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运动鞋服
icon
搜索文档
安踏体育(02020.HK):运营能力铸就增长势能 全球化打开长期空间
格隆汇· 2025-09-03 11:07
行业趋势 - 中国运动鞋服市场规模达4000亿元 疫情前复合增速达17% 渗透率从2010年7.3%提升至2024年15.3% [1] - 行业经历三轮增长周期:2008-2010年专业运动与运动休闲共同崛起 2014-2019年高端运动时尚风潮兴起 2021年至今专业与户外运动主导多元化发展 [1] - 欧美以大众运动及硬核户外为主 日韩侧重时尚运动 中国市场品牌集中度高且多元化发展趋势延续 [1] 公司概览 - 公司2024年收入708亿元 毛利率高达62% 旗下三大品牌群包括专业、户外、时尚协同发展 [2] - 安踏主品牌定位大众专业运动 FILA以全直营模式运营 迪桑特与可隆高速增长 [2] - 通过收购MAIA ACTIVE、狼爪扩充品牌矩阵 与亚玛芬体育形成全球化双轮驱动 [2] 品牌竞争力 - 休闲需求专业化:安踏主品牌以科技赋能大众商品 依托高效零售体系和性价比优势 [3] - 专业需求细分化:安踏跑鞋/篮球鞋矩阵覆盖竞速至大众需求 迪桑特聚焦滑雪/高尔夫装备 始祖鸟与萨洛蒙满足户外极限需求 [3] - 社交需求运动化:FILA借联名强化时尚调性 迪桑特以会员分层运营绑定高端客群 始祖鸟采用奢侈品策略 萨洛蒙跨界打造潮流爆款 [3] 成长空间 - 品牌矩阵化是中期提升市场份额主要抓手 始祖鸟与萨洛蒙带动国内冲锋衣、户外鞋等品类市场翻倍增长 [4] - 旗下品牌社媒互动量2025年同比增80%-200% 抖音搜索指数持续攀升 [4] - 海外运动市场规模为中国6倍 始祖鸟/萨洛蒙/威尔胜全球搜索指数年增显著 出海成功有望复制国际品牌估值溢价 [4] 盈利预测 - 安踏主品牌通过拉宽价格带和多元化渠道模型 驱动中高单位数复合增速和稳定利润率 [5] - FILA品牌聚焦优雅运动实现稳健增长 迪桑特/可隆等其他品牌预计维持30%以上复合增速 [5] - 亚玛芬贡献净利润从今年10亿元以上快速增长到第三年超20亿元 [5]
纺织服饰行业2025H1总结:运动户外景气成长,服饰制造格局优化
国盛证券· 2025-09-03 09:20
行业投资评级 - 纺织服饰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10] 核心观点 - 运动户外景气成长,服饰制造格局优化,港股运动鞋服板块基本面表现稳健,A股品牌服饰收入平稳但利润承压,服饰制造受关税政策扰动,黄金珠宝需求偏弱但具备产品力公司表现突出[1][2][3][4][15][17] H股运动鞋服 - 2025H1运动鞋服重点公司营收同比增长9.1%至659亿元,扣除一次性收益和亏损后归母净利润增长8.2%至105.4亿元[1][20] - 渠道端门店数量保持平稳,加大差异化门店拓展力度,如安踏冠军店、超级安踏,361度超品店等[1][28] - 产品端聚焦跑步赛道强化跑鞋性能,逐步布局户外新品类,李宁跑步流水增长15%,安踏集团其他品牌分部流水增长65%~70%[1][18][33] - 2025H1毛利率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至56.6%,净利率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至16%,剔除一次性因素后净利率基本平稳[22] - 截至2025H1末存货同比增长21.5%至169.8亿元,终端库销比保持在4-5的健康水平[24] A股品牌服饰 - 2025H1收入同比-0.1%,归母净利润同比-17.5%,其中Q1/Q2收入同比分别-2.6%/+2.9%,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9.7%/-29.8%[2][40] - 毛利率为57.9%,同比+0.6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为37.1%,同比+3.6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0.2%,同比-2.6个百分点[2][58] - 