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赢思维
搜索文档
《华尔街日报》酸评:中国正用我们的武器打败我们,中国是最大赢家?
搜狐财经· 2025-11-04 21:12
美联储政策与美国经济困境 - 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为持续一年的量化紧缩政策踩下刹车 [1] - 美国债务/GDP比率预计在2025年达到133%,创二战以来新高 [7] - 美联储的利息支出已接近国防开支水平,未来十年可能陷入债务偿还的死循环 [42] 中国美元主权债发行与市场反应 - 中国在香港发行40亿美元主权债,吸引全球400亿美元资本认购,认购倍数超过10倍 [1][5][22] - 此前在沙特试水发行20亿美元债券,获得400亿美元认购规模 [5] - 全球主权债市场中,中国债券的违约率为0%,远低于美国和欧洲,提供强有力的信用背书 [22][46] 全球资本流向与资产配置趋势 - 2024年9月净流入中国股市的外资达到46亿美元,为2024年11月以来单月最高水平 [28] - 2025年上半年外资净增持中国境内股票和基金达101亿美元,完全扭转过去两年的净流出趋势 [28] - 高盛、摩根士丹利、贝莱德等254家外资机构在2024年9月至10月13日期间共调研中国A股公司648次 [28] 去美元化与国际金融新生态 - 巴西、印度等国与中国达成本币结算协议,2024年中巴贸易本币结算占比已显著提升 [19] - 金砖国家正加速推进本币结算和共同支付系统开发 [30] - 沙特主权财富基金公开表示将寻求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 [30] 中国金融战略与市场手段 - 通过发行美元主权债将分散在全球的美元流动性集中起来,形成二次循环,填补全球美元缺口 [15][17] - 外资主要流向消费、新能源、高端制造等有未来潜力的板块,属于战略布局而非短期热钱炒作 [30] - 选择香港作为发行地,依托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彰显金融开放与稳定的信号 [20][44] 地缘经济合作与双赢模式 - 阿根廷通过中阿货币互换获得稳定流动性,并用大豆等农产品偿还部分债务 [32] - 土耳其2022年因美元短缺导致本币里拉大幅贬值,如今可通过稳定美元来源避免经济动荡 [15] - 新加坡星展银行报告指出,若中国将"美元主权债"模式常态化,可能在未来5年内影响全球1-1.5万亿美元资金流向 [35]
东西问·中国学丨查尔斯·奥努奈居:研究中国,也是在思考非洲的未来
中国新闻网· 2025-10-19 15:40
非洲中国学研究的核心关注领域 - 研究起点和重中之重是中国式现代化,其核心观点是现代化不等同于西方化,每个国家均可基于自身条件和社会现实实现现代化飞跃 [5] - 消除贫困是至关重要的研究议题,中国脱贫攻坚战的胜利证明绝对贫困可以被战胜,此经验已成为非洲各国政府的重要政策面向 [5] - 关注中国在国际关系中的共赢思维,其包容性理念与零和博弈的旧思维形成对比,中国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全球发展倡议等与非洲构建公正合理全球新秩序的理念高度契合 [6] 中国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 理解中国不仅需要关注当代发展经验,还必须深入研究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功和文化自信的根基 [8]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近现代史的里程碑,其结合中华文化底蕴与科学认知现实的能力是把握国情的关键 [8] - 对中国哲学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例如《道德经》中"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智慧至今仍被中国国家领导人引用 [9] 非洲中国学研究的发展现状与挑战 - 非洲学界正在重新审视对中国的刻板印象,通过实践交流发现非中共同点远超预期,共识不断增多 [11] - 非洲有50多个国家和14亿多人口,与中国贸易往来密切,研究中国实质是在思考非洲的未来发展 [11] - 促进深入了解需要更本土化的研究机构和接地气的传播方式,以消除长期存在的偏见,系统性地将中国研究纳入课程是一项长期事业 [13] 尼日利亚中国研究中心的背景与使命 - 中心由查尔斯·奥努奈居于2015年创立,旨在整合中国议题讨论,构建原创性研究框架,解析中国发展轨迹及非中合作成就 [15] - 查尔斯·奥努奈居是首位荣获中国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的非洲人士,并于2019年受聘为中国非洲研究院国际咨询委员会成员 [15]
人民论坛:涵养共赢思维
人民日报· 2025-08-15 11:30
竞争模式转变 - 餐饮行业出现从直接竞争到合作共赢的模式转变,通过共享客源实现“三赢”局面[1] - 重庆大足区与四川安岳县通过合作成立大安粮药合作园,将同质化无序竞争转变为协同合作,产业规模和产值均得到提升[1] - 竞争思维从聚焦“你取代我”的攻防模式转向探索“能一起得到什么”的合作模式[1] 企业协同战略 - 华为公司采取不造车战略,聚焦信息通信技术,通过联合多家车企推出汽车品牌,实现与合作伙伴的协同共进[2] - 不同规模企业通过相互赋能、各展所长可释放“倍增效应”,大企业发挥技术资金优势,中小企业专注细分领域深度挖掘[2] - 企业发展战略差异可转化为整体优势,形成向上突破的整体势能[2] 市场机遇与思维局限 - 当前市场出现“内卷”现象的部分原因在于思维局限,企业局限于“发展的蛋糕就那么大”的狭窄视野[2] - 中国市场容量巨大,容得下亿万经营主体共生共赢,世界经济也为中外品牌提供广阔竞争空间[2] - 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包括人工智能、低空经济、银发经济等,自2019年以来已诞生110个新职业,市场机遇无限[2] 产业发展与合作精神 - 汽车产业从业人员提出通过携手合作来共同提升产业发展的“天花板”[3] - 产业兴旺和国家发展需要同舟共济、携手并肩、相向而行的合作精神[3]
让外卖=放心,要靠“阳光透明”来推动
中国经济网· 2025-07-28 15:49
拼好饭"百万亮厨"计划 - 公司正式推出"百万亮厨"计划 联合20万商家打造透明开放标杆 通过图文实况 视频直播等方式向顾客即时更新真实后厨环境 [1] - 计划推动100万商家升级明厨亮灶 建设透明后厨 对开放后厨的商家予以专项扶持和补贴 [1] - 截至2025年7月 拼好饭用户已超2.7亿 日订单量超3500万单 [1] 行业痛点与改革举措 - 外卖行业存在后厨不透明问题 消费者无法看到商家真实环境 下单时心存疑虑 [1] - 低价竞争使行业陷入恶性循环 成为行业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 [1] - 重庆出台全国首个"无堂食外卖"新规 构建全链条监管体系 浙江探索"组团式"管理 实现多方协同治理 [2] 商业模式创新 - 首创"食安日记"功能 降低中小商家后厨透明化门槛 商户可用手机打卡方式记录餐厅真实环境 [3] - 平台数据帮助商家选择受欢迎餐品 用户通过集聚订单获得更实惠价格 商家可聚焦更少品类获得集中单量 [3] - 平台直接采购食材 骑手统一配送 节省中间环节成本 提升经营效率 形成良性规模化效应 [3] 行业发展趋势 - 行业正从零和博弈转向价值链条重构 通过互利共赢推动规范化发展 [4] - 新模式为中小商户提供与品牌同台竞技机会 重塑餐饮业底层逻辑 [3] - 透明化举措将推动"外卖=放心"理念普及 促进行业行稳致远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