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十五运会,为粤港澳带来哪些“全运红利”?(视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22 08:48
11月21日,全运会闭幕式在广东深圳举行。本届全运会创超8项世界纪录,12个小项夺冠成绩超越了巴 黎奥运会冠军成绩。全运会展现出哪些新特点和新变化?全运会结束后,又会给三地融合发展带来哪些 持续影响?《新闻1+1》为您带来解读分析。 体育人才选拔和培养模式 有何新变化? 广州体育学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王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才培养的阵地发生了变化。我们打破传统以体校人才培养为主的方式,构建了体校、学校、社 会力量多元培养的人才阵地。 第二,组队方式也发生了很多变化。通过省市共建、省和社会力量共建甚至省和学校共建的方式,在整 个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模式上也有很大的改变和创新。 未来在体育人才的选拔、保障、培育上 需要什么样的改革和创新? 广州体育学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王钊:经过多年发展,我们国家在体育人才培养上已经形成了一个完 整的体系。但随着时代变化和国际训练理念的创新,在科技训练手段方面我们是需要增强的。 从本届全运会我们也可以观察到,很多运动队在备战、训练过程当中都不约而同运用一些科技手段来提 高训练成绩。相信未来在科技助训方面,会有很大的应用空间和发展前景。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从粤 ...
潮涌大湾区 盛会谱新篇(全运大视野)
人民日报· 2025-11-22 07:31
11月21日晚,广东深圳前海海面灯火璀璨,十五运会闭幕式在欢乐剧场上演。至此,为期13天的十五运 会画上圆满句号。这场体育盛会不仅定格了赛场上的高光时刻,更成为加快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助 力体育强国建设的生动实践。 赛事精彩,竞技体育阔步向前 运动员在十五运会赛场奋勇拼搏,创造出一项项优异成绩,共同奉献了一届精彩纷呈的体育盛会。 十五运会闭幕式上,运动员代表入场。 环球时报记者 崔 萌摄 云南队选手罗霞在田径女子3000米障碍决赛中。 本报记者 陶相安摄 演员在十五运会闭幕式上表演划龙舟。 本报记者 蒋雨师摄 在珠海横琴举行的网球赛事,有3个比赛日的门票售出率达到100%,群众观赛热情高涨。首次参加全运 会的14岁澳门网球小将胡康堤说,大湾区各城市正变得更亲近。 在洛杉矶奥运会周期,中国竞技体育迎来有利开局,12个小项夺冠成绩超过巴黎奥运会冠军成绩,展现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阔步向前的态势。 老将新人接力,全运舞台书写传承佳话。苏炳添挂靴、巩立姣告别……一些陪伴观众多年的老将在全运 会谢幕。与此同时,更多新秀在赛场涌现,游泳运动员张展硕在本届全运会上获得5枚金牌,首次参加 全运会的女子体操运动员柯沁沁同样揽入5 ...
十五运会落下帷幕 潮涌大湾区 盛会谱新篇(全运大视野)
人民日报· 2025-11-22 06:25
运动员在十五运会赛场奋勇拼搏,创造出一项项优异成绩,共同奉献了一届精彩纷呈的体育盛会。 在洛杉矶奥运会周期,中国竞技体育迎来有利开局,12个小项夺冠成绩超过巴黎奥运会冠军成绩,展现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阔步向前的态势。 老将新人接力,全运舞台书写传承佳话。苏炳添挂靴、巩立姣告别……一些陪伴观众多年的老将在全运 会谢幕。与此同时,更多新秀在赛场涌现,游泳运动员张展硕在本届全运会上获得5枚金牌,首次参加 全运会的女子体操运动员柯沁沁同样揽入5枚金牌。王子菲、于子迪、赵一程、孙思蓓……一批05后、 10后小将飞速进步,"青春风暴"席卷赛场。 众多精彩瞬间成为共同记忆。游泳运动员余依婷在赛后拥抱了打破亚洲纪录的小将于子迪,直言"你激 励了我";一度淡出国家队的击剑运动员俞乐凡夺冠后泪流满面,顽强精神令人动容;田径运动员何杰 在夺得马拉松冠军后激动不已,拼搏精神令人感佩。闪光时刻汇聚赛场,体育精神在大湾区绽放光彩。 11月21日晚,广东深圳前海海面灯火璀璨,十五运会闭幕式在欢乐剧场上演。至此,为期13天的十五运 会画上圆满句号。这场体育盛会不仅定格了赛场上的高光时刻,更成为加快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助 力体育强国建设的生动 ...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在深圳闭幕
新华社· 2025-11-22 00:47
