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精神

搜索文档
沧海百年 血脉同心——雾峰林家抗日史诗映照台胞家国情怀
新华社· 2025-08-22 21:44
雾峰林家历史贡献 - 家族三代人林文察 林朝栋 林祖密持续参与保家卫国活动 林文察官至福建陆路提督 林朝栋参与中法战争台湾基隆之战并击败法军[1][2] - 日本殖民统治台湾50年间 家族抵抗整整半世纪 涵盖武装抗日与非武装抗日多种形式[2] - 林祖密1913年放弃庞大家产并向日本殖民当局提出退籍 成为辛亥革命后台湾同胞恢复中国国籍第一人 后资助孙中山革命事业并被委任为闽南军司令[4] 乙未战争与抗日斗争 - 1895年乙未战争中八卦山之役为规模最大 伤亡最惨重战役 反抗军四五千人英勇牺牲 日军统帅北白川宫能久亲王重伤死亡 少将山根信成被击毙[3] - 乙未战争期间湖南 安徽 广东籍官兵与台湾义军并肩作战 共牺牲近万人 展现台湾同胞作为中华民族一分子的爱国主义精神[3] - 日本殖民者实施三光政策杀光烧光抢光 推行皇民化运动 诗歌记载十室九无人 存者惟妇女等惨状[4] 文化抗日与组织活动 - 1921年10月台湾文化协会成立 主要成员林献堂 蒋渭水 蔡培火等通过演讲 报刊等形式传承中华民族意识[5] - 文化抗日与武装抗日精神内核一致 台湾文化协会有效抵制日本皇民化运动深入推行[5] - 林献堂一生不说日语 不着和服 林朝崧 林幼春创办栎社以诗文存留中华文化薪火[5] 光复后行动与当代影响 - 2007年成立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 包含30多个抗日家族 致力于找回历史并深化土地认同[6] - 民进党当局推行去中国化 美化日本殖民统治 企图将乙未保台扭曲成台湾独立 协进会强调媚日不可接受并反对误导年轻人[6] - 1946年林献堂率台湾光复致敬团赴陕西遥祭黄帝陵 宣告台湾600万炎黄子孙2300余方哩版图已归祖国[6] 家族传承与根脉意识 - 林家古宅种植白兰花与七里香 延续福建祖籍地传统种植习惯 体现根的意识永不断裂[7] - 林正亨1937年投笔从戎 参加广西昆仑关战役后随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 身中16刀仍谨记家国情怀[5] - 家族教导有国才有家 爱家先爱国家训 后代自幼埋下驱逐日寇信念[2]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航天系统离退休人员书画作品展在京开幕
新浪财经· 2025-08-22 10:21
活动概况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副书记庞锦出席并致辞,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纪检监察组组长李洋主持开幕式 [1] - 展览展出了航天系统离退休人员创作的书法作品160幅和绘画作品40幅 [1] 精神内涵 - 庞锦强调需从展览中汲取历史智慧、感悟精神伟力、激发爱国热情,将抗战精神和航天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 - 李洋指出作品勾勒山河破碎的悲壮与抗争,书写英雄先辈的誓言与担当,描绘航天报国的成就与辉煌 [1] - 书画作品洋溢着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吸引参观者驻足观看并共同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1]
好评中国|弘扬抗战精神,让爱国主义焕发时代光芒
环球网· 2025-08-21 17:57
牢记艰苦卓绝的奋战,迈上昂扬奋进的征程。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 年。近段时间以来,全国各地以不同形式重温烽火岁月、缅怀革命先烈、赓续抗战精神,在和平之光的 沐浴下凝聚奋进前行的力量。北京卢沟桥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连日来参观者络绎不绝。"好 好珍惜时光""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伟大抗战精神""让我们共同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无声的留 言簿上,人们的心声振聋发聩。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伟大胜利。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弘扬伟大 的爱国主义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激励14亿多中华儿女紧握奋斗 之桨、高扬奋斗之帆,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贾庄) 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指引下,中华儿女在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后,最终打赢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这场近代以 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神舟飞天、"蛟龙"探 海、高铁飞驰、北斗组网……同样是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下,一代代中华儿女不懈奋斗,推动着新中 国已经从一穷二白发展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贫穷落后的农业国成长为世界 ...
