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
搜索文档
天安门广场核心区布置基本就绪 年号台设计、景观布置细节满满
央视网· 2025-09-02 09:47
活动策划与设计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将于9月3日举行 天安门广场核心区布置基本就绪 [1] - 活动策划团队遵循主题鲜明、庄严庄重、简洁安全原则 从上百个设计方案中反复研讨挑选并细化落实 [1] - 整体景观布置遵循"尚中"原则 以北京中轴线为主要通道 两侧对称布局 [4] 视觉设计元素 - 色彩选择统一庄重 分别为红色、金色和绿色 [4] - 年号台设计宛若两扇矗立的大门 象征拉开大幕 [4] - 主体选用长城作为标志性设计语言 与广场外围绿植上的长城纹形成呼应 [11] - 左右各7只和平鸽雕塑共14只 象征中华民族14年抗战历程 设计原型为本土"北京白"鸽子 [11] 象征意义与布局 - 年号台矗立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两侧 托举1945-2025年号 阐释"众志成城"大会主题 [8] - 最下方绿色自然花境象征大地 上方泛金光红日象征中华民族前进曙光 [4] - 14只和平鸽代表亿万中华儿女和世界爱好和平人民共同追求的和平 [11] - 三军仪仗队将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下集结出发 [4] 设计团队与执行细节 - 设计方案由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团队策划创意 [6] - 年号台色彩过渡与三色相间临时观礼台形成呼应 保持整体基调统一的同时在细节处略有不同 [6] - 和平鸽雕塑通过圆雕加浮雕方式还原活灵活现姿态 设计团队深入分析了鸽子骨架结构 [11]
《南京照相馆》德国首映震撼当地观众
新华社· 2025-08-29 11:23
电影首映活动概况 - 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的中国电影《南京照相馆》于8月28日晚在德国慕尼黑举行德国首映式 [1] - 首映式在慕尼黑市中心一家影院举行 现场几乎座无虚席 近400名中德两国政商界人士 文化界嘉宾 媒体代表及影迷共同观影 [1] - 加拿大 美国 南非 印度等国驻慕尼黑领团代表也应邀到场 [1] 观众反响与情感共鸣 - 影片在现场引发强烈情感共鸣 放映结束后不少观众仍在拭泪 久久不愿起身 [1] - 多名观众表示影片震撼人心 其情感力量穿越国界 [2] - 观众莎拉·巴哈德拉表示电影带来的冲击让她感到极度悲伤和震惊 情绪久久不能平复 [2] - 观众埃什雷夫·亚武茨称电影让他深受震撼 看到无辜妇女儿童惨遭杀害感到非常难过 [3] 影片的历史意义与价值 - 德中经济 教育和文化协会主席贝恩德·艾因迈尔认为对欧洲来说了解南京大屠杀至关重要 影片提供了了解历史的窗口并唤起人们对和平的珍视 [2] - 艾因迈尔指出影片真实呈现了中国人民承受的苦难 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牺牲 为世界和平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2] - 德国经济文化促进会主席埃哈德·拉乌强调日本军队曾在中国犯下严重的战争罪行 中国人民宁死不屈的精神值得尊重 [2] - 拉乌表示这段历史是日本社会难以正视的一部分 但历史事实不容掩盖 电影还原了被忽略的历史记忆并提醒人们警惕战争 珍视和平 [2] - 观众埃什雷夫·亚武茨指出这段历史在欧洲鲜有提及 日本方面也从未对此公开承认或反思 电影让他了解了那段历史 [3]
(抗战胜利80周年)专访拉贝之孙:日记里的和平追求与中国情缘
中国新闻网· 2025-08-26 22:36
约翰·拉贝人道主义行动 - 1937年南京安全区在不到4平方公里区域内收容保护超20万中国百姓 [2] - 拉贝日记成为研究南京大屠杀最重要最详实的史料之一 [2] - 全球创办6所约翰·拉贝交流中心用于研究历史资料和举办展览 [2] 中德医疗合作项目 - 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开展十多年合作建立国际跨学科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心 [4] - 编写多本有关妇科内分泌学的中文书籍 [4] - 合作经历被整理在《拉贝与中国》一书中 [4] 历史传承与文化交流 - 计划出版不同语种《拉贝与中国》并推出电子书 [4] - 基于拉贝日记制作4集纪录片让更多人了解故事 [4] - 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 [2]
学习新语|习近平主席这样阐释上合合作之道
新华社· 2025-08-23 15:21
