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
搜索文档
全运会丨在大湾区,聆听岭南风韵的三地交响
新华社· 2025-11-08 15:56
大湾区文化融合与协同发展 - 粤港澳大湾区通过交通、生态、科技和文化等多维度联通,展现城市群协同活力与包容性,第十五届全运会将于11月9日在粤港澳大湾区启幕 [1] - 大湾区依托同根同源的岭南文化,通过古建、老巷等载体保留历史记忆,并勾勒古今融合的城市风貌 [1] 历史街区保护与活化案例 - 广州永庆坊作为千年历史街区,保存了最完整的骑楼建筑群,并通过“微改造”试点实现历史格局延续和旧建筑空间活化,避免大拆大建 [4][5] - 广州北京路作为城市中轴线,留存了千年王宫、古道、古楼等遗址,地下叠压五朝十一层路面,体现繁华商都的厚重历史 [7]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 - 英歌作为潮汕地区传统民俗舞蹈,融汇戏剧、舞蹈、武术等元素,气势澎湃,于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1] - 粤剧以粤语演唱,结合梆子、二簧声腔与方言音韵,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渗透于岭南传统与现代生活 [13] - 醒狮由唐代宫廷狮子舞演变而来,融合武术、舞蹈、音乐等,从民俗活动发展为竞技比赛,展现粤港澳大湾区的开拓创新精神 [16] - 龙舟文化在岭南水网地区盛行,传承力争上游的奋进精神,龙舟竞渡活动如香港仔海滨公园大赛凸显传统民俗活力 [18][21] - 南派功夫包括咏春拳、洪拳、蔡李佛拳等,以短桥窄马、刚柔相济为特点,从大湾区走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兼容并包 [21][24] 文化设施与跨界合作 - 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集广东美术馆、非遗馆、文学馆于一体,自2024年5月开放后成为人文新地标和湾区交流平台 [32] - “湾区升明月”电影音乐晚会作为知名文化品牌,在澳门银河综艺馆举行,汇聚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人及国际音乐人,打造视听盛宴 [27] - 粤港澳合办高校如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打破学科壁垒,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并通过合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29][30] - 三地通过影视合作、艺术展演、历史古迹保护、文化设施共享及高校学科互认等多渠道,开拓文化交融交流 [24][25]
跟着总书记的考察足迹丨瞰广东
新华网· 2025-11-08 08:20
文章核心观点 - 广东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凭借“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经济总量在2024年突破14万亿元,成为全国首个达到此规模的省份,并持续通过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和制造业优势书写新的发展篇章 [1] 历史与文化地位 - 地区是近代中国维新变法和民主革命的重要人物如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的诞生地,具有深厚的革命历史底蕴 [1] - 地区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活动如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中共三大、广州起义的举办地,是一片受红色精神滋养的土地 [1] - 岭南文化丰富多彩,包括粤剧、醒狮、英歌舞等表现形式,广府、潮汕、客家文化多元共生 [1] 经济发展与产业优势 - 地区在电子信息制造、汽车、电气机械等15个行业的规模位居全国第一 [1] - 全国每3台工业机器人中就有1台是“广东造”,凸显其在高科技制造业的领先地位 [1] - 2024年地区经济总量突破14万亿元,成为全国首个达到此经济规模的省份 [1] 区域战略与未来发展 - 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正持续向纵深推进,是地区发展的核心战略 [1] - 从千年前的海上丝绸之路到40多年前的“春天的故事”,地区始终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 [1] - 地区正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致力于书写更加美好的“春天的故事” [1]
紫荆杂志社等机构在香港举办活动迎接十五运会
中国新闻网· 2025-11-07 21:43