库龄结构正常,折扣压力较小,2025H1存货周转天数258天,同比+15.5天,资产减值损失占收入比例约2.2%[53] - 加盟渠道弱于直营,家纺品类需求稳定,时尚休闲服饰公司运营分化[2][59] - 展望2025H2,费用率及利润率同比压力或有减轻[2][40] 服饰制造 - 2025H1纺织制造重点公司收入同比+2.7%,归母净利润同比-9.8%,其中Q1/Q2收入同比分别+1.1%/-0.6%,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17.7%/-6.4%[3][73] - 成衣制造龙头表现优于行业,申洲国际/华利集团/晶苑国际收入同比分别+15%/+10%/+11%[3][73] - 美国关税政策变化扰动行业格局,2025年1~6月美国从中国进口服装同比-18%,从越南/印度/孟加拉国/柬埔寨进口同比分别+19%/16%/25%/24%[3][83] - 毛利率为22.1%,同比+0.1个百分点,净利率为8.7%,同比基本持平[78] - 具备一体化和国际化产业链的龙头公司预计享受份额提升[3][101] 黄金珠宝 - 2025H1居民金饰需求较弱,Q1/Q2金饰消费量同比-27%/-24%[4][17] - 板块公司业绩分化,老凤祥/周大生归母净利润同比-13.1%/-1.3%,老铺黄金/潮宏基归母净利润同比+285.8%/+44.3%[4][17] - 当前市场竞争以产品力和品牌力为核心要素,品牌公司加大产品开发和推广力度[4][17] 投资建议 - 港股运动鞋服推荐安踏体育(2025年PE 18倍)、李宁(2025年PE 19倍)、特步国际(2025年PE 12倍),关注滔搏和波司登[5][38] - A股品牌服饰推荐海澜之家(2025年PE 14倍)、稳健医疗(2025年PE 23倍),家纺板块关注罗莱生活(2025年PE 14倍)[5][70] - 纺织制造推荐申洲国际(2025年PE 13倍),关注华利集团(2025年PE 17倍)和伟星股份(2025年PE 19倍)[5][104] - 黄金珠宝关注周大福(FY2026 PE 19倍)、潮宏基(2025年PE 27倍)[5] 行业走势 - 纺织服饰行业走势数据涵盖2024年9月至2025年8月,与沪深300对比显示行业表现[7]
港股运动鞋服四巨头:营收普增利润分化,折扣战致毛利率承压
36氪· 2025-09-03 07:26
营收表现与增长趋势 - 四大运动品牌2025年上半年营收均实现增长 安踏体育以385.4亿元领跑行业 增速达14.26% 李宁 特步国际 361度营收分别为148.2亿元 68.38亿元 57.05亿元 增速依次为3.29% 7.14% 10.96% [2] - 过去三年中报周期除安踏外均呈现增速下滑 特步国际从14.76%降至7.14% 361度从18.00%波动降至10.96% 李宁从12.98%降至3.29% [2] - 安踏体育连续四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但主品牌与FILA增速降至个位数 超10%整体增速主要由迪桑特 可隆等户外品牌拉动 [2] 线上渠道发展 - 线上渠道成为共同增长亮点 安踏体育 李宁 361度线上营收增速分别为17.6% 7.4% 45% 特步主品牌电商占比超30% [2] - 线上业务已成为重要营收支柱 安踏体育 李宁 361度线上营收占比分别为34.8% 29% 31.8% [3] - 线上扩张拖累毛利率 安踏体育毛利率下降0.7个百分点至63.37% 特步主品牌毛利率降0.3个百分点 李宁毛利率下降0.4个百分点至50.04% [3] 毛利率与成本结构 - 361度毛利率逆势增长0.2个百分点至41.5% 但通过"以价换量"策略实现 成人及儿童服装平均批发售价分别下调4.5%和6.3% 销量增长4.2% [3] - 线上业务成本大幅增加 361度销售费用率提升0.34个百分点至17.67% 电商平台佣金和费用同比增长45.3%至1.21亿元 物流开支增40.2%至1750万元 [4] - 线上获客成本非固定且转化率走低 导致服饰品牌线上业务毛利率难以提升 与线下刚性成本结构形成对比 [4] 净利润表现 - 净利润呈现分化态势 李宁归母净利润17.37亿元同比减少10.99% 安踏体育归母净利润70.31亿元同比下降8.9% [5] - 若剔除2024年Amer Sports上市权益摊薄利得 