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增长瓶颈
搜索文档
达利食品创始人之女许阳阳接任总裁:“80后”毕业于厦大,从基层做起曾主导公司上市
搜狐财经· 2025-11-14 17:18
公司管理层变动 - 创始人许世辉之女许阳阳正式接任集团总裁,完成代际交接 [1] - 公司为年营收近200亿元的食品巨头 [1] - 许阳阳自2008年加入公司,拥有17年内部深耕经验,经历车间管理、生产统筹、产品开发、品牌运营等多岗位历练 [1] 公司发展历程与业务构成 - 公司前身惠安美利食品厂于1989年在福建泉州创立 [1] - 形成食品、饮料两大支柱产业结构,旗下品牌包括达利园、好吃点、可比克、和其正、乐虎、豆本豆、美焙辰等 [1] - 集团于2015年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1] 新任总裁过往业绩与能力 - 许阳阳于2014年出任集团执行董事及副总裁,并于2015年牵头完成公司香港上市,成为当年全球消费品项目最大IPO,公司市值最高峰时接近千亿港元 [3] - 2017年,她和团队瞄准植物基营养蓝海,推出豆本豆品牌,推动植物蛋白饮品行业工艺升级 [3] - 2023年负责牵头执行达利出海战略,以印尼为桥头堡,同步布局泰国、越南、沙特,形成四大海外生产基地 [3] 公司近期经营业绩与挑战 - 2016年至2019年,公司营收从178.42亿元增长至213.75亿元 [5] - 2020年至2022年,营收分别为209.62亿元、222.94亿元与199.5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8.49亿元、37.25亿元与29.90亿元,经营情况整体下滑 [5] - 2023年,因股价长期低迷、融资功能有限,公司选择私有化退市 [5] - 2024年,公司营收已降至180.7亿元,面临业绩持续走低和增长瓶颈的挑战 [5]
八马茶业港股上市AB面:资本热捧股价狂涨86%,但业绩却增不动了,加盟商也在减少
搜狐财经· 2025-10-28 22:53
上市概况与市场表现 - 公司于10月28日在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股票代码06980 HK,开盘股价一度上涨超60%,收盘报93.35港元/股,较发行价50.00港元上涨86.70% [2] - 全球发售900万股股份,香港公开发售部分获2680.04倍认购,国际发售部分获13.58倍认购,全球发售净筹资约3.90亿港元 [2] - 上市首日股价表现强劲,分析认为受蜜雪冰城上市影响,内地茶饮品牌在港股受待见程度提升,且公司在品牌、规模及供应链完整度方面有优势 [4]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历史可追溯至1997年,由王文彬三兄弟创立,拥有核心品牌“八马茶业”及子品牌“信记号”、“万山红”,产品覆盖全品类茶叶及茶具茶食等非茶产品 [5] - 茶叶产品销售是主要收入来源,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该部分收入占总收入比例分别为86.5%、88.7%、88.6%、90.2% [5] - 按茶叶连锁专卖店数量计,公司于2024年末在中国茶叶市场排名第一;按销售收入计,在中国高端茶叶市场、乌龙茶市场和红茶市场均排名第一,2024年高端茶叶市场份额为1.7% [5][8] 股权结构与财富效应 - 公司为家族企业,王文彬三兄弟及其配偶和妹妹构成一致行动人,上市前合计控制公司55.9%股权,全球发售完成后持股比例降至49.98% [6] - 以上市首日36.85亿元市值涨幅计算,创始人家族身家增长超18亿元 [6] - “亲家”七匹狼家族通过关联公司泉州汇鑫富和晋江百应成突击入股,分别持股2.61%与1.95%,周士渊(七匹狼创始人周永伟之子、王文彬女婿)为关键关联人 [7] 财务业绩与营销投入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8.18亿元、21.22亿元、21.4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66亿元、2.06亿元、2.24亿元 [10] - 2023年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6.77%和23.92%,2024年增速大幅放缓至0.99%和8.99% [11] - 2025年上半年业绩由增转降,营收10.63亿元同比下降4.2%,净利润1.2亿元同比下降17.8% [12] - 同期销售及营销开支巨大,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分别为6.17亿元、6.81亿元、6.92亿元、3.32亿元,占营收比例均超31% [8] - 广告及宣传开支持续增长,同期分别为2.09亿元、2.52亿元、2.76亿元、1.38亿元,三年半累计支出约8.75亿元,占营销开支比例从33.9%升至41.6% [9][10] 销售渠道与增长挑战 - 销售严重依赖加盟渠道,截至2025年10月12日,公司拥有3716家线下门店,其中加盟店3482家,占比高达93.7% [13] - 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向加盟商销售产生的收入占总收入比例均接近50%,分别为50.2%、50.6%、50.9%与49.1% [13] - 加盟商数量增长乏力,2022年至2024年末分别为1033名、1202名、1252名,净增数量从169名降至50名,2025年上半年净减少24名至1228名 [14][15] - 加盟门店数量增长放缓,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2579家、3054家、3255家,2024年净增201家,远低于2023年的475家 [16] - 公司面临与前加盟商的诉讼,被要求支付款项合计405.92万元,庭审定于2025年11月举行 [16] 产品与客户消费趋势 - 茶叶产品每公斤平均售价从2022年的694元整体下滑至2025年上半年的657元 [13] - 线下直营门店会员平均年度购买金额由2022年的2860.4元降至2024年的2469.6元,显示客户消费能力减弱 [13]
斯凯奇“卖身”退市背后:关税风暴与业绩增长瓶颈的双重压力
南方都市报· 2025-05-07 18:29
收购交易 - 3G资本以每股63美元现金收购斯凯奇全部流通股,较近15日成交量加权平均股价溢价30%,交易总估值超90亿美元 [1] - 交易包含选择权,现有股东可选择每股57美元现金加新母公司不可转让股权 [3] -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从纽交所退市转为私人控股,品牌总部、管理层及核心战略保持不变,创始人罗伯特·格林伯格继续担任董事长兼CEO [3] - 3G资本曾收购百威啤酒、汉堡王、卡夫亨氏等消费巨头,创始人称其"推动全球标志性消费品牌成长表现卓越" [3] 财务表现 - 2024年全年营收89.69亿美元(同比+12.11%),净利润6.39亿美元(同比+17.16%),美国本土市场增长18.0%,国际市场增长9.8% [6] - 2025年一季度营收24.12亿美元(同比+7.1%),净利润2.02亿美元(同比-2.0%),毛利率52%(同比-0.5个百分点) [6][7] - 一季度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销售额增长14%,美洲增长8%,亚太地区下降3%(不含中国则增长12%),中国销售额下滑16% [8] 贸易政策影响 - 美国市场占全球销售额38%,超六成进口产品来自中国、越南等亚洲国家,关税导致采购成本攀升挤压利润率 [4] - 关税推高终端价格削弱竞争力,2025年一季度美国市场增速6.9%落后于国际市场的7.2% [5] - 公司正在评估采购原产国调整、供应商谈判及定价策略,但称"无法完全抵消关税负面影响" [5] - 美国鞋类协会联合76个品牌致信白宫请求豁免关税,警告平价鞋企可能倒闭并导致库存不足 [5] 战略布局 - 交易后公司将继续执行现有战略,包括创新产品设计、国际开发、直营渠道扩张、批发增长及全球分销基础设施投资 [3] - 首席运营官称将持续增加中国市场的产品研发、营销推广和基础设施投资,看好长期增长潜力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