活动概况 -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系列活动“紫荆绽放·全运相伴”启动仪式于11月7日在香港西九龙高速铁路站举行 [1][3] - 活动由紫荆杂志社主办,香港铁路公司支持,旨在为赛事营造热烈氛围 [1][3] 主办方观点 - 紫荆杂志社副社长黄晓华表示,十五运会有助于推动全民健身发展,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增强民族自豪感 [3] - 希望通过多元文化推广,打造湾区沟通、全民参与的体育文化 [3] 港铁公司准备 - 港铁公司过境铁路总管王家明表示,公司已为赛事做好充分准备 [3] - 已推出“全运会出行懒人包”,安排50余名服务大使,并在车站和列车进行全运会主题布置,全力迎接旅客 [3] 活动内容 - 启动仪式包含多项表演,包括香港启文幼稚园小朋友的舞狮表演、大埔浸信会公立学校学生的健美体操演出以及表演团体“Jumpy Factory”的花式跳绳表演 [3] - 活动现场设有全运会吉祥物立体卡牌、无人机足球、击剑和空手道等互动体验环节 [3]
广东公安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11-07 16:19
执法与安全保障 - 广东公安机关破获一起侵犯商业秘密案,抓获犯罪嫌疑人7名,涉案金额超1亿元 [2] - 通过“护航”专项行动构建“打、防、宣、治”立体工作框架,去年以来累计破获侵权假冒案件926起,打掉犯罪团伙427个,刑事拘留2039人 [2] - 粤港澳三地警方在情报共享、案件协办、应急联动等领域构建高效务实合作机制,并借全运会契机深化警务协作,创新“一证三通”服务保障机制 [3] 跨境通关与人员流动便利化 - 实施“免出示证件”通道通关验证,3秒即可完成 [1] - 创新实施外国人240小时过境免签,扩容5大毗邻港澳口岸免签权限,今年1至9月免签入境外国人同比上升92% [4] - 优化港澳通行证与居住证“双证关联”核验,吸引1.3万名港澳专业人才来粤执业就业 [4] - 实现外国人来华工作程序“一窗通办、并联审批”,办理时效提速超50% [5] - 推行“港车北上”、“澳车北上”并积极推进“粤车南下”,深圳居民赴港“一签多行”、珠海“一周一行”、横琴“一签多行”等便捷跨境通行政策 [6] 企业服务与营商环境优化 - 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政务服务中心提供“跨境通办、一地两注”服务,简化企业注册手续 [1] - 广州黄埔出入境部门建立“点对点”对接机制,助力破解企业跨境经营难点和人才流动堵点 [1] - 联合金融监管等部门为企业开辟快速办理通道,严打企业内部职务犯罪 [2] - 为新能源汽车出口企业设立服务站,推行“新车上牌、转让待出口、注销登记”一站式办理 [6] - 开通“穗港汽车出口快线”,使新能源汽车出口前置手续一站式办理,帮助企业节省仓储成本约70%,按2024年出口量计算一年可节省2000多万元人民币 [7] 外籍人才引进与服务 - 试点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认定标准,优化服务保障措施,助力引进高端海外人才逾万名 [5] - 通过“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模式,在全省建成3个市级移民服务中心、6个区级分中心、36个外籍人才服务工作站及82个服务窗口,提供一站式服务 [5] - 广交会期间落地临时口岸签证业务,具有“即办即拿”特点,解决外商签证办理需时3周的难题 [4]
粤港澳火炬同心接力,十五运推动湾区融合“加速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6 17:55
(原标题:粤港澳火炬同心接力,十五运推动湾区融合"加速跑") 南方财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田静 澳门报道 一场跨越四地的火炬接力,一次跨境通关的流程再造,粤港澳大湾区正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 称十五运会)为契机,在协同机制创新上实现历史性突破。 随着十五运会开幕日期临近,赛事的筹备工作已超出了体育场馆建设的范畴。它正成为一个强大的"催 化剂",推动粤港澳三地在跨境基础设施、规则标准、应急管理及公共服务等关键领域,实现进一步突 破创新。 十五运会开幕前夕,11月2日,火炬传递活动在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个城市同步举行。这场跨越 四地的火炬接力,不仅是体育精神的传播,更是湾区融合发展的高度浓缩。 火炬传递活动点火仪式当日上午9点在深圳市莲花山公园举行,香港、澳门及广州随后于上午9时30分举 行起跑仪式。火炬传递活动结束后,由四个城市代表将传递后的火种送回广州,当日下午在广东奥林匹 克体育中心举行简单融火仪式,以衔接十五运会开幕式场内火炬传递和主火炬点火。 "来自不同岗位的火炬手汇聚成的火炬,照见的是大湾区汇聚每个追梦人力量的格局,传递着开放、包 容、温暖、奋进的精神底色。"全国政协委员、澳门日报总编辑崔 ...
