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球发展倡议
icon
搜索文档
聚焦新实践解答新课题 阐释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四川日报· 2025-10-20 04:25
文章核心观点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系统呈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发展,是对新时代重大实践课题的理论回应 [1][2][3][4] 主题主线及理论框架 - 全书以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总纲,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遵循、理论体系、根本动力、主要任务和根本保证五个方面展开 [1] - 篇章结构与党的二十大报告形成照应,共分18个专题,收录2022年5月27日至2024年12月20日期间的重要论述91篇 [1] - 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党的二十大的重大理论创新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 [2] 重大理论创新内容 - 提出“六个必须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认识客观世界、推动事业发展提供思想武器 [2] - 初步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明确其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 [2][3] - 阐述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涵,强调其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2][3] - 深化“两个结合”根本途径的认识,特别是“第二个结合”为理论和制度创新开拓更广阔文化空间 [3] - 系统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和全球治理倡议,为应对全球性挑战贡献中国智慧 [3] - 深刻阐释解决大党独有难题与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重大命题 [3] 五卷整体性及学习要求 - 第一卷至第五卷构成有机整体,系统呈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全过程和思想发展脉络 [1][3][4] - 第五卷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发展,与前四卷共同展现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生动画卷 [4] - 强调党员干部需通过“通读+精读”“原著+原理”“理论+实际”等方式深化学习,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 [4]
东西问·中国学丨查尔斯·奥努奈居:研究中国,也是在思考非洲的未来
中国新闻网· 2025-10-19 15:40
非洲中国学研究的核心关注领域 - 研究起点和重中之重是中国式现代化,其核心观点是现代化不等同于西方化,每个国家均可基于自身条件和社会现实实现现代化飞跃 [5] - 消除贫困是至关重要的研究议题,中国脱贫攻坚战的胜利证明绝对贫困可以被战胜,此经验已成为非洲各国政府的重要政策面向 [5] - 关注中国在国际关系中的共赢思维,其包容性理念与零和博弈的旧思维形成对比,中国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全球发展倡议等与非洲构建公正合理全球新秩序的理念高度契合 [6] 中国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 理解中国不仅需要关注当代发展经验,还必须深入研究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功和文化自信的根基 [8]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近现代史的里程碑,其结合中华文化底蕴与科学认知现实的能力是把握国情的关键 [8] - 对中国哲学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例如《道德经》中"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智慧至今仍被中国国家领导人引用 [9] 非洲中国学研究的发展现状与挑战 - 非洲学界正在重新审视对中国的刻板印象,通过实践交流发现非中共同点远超预期,共识不断增多 [11] - 非洲有50多个国家和14亿多人口,与中国贸易往来密切,研究中国实质是在思考非洲的未来发展 [11] - 促进深入了解需要更本土化的研究机构和接地气的传播方式,以消除长期存在的偏见,系统性地将中国研究纳入课程是一项长期事业 [13] 尼日利亚中国研究中心的背景与使命 - 中心由查尔斯·奥努奈居于2015年创立,旨在整合中国议题讨论,构建原创性研究框架,解析中国发展轨迹及非中合作成就 [15] - 查尔斯·奥努奈居是首位荣获中国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的非洲人士,并于2019年受聘为中国非洲研究院国际咨询委员会成员 [15]
和音:守护天下粮安的中国担当
人民日报· 2025-10-19 13:09
中国粮食安全成就 - 2024年粮食产量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比2020年增产740亿斤 [2] - 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500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 [2] - 以不足全球9%的耕地养育全球近1/5人口,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2] 中国在全球粮食安全领域的合作与贡献 - 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南南合作框架下资金援助最多、派出专家最多、开展项目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2] - 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农业合作,向发展中国家推广1000多项农业技术 [2] - 培训超过1.4万名杂交水稻专业技术人才 [2] 全球粮食安全挑战 - 去年全球饥饿人口比例达到8.2%,全球仍有6.73亿人挣扎在饥饿线上 [1] - 气候变化、地缘冲突、贸易壁垒等因素使全球粮食体系面临严峻风险 [1] - 世界距离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提出的“零饥饿”愿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 中国参与全球粮农治理 - 积极参与并推动全球粮农治理体系建设,包括全球发展倡议、加入“抗击饥饿与贫困全球联盟”等 [3] - 在二十国集团提出国际粮食安全合作倡议,推动建立国际粮食减损合作机制 [3] - 积极维护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参与全球减贫脱贫合作 [3]