安踏体育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4.5% 但较2024年同期62.62%增速大幅回落 [5] - 361度净利润8.58亿元同比增长8.61% 低于去年同期12.23%的增速 [5] 产品专业化升级 - 跑鞋市场竞争激烈 四大品牌均依托原创研发打造核心IP并持续迭代 安踏C系列 李宁飞电系列 特步竞速160X系列 361度飞燃系列 [7] - 品牌聚焦细分场景与人群 推出精准细分款跑鞋 如安踏马赫5se适配夏季短训 李宁飞电5C定位国民碳板赛训鞋 [7] 渠道战略转型 - "开大店"成为行业共同选择 旗舰店面积普遍超1000平方米 布局核心商圈或运动主题街区 [8] - 大店功能转向"体验+服务+社交"复合模式 安踏"超级安踏"整合多品类 李宁旗舰店设智能跑步体验区 特步X—STREET设DIY定制专区 361度侧重全家庭运动场景 [8]
港股运动鞋服四巨头:营收普增利润分化 折扣战致毛利率承压
经济观察报· 2025-09-02 19:42
行业竞争与财务表现 - 行业竞争激烈导致折扣力度普遍加大 影响利润增速和毛利率 [2][3] - 2025年上半年四大运动品牌营收均增长但利润分化:安踏体育营收385.4亿元(增速14.26%)、李宁148.2亿元(增速3.29%)、特步国际68.38亿元(增速7.14%)、361度57.05亿元(增速10.96%) [4] - 过去三年中报周期除安踏外其余三家增速下滑:特步从14.76%降至7.14%、361度从18%波动降至10.96%、李宁从12.98%降至3.29% [4] 线上渠道影响 - 线上渠道成为共同增长亮点:安踏线上增速17.6%、李宁7.4%、361度45% 特步主品牌电商占比超30% [4] - 线上业务占比提升但拖累毛利率:安踏毛利率下降0.7个百分点至63.37%、李宁下降0.4个百分点至50.04%、特步主品牌下降0.3个百分点 361度逆势增长0.2个百分点至41.5%但通过降价策略实现(成人服装批发价降4.5% 儿童降6.3%) [5] - 线上扩张导致销售费用率上升:361度销售费用同比增13.2%至10.37亿元 电商平台佣金增45.3%至1.21亿元 物流开支增40.2%至1750万元 [6] 净利润表现 - 净利润增长放缓或下滑:李宁归母净利润17.37亿元(同比减少10.99%)、安踏70.31亿元(同比下降8.9% 若剔除亚玛芬权益摊薄影响则同比增长14.5%)、361度8.58亿元(增速8.61% 低于去年同期12.23%) [7] 产品与渠道战略 - 跑鞋市场竞争激烈 品牌依托原创研发打造IP系列:安踏C系列、李宁飞电系列、特步竞速160X系列、361度飞燃系列 并推出细分场景款(如安踏马赫5se、李宁飞电5C) [9] - "开大店"成为渠道升级共同选择:旗舰店面积超1000平方米 功能从销售转向"体验+服务+社交"复合模式(安踏超级店、李宁中心旗舰店、特步X-STREET、361°超品店) [10]
安踏体育(02020):收入利润双增长,户外板块持续贡献高增长
国证国际· 2025-09-02 19:07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116港元 [1][4][7] 核心观点 - 2025H1收入同比增长14.3%至385.44亿元 股东应占溢利(不包括Amer上市利得影响)同比增长14.5%至70.3亿元 [1][2] - Amer实现扭亏 贡献利润约4.3亿元(24H1为亏损0.2亿元) [1][2] - 宣派股息1.37港元/股 股息率约50% [1] - 上调2025-2027年EPS至4.84/5.36/5.88元 参考2025年22倍PE估值 [1][4] 财务表现 - 毛利率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至63.4% 剔除Amer上市利得影响的归母净利润率18.2%同比持平 [2] - 2025E营业收入预计789.67亿元 同比增长11.5% [5][12] - 2025E扣非归母净利润135.82亿元 同比下降12.9% [5][12] - ROE预计从2024A的25.4%降至2025E的19.2% [13] 品牌分部表现 - 安踏主品牌收入169.5亿元同比增长5.4% 毛利率下降1.7个百分点至54.9% 