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精神

搜索文档
各界观众踊跃参观 多元化形式让抗战历史变得“可感+可触+可参与”
央视网· 2025-08-26 11:19
央视网消息:近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办的"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 年主题展览"持续引发关注。展览通过1525张照片、3237件文物以及80多件兼具历史与艺术价值的雕塑绘画作品,吸引社会各界观众踊跃参 观。 走进展览序厅,大型雕塑《铜墙铁壁》映入眼帘。作品中,八路军、新四军、工人农民、爱国人士等形象逐一呈现,人物轮廓巧妙构筑成 长城形态,象征着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并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奋勇抗战,用血肉之躯筑起新的长城。 展厅内,为此次展览全新创作的《我要去延安》主题雕塑引人注目,青年人物形象昂首挺胸、手臂上扬,手指的方向是以延安宝塔山为主 要形象的置景板,寓意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除了带来沉浸式的视听体验,展厅内还设置了多处电子交互系统,它就像一座庞大的"文献资料库",观众轻触屏幕便可逐字研读文献、了 解历史细节。 在展览中厅,《根据地军民》大型组雕沿阶分布。作品通过战士、群众等代表性人物,鲜活刻画出军民同仇敌忾、抗战到底的英雄群像。 大型组雕上方,一幅长9.3米、宽4.2米的板面工笔重彩画作《江山永固》于中厅墙面之上静静铺展,与组 ...
一展阅尽三百年 白山松水铸初心——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览中感受穿透时空的文化动能
新华社· 2025-08-20 16:17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览 - 展览于8月19日在长春市北京大街西历史文化街区启幕 展示吉林近现代三百余年历史[14] - 展陈空间4400平方米 包含9大展区28个单元 展出1200余张历史图片 70余组图表及千余件实物[16] - 首次公开展出500余件实物展品 首展比例达51.85%[21] 展览叙事结构 - 采用时间轴与逻辑轴双线叙事 从1644年清军入关切入历史脉络[17] - 重点突出抗争史与革命史 包含吴大澂勘界守土 抗联战士抗战等历史事件[18] - 系统呈现吉林"六张红色名片" 包括东北抗日联军创建地 新中国汽车工业摇篮等[24] 文物与档案展示 - 展出春城剧场墙体夹层发现的俄式军刀 铸造于1903年日俄战争前夜[21] - 首次公开"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档案 揭示日本侵华期间情报刺探活动[22] - 包含抗联战士棉衣 枪支等实物展品 配合场景复原营造沉浸体验[24] 学术研究与筹备 - 筹备历时半年 邀请党史 文物 考古多领域专家参与论证[25] - 专家团队梳理数百万字史料 采访多位抗联英烈后人[24] - 展览突破性补完关键历史环节 完整呈现吉林人民反抗压迫历程[24] 社会意义与时代价值 - 展览契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节点[26] - 通过历史实物与档案展示 实现历史教育与民族精神洗礼[22] - 展现吉林人民在苦难中抗争的坚韧 在建设中奉献的热血[26]
海证期货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观影活动
期货日报网· 2025-08-20 11:45
公司活动 - 海证期货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观看爱国主义题材影片《南京照相馆》以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1] - 影片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展现普通中国人在至暗时刻的非凡抗争 [1] - 观影活动旨在引导党员铭记历史,坚定"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信念 [1] 影片内容 - 影片通过跌宕起伏的情节和饱含深情的演绎,展现中华儿女以血肉之躯悍卫民族尊严的悲壮历史 [1] - 影片采用丰富立体的人物群像和极具冲击力的细节叙事,诠释中华民族在深重苦难中展现的伟大精神 [1] - 影片展现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守望相助、英勇不屈的精神品质 [1] 活动效果 - 观影活动被描述为一次深刻的历史教育与精神洗礼 [1] - 观影结束后党员们深受触动,深刻认识到铭记国耻方能自强的道理 [1] - 公司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化党史和爱国主义教育 [1] 后续计划 - 公司计划引导全体党员以史为鉴,筑牢信仰之基 [1] - 公司将立足金融服务阵地,忠诚履职,专业报国 [1] - 公司旨在为实现民族复兴贡献"期货力量" [1]