多国专家共话全球发展:在差异中寻求和谐共生之道
中国新闻网· 2025-10-19 11:34
论坛概况 - 通州·全球发展论坛(2025)于10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并与通州区人民政府共同承办 [1] - 论坛汇聚了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位学者、国际组织代表、驻华使节和企业代表 [1] 全球发展挑战与理念 - 当前全球化进程面临多边机构功能削弱等问题,不能通过冲突方式打破旧国际秩序 [2] - 人类有必要更新发展理念,建立推动经济、社会、生态转型的全面新范式以应对收入财富分配失衡、气候变化、政府信任危机和数字鸿沟等新旧交织问题 [2] - 可持续发展源于各国在差异中共存的能力,文化、政治、经济、精神的多样性是创新、对话与和平的财富 [1] 多边合作与解决方案 - 应坚定捍卫多边主义,推动各国平等参与、贡献并共享发展成果,深化跨领域、跨区域合作 [2] - 需促进全球贸易的自由化、公平化、可持续化,以推动各经济体综合实力全面提升,加快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 [2] - 推动多边主义需要尊重不同的历史路径、历史经验和文化差异,促进各大洲间的和谐合作 [2] - 欧洲和中国作为全球重要力量,应共同承担推动和谐共存的责任,应对贸易不平衡等现实挑战,推动社会政策改革 [2] 中国角色与合作机遇 - 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和全球治理倡议,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国际公共产品 [4] - 中国的发展理念和体系独特,积极利用市场力量形成合力,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等综合发展 [4] - 中国在能源效率、清洁技术和电动汽车等领域取得长足进展,被视为巴西等国家在绿色转型过程中的重要合作伙伴 [4] - 呼吁构建以全球团结、经济正义和相互尊重为支柱的国际秩序,建立以知识共享、南南合作和新国际金融结构为基础的可持续包容性全球联盟 [4]
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中国仍是全球产业链和市场互利共赢的重要力量
国际金融报· 2025-10-19 09:09
宏观经济表现 - 中国上半年GDP增速为5.2%,在全球范围内居于前列 [1] - 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6% [1] - 通过多元化产能与市场布局对冲单一市场依赖风险 [1] 新能源汽车产业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实践“技术自主、供应链多元、市场全球”策略 [1] - 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占全球市场份额的42% [1] - 动力电池国产化率超过95% [1] - 关键材料通过全球化合作实现多元供应,保障供应链安全 [1] 国际合作与倡议 - 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和全球治理倡议 [2] - 创设40亿美元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 [2] - 在60多个国家实施170多个项目,惠及3000多万人 [2] - 与18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23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2] - 为当地创造超过33万个就业岗位 [2]
专访丨长远规划在推动中国各领域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访埃及《消息报》副总编辑阿米尔·塔马姆
新华网· 2025-10-18 17:02
中国发展规划与成就 - 长远规划为应对挑战提供重要工具并在推动各领域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 - 中国发展重心转向高质量发展提升了出口产品声誉例如电动汽车 [1] - 注重经济增长、科技创新、环境保护和社会福利改善国内生活水平并造福世界使许多国家受益 [1] - 过去5年发展特点为多元、创新、开放保持5%左右经济增速展现战略规划前瞻性和发展韧性 [1] - 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0%左右成为充满不确定性世界中的稳定基石 [1] 国际合作与倡议 - 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等并融入长期规划旨在同其他国家实现共同发展 [1] -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贸易和投资领域获得实实在在益处 [2] - 埃及是与中国在绿色经济、基础设施相关项目上互利共赢的合作典范 [2] 未来发展方向 - 期待下一个5年中国将继续把科技创新、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放在优先位置 [2] - 中国将人力资本转化为增长动力成为鼓舞人心的典范 [2] - 发展中国家因共同特征和政治共识更容易借鉴中国经验 [2]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研究林长制和林草工作等事项
大众日报· 2025-10-18 08:35
