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F

搜索文档
找 PMF 就是要做没壁垒的事 | 42章经
42章经· 2024-09-28 22:05
我们这两年所有的 AI 内容里面,我自己最喜欢的就是跟 Albert 去年做的那一期 ( 拒绝三亿美金 offer 的人 )。 今天终于又把 Albert 请了回来,他做了一年多的 AI 产品,对 AI 的本质,以及当下创业的方法,都有了一些新的理解和认知。 曲凯 :从上次对话到现在,过去了刚好一年,这一年里,关于 AI 创业这件事,你有没有什么核心的认知和发现? Albert :当一次新的技术浪潮来临的时候,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 在行业早期的时候,相对清晰地看清楚中长期成功的关键要素是什么,然后长期去投入。 所以我一直在思考两个问题: 1)所谓的「AI 行业」的长期关键要素是什么? 2)因为 AI 的出现,各行各业的哪些长期关键要素会发生变化? 第一个问题还是要回到 AI 本身的性质上去。 我认为它的答案,也就是 AI 作为产品的性质是: 「通过数据,提升模型的交付能力,进而提升用户体验」。 它不是通过迭代服务,不是通过创造内容,也不是通过增加更多的软件功能,而是通过「数据」。 所以问题的关键其实在于:针对于你的业务场景,你怎么评估交付的质量?你怎么知道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数据?不管是数据类型,还是数据规模… ...
90 后北大博导造人形机器人,不学特斯拉
晚点LatePost· 2024-08-17 19:07
以下文章来源于晚点Auto ,作者晚点团队 文丨王与桐 晚点Auto . 编辑丨程曼祺 从制造到创造,从不可能到可能。《晚点LatePost》旗下汽车品牌。 今年 5 月,一批身高 1.72 米的新工人来到美国得州工厂上班,他们负责把一粒粒圆柱形的 4680 电芯从传 输台上码放到面前的红色盒子里。他们不算熟练,甚至动作迟缓、笨手笨脚。但这批工人是 Optimus,特 斯拉 2022 年发布的人形机器人,一切不一样了。 "完美的使用场景""进步神速""失业警告",在特斯拉释放的机器人工作视频下,人们的评论有惊叹,有担 忧。 银河通用的 Galbot 在捡垃圾,它没有双腿,而是可折叠的单腿 + 轮式底盘。 获取足够多的数据是具身智能发展的难点,特斯拉、Google 都选择用 "遥操" 采集数据,即让真人戴上一 些采集设备来完成机器人要学的动作。王鹤觉得这样算不过账:"Google 做十几万条数据,就用了十多个 月、花费巨大。" 银河通用选择 all in "Sim2Real(从仿真到真机的迁移)",即主要依靠合成仿真数据。 美国的人形机器人公司钱多、胆大,王鹤的一个观察是,这让他们没有严格地寻找 PMF(Pro ...
上半年 AI 市场有多差?为什么机构出手这么少? | 42章经
42章经· 2024-07-21 21:50
Q1. 今年以来,AI 市场的温度在如何变化? A: 今年上半年,整个一级市场(尤其是 AI 领域)之差可以说是十年所未见。 AI 赛道从去年 3 月左右开始火起来,下场创业的很多都拿到了融资,但 9 月之后形势开始急转直下 (原因我们在去年的 年终总结 里也有写 过)。到了今年,市场还在进一步变冷,从 1 月到 5 月,拿到主流机构投资的 AI 公司不会超过 30 家,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追加轮次的公 司。 这个数字大概是十年前的百分之一,也就是说整个市场的融资难度提高了百倍。在这个数字之下,绝大多数人的任何选择和努力都是无效 的。 Q2. 为什么机构出手这么少?是他们需要更多时间跟踪和学习吗? A: 我们接触了这么多机构,其实非常能理解为什么他们不出手: 1)讲大故事的是否能做出来?AI 能做到吗?大厂竞争怎么办?大模型做了怎么办? 2)现在能赚钱的、有数据的,会不会不够 AI?是不是太像生意?市场是不是不大? 3)AI 未来到底会怎么发展?甚至大模型到底行不行? 其实说穿了,就是现在这件事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机构如果仍然在之前的评价体系里,就一定是无法出手的。 所以我觉得问题不是说大家 对于这事的了解还不够 ...
AI PMF 系列:赚到 RMB 的 AiPPT、赚到美金的 ACE Studio 和赚到留存的捏Ta | 42章经
42章经· 2024-05-26 22:35
如果要给 23 年的 AI 市场一个关键词,那肯定是 "大模型",聚光灯和大家的注意力、钱都投向了那几家大模型公司; 而如果要给 24 年的 AI 市场一个关键 词,则一定是 PMF。 如果没有 PMF,AI 就会沦为一个 bubble。 所以 PMF 会成为今年,甚至未来几年越来越重要的关键词。 去年大家投了很多背景优秀的创始人,最后能 deliver 结果和产品的却很少。很多人开始质疑 AI 到底行不行,市面上到底有没有有产品、有收入、有留存、有 PMF 的公司?而我们则渐渐开始看到一些 AI PMF 的影子。所以今年我们会开启一个新系列,每期对话几位验证了 PMF 的 AI 公司创始人。 本期是 AI PMF 系列的第一期,我们将介绍 AiPPT、ACE Studio 和 捏Ta 三款产品及其公司。AiPPT 上线半年单月收入达到数百万人民币,验证了国内付费 PMF; ACE Studio 开启付费半年,目前海外收入单月几十万刀,在海外验证了付费 PMF,而 捏Ta 则是已经有了超出互联网时代平均水平的用户留存,验证了国内的用户 使用行为 PMF。 我们仍然坚信 AI 最重要的时间点就是 24 年和 2 ...
对话李开复:这次大模型创业,我十年都不会变现
晚点LatePost· 2024-05-13 14:03
"大模型公司迟早要面临投行拷问。" 文丨程曼祺 编辑丨宋玮 作为多年的科技与商业精英,李开复的一面是精确与秩序。 他出现在办公室时比约好的时间刚好早 1 分钟,同事说他常常如此准点。 他仿佛刚从 20 年前的畅销书封面中走出来:步态从容,一身藏蓝色西服套装,三七分的发型一丝不乱,手里提着一个深棕色皮质公文包,是讲述美 国 1960 年代商业精英的电视剧《广告狂人》里会出现的款式。 不过翻开这张精致的封面,李开复又一直身处一个模糊、混乱、难以预测的商业世界。 曾经每天用程序自动发几十条微博的李开复没有在公开场合做回应。他忙于用他的理性与经验,在复杂、混乱的大模型市场里找出一条最正确的生 存之路。 在创业一年后,李开复第一次接受深度采访,完整阐述零一万物怎么想、怎么做。 李开复有一套环环相扣的精密逻辑。他以工程师的方式定义了一个新概念:TC-PMF,在 PMF(Product Market Fit)寻找产品与市场匹配点的基础 上,加上了技术(technology)和成本(cost)。 过去 1 年,这种混乱到了一个高峰,他在去年 5 月创立大模型公司零一万物并担任 CEO,已经 62 岁的李开复把自己拉入了一场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