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两制
搜索文档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招待会在京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李强主持 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韩正出席
新华社· 2025-09-30 19:34
新华社北京9月30日电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招待会30日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 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招待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憧憬和挑战,都激发我们只争朝夕、永不懈怠的奋斗精神。我 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更加绚丽的篇 章。 李强主持招待会,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韩正出席招待会。约800名中外人士欢 聚一堂,共庆中华人民共和国华诞。 人民大会堂宴会厅华灯璀璨,洋溢着喜庆热烈的节日氛围。主席台上方高悬着庄严的国徽,"1949 -2025"大字年号在鲜艳红旗映衬下格外醒目。 17时30分许,在欢快的《迎宾曲》中,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步入宴会厅,向大家挥手致意, 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招待会开始。全场起立,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在大厅回荡。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他首先代表党中央和国务院,向全国各族人民、向中国人民解放军指战员 和武警部队官兵、向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致以节日祝贺,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 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致以诚挚 ...
全国政协办公厅 中共中央统战部 国务院侨办 国务院港澳办 国务院台办 中国侨联联合举行国庆招待会
央广网· 2025-09-29 16:27
王沪宁表示,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将继续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全面落 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原则,支持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我们将坚决贯彻新时代党解决 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促进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坚决反对"台独"分 裂和外部干涉,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侨务政策,加强和改进侨务 工作。 李干杰主持招待会。部分在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 全国政协领导同志,约760名港澳台侨各界代表出席。 央广网北京9月29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全国政协办公 厅、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务院侨办、国务院港澳办、国务院台办、中国侨联28日在人民大会堂联合举行 国庆招待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出席并致 辞。他表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巩固和发展最 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汇聚起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王沪宁表示,76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了 ...
香港特区政府强烈反对美国国务院投资环境报告
中国新闻网· 2025-09-29 08:29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发言人提到,在多项关于经济自由度、金融、创科、教育、人才等的国际竞争力排名中,香港续创佳 绩、排名上升。香港是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世界三甲的金融中心、全球竞争力排名第三,也与深圳和 广州共同组成世界第一的创新集群。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表的《2025年世界投资报告》,2024 年,香港的外来直接投资流入金额高达1260亿美元,排名上升至全球第三位。截至去年,有近10000家 母公司在海外及中国内地的企业选择香港作为基地,创历史新高。 发言人称,根据各项调查,在港外商普遍对香港的法治抱有高度信心。当前地缘政治、单边主义和保护 主义加剧、冲击国际贸易体系和全球经济秩序,香港在"一国两制"下,将一如既往坚定保持自由港的地 位、实行自由贸易、简单低税制等政策,维持资金、资讯、货物和人才自由流动,发挥"超级联系 人"和"超级增值人"的角色和功能。欢迎海内外的企业和人才来港投资兴业和发展事业,共享未来亮丽 的发展机遇。(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董文博 香港特区政府强烈反对美国国务院投资环境报告 中新社香港9月28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发言人28日表示,美国国务院发表的《投资环境报告》(简 ...
全国政协办公厅 中共中央统战部 国务院侨办 国务院港澳办 国务院台办 中国侨联 联合举行国庆招待会 王沪宁致辞
新华社· 2025-09-28 21:11
王沪宁表示,即将召开的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将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 年规划的建议。"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我们 将继续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原则, 发展壮大爱国爱港爱澳力量,支持港澳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保持香 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我们将坚决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和"九二共识",促进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和外部干涉,坚定守护中华民族 共同家园,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侨务政策,广泛凝聚侨心 侨力侨智,支持广大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进祖国统一、推动构建人类命 运共同体中发挥更大作用。 新华社北京9月28日电 全国政协办公厅、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务院侨办、国务院港澳办、国务院 台办、中国侨联28日在人民大会堂联合举行国庆招待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中共 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出席并致辞。他表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大团结大联合 ...
全国政协办公厅 中共中央统战部 国务院侨办 国务院港澳办 国务院台办 中国侨联联合举行国庆招待会 王沪宁致辞
新华网· 2025-09-28 21:07
王沪宁表示,即将召开的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将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 规划的建议。"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我们将继续全 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原则,发展壮大爱国爱 港爱澳力量,支持港澳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我们将坚决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促进两岸各领域 交流合作,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和外部干涉,坚定守护中华民族共同家园,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大 业。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侨务政策,广泛凝聚侨心侨力侨智,支持广大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在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进祖国统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发挥更大作用。 新华社北京9月28日电 全国政协办公厅、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务院侨办、国务院港澳办、国务院 台办、中国侨联28日在人民大会堂联合举行国庆招待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中共中央政 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出席并致辞。他表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 指导,坚持大团结大联合, ...
