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港珠澳大桥
icon
搜索文档
透过桥梁看中国(微观)
人民日报· 2025-10-21 06:06
飞架天堑的中国桥梁,照见中国大市场的旺盛活力。桥的修通,意味着交通堵点的打通,也助推着市场 的联通。港珠澳大桥通车后,不断刷新车流量、客流量纪录,日益成为大湾区要素往来流动的"大动 脉",经港珠澳大桥进出口总值累计超万亿元。常泰长江大桥,将江苏常州与泰州两地的通行时间从80 分钟压缩至20分钟,推动两地从"隔江相望"到"跨江融合"转变,开通1个月时间里,带动常州录安洲长 江码头吞吐量实现两位数增长。一座座大桥的建成,让"千里之遥"化为"咫尺之间",铺就经济社会加速 发展的坦途,为统一大市场建设注入动力。 一桥飞架,跨山越海,天堑变通途。近段时间,中国桥梁持续"上新",引发关注。 贵州省,"横竖"都是世界第一的花江峡谷大桥开通后,迅速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湖北省巴东县,野三 关大桥建成通车,野三关集镇到野三关火车站的路程缩短约10公里;吉林省吉林市,横跨松花江的红旗 大桥正式通车,有效缓解松花江两岸高峰期拥堵……一座座桥梁,跨江河、越湖海、穿峡谷、连群山, 成为一张张闪亮的"中国名片",也为我们观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一个生动的视角。 屡创纪录的中国桥梁,见证中国建造自主创新的持续突破。深中大桥桥面距离海平面达 ...
一日多地的“飞驰”人生 深中通道改变了他们的生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0 15:25
穿越伶仃洋,天堑变通途。深中通道这个超级工程给粤港澳大湾区各行各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相信走过深中通道的每个人,都有着自己不同的感受。 货拉拉市场负责人 孙汉秋:深中通道去年通车以后,司机可以走深中通道更快把货物送达,平均每单 里程减少了15公里,完单时长比通车前节省了40分钟,平均每单的物流成本降低了16%。 澳门某无人机公司创始人 黎子健:一天跑完深中珠澳,在以前我们想都不敢想。看着深圳的研发想法 在中山变成产品,在珠海找到合作的伙伴,深中通道让我的梦想真正飞驰起来。 深中通道带来的高效通行让跨城生活成了新常态,超370万人次经过深中通道的跨市公交,在深圳、中 山、广州三地间工作生活。 0:00 顺丰速运粤西区司机 王剑鑫:我在顺丰已经干了12年,以前我们从中山到深圳转变站点,我们要走南 沙大桥,经常塞车,最少也要两个半小时,回家也没个定时。现在我们时间缩短了,我们的收入也提高 了。 深圳市某企业员工 罗珊珊:白天在深圳上班,晚上坐公交回去(中山),就像是还在同一个城市生 活。 深中通道更是创业路上的"加速器",来自澳门的创业青年黎子健就过上了一日多地的"飞驰"人生。 中山市小榄镇教育和体育事务中心 ...
“吉林一号”国庆瞰大国工程建设
央视新闻· 2025-10-08 13:48
交通基础设施 - 平潭海峡大桥为福建省第一座真正意义的跨海特大桥 投资11.3亿元[1] - 港珠澳大桥连接香港 珠海和澳门 以超大建筑规模 空前施工难度和顶尖建造技术闻名世界[4] 清洁能源项目 - 中国能建哈密50MW熔盐塔式光热发电项目年发电量约1.98亿千瓦时 可满足近10万户家庭用电需求[8] - 该项目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6万吨[8] 水利枢纽工程 - 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库容积22.5亿立方米 为新疆第一大水库[14] - 该大坝耗时10年建成 投资110亿元 是国务院172项重大节水供水工程之一[14] 科研基础设施 - 中国天眼为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反射面相当于30个足球场[11] - 其灵敏度达到世界第二大望远镜的2.5倍以上 用于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化[11]
“桦加沙”过境珠江,能扛17级台风的超级工程怎样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4 22:07
面对极端天气与复杂环境,这些超级工程如何迎击超级风王? 超级工程"科技密码"显神通 珠江口是超强台风多发区,因此该区域的桥梁设计一直将抗风能力作为核心考量。工程师们综合运用多 种先进技术和方案,确保工程项目在极端风况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超级工程的背后,写满了"科技密 码"。 譬如,黄茅海跨海通道于2020年6月开工建设,2024年12月正式通车。作为港珠澳大桥的西延线,黄茅 海跨海通道连接珠海与江门台山,主线全长约31公里,跨海段长约14公里。其地处珠江西部入海口,是 繁忙的航运通道,历史最大风力达到17级。 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港珠澳大桥、南沙大桥、虎门大桥……曾经被伶仃洋隔断的珠江口两岸城 市群,正被一道道卧波长虹串联成网,构成粤港澳大湾区跨海跨江通道群,见证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加速 融合。 随着一个个超级工程横空出世,"大桥经济"应势而起。不过,这些工程项目位处珠江口台风多发海域, 如何解决强台风下桥梁颤振稳定性问题是桥梁建设面临的一大难题,也是个世界性难题。 据"@广东天气"消息,9月24日13时,"桦加沙"(超强台风级)的中心位在广东省阳江市东偏南方向约 95公里的广东省近海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 ...