上合峰会背景与安排 - 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将于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举行 [1] - 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主持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和"上海合作组织+"会议并发表主旨讲话 [1] 上合组织核心理念 - 弘扬"上海精神" 包括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 [16] - "上海精神"催生强大凝聚力 激发积极合作意愿 是组织成功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和指导原则 [18] - 坚持求同存异、合作共赢 在国际上获得广泛认同和支持 [16] 组织发展与合作模式 - 首次以"上海合作组织+"形式举行峰会 体现组织理念广受欢迎 朋友遍布天下 [6] - 扩大对外交往、吸收新鲜血液 是组织自身发展壮大的需要 [25] - 从团结合作中获取力量 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 [11] 地区安全与稳定 - 维护地区安全稳定是上海合作组织合作的优先方向 [19] - 坚持"利莫大于治 害莫大于乱"的理念 强调地区安全的重要性 [19] 经济合作与发展 - 在互利共赢基础上深挖区域合作潜力 共创合作机遇 [21] - 增强成员国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抗风险能力 [21] - 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大势推进合作 [11] 人文交流与民意基础 - 支持商界、学界、媒体、智库、文艺团体等全方位开展友好交往和人文交流 [24] - 增进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 筑牢本组织发展的社会民意基础 [24] - 强调"民齐者强" 认为组织未来掌握在各國人民手中 [24] 战略视野与时代潮流 - 面对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新形势 必须登高望远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 [14] - 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 各国利益休戚与共、命运紧密相连 [8] -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不可阻挡 [8]
苏丹总理:政府的优先事项是实现和平
央视新闻· 2025-08-22 03:40
政府首要任务 - 苏丹新一届政府的首要任务是实现和平,并将此作为优先事项[1] - 政府对话大门敞开,但不接受任何强加的和平[1] - 政府另一项主要职责是保障民众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并遵循"公民第一"的原则[1] 政府运作安排 - 苏丹政府各机构预计将在今年10月底或11月返回首都喀土穆办公[1] - 苏丹联邦政府大部分机构自2023年4月15日冲突爆发后从喀土穆搬迁至苏丹港[1] 政治背景与冲突影响 - 总理卡米尔·伊德里斯于2024年5月31日宣誓就职,成为2021年10月以来苏丹就任的首位总理[1] - 2023年4月15日爆发的苏丹武装部队与快速支援部队冲突已造成近3万人丧生,超1200万人流离失所[1]
铭记历史 珍惜和平
人民日报· 2025-08-21 06:52
展览概况 - 展览"我的邻居:约翰·拉贝"于当地时间8月15日在德国汉堡开幕 由南京大学"拉贝日记与和平城市"团队、中国驻汉堡总领馆、德中交流协会共同主办 [2] - 展览兼具历史感与科技感 包含拉贝故居3D打印模型、彩色照片以及"拉贝AI"对话二维码等创新形式 [1] - 展览以"记忆、联结、友谊、感恩、和平"为关键词 通过青年学生视角传播人道主义精神 [2] 历史意义 - 展览开幕日恰逢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0周年 特殊历史节点凸显国际友人义举的重要性 [1] - 拉贝在1937年南京大屠杀期间以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身份 与其他国际人士共同为20多万中国人提供庇护 [1] - 拉贝用私人庭院收容超过600名难民 其《拉贝日记》成为研究南京大屠杀最重要、最详实的史料之一 [1] 社会影响 - 展览吸引中德各界近百名嘉宾参与 促进德国民众了解拉贝英雄事迹及心路历程 [1][3] - 德中友好协会联合会主席指出拉贝具强烈人道主义精神 将救人置于一切之上并以非凡勇气守护安全区 [2] - 拉贝曾外孙强调《拉贝日记》是构建完整历史拼图的重要部分 在人类共同记忆中不可或缺 [2] 科技与文化融合 - 通过3D打印、AI对话等科技手段赋予历史新生命 使展览更具活力 [1][3] - 莱比锡大学文化研究所教授认为拉贝故居是希望的象征 科技手段使历史传播更有效 [3] - 南京大学团队通过创新方式传播人道主义精神 引导思考人类情感纽带与和平价值 [2]