浅议张亚中的两岸和平备忘录
经济观察报· 2025-09-24 23:11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对国民党主席参选人张亚中提出的《创造两岸和平备忘录》草案进行了详细评析,认为其与大陆的“一国两制”设想存在明显差距 [18] - 文章建议张亚中将备忘录修改为“和平统一备忘录”,并依据“九二共识”精神调整内容,明确主张一个中国和追求统一 [19][20][21][23] 张亚中在国民党主席选举中的表现 - 张亚中在选举中表现突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准确阐释“九二共识”内涵、挑战国民党内部密室政治、提出若当选将恢复“国统纲领”并与大陆谈判签署和平备忘录 [3][4][5] - 张亚中纠正了另一位参选人对“九二共识”即“一中各表”的说法,强调其真正内涵是一个中国原则和追求统一 [4] - 张亚中表示将立即恢复“国统纲领”并力争任内签署《创造两岸和平备忘录》 [5] 《创造两岸和平备忘录》内容要点 - 备忘录草案共九条,核心内容包括:确认两岸人民同为中华民族(第一条)、反对分裂并承诺不分裂整个中国的主权(第二条)、未来尊重双方为平等“宪政”秩序主体(第三条) [10][11][12] - 草案规定未来和平协议签署后,两岸同意不使用武力解决分歧(第四条),并同意台湾与台湾海峡成为和平区 [13] - 草案涉及国际参与(第五条)、推动融合成立共同体(第六条)、互设代表处(第七条)等内容 [15] - 关于统一后安排,草案指出两党有不同意见:中国共产党主张“一国两制”,中国国民党则认为应以“天下为公”精神为基础(第八条) [16] 对备忘录的评析与建议 - 文章指出该备忘录在台湾社会反响不大,且同时遭到主张“台独”和主张统一的人士不满 [17] - 有评论认为备忘录是“糖衣毒药”,因其中“中华民国”和“三民主义”不见踪影 [17] - 另有评论认为备忘录核心内容与“两国论”近似 [18] - 文章最终建议张亚中修改备忘录,将标题改为“和平统一备忘录”,并在前言部分明确主张“九二共识” [19][20][21]
台海观澜 | 浅议张亚中的两岸和平备忘录
经济观察报· 2025-09-24 10:45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核心观点为分析国民党主席参选人张亚中教授的政治主张,特别是其提出的《创造两岸和平备忘录》草案,并将其主张与大陆的“一国两制”进行对比,认为两者存在明显差距,并建议将“和平备忘录”修订为“和平统一备忘录”[1][2][16][21] 张亚中的竞选表现 - 张亚中在电视辩论中准确阐释“九二共识”内涵,指出其核心为一个中国原则和追求统一,而非“一中各表”[2] - 张亚中公开挑战国民党内部政治文化,炮轰朱立伦、赵少康、郝龙斌等人密谋党主席选举[2] - 张亚中表示若当选将立即恢复“国统纲领”,并代表国民党与大陆谈判,力争任内签署《创造两岸和平备忘录》[2] 《创造两岸和平备忘录》内容 - 备忘录草案主张两岸基于民族命运共同体,结束敌对状态,以和平为原则推动关系[5] - 第一条明确两岸人民同为中华民族一份子,认知自1949年起处于分治状态[6] - 第二条主张两岸共同反对分离主义,承诺不分裂整个中国的主权并维护其完整[7] - 第三条提出未来在平等基础上,尊重对方为秩序主体,发展正常关系[8] - 第四条承诺未来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威胁,使台湾与台湾海峡成为和平区[9] - 第五条涉及未来国际参与,同意双方可与其他政府行为体享有官方关系[11] - 第六条计划推动两岸在同意领域成立共同体,深化融合[12] - 第七条提议未来互设常设代表处[13] - 第八条指出双方对统一后政治安排有不同意见,中共主张“一国两制”,国民党主张“天下为公”[14] - 第九条规定备忘录经双方党员同意后成为推动两岸关系的神圣原则[15] 备忘录的社会反响与评价 - 该文件自2021年8月披露后,在台湾社会反响不大,且同时遭到主张“台独”和主张统一的人士不满[15] - 有评论认为该备忘录是“糖衣毒药”,因其中“中华民国”和“三民主义”不见踪影[15] - 另有评论认为备忘录核心内容与“台独”主张的“两国论”近似[15] 对备忘录的分析与建议 - 分析指出张亚中的和平备忘录与大陆主张的“一国两制”设想存在明显差距[16] - 对张亚中提出此备忘录的真实意图存在两种推测:可能是为推进和平统一的变通方法,也可能确为其真实想法[16] - 建议将备忘录名称改为“和平统一备忘录”,并在前言部分突出“九二共识”,明确主张一个中国和追求统一[17][18][19]