“桦加沙”过境珠江,能扛17级台风的超级工程怎样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4 21:49
记者丨 伍素文 实习生钟宸 编辑丨蒋韵 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港珠澳大桥、南沙大桥、虎门大桥……曾经被伶仃洋隔断的珠江 口两岸城市群,正被一道道卧波长虹串联成网,构成粤港澳大湾区跨海跨江通道群,见证着粤 港澳大湾区的加速融合。 随着一个个超级工程横空出世,"大桥经济"应势而起。不过,这些工程项目位处珠江口台风多 发海域, 如何解决强台风下桥梁颤振稳定性问题是桥梁建设面临的一大难题,也是个世界性 难题。 据"@广东天气"消息,9月24日13时,"桦加沙"(超强台风级)的中心位在广东省阳江市东偏 南方向约95公里的广东省近海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6级,达到52米每秒的风速,中心最 低气压935百帕,八级大风范围半径约330公里,十级大风范围半径约150公里。截至24日下午 15:50,广东省共发布104个台风预警信号,分别是28红、19橙、18黄、39蓝。 面对极端天气与复杂环境,这些超级工程如何迎击超级风王? 超级工程"科技密码"显神通 珠江口是超强台风多发区,因此该区域的桥梁设计一直将抗风能力作为核心考量。工程师们综 合运用多种先进技术和方案,确保工程项目在极端风况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超级工程的背 ...
风王“桦加沙”过境珠江,能扛17级台风的超级工程怎样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4 17:21
(原标题:风王"桦加沙"过境珠江,能扛17级台风的超级工程怎样了?) 南方财经记者伍素文 实习生钟宸 广州报道 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港珠澳大桥、南沙大桥、虎门大桥……曾经被伶仃洋隔断的珠江口两岸城 市群,正被一道道卧波长虹串联成网,构成粤港澳大湾区跨海跨江通道群,见证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加速 融合。 随着一个个超级工程横空出世,"大桥经济"应势而起。不过,这些工程项目位处珠江口台风多发海域, 如何解决强台风下桥梁颤振稳定性问题是桥梁建设面临的一大难题,也是个世界性难题。 黄茅海跨海通道还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开展全桥涡振风洞试验,推算出实桥运营风速范围内桥梁涡振性能 优于国际最严格的舒适度标准,使海上主桥可抵抗17级台风。 2024年6月30日的通车运营深中通道,是当前世界上综合建设难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也是世界首例 集"桥-岛-隧-水下互通"四位一体跨海集群工程方案。深中大桥(原称"伶仃洋大桥")是深中通道全线关 键控制性工程之一,全长2826米,大桥主跨达1666米,是世界最大跨径全离岸海中钢箱梁悬索桥。 广东交通集团深中通道管理中心主任、总工程师宋神友等在《深中通道工程关键技术及挑战》一文中指 出,深中通 ...
星火成炬|中国基建的硬核浪漫
央视网· 2025-08-14 17:09
基础设施建设成就 - 港珠澳大桥和花江峡谷大桥等工程创下多项世界之最 [2] - 铁路营业里程达16.2万公里 [2] - 农村公路网中硬化路长度达464.37万公里 [2] 行业发展特征 - 基建能力体现在克服高山河流等复杂地形条件 [2] - 覆盖范围扩展至所有有需求的地区 [2]
港珠澳大桥再破“千万纪录”见证大湾区融合加速度
新华网· 2025-04-30 11:53
文章核心观点 港珠澳大桥见证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加速度,作为“超级纽带”和“物流大动脉”,促进三地人员高效往来和区域经贸格局融合,提速大湾区互联互通,书写“一国两制”下大湾区“民心相连、经贸融通”新篇章 [1][2][3] 客流量情况 - 2025年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旅客突破1000万人次,同比增长超18.9%,刷新口岸自开通以来一年内客流破千万人次最快纪录 [1] - 今年以来,该口岸日客流量超10万人次以上天数达30天,是2024年同期的2倍 [1] 车流量情况 - 自2018年10月建成通车,港珠澳大桥不断刷新车流量纪录,2023年“港车北上”“澳车北上”政策落地后,出入境车流快速上升,如今日均车流超1.5万辆次 [2] 进出口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进出口总值累计突破1万亿元,2024年进出口总值达2329亿元,同比增长11.3% [2] - 货物收发地覆盖全球230多个国家和地区,日均近100万个包裹经大桥出口 [2] 企业案例 - 珠海市海淼水产进出口有限公司通过港珠澳大桥运输鲜活海产品到香港,运输时间从六七个小时缩短至一小时左右,产品存活率大幅提升,运输费用节省近一半 [2] 辐射带动作用 - 港珠澳大桥呈现人、车、货“三向齐增”良好态势,从跨境学童求学、物流企业运转、港澳青年创业到内地游客旅游等方面,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提升,提速大湾区互联互通 [3] 未来展望 - 五一假期临近,港珠澳大桥预计将迎来新一轮居民跨境出行高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