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低碳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4月28日周一《新闻联播》要闻22条
快讯· 2025-04-28 20:31
政策与经济发展 - 我国将出台多项政策措施稳就业稳经济 [3] - 中央财政今年再支持60个县域开展小型引调水项目建设 [5] - 财政部下达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3.76亿元 [10] 能源与基础设施 - 我国将支持民营经济更好参与能源领域项目建设 [4] - 我国"东数西算"枢纽节点智算规模超八成 [6] 产业与贸易 - 一季度我国绿色低碳产业加快发展 [8] - 今年一季度广东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4.2% [9] 科技与创新 - 我国成功发射天链二号05星 [11] - 我国首台大型通用型光谱望远镜开建 [15] 制造业与重大项目 - 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完成坞内起浮 [14] 国际动态 - 民调显示超七成美国人认为美经济政策或引发经济衰退 [17]
120亿元!中创新航又一电池基地开工
鑫椤锂电· 2025-03-27 16:12
中创新航成都项目二期开工 - 成都经开区举行2025年一季度重大工业项目开工仪式 总投资超300亿元 涉及新能源汽车 智能网联汽车 高端装备 低空经济 绿色储能等领域 [1] - 中创新航成都项目二期总投资120亿元 计划2026年第二季度投产 建成后将形成年产30GWh动力电池及储能系统的生产能力 [1] - 中创新航成都基地规划总产能50GWh 采用分期建设模式 一期20GWh项目已于2022年9月投产 实现产值超百亿元 [1] 项目战略意义 - 二期项目将打造绿色化 现代化 数智化标杆工厂 基于市场需求和应用创新技术进行战略布局 [2] - 项目将显著提升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产能规模 增强全球市场竞争力 [2] 鑫椤资讯服务内容 - 提供炭素 锂电 电炉钢行业研究服务 包括数据库 产业前瞻预测 战略咨询和媒体宣传等 [3] - 发布多份电池行业研究报告 涵盖固态电池 快充电池 大圆柱电池 钠电池 电池铝箔 锂离子电池回收 碳酸锂 磷酸铁锂 三元材料 电解液 负极材料 储能市场 锂电池应用市场等细分领域 [4]
成都又一电池基地开工,总投资120亿元
起点锂电· 2025-03-26 18:11
中创新航成都项目二期开工 - 成都经开区2025年一季度集中开工重大工业项目总投资超300亿元,涉及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低空经济、绿色储能等领域[1] - 中创新航成都项目二期总投资120亿元,计划2026年第二季度投产,建成后可形成年产动力电池及储能系统约30GWh的生产能力[3] - 中创新航成都基地整体规划总产能为50GWh,采用分期建设模式,一期20GWh产能已于2022年9月投产,已实现产值超百亿元[3] 中创新航产能与战略布局 - 中创新航成都基地是成都市绿色低碳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致力于建设集储能和动力电池生产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基地[3] - 二期项目将高标准打造绿色化、现代化、数智化标杆工厂,是基于市场需求、应用创新技术的战略性布局[3] - 该项目的实施将极大提升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产能规模,并增强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优势[3] 行业动态与活动 - 睿恩无极耳圆柱电池INR21700-RS50实现全球量产发布[5] - 亿纬锂能再次获得电池大单[5] - 某储能企业上市在即[5] - 第七届起点钠电论坛暨钠电行业排行榜发布会将于2025年3月28日在深圳举办,主题为“技术成熟 市场爆发元年”[5][6]
全国人大代表、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以自主创新的原创技术突围光伏“无人区”
证券时报网· 2025-03-05 19:40
文章核心观点 全国人大代表、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在2025年两会期间围绕光伏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和原创技术发展、光伏建筑一体化等方面提出多项建议,以推动光伏产业发展[1] 加强原创技术与自主创新 -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绿色低碳产业成大国竞争新赛道,中国光伏企业技术实力领跑全球,但面临外部打压遏制[2] - 我国光伏企业已处全球光伏行业研发“无人区”,持续高质量发展需靠自主创新的原创技术突围[2] - 2022年以来光伏行业各环节产能扩张迅速,市场供需失衡、竞争加剧,需引导企业加大新技术投入迭代老产能[2] - 建议积极引导市场应用先进技术产品,加大原创技术研发投入,促进自主创新[3] - 建议以原创技术为核心,支持“产业链主”和“生态圈主”发展,发挥核心企业引领作用[4] - 建议支持龙头企业牵头制定行业标准,助推形成国际标准,抢占技术话语权,巩固产业主导权[4] 大力发展光伏建筑一体化 - 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是将太阳能发电与建筑结合的新兴技术,近年来国家重视使其获突破性发展,但我国BIPV市场尚处起步阶段,应用比例低、公众认知不足[5] - 建议动员各方力量,通过多种途径开展BIPV宣传推广活动,提升公众认可度和接受度[5] - 国家“十四五”规划新增建筑光伏目标设置较低且未提BIPV发展目标,BIPV市场潜力被低估,不利于绿色建筑和能源融合发展[5] - 建议相关部门评估建筑潜力,“十五五”期间每年安排20GW BIPV发展目标,加快实施进程[6] - BIPV涉及多领域,缺乏顶层统筹,标准体系分散,关键技术标准缺失,尚未形成全国性标准体系[7] - 建议加强顶层规划,从国家层面完善BIPV标准体系,建立跨部门标准协调机制,采用“三同时”方式进行政策引导[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