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图片展在菲律宾举办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8-19 09:03
卡梅洛·琼·拉扎廷二世讲述了菲律宾的抗战历史,以富有感染力的演讲唤起在场观众对和平、团结与正义的深刻思考。 人民网马尼拉8月18日电 (记者樊帆)近日,由菲华联谊总会主办、菲律宾红溪礼示大学孔子学院承办、菲华联谊会中吕宋分会协办的纪念世界反法西 斯战争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图片展在红溪礼示大学体育文化中心成功举办。安吉利斯市市长卡梅洛·琼·拉扎廷二世、红溪礼示大学副校长梅拉妮·梅吉娅、 菲律宾国家历史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克里斯汀·杜尔努安、安吉利斯市教育局负责人阿里尔·佩雷斯等菲方代表,中吕宋地区中企代表、华社代表、媒体代 表、孔院全体师生以及安吉利斯市大、中学生代表等400余人出席本次图片展开幕式。 与会嘉宾呼吁青年一代学生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和平,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为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努力学习、积极进取。 菲律宾红溪礼示大学孔子学院举办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图片展。红溪礼示大学孔子学院供图 参会人员参观图片展,感受图像诉说的沉重历史。红溪礼示大学孔子学院供图 梅拉妮·梅吉娅指出,中菲两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有共同的抗争历史,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够巩固中菲友好关系,共同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共 ...
“我的邻居:约翰·拉贝”展览在拉贝故乡德国汉堡举行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8-18 11:23
展览背景与目的 -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举办展览 [1] - 中国驻汉堡总领馆与南京大学团队及德中交流协会共同主办 [1] - 展览关键词为记忆、联结、友谊、感恩、和平 [2] 约翰·拉贝事迹 - 曾任德国西门子公司驻华代表 [2] - 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 保护超25万中国平民 [2] - 用私人庭院收容超600名难民 [2] - 逐日记录日军暴行形成《拉贝日记》成为重要史料 [2] 展览内容与形式 - 通过图文、档案、视频及多媒体互动立体呈现拉贝在华轨迹 [5] - 将历史记忆与现代科技相结合 [5] - 展出拉贝生平事迹与人道行动 [4][5] 各方评价与意义 - 拉贝故事体现人道主义精神与超越政治的人性关怀 [2][4] - 展览有助于构建完整历史图景并从历史汲取教训 [4] - 促进中德文化交流与和平价值传承 [2][5]
“我的邻居:约翰·拉贝”展览在德国开幕 中德共同纪念抗战历史
新华网· 2025-08-16 14:32
展览概况 -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我的邻居:约翰·拉贝"展览于8月15日在德国汉堡开幕 [1] - 展览通过珍贵文献和交互式数字形象还原历史场景 共分为11个单元包括"出生在汉堡的你""生命的守护者"和"《拉贝日记》的重新面世"等 [1] - 展览由南京大学"拉贝日记与和平城市"团队、中国驻汉堡总领事馆和德中交流协会共同主办 并将于16日在德国不来梅展出 [2] 参与方及出席情况 - 中德各界代表百余人出席开幕式活动 [1] - 中国驻汉堡总领事丛武在开幕式致辞中强调回顾历史是为避免悲剧重演 更好维护和平成果 [1] - 南京大学德语系主任陈民和德国莱比锡大学文化研究所客座教授乌尔里希·约翰内斯·施奈德均对展览价值作出评价 [1] 历史背景与意义 - 1937年侵华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期间 受雇于西门子公司的约翰·拉贝与其他国际人士设立"南京安全区" 为20多万中国人提供庇护所 [1] - 拉贝在华期间所写日记是南京大屠杀最重要最详实的史料之一 [1] - 展览通过拉贝的生命轨迹和人道主义事迹 展现个人在历史中能发挥的力量及其价值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