广州:十五运激活体育基因 千年商都焕发多彩活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4 18:57
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 -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于2025年11月9日在广州举办,这是广州第三次承办全运会 [4] - 历史上体育盛会成为城市跃升契机,如1987年六运会催生天河体育中心,2001年九运会推动基础设施升级,2010年亚运会塑造国际都市形象 [4] - 2024年广州举办省级以上赛事142项、大型群众性活动近200项,体育消费总规模达631.25亿元,人均体育消费3345.51元,位居全国前列 [5] 体育产业与群众基础 - 广州培育了广马、国际龙舟邀请赛等自主品牌,构建"市长杯"、户外运动节、体育节三大群众性体育品牌体系 [5] - 体育人才辈出,包括奥运冠军陈艾森、雷声、全红婵等,展现出强大的体育综合实力 [5] - 全民健身融入市民日常生活习惯,珠江沿岸绿道从清晨到夜晚都洋溢着运动活力 [2] 科技创新与智慧赛事 - 赛事筹备展现创新实力,全部30个竞赛场馆采用现有场馆改造升级模式,秉持"绿色、智能、节俭"办赛理念 [11] - 天河体育中心通过光伏发电、雨水回收实现降碳45%以上,成为全国首个近零碳大型体育场,并新增配备实时运动数据监测系统的智能健身跑道 [11] - 运用5G+8K超高清直播、多视角观赛、AR实景导航等智慧观赛系统,并在安保、交通接驳等领域部署物联网、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技术 [11][12][14] 文化融合与城市特色 - 城市文化体现传统与现代包容并蓄,如老西关骑楼通过"万屏联播"关注赛事,琶洲AI实验室为开幕式调试数字艺术方案 [8] - 赛事奖牌"同心跃"设计融合木棉、紫荆、莲花等多元文化符号及港珠澳大桥造型,象征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共进 [8] - 传统广彩瓷器与赛博朋克风格创意料理并存,老师傅手艺与机器人非遗茶点技艺结合,体现匠心与科技创新的融合 [8] 区域经济与产业融合 - 通过"智慧全运"建设,推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体育产业深度融合 [14] - 探索建立粤港澳三地科技创新协同机制,推动赛事经济与数字经济的融合发展,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14][15] - 广州正加快建设国际体育名城,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 [17]
香港全运氛围渐浓
新华社· 2025-11-04 10:15
赛事筹备与氛围营造 -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将于不到一周后举行,香港赛区赛事已于10月31日拉开帷幕,首个竞赛项目沙滩排球在维多利亚公园展开角逐 [1] - 维园搭建了多片标准沙滩排球场并设置免费游玩的“沙滩排球比赛村”,包含迷你球场和特色摊位区,供市民体验击剑、铁人三项等项目 [1] - 启德体育园的启德体艺馆和主场馆装饰一新,吉祥物“喜洋洋”“乐融融”以“运动员”形象出现在园内不同位置,体育大道遍布全运装饰 [2] 市民参与与社区活动 - 西沙Go Park举办的“湾区同心 共迎全运”嘉年华设有30个特色摊位,吸引逾2000名市民体验匹克球、击剑、旱地冰壶等体育项目 [2] - 信和集团旗下奥海城、屯门市广场、荃新天地及朗壹广场四大商场将举办超过30项体育主题活动,并全程直播全运赛事 [2] - 游客和市民对维园及周边购物、餐饮设施表示满意,认为观赛与休闲体验结合良好 [1] 志愿者服务与团队建设 - 香港赛区志愿者招募于2024年7月启动,收到超过3万份申请,最终委任了16000多名志愿者,其中包括1000多名青年志愿者,组成香港历来最大志愿者团队 [3] - 志愿者经过多轮培训,包括线上学习、课堂授课,并邀请有亚运会服务经验的前辈及警察、消防人员分享专业知识 [3] 火炬传递与象征意义 - 11月2日举行的香港赛区火炬传递活动沿途有大量市民和游客自发聚集,挥舞国旗与区旗并欢呼 [3] - 火炬传递装置《一步一脚印》高六米,由运动鞋与地面大鞋印组成,鞋印刻有“同心”二字,寓意粤港澳三地同心协力 [2] - 火炬传递被视为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重要展现,象征三地同心为体育事业和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4] 体育界人士参与与预期 - 前“亚洲车王”黄金宝曾五战全运会并斩获三枚金牌,他已购票准备观看自行车和篮球比赛,并邀请市民到场观赛 [5] - 黄金宝认为粤港澳联合举办全运会是三地体育协同发展的有益尝试 [5]
十五运会香港赛区火炬传递途经多个著名地标
新华网· 2025-11-03 08:41