山河壮歌丨《游击队歌》的首场演出竟是这样完成的……
央广网· 2025-08-19 07:05
历史背景与创作过程 - 《游击队歌》创作于1937年年底,由贺绿汀在山西临汾八路军办事处期间完成,曲调轻快流畅,歌词生动描述游击队员的乐观与机智 [1][3][5] - 创作灵感来源于八路军游击战的真实场景,包括缴获日军武器的炮兵团和"三不打"射击原则 [8][5] - 贺绿汀在老乡家的土炕上用油灯一夜完成创作,首次演出由口哨伴奏,无正式乐器 [8][11] 歌曲传播与影响力 - 1938年1月6日在八路军总部高级干部会议首演,朱德高度评价并要求推广教唱,战士们争相传抄曲谱 [11] - 歌曲迅速传遍华北,连加拿大医生白求恩也在行军途中哼唱,沦陷区民众秘密传唱 [11] - 抗战期间八路军、新四军及游击队发展至132万正规军和260万民兵,建立19块根据地,游击战术有效扰乱日军 [13] 文化传承与现代表达 - 1949年贺绿汀贴身保存手稿南下,使其在国民党轰炸中幸存,成为抗日精神的永恒印记 [14] - 上海音乐学院将歌曲改编为歌剧、手风琴合奏等形式,每届学生参与演绎 [15][17] - 中共一大纪念馆展示原稿,老战士现场高歌,新一代年轻人通过手稿感受历史 [19][21] 战略意义与领袖评价 - 毛泽东称赞歌曲"从战术范围跑向战略敲门",肯定其在大规模游击战中的思想指导作用 [14] - 1943年毛泽东当面表扬贺绿汀:"你为人民做了好事,人民不会忘记你" [14] - 新时代下歌曲被赋予克服困难、为国家奉献的精神内涵,转化为行动动力 [17]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爱国将领柳树人:血洒他乡护国门
新华社· 2025-08-18 20:03
在贵州省安顺市第一高级中学的校史馆里和教学楼走廊上,可以看到不少印有先烈英勇事迹的宣传展 板,1942年牺牲于滇缅抗日前线的柳树人是其中之一。 柳树人,1905年出生于贵州安顺,1926年4月至1927年8月在黄埔军校第五期步兵科学习。抗日战争期 间,他先后参加过保定战役、台儿庄战役、长沙会战和昆仑关战役等一系列战役,屡立战功。 在贵州省档案馆,"抗日战争中的贵州"主题展常年对外开放,柳树人等抗日将领的英勇事迹被一一呈 现。贵州省档案馆二级巡视员韩雯说,通过了解英烈们的事迹,能够让人铭记历史,知晓和平的来之不 易。 安顺一中也将柳树人和其他先烈的事迹整合起来,编写了一本校本教材,开设了校本课程。副校长程垚 告诉记者,每年艺术节期间,该校还会号召学生通过诗歌、散文、戏剧或舞蹈等形式,展现英雄人物的 故事,以此来开展爱国教育。 柳树人的侄孙女柳青说,她每年都会去云南腾冲的国殇墓园,站在那里,能够感受到民族精神的强烈共 振,也更能认识到和平的来之不易。 (新华社贵阳8月18日电) 到达同古不久,200师就接到英军一支被日军围困的装甲部队的救援请求。柳树人率队轻装出击,一举 击溃日军,成功为英军解围,这也打赢了中国军 ...
与平型关、台儿庄齐名,这里为何被日军称为“地狱谷”?
中国新闻网· 2025-08-18 08:42
"雷鸣谷刘(日军第106师团指挥部所在地,今江西德安县磨溪乡刘鞔鼓村)是周围环山的狭小盆地,我们 向这条峡谷进军,后来才知道,周围的山中有数万敌军在等着我们!" 时间线拉回至1938年秋,中国抗日名将薛岳以"反八字阵型"诱敌深入,最终在万家岭一带形成"口 袋"阵,几乎全歼日军第106师团主力。 这里,正是与平型关、台儿庄齐名的"抗战三大捷"之一——万家岭大捷的战场,一场几乎全歼日军整个 精锐师团主力的辉煌胜利,一场将日本"速亡中国"美梦彻底击碎的浴血之战。 航拍江西 德安县磨溪乡万家岭一带的连绵山岭。姜涛 摄 日本士兵那须良辅在《地狱谷中的三个星期》中描述他踏进万家岭后得知陷入中国军队包围圈时的绝 望。 德安县磨溪乡万家岭大金山战役遗址。姜涛 摄 航拍江西 这片被侵略者惊恐地称为"地狱谷"的赣北翠谷,87年后蝉鸣依旧,松涛如常。夏末秋初,走进江西德安 县磨溪乡大金山上的万家岭战役遗址,从深嵌泥土的"历史碎片"中探寻民族精神的具象铭文。 "地狱谷"——侵略者的血色炼狱 "10月8日,双方毫不退让,进行近战,几乎没有了粮食,只能靠稻壳抵御饥饿。飞机投下粮食。"在万 家岭大捷纪念园内的陈列馆一楼展厅内,展出了《地狱 ...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战中的文艺】《黄河大合唱》民族危亡的怒吼
央视网· 2025-08-17 19:42