妇女事业与妇联工作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球妇女峰会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和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的重要论述 [2] - 更好发挥妇女半边天作用 深化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 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2] - 推动妇联工作改革创新 开创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2] 对外工作与开放合作 - 深入践行习近平外交思想 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对外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 [2] - 扎实做好地方外事工作 深化国际科技创新 产业合作 经贸往来 [2] - 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和地方友好交往 积极探索参与全球治理的有效路径 [2] - 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 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2] 生态文明与林草工作 - 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2] - 强化林草资源保护 持续抓好绿化工作 不断壮大林草产业 [2] -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压紧压实工作责任 推动全省林草工作再上新台阶 [2]
“中国倡议彰显天下情怀”
人民日报· 2025-10-18 06:13
"中国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功,鼓舞着广大发展中国家。"近日,约旦共产党总书记法赫米·哈图特在接 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了巨大发展成就,不仅仅是一个实现经济飞跃的成功故 事,更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寻找符合自身发展道路提供了借鉴和动力。 法赫米表示,他高度关注中国的减贫经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已经实现8亿贫困人口全部脱 贫,提前完成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壮举,为全球减贫事业 带来深刻启示。 法赫米表示,约旦当前仍面临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多重挑战。约旦共产党致力于团结更多民众,维护国家 安全利益,实现经济自主发展。约旦共产党期望同中国共产党加强政党合作,借鉴中国发展经验。共 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经贸投资往来。约旦和中国已经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 作文件。中国是约旦第二大贸易伙伴,约旦希望今后加强对华化工产品出口,并欢迎更多中企来约旦投 资发展。 法赫米说,中国在与阿拉伯国家交往中秉持相互尊重、互利共赢原则,中国发展经验为阿拉伯国家实现 经济独立和转型发展提供了借鉴。广大阿拉伯国家视中国为可靠合作伙伴,乐意同中国深化友好合作。 (本报中东 ...
“中国的影响力建立在合作的基础上”
人民日报· 2025-10-18 06:13
10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成立80周年致贺信。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高度赞扬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成立8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就加强全球粮食及农业治理发出号召 倡议,充分彰显了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决心和历史担当。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各方人士 表示,习近平主席的贺信体现出对粮农组织和世界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展现出中国的大国责任担当。 各方愿与中国和粮农组织等共同努力,为应对全球粮食安全挑战、增进人民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期待未来粮农组织和中国进一步深化南南合作" "中国在国内广大农村地区实现的发展变革,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珍贵的经验和范例。"联合国国际 农业发展基金助理副总裁多纳尔·布朗高度评价中国对全球农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中国以积极行动守 护全球粮食安全。中国坚定支持南南及三方合作,在推动全球农业农村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全球 南方国家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贡献了力量。" 哥伦比亚驻罗马联合国机构大使、农业和农村发展部前部长珍妮弗·莫西卡表示:"习近平主席贺信展示 出的发展与合作意愿对哥伦比亚等拉美国家十分重要。哥伦比亚与中国有着共同的发展需求,许 ...
守护天下粮安的中国担当(和音)
人民日报· 2025-10-18 06:13
中国粮食安全成就 - 2024年粮食产量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比2020年增产740亿斤 [2] - 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500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 [2] - 以不足全球9%的耕地养育全球近1/5人口,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2] 全球粮食安全挑战 - 全球饥饿人口比例达8.2%,仍有6.73亿人挣扎在饥饿线上 [1] - 气候变化、地缘冲突、贸易壁垒等因素使全球粮食体系面临严峻风险 [1] 中国在全球农业合作中的角色 - 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南南合作框架下资金援助最多、派出专家最多、开展项目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2] - 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农业合作,向发展中国家推广1000多项农业技术 [2] - 培训超过1.4万名杂交水稻专业技术人才 [2] 中国参与全球粮农治理 - 积极参与全球发展倡议、抗击饥饿与贫困全球联盟、二十国集团国际粮食安全合作倡议 [3] - 推动建立国际粮食减损合作机制,维护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