赛事概况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于11月21日在深圳闭幕 [2] - 赛事于11月9日在广州开幕,主火炬燃烧了13天 [2][5] - 闭幕式在深圳前海欢乐剧场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宣布运动会闭幕 [2] 承办与理念 - 本届全运会是粤港澳三地首次联合承办的大型体育赛事,是“一国两制”在体育领域的创新实践 [3] - 办赛坚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理念和“简约、安全、精彩”的要求 [3] - 办赛工作与推动三地全民健身活动相结合,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3] 赛事规模与成绩 - 赛事设34个竞技比赛项目和23个群众赛事活动 [5] - 共有1.4万多名运动员和约1.1万名群众运动员参加 [5] - 有5人3队8次超8项世界纪录,10人4队14次创/超13项亚洲纪录,10人4队15次创14项全国纪录 [5] 闭幕式与交接 - 闭幕式上举行了主题为《星辰大海》的文体展演 [6] - 广东省省长孟凡利、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岑浩辉将全运会会旗交还给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 [5] - 高志丹将会旗移交给第十六届全运会承办地代表、湖南省省长毛伟明,第十六届全运会将于2029年在湖南举办 [5]
全运会开幕式主题歌这样诞生
人民日报· 2025-11-20 06:20
歌曲创作背景与核心理念 - 音乐总监舒楠为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创作了风格温暖安静的主题歌《天海一心》,旨在区别于传统运动会歌曲的拼搏和节奏感,在火炬点燃时营造宁静氛围[1] - 创作团队从5首候选歌曲中选定《天海一心》,其音乐语言娓娓道来,使主题具有可触摸的温度,在带观众联排时能引发数万名观众自发点亮手机手电筒,营造星辰大海场景[1] - 创作理念体现“小我融入大我、个体汇聚成集体、中国链接世界”的哲学,通过体育精神映照海天之间[5] 艺术构思与意象表达 - 歌曲艺术突破口是将体育赛场的澎湃激情巧妙融入“水”的意象,以契合广东刚柔并济、动静相宜的创新精神[2] - 音乐意象层层递进:“一滴水”象征拼搏者的汗水泪水及上善若水文化,“一汪水”象征个人与集体相融共生,“融入大海”则映射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及中国开放胸怀[2] - 旋律采用极简笔触,运用“一滴一滴一滴一滴”叠词和三拍子副歌,营造晨露滴落、溪流入海般的流动感与纯净意境[2] 歌手演绎与版本特色 - 歌曲由周深和单依纯演唱,周深呼吸音表现水的晶莹与海的辽阔层次感,单依纯以气混声诠释水的深邃与云的朦胧[3] - 香港歌手张学友受邀录制粤语版《水连天》,由词作家向雪怀填词,三种不同质感声音交相辉映,体现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谐共生[3] - 歌手选择强调干净清爽特质,周深与舒楠继《灯火里的中国》后再次合作[3]
(粤港澳全运会)一颗小网球,飞跃大湾区
中国新闻网· 2025-11-18 14:47
"香港的业余运动员居多,许多家长只是希望孩子通过打球升学。在我球员生涯后期,香港的女子网球 职业球员实际就只有我一个。"张玲说,希望通过自己的成功转型证明职业球员退役后拥有多元化选 择,吸引更多香港青少年加入到网球运动中。 如今,香港的职业网球选手约有10人。23岁的王康怡是其中一位,她在此次全运会的单打和双打项目双 线作战,本赛季已参加深圳、京山和广州等多站巡回赛。张玲认为,现在的香港球员很幸福。"以前我 们需要到世界各地参加国际赛事挣积分。现在香港网球总会和内地多个省市的协会有合作,球员经常和 内地高水平选手一起练球,也会通过交换外卡来内地比赛,这对于香港球员来说是很好的成长机会。" 中新网珠海11月18日电 题:一颗小网球,飞跃大湾区 中新网记者 国璇 日前结束的十五运会青年组男子团体比赛中,香港队斩获铜牌,自2001年九运会后时隔24年再次站上全 运会网球项目领奖台。香港男子网球队教练刘进鉴说,在家门口取得的这枚奖牌意义非凡。 刘进鉴曾是江苏网球队选手,退役后赴港工作生活,这是他第五次带领香港队参加全运会。在港20余年 间,刘进鉴见证了香港网球的飞跃:本土新星黄泽林在大满贯赛事创造香港历史、各类职业赛 ...
大湾区自驾实现“双向奔赴”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1-18 07:11
十一月十五日上午,香港机场管理局在香港口岸自动化停车场举办欢迎仪式,迎接"粤车南下"旅客。 郭 辛摄(新华社发) 11月15日零时,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灯火通明。随着一辆粤C车牌私家车驶入出境车道并接受查 验,备受期待的"粤车南下"政策正式落地实施,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再进一步。 前不久,香港特区政府与广东省有关部门公布了"粤车南下"实施安排,首批开放广州、珠海、江门、中 山4座城市,半年后推广至广东全省其他地市。按照政策,从11月15日零时起,获准的广东私家车车主 可以驾车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驶入香港口岸自动化停车场;从12月23日零时起,获准的广东私家 车车主可于预约后驾车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驶入香港市区。 丝滑通关 来自珠海的周先生是享受"粤车南下"政策的第一位广东私家车车主,他向媒体表示,很激动能够见证历 史时刻。"这次我开车到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是为了送朋友去香港国际机场坐飞机,同时也观摩一下港 珠澳大桥。在珠海公路口岸'一站式'查验通道,我们在不到1分钟的时间里就完成了车体检查、人脸识 别、指纹比对等手续,做到了丝滑通关。" "粤车南下"政策实施后,满足相应条件的广东私家车车主经批准后可驾 ...
