方敦促美方纠正错误做法,维护中美禁毒合作来之不易的良好局面 [1] - 中方呼吁美方回到造福两国人民的正确轨道 [1]
大戏上演:关税究竟执行么?医疗供应链风暴再起
思宇MedTech· 2025-02-05 14:30
美国特朗普政府近期宣布的关税政策引发了 全球多国的强烈反应 ,并对各个行业,尤其是医疗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是思宇MedTech梳理的最新进 展以及分析。注意,事态一直在变化,这是截止2025年2月5日的情况。 思宇备注:医疗器械市场准入门槛高以及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严格的审批要求,企业在调整生产布局、变更工厂所在地时面临诸多障碍。生产线的迁 移不仅需要经过繁琐的审批流程,还必须确保新厂房的产品符合FDA的所有质量和安全标准,这一过程往往需要耗费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 对于那些依赖现有海外供应链的公司来说,短期内实现生产基地的转移既不现实,也极为不便。 1. 关税延期执行: 特朗普原定于2月4日生效的对加拿大、墨西哥的25%关税和对中国10%关税,经过谈判后做出调整: 2. 各国反制措施: 关税对医疗行业的影响 1. 供应链挑战: 2. 美国的医疗产品成本攀升: 3. 跨国医疗企业连带风险: 除了美国公司, "墨西哥制造"的中国企业也受到冲击: 中资企业在墨西哥(如北美华富山工业园)面临双重压力,包括可能恢复的25%关税,以及美国要求 墨西哥限制中国"借道出口"的措施。 供应链追溯要求: 美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