横琴深合区发展瓶颈如何破解
第一财经· 2025-09-22 20:35
亟待将横琴打造为澳门未来发展的核心承载地。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下称"横琴深合区")作为"一国两制"新实践的重要平台,"澳门规则+横琴空 间"的协同路径与"实体锚定+跨境流动"的实践模式已初见成效。不过,定位窄化、资源碎片化和政策协 同不足等短板依然存在,与国家战略落地、澳门产业多元、区域创新动能培育的需求存在错位。为此, 亟待将横琴打造为澳门未来发展的核心承载地,通过制度创新、省市协同与战略支撑,助力澳门成 为"一国两制"实践的典范。 双向赋能,破解澳门发展瓶颈的关键路径 横琴深合区的核心价值在于为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注入持久动能。必须打破"横琴单向服务澳门"的传 统思维,推动制度、产业、空间、治理和文化五个维度的"双向赋能",使横琴成为澳门"空间延伸、产 业转化、民生融合"的战略腹地。 (一)功能互补:构建"澳门研发+横琴转化"的协同格局 澳门受限于32.9平方公里的物理空间,在产业落地与人口承载上已达瓶颈。而横琴106.46平方公里的广 阔空间与开放政策优势,恰好能填补这一缺口。应推动澳门的制度优势、国际化网络与葡语区资源"整 体嵌入"横琴:澳门聚焦"研发创新、国际协调、规则输出",依托澳门大学、澳门科 ...
李家超:施政报告多举措力促香港经济发展 未来新机遇将更聚焦于“走出去”
智通财经· 2025-09-18 13:57
经济发展策略 - 加快发展北部都会区作为香港经济新引擎 推动大学城建设和专属法律制定 [2] - 成立北都发展委员会以简化行政程序并制订优惠政策包吸引产业落户 [2] - 发挥香港"引进来、走出去"和"出海"平台作用 深化国际交往合作 [1][3] 产业革新与科技应用 - 成立AI效能提升组统筹政府部门应用AI技术 推进AI+发展和AI政务 [1] - 强化金融、贸易、航运、创科及法律服务中心等国际中心地位 [3] - 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建设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3] 民生改善措施 - 持续增加公营房屋供应和土地储备 满足住房及经济发展需求 [4] - 发展智慧绿色集体运输系统 推广自动驾驶车辆便利交通 [4] - 深化医疗改革并强化基层医疗 增加医护人手及推动中医药发展 [4] 社会支持与保障 - 支援中小企和发展多元经济 推动渔农业及宠物友善场景 [4] - 确保本地工人就业优先 精准扶贫并加强少数族裔支援 [4] - 推广居家安老与院舍照顾结合 优化大湾区养老安排应对高龄化 [4]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全力以赴让北都发展成果早日惠及市民
智通财经网· 2025-09-17 15:15
施政报告核心政策方向 - 报告主题为深化改革、心系民生、发挥优势、同创未来 [1] - 提出由行政长官领导的北都发展委员会以加速北部都会区发展 [1] - 制定短、中、长期措施及政策以加快社会及经济发展 [1] 北部都会区发展规划 - 北部都会区规划已出台 现时是引入产业及重大项目关键时期 [1] - 当局将推动北都的基建、交通、社区建设和产业发展相互配合 [1] - 目标是加快提升经济发展动能 让发展成果早日惠及市民 [1] 香港经济发展与产业培育 - 香港正处于经济转型关键时期 需积极培育新兴产业 [1] - 引进企业及人才至关重要 过去几年已取得不错进展 [1] - 在国家支持下香港经济稳中有进 国际资金流入、企业及人才落户趋势显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