“湾区造”展现粤港澳融合发展成果
经济日报· 2025-11-18 06:06
连日来,记者深入十五运会现场采访,一个突出的感受就是满眼都是"湾区造"。从广州锐丰音响公司的 智能音响系统、深圳优必选公司的机器人"乐师",到佛山万家乐公司的火炬、东莞哈一代玩具公司的全 运会主题"潮玩",再到香港体育馆的无电制冷涂层、澳门的手工"非遗"产品,十五运会上到处可见粤港 澳三地的企业品牌、技术应用和产品展示,充分展现了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成果。 十五运会还在继续,我们为体育健儿加油,也为"湾区造"喝彩。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广东是经济大省、制造强省,去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4.16万亿元,连续36年位居全国第一。工业门类齐 全,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达19.41万亿元,居全国首位。目前,广东已经孕育出9个万亿级产业集群, 7.7万家高新技术企业,低空经济、机器人、人工智能、新型储能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迅速。广 东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2200亿元、约占全国三分之一,数字经济规模居全国首位;工业机器人产量 24.7万台(套)、占全国43.5%。 制造业背后是强有力的科技支撑。2025年"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创新指数跃居全球第一。2024 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3.63万亿元,其中 ...
以体育为媒,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中国新闻网· 2025-11-17 19:09
早上在广州看跳水、下午在香港看篮球、晚上在澳门看乒乓球……这是广州一名大学生在第十五届全国 运动会举办期间"一日三地观赛"的行程,体育让粤港澳三地"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变得可见、可 感、可触。 十五运会正在粤港澳三地如火如荼地进行,这是香港回归祖国以来,首次以承办城市的身份参与全国运 动会。十五运会不仅是一场体坛盛事,更是一场机制创新、优势互补、情感交融的实践,见证着香港融 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加速度。 中新社香港11月16日电 题:以体育为媒,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体育为媒,推动香港与广东、澳门三地加大机制创新。通过联合办赛,三地建立起有效的多层联络机 制。在11月8日举行的公路自行车男子个人赛中,运动员6次无间断地通过港珠澳大桥三地口岸,通 关"零延时、零接触、零等待、无障碍";在11月15日举行的马拉松比赛中,选手"无感通关"跨越深港两 地;粤港澳三地的比赛场馆实现赛事数据、票务系统、安保服务跨区域协同。大规模人员与物资在粤港 澳三地间安全快捷流动,三地部门协同探索出的"一事三地、一策三地、一规三地"创新举措,正在变为 可复制的经验。 中新社记者 香卢平 体育为媒,激活粤港澳三地优势互补格局,香 ...
全运之“水”连三地
中国新闻网· 2025-11-17 19:09
帆船运动员贝俊龙劈波斩浪,为香港队夺得十五运会首金;伤愈归来的"女飞鱼"何诗蓓在全运池中重 新"起飞",摘下香港队史全运会游泳首金;三地选手组成粤港澳联队,在群众比赛龙舟项目中齐力挥 桨,整齐的鼓点划出团结与默契的水纹…… 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的粼粼波光中,一个个与水交织的精彩瞬间,映照着三地运动员圆梦大湾区的高 光时刻。 粤港澳,皆与水密不可分。水承载着人们的共同记忆,是联结三地的古老纽带。岭南水土孕育了同源的 文化基因与乡音乡情,人们逐水而居,日常话语三句离不开"水"。聊天叫"吹水"、喜欢称"心水"、发财 叫"猪笼入水"…… 与水相亲,这种共同的生活底色,催生着粤港澳体育运动的相融共进。 当龙舟这项在三地底蕴深厚的传统运动"划进"全运会,粤港澳组建联队的想法顺势而生。教练冯国敬形 容三地选手的互补"像给龙舟装上了涡轮增压":广东队员爆发力强,香港队员长距离输出稳定,澳门队 员节奏感敏锐,优势叠加、合力生威,同舟之力更具威力。 水上精彩竞逐,"以水会友"的体育交流"水到渠成"。训练间隙,龙舟队员们常围坐岸边,从训练心得聊 到生活趣事,欢声笑语中彼此越走越近。 中新社记者 缪璐 中新社深圳11月16日电 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