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夸父(人形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焦点访谈|透过全运会 感受活力大湾区
央视网· 2025-11-11 21:23
全运会与大湾区融合 -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首次由粤港澳三地联合承办,共设34个大项419个小项竞技比赛及23个大项166个小项群众赛事活动,是全民健身盛会并展示大湾区新形象 [1] 交通基础设施“硬联通” - 港珠澳大桥开通7年来,经珠海公路口岸往来三地的旅客超9340万人次,车辆累计1950万辆次,客流车流年均增长量分别超过16%和45% [3] - 粤港澳大湾区跨江跨海通道数量增加到6条,在建和运营的轨道交通里程已超过5900公里,形成多层次轨道交通网 [5] - 澳门轻轨“横琴线”通车后,从澳门经横琴口岸换乘,最快52分钟可抵达广州,助力“一小时生活圈” [7] 通关政策“软联通” - 大湾区各边检口岸简化流程,超过3万名中小学生每日往返于内地和港澳,可实现快速通关 [7] - “港车北上”、“澳车北上”政策允许港澳单牌车经港珠澳大桥通行内地,“粤车南下”政策也已启动,优化通关便利 [7][9] 产业协同与高科技发展 - 全球首台运用5G-A技术的人形机器人“夸父”在深圳诞生并已量产,应用于工业制造、商业服务及科研教育等领域 [11] - 粤港澳大湾区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提供沃土,全球人形机器人约38%供应链企业在中国,其中约57%在大湾区 [13][15] - 深圳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结合香港国际化科研平台与深圳产业界,共同解决关键技术问题 [15] 人才交流与“心连通” - 超过20万名港澳居民在广东工作发展,超过两万名港澳学生在内地求学,大湾区人才交流日益深入 [20] - 如澳门游泳教练案例所示,大湾区各地人才通过集训等方式相互协作,共同提升 [18][20]
“夸父”传递火炬是“广东智造”的实力展示
南方都市报· 2025-11-02 21:23
火炬传递活动中的科技应用 - 全球首个5G-A人形机器人“夸父”作为火炬手亮相,无需技术人员陪跑,完成全球首次由人形机器人独立进行的火炬传递 [2] - “夸父”机器人能以稳健步伐奔跑百米,单臂负载1.6公斤火炬并精准完成交接,展示了动态运动控制、负重平衡算法等核心技术的深度融合 [2] - 机器人未为任务进行硬件改造,其形态与日常应用版本一致,通过实地测试证明了人形机器人的场景泛化价值,标志其从实验室走向现实社会 [2] - 除机器人外,机器狗也在火炬传递现场出现,将全运会吉祥物交给火炬手,小马智行无人驾驶车(Robotaxi)完成了全运会史上首次无人驾驶车火种传递任务 [2] 粤港澳大湾区机器人产业基础 - 粤港澳大湾区已形成完备的机器人智能制造产业链,集聚相关企业超10万家,构建起全国领先的工业机器人制造业集群 [3] - 今年上半年,大湾区内地九市出口的工业机器人数量在全国占比达32.3%,即全国每出口3台工业机器人,就有1台来自该区域 [3] - 广东拥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在机电技术和数智技术领域均有深厚积累,广州、深圳作为科技创新前沿汇聚了大量顶尖科技人才和创新型企业 [3][4]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政策与发展模式 - 在《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赋能下,广东构建了全周期的产业支持体系,核心在于打通“政策-平台-场景”的创新链条 [5] - 广东致力于构建完整产业生态,通过实施“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行动,在教育、医疗、交通、养老等领域广泛开放场景,鼓励企业“揭榜挂帅” [5] - 产业发展核心在于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引导相结合、技术突破与场景应用相结合、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相结合 [5] 行业前景与象征意义 - “夸父”机器人在全运赛场的亮相代表了广东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奋进的姿态,预示着该产业将从赛场亮相逐步渗透至千行百业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