活动概况 -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香港赛区火炬传递活动于2日举行,共有50名火炬手参与[1] - 活动以特区政府总部为起点,以启德体育园为终点,顺利完成[1][4] - 传递路线全长约10公里,其中跑步路线约占3.8公里[4] 传递路线与方式 - 路线横越维港两岸并途经多个香港著名地标,包括添马公园、香港回归祖国纪念碑、金紫荆广场、香港文化中心和香港太空馆等[4] - 传递路线共分为五段,除跑步方式外,在部分路段分别采用乘搭渡轮和敞篷巴士的方式进行[4] 历史意义与区域合作 - 本次火炬传递在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个城市同步举行,是全运会历史上首次跨境火炬传递,也是全运会火炬首次在香港和澳门传递[2] - 火炬传递三地同日启动被描述为一项创举,充分展现粤港澳大湾区的独特优势和融合发展[2] 社会反响与象征意义 - 传递路线沿途有不少自发聚集的市民和游客,挥舞国旗与区旗并欢呼[2] - 有市民表示火炬传递的是团结与希望[5] - 火炬传递被视作一次城市巡游,旨在向全世界展示香港作为国际都会的非凡魅力[2] 活动流程与关键节点 - 香港特区署理行政长官陈国基点燃火炬并将火炬交予第一棒火炬手、香港乒乓球运动员黄镇廷[2] - 随着最后一名火炬手、香港女子击剑运动员佘缮妡在启德体育园点燃火种盆,活动顺利完成[1] - 四城火种于当日下午汇聚广州,在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举行融火仪式[5]
全运会历史首次跨境火炬传递举行
人民日报· 2025-11-03 06:21
在澳门,首棒火炬手、杭州亚运会女子长拳冠军李祎激动万分:"全运会首次由粤港澳三地联合举办, 祝所有运动员取得好成绩,欢迎大家来感受魅力大湾区。" 11月2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火炬传递在香港、澳门、广州、深圳4个城市同步举行,这是全运会历史 上首次跨境火炬传递,也是全运会火炬首次在香港和澳门传递。 上午9时许,火炬传递启动仪式在广东省深圳市莲花山公园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 薛其坤手持火炬,跑出首棒。从深圳莲花山公园到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从广州镇海楼到海心 沙,从香港特区政府总部到启德体育园,从澳门特区政府总部到大三巴牌坊,来自各行各业的200名火 炬手,高擎火炬"绽放",穿过三地四城地标,把岭南文化、山海风情和城市风韵串联成一幅流动的画 卷。 在香港,渡海传递极具特色。火炬被护送至天星小轮,在维多利亚港完成了一次充满仪式感的渡海。甲 板上,第二十三棒火炬手、2004年雅典奥运会乒乓球男双银牌得主李静稳稳托持火炬,岸边群众加油欢 呼。 在广州,火炬传递沿途的文艺活动颇有看点。有广州街坊熟悉的粤曲、粤剧演绎,也有年轻人喜欢的滑 板、街舞表演,展现出岭南文化的丰富图景。 在深圳,人形机器人"夸 ...
体育为媒 融合加速
南方都市报· 2025-11-02 11:48
联合办赛模式创新 - 粤港澳三地通过“通关查验前置+闭环管理”创新模式,实现运动员6次无间断通过三地口岸,全程不需刹车 [3] - 深圳海关创新“人脸识别+手环定位+计时计分”三重核验,打造“无感智慧通关”系统,保障赛事“零延时、零接触、零等待、无障碍” [3] - 十五运会组委会创新建立“1+4”联络机制,包括国家层面的港澳工作协调部和粤港澳层面的联络会议、首席联络官等常态化机制,形成“分层对接、全域覆盖”的沟通网络 [3] 基础设施建设与交通保障 -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3航站楼和第五跑道正式投运,实现航空、高铁、城轨无缝衔接,保障十五运会期间旅客出行顺畅 [2] - 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换乘广州东环城际铁路,半小时内可到达广东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2] - 港珠澳大桥作为“硬联通”支撑,探索了粤港澳联合办赛的“从0到1” [3] 赛事经济与产业融合 - 多个城市推动“竞赛动线即文旅路线”,将体育赛事与景区、街区、商圈结合,开展“跟着赛事去旅行”文体商旅融合实践 [5] - “体育+科技”驱动产业能级跃升,应用包括无人机、数字人志愿者和10米级定位精度的智能气象系统等科技成果 [5] - 2025粤港澳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将在广交会展馆举办,汇聚数字体育、场馆智慧化、赛事运营、体育器材等企业 [6] 体育科技产品与市场应用 - 全国首台基于固态储氢技术的氢能应急电源车在广东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展示,可实现200千瓦额定功率下持续对外供电6小时,市场应用场景广阔 [6] - 十五运会吉祥物“喜洋洋”“乐融融”系列产品销量好,并开发了冰箱贴、手提包、抱枕等十几款衍生产品 [6] 人文交流与青年参与 - 粤港澳三地通过篮球交流赛等联谊活动,使青少年在文化同源中收获友谊,铸牢情感纽带 [7] - 广州打造“穗港(澳)同心·共筑全运”系列活动,推出全运健康跑、羽毛球邀请赛、醒狮文化展演等30余场特色协同活动 [7] - 大批港澳青年志愿者通过“百企千人”实习计划深度参与赛事筹备,形成“全运+实习”创新培养模式 [8] 文化展示与情感共鸣 - 广东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香港维多利亚公园、澳门塔石体育馆等场馆设置了非遗展示区、文化长廊和历史文化展,让观众在共同的文化记忆中激发情感共鸣 [8] - 在群众性赛事中,舞龙、舞狮、武术、龙舟等富有岭南传统文化韵味的项目,吸引粤港澳三地民众踊跃参与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