济南解放路第一小学腾飞中队赴老舍故居开展红领巾寻访主题活动
齐鲁晚报· 2025-08-20 22:05
活动背景与目的 - 济南市解放路第一小学腾飞中队赴老舍故居开展红领巾寻访主题实践活动 旨在感悟济南城市文化根脉和传承爱国主义精神 [1] - 活动通过踏访文学名士老舍的生活印记 为队员提供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1] - 寻访活动引导队员通过行走的课堂亲身感受文化名士对土地的热爱 加深对家乡文化的理解 让爱国主义情怀从热爱家乡开始萌芽生长 [7] 活动过程与体验 - 队员在清晨阳光明媚环境中秩序井然地走进老舍故居的传统四合院 院内泉水叮咚 垂柳轻抚青砖灰瓦 [3] - 故居内展示老舍先生使用过的物件 珍藏的书籍 泛黄的手稿和济南往昔老照片 无声诉说珍贵历史 [3] - 队员了解到老舍先生在此创作《济南的冬天》《大明湖》等名篇 对文字产生更生动鲜活的理解并发出敬佩感慨 [4] - 队员参观后分享体会 站在老舍写作的屋子中真正体会到他对济南的深切爱意 [6] 活动意义与影响 - 寻访不仅是参观 更让文化在心中扎根 [7] - 活动是对文学巨匠足迹的追寻和精神洗礼 通过触摸城市印记和感悟先贤情怀 使爱祖国爱家乡信念浸润滋养队员心灵 [7]
刘宁走访慰问参加过抗战的老战士老同志
河南日报· 2025-08-20 18:54
纪念活动与领导慰问 - 省委书记刘宁在郑州市走访慰问老战士老同志并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 [3] - 梁青石为河南省唯一健在的老红军 1937年参加革命工作 [3] - 刘宁看望老同志张彦青对其数十年坚守初心默默奉献表示敬意 [3] 红色精神传承与政策落实 - 刘宁强调要牢记革命先辈丰功伟绩 宣传英雄事迹 汇聚崇尚英雄的社会正能量 [3] - 要求继续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鼓励青少年牢记历史砥砺前行 [4] - 叮嘱有关部门落实党的政策 做好服务保障 让老人感受党的温暖并安享晚年 [4] 地区红色资源与发展方向 - 河南省被定义为红色热土 具有丰富红色资源和光荣革命传统 [4] - 强调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河南考察重要讲话精神 弘扬爱国主义及抗战精神 [4] - 目标为赓续红色血脉 凝聚奋进力量 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4]
【省退役军人厅】全省烈士未成年子女主题研学活动举行
陕西日报· 2025-08-19 08:12
活动概述 - 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组织全省烈士未成年子女开展为期5天的"红色传承·筑梦未来"主题研学活动 [1] 活动内容 - 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及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通过讲解了解周秦汉唐历史 [1] - 在西安城墙骑行感受古城魅力 在大唐芙蓉园身着汉服学习传统礼仪 [1] - 参观陕西自然博物馆及长安云西安科技馆 通过VR设备体验空间站探访并操作机器人 [1] - 深入爱菊健康文化体验园参与粮油加工实践 在白鹿原影视城观看实景演出《二虎守长安》 [1] 健康保障 - 西安大兴医院为烈士子女提供免费全面健康检查 涵盖视力 骨骼发育 心肺功能等项目并建立健康档案 [1] 政策意义 - 活动旨在缅怀革命先烈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并关爱烈士子女健康成长 [1] - 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表示将持续整合社会资源为烈士家属提供更多优待服务 [1]
新华全媒+丨感悟抗战历史 凝聚前行力量——各地纪念日本无条件投降80周年
新华社· 2025-08-16 00:11
历史纪念活动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展出"二战—芷江"珍贵历史照片 包括独臂士兵运送弹药和雪峰山阵地工事等场景 [2] -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公布新罪证史料 包括3010页档案和194分钟影像 同时发布《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遗址文物图鉴》 [3] - 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上岗仪式举行 国际友人约翰·拉贝之孙托马斯·拉贝接受证书 纪念馆已完成四批传承人认证 [4] 专题展览 - 《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档案展》展出340余份历史文献档案和100余份敌后战场电文战报 反映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核心作用 [5] - 《正义审判——新中国审判日本战犯史实特展》展出200余幅历史图片和百余件实物档案 再现特别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历史 [8]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吸引参观者 包括日本投降历史视频和"密苏里"号战列舰锅炉铭牌等展品 [8] 参观数据与公众参与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主题展览参观人数累计超40万人次 留言簿记录"珍惜时光"和"弘扬抗战精神"等公众心声 [9] - 重庆举行"胜利矣!