核心观点 - 《黄河大合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在抗战时期凝聚家国情怀并发出保家卫国的时代强音 现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传承的核心载体 [1][2] 创作背景与历史意义 - 1938年武汉沦陷后诗人光未然东渡黄河目睹船夫搏浪场景 创作四百行长诗《黄河吟》[1] - 作曲家冼星海抱病六昼夜谱曲 将民族危亡之痛和不屈抗争精神转化为音乐作品 [1] - 全曲八个乐章以黄河象征民族命运 向全中国和世界发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保家卫国的强音 [1] - 1939年在延安首演 八十多年来从延安窑洞唱到世界舞台 成为世界反法西斯音乐宝库中的瑰宝 [2] 当代价值与影响 - 作品超越艺术范畴 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和传承民族精神的核心载体 [2] - 磅礴气势与深刻内涵持续震撼聆听者 被不断改编重排 [2] -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再度激荡人心 [1]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抗战歌声里的家国情怀
央视新闻· 2025-08-17 11:59
抗战歌曲的历史意义 - 《黄河大合唱》创作于1939年,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包含八个乐章,采用合唱、独唱、重唱、朗诵等多种艺术形式,首演时引发全场沸腾 [7][9] - 歌曲以黄河为意象,凝聚民族苦难与抗争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保家卫国的时代最强音 [7][11] - 80多年来从延安传唱至世界舞台,成为世界反法西斯音乐宝库中的瑰宝,超越艺术范畴成为民族精神核心载体 [11][13] 经典抗战歌曲的代表作品 - 《八路军进行曲》节奏铿锵,后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体现人民军队忠诚于党、热爱祖国的信仰 [16] - 《南泥湾》记录八路军自力更生故事,荒芜的南泥湾被改造成陕北"好江南",彰显艰苦奋斗精神 [19] 抗战歌曲的当代价值 - 指挥家李心草指出,《黄河大合唱》每次演出仍能触动民族脉搏,传承先辈信仰与意志,激励当下奋斗 [13] - 这些歌曲承载中华民族精神密码,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征程中持续鼓舞人心 [21]
何以中国|信仰如磐耀津沽,烽火同心铸丰碑
环球网· 2025-08-08 19:29
红色历史教育资源 - 吉鸿昌将军故居通过七重门设计展现隐蔽战线历史 [1] - 梁启超饮冰室书斋保存救国图强文献典籍 [1] - 盘山抗日根据地展示军民以简陋武器抗击强敌的史实 [1] 精神价值传承 - 吉鸿昌将军以"恨不抗日死"诗句展现不屈气节 [1] - 盘山根据地军民凭借"当兵救国"信念筑起防御体系 [1] - 梁启超"十年饮冰难凉热血"体现爱国信仰 [1] 抗战物资支援体系 - 天津人民突破封锁构建钢铁运输线 [2] - 输送通讯器材药品机械设备等上百种战略物资 [2] - 物资支援成为盘山根据地持久坚持的生命线 [2] 人才与技术贡献 - 爱国青年进步知识分子技术工人奔赴抗日根据地 [2] - 在军工生产和技术支援等关键领域贡献才智 [2] 红色教育基地建设 - 吉鸿昌故居梁启超纪念馆李叔同故居成为教育阵地 [3] - 通过场景复原和科技手段使革命文物活化 [3] - 创新展陈方式让红色故事获得广泛传播 [3] 精神传承与当代实践 - 抗战精神激励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3] - 继承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光荣传统 [3] - 增强斗争本领在新征程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3]
人民论坛:立天地间 扬浩然气
人民日报· 2025-08-08 15:16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陈延年面对刽子手"跪下"的喝令,高声回应:"革命者光明磊落、视死如归,只有 站着死,决不跪下。"在去刑场的路上,瞿秋白高唱国际歌、红军歌,到达罗汉岭,选一草坡坐下,对 刽子手微笑点头:"此地甚好!" 这一笑,震撼人心。 字字铿锵,激荡心胸。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于生死关头,凭血肉之躯,先辈们慨然以赴,让人荡气回肠,浸 透着一种"不可夺其坚"的精神气质。 浩然英雄气,塞乎天地间。"古往今来,任何一个有作为的民族,都以自己的独特精神著称于世。"揆诸 中华文明浩荡长河,从孔子贵仁到孟子重义,从"粉骨碎身浑不怕"的慷慨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呐 喊……古老的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一个很重要原因就在于浩气长 存、正气磅礴的精气神。 在安徽马鞍山市和县档案馆里,珍藏着这样一幅照片:照片主角是临刑前的抗日女兵成本华,尽管受尽 折磨,但她仍然双手交叉在胸前,昂然挺立、无所畏惧,嘴角挂着对敌人的轻蔑一笑。 或凝练"为有牺牲多壮志"的豪情,多少枪林弹雨,多少前赴后继,多少壮怀激烈;或蕴藏"敢教日月换 新天"的壮志,从小汽车到机床,再到导弹卫星,"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