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球气候变暖
icon
搜索文档
沙尘天气为何频袭西北地区?如何预防?
新华网· 2025-05-18 05:00
沙尘天气成因分析 - 沙尘天气多发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需满足地面沙尘物质 强风动力和不稳定大气环境三个条件 [1] - 蒙古气旋活跃期导致冷空气活动增加且强度偏强 形成不稳定大气环境 [1] - 蒙古国南部及西北地区春季降水偏少 气温偏高 土壤干燥 地面沙尘物质充足 [1] - 强风将沙尘卷入1000米以上高空 高空风速偏大扩大沙尘影响范围 [1] 夏季沙尘异常现象 - 西北地区夏季沙尘天气增多 春末夏初气温回升快 大气水汽含量少 形成干对流 [2] - 干对流异常活跃 对流边界层从几百米发展到上千米 易形成强沙尘暴 [2] - 全球变暖导致大气对流层饱和水汽压增加 集水时间延长 造成干旱并增加沙尘发生概率 [2] - 气候变暖引发极端天气 表现为长时间无雨或短时强降雨 [2] 沙尘天气应对措施 - 中国已构建沙尘天气科学监测和预警体系 建议公众关注天气预警 [3] - 过敏及呼吸道疾病群体应避免户外活动 外出需做好防护 [3] - 城市管理部门根据监测数据调整洒水喷雾频率 沉降悬浮颗粒物 [3]
新闻分析:为何沙尘天气近期频频“返场”?
新华社· 2025-05-14 06:00
沙尘天气现状 - 新疆、内蒙古、甘肃等地多次出现扬沙浮尘天气,局地出现沙尘暴 [1] - 今年春季西北地区沙尘天气呈现多发态势,局地较历年同期偏多 [1] - 13日至14日新疆南部、内蒙古西部、青海西北部、甘肃河西等地有扬沙或浮尘,新疆南部局地有沙尘暴 [3] - 15日至17日内蒙古西部、甘肃河西、宁夏等地部分地区有沙尘天气 [3] 沙尘天气成因 - 冷空气活动频繁,截至4月中旬影响甘肃的寒潮达193站次,为近30年最多 [2] - 蒙古气旋进入活跃期,冷空气活动增加且强度偏强 [2] - 高空风速偏大:12000米高空风速偏大2到8米每秒,5000米高空偏大1到6米每秒,利于外源性沙尘输送 [3] - 地面风速平均值2.4米每秒,比近30年均值偏大0.2米每秒,为近10年最大,利于本地起沙 [3] - 西北地区前期降水偏少和阶段性增温导致土壤失墒干燥、黏性降低,创造起沙条件 [3] - 蒙古国南部沙尘途经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时沿途沙尘补充,强度增强 [3] 沙尘天气长期趋势 - 过去50年或更长时间沙尘天气频次整体持续偏少,今年偏多属短期波动 [5] - 每年4月至5月强沙尘暴天气发生可能性增大,因春末夏初温度快速上升且干旱少雨 [5] - 沙尘天气影响时间可能延长,近年北方夏秋季节出现沙尘天气情况增多,局部夏季出现强沙尘暴 [5] -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天气增多,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夏季高温使沙源地土壤干燥易发沙尘 [5] 防沙治沙措施 - 荒漠化防治工作极大改善沙源地环境,减轻沙尘天气和沙尘暴发生频次 [6] - 需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治理沙尘暴危害 [6]
今春河南省为何大风频发
河南日报· 2025-05-07 07:25
河南省大风天气异常频发 - 今年4月以来河南省大风天气发生频率是近5年平均值的2.9倍[3] - 4月11日至13日出现最强风,多地风力达10至12级,局部地区高达13至15级[6] - 林州市马安脑站测得最大风速46.8米/秒(15级),全省56个国家站最大风速达到或超过4月历史极值[6] 大风频发的气候原因 - 拉尼娜现象减弱但冬季风异常强劲,干燥北风持续侵扰河南[4] - 西伯利亚高压异常偏强,冷空气南下频率和强度远超往年[5] - 全国降水量偏少导致地表裸露摩擦力减小,冷空气南下时风速衰减微弱[5] - 地面与高空间巨大温差导致冷暖空气剧烈上下运动,高空大风能量传导至地面[5] 风力等级与预警 - 风力6级以上或阵风7-8级启动蓝色预警,8级或阵风9级启动黄色预警[7] - 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增加河南未来大风天气频率[7] - 气候系统不稳定性加剧导致大气能量累积,易引发强对流天气[7] 农业影响与应对 - 截至5月4日全省51%测站出现干旱,济源等5地缺墒测站比例超70%[8] - 预计5月11日至13日大部地区气温超35℃,干热风风险中度以上[8] - 安阳、濮阳为干热风高风险区,可能影响小麦灌浆[8] - 建议未进入灌浆后期的麦田适时浇水,有喷灌设备的地块提前适量喷水[8]
全球气候变暖急剧加剧白银支撑位看涨
金投网· 2025-04-21 10:19
今日周一(4月21日)亚盘时段,伦敦银目前交投于32.71一线上方,今日开盘于32.59美元/盎司,截至发 稿,伦敦银暂报32.66美元/盎司,上涨0.47%,最高触及32.72美元/盎司,最低下探32.40美元/盎司,目 前来看,伦敦银盘内短线偏向看涨走势。 【要闻速递】 一项最新研究揭示,全球气候变暖正急剧加剧极端海洋热浪的发生频率,当前全球海洋表面遭遇极端高 温的天数,相较于80年前,已激增超过三倍。 研究团队指出,这些海洋热浪对水下生态系统构成了严重威胁。长时间异常升温的海水不仅会导致珊瑚 大量死亡,还会破坏海藻林和海草床,而这些正是海洋生物赖以生存的关键栖息地。随着全球气温的不 断攀升,未来海洋热浪将愈发频繁且剧烈,给脆弱的海洋生态系统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此外,海洋热 浪的增多还会引发大气不稳定,导致某些地区热带风暴更加频繁且强度增大。 研究人员强调,人类活动正在深刻改变海洋环境,迫切需要采取紧急气候行动,以守护我们宝贵的海洋 生态。 【最新伦敦银行情解析】 自4月初以来,白银在从趋势线支撑位反弹后,稳定维持在32.51美元左右。32.26美元的关键水平表现出 较强的韧性,目前使看涨结构得以保持。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