——从抗战胜利到人民解放"历史文化公益导览 参与者手持"日本投降矣"报纸头版卡片从解放碑步行至大轰炸史实展馆 [11] -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同仇敌忾 共赴国难——上海抗战主题展"吸引各地观众驻足参观 [12] 教育意义 - 沈阳展览使小学生认识到"真正强大不是以暴制暴" 强调正义战胜邪恶的信念 [8] - 母亲带8岁儿子参观档案展 旨在培养爱党爱国和奋发图强的精神 [5] - 学生参观后表示要珍惜先辈奋斗成果 "勿忘历史 振兴中华" [11]
守护南侨机工的记忆丰碑(侨·博物馆⑦)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3 07:17
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 - 纪念馆位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畹町镇,紧邻中缅边境,依山而建,包含纪念馆、纪念碑和纪念公园 [5] - 纪念馆于2017年7月7日开馆,是中国首个以南侨机工回国抗日为主题的纪念馆,免费开放,展览分为8个部分 [9] - 馆内收藏1200余张历史照片、2000余件实物及5处情景再现,展现南侨机工在滇缅公路抢运抗战物资的事迹 [9] 南侨机工历史背景 -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滇缅公路成为中国与外部联系的重要国际运输通道,全长1146公里,1938年8月通车 [5] - 1939年2月7日,南侨总会主席陈嘉庚发布通告,征募熟悉汽车驾驶与维修的华侨青年回国服务,支援滇缅公路运输 [5] - 1939年至1942年间,3200余名南侨机工分批回国支援,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缅甸、越南、泰国等国,其中至少有5名女性 [6][11] 南侨机工贡献与牺牲 - 3年间,南侨机工通过滇缅公路共抢运50多万吨军需物资,平均每日输入量保持在300吨以上 [11] - 同期有1000余名南侨机工牺牲在滇缅公路上,将青春和生命奉献给祖国 [11] 纪念馆藏品与后人传承 - 馆内收藏南侨机工相关证件和物品,如陈昭藻的英文护照、林熙庚的英文驾照、邝振声的机修工具、谢川周的日记本、黄迎风的钢笔等 [4][7][8] - 南侨机工后人积极参与纪念馆建设,捐赠历史实物,如陈达娅捐赠父亲遗物,林晓昌筹建纪念碑,叶晓东担任守碑人 [10][12] 纪念馆社会影响与未来计划 - 2019年成为复旦大学教学基地,举办图片实物展,原定3天的展览因反响热烈延长至7天 [11] - 融合傣族剪纸创作的《南侨机工 赤子功勋》被多家文博机构收藏,剪纸动画作品通过媒体和互联网广泛传播 [11] - 未来计划通过馆校合作、文创开发、特展策划及现代技术推动展品走出馆门,传扬南侨机工故事和精神 [13]
彭士量:英勇抗日 以身许国(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日英雄)
人民日报· 2025-08-02 06:00
彭士量将军生平事迹 - 彭士量1904年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县 毕业于黄埔军官学校第四期和陆军大学第十一期 参与台儿庄战役 武汉会战 长沙会战等重大战役 [1] - 1942年任73军暂编第5师少将副师长 后升任师长 成为常德会战中牺牲的第一位将军 [1] 石门县战役经过 - 1943年11月2日日軍进攻常德桃源一线 彭士量率部在石门构筑工事 [1] - 11月6日日軍以两个完整师团兵力分三路合围石门 动用飞机重炮狂轰滥炸 [1] - 11月14日暂编第5师与日军在川店铺 双溪桥激战 日军使用毒气导致近千名官兵牺牲 [1] - 11月15日彭士量指挥部队在岩门口突围时被日军机枪射中殉国 [2] 当代纪念与传承 - 石门县以彭士量纪念碑和73军抗战阵亡将士公墓为核心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 - 当地博物馆原馆长龙西斌持续搜集史料并向党员干部 中小学生讲解先烈事迹 [4] - 石门县现为湖南省柑橘主产县和家禽养殖大县 [2] 历史文献记录 - 纪念碑台基镌刻《致全师官兵书》记载"与阵地共存亡"誓词 [1] - 新华社发布彭士量将军肖像照片 [3] - 事迹刊载于《人民日报》2025年8月2日第5版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