经营利润率提升1.5个百分点至23.3% [2] - FILA收入141.8亿元同比增长8.6% 毛利率下降2.2个百分点至68.0% 经营利润率下降0.9个百分点至27.7% [3] - 其他品牌收入74.1亿元同比增长61.1% 毛利率提升1.2个百分点至73.9% 经营利润率提升3.3个百分点至33.2% [3] 业务战略 - 安踏主品牌打造多店型策略 安踏冠军针对中高收入人群 ANTA SNEAKERVERSE针对年轻潮流群体 超级安踏聚焦重性价比人群 [2] - 迪桑特和可隆为代表的高端户外板块同店增长快速 迪桑特持续迭代线下高端零售模式 可隆坚持高端户外定位并加大南方市场投入 [3]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94.85港元 总市值2662.64亿港元 [7] - 2025E市盈率17.95倍 市净率3.27倍 [5] - 2025E股息收益率2.22% [5]
港股运动鞋服四巨头:营收普增利润分化 折扣战致毛利率承压
经济观察网· 2025-09-02 09:56
营收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四大运动品牌均实现营收增长 安踏体育以385.4亿元领跑且增速达14.26% 李宁、特步国际、361度营收分别为148.2亿元、68.38亿元、57.05亿元 增速依次为3.29%、7.14%、10.96% [2] - 过去三年中报周期除安踏体育外其余三家呈现增速下滑 特步国际从14.76%降至7.14% 361度从18.00%波动降至10.96% 李宁从12.98%降至3.29% [2] - 安踏体育连续四年保持两位数营收增长 但主品牌与FILA增速降至个位数 超10%整体增速主要由迪桑特、可隆等户外品牌拉动 [2] 线上渠道 - 线上渠道成为共同增长亮点 2025年上半年安踏体育、李宁、361度线上营收增速分别为17.6%、7.4%、45% 特步主品牌电商占比超30% [2] - 线上业务已成为重要营收支柱 安踏体育、李宁、361度线上营收占比分别为34.8%、29%、31.8% [3] - 线上扩张拖累多数企业毛利率 安踏体育毛利率下降0.7个百分点至63.37% 特步主品牌毛利率降0.3个百分点 李宁毛利率下降0.4个百分点至50.04% [3] 毛利率与费用 - 361度毛利率逆势增长0.2个百分点至41.5% 但通过"以价换量"策略实现 成人及儿童服装平均批发售价分别下调4.5%和6.3% 销量增长4.2% [3] - 361度销售费用率同比增长0.34个百分点至17.67% 主要因电商业务扩张 支付电商平台佣金和费用同比增长45.3%至1.21亿元 物流开支同比增长40.2%至1750万元 [4] 净利润表现 - 四大品牌净利润表现分化 李宁归母净利润17.37亿元同比减少10.99% 安踏体育归母净利润70.31亿元同比下降8.9% [5] - 若剔除2024年上半年Amer Sports上市权益摊薄利得 安踏体育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4.5% 但较2024年同期62.62%增速大幅回落 [5] - 361度净利润8.58亿元同比增长8.61% 低于去年同期12.23%的增速 [5] 产品战略 - 跑鞋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四大品牌均依托原创研发打造当家跑鞋IP 安踏有C系列 李宁有飞电系列 特步有竞速160X系列 361度有飞燃系列 [6] - 品牌聚焦细分场景与人群推出"精准细分款"跑鞋 如安踏马赫5se适配夏季短训与通勤 C10PRO服务前掌跑法精英 李宁飞电5C定位国民碳板赛训鞋 [7] 渠道升级 - "开大店"成为四大品牌共同选择 旗舰店面积普遍超1000平方米 布局于核心商圈或高人流量购物中心 [7] - 大店功能转向"体验+服务+社交"复合模式 安踏"超级安踏"整合多品类产品 李宁旗舰店设置智能科技跑步机 特步X—STREET设DIY定制专区 361度"361°超品"店侧重全家庭运动场景 [7]
361度(01361):大装及童装业务齐头并进
平安证券· 2025-09-01 13:35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目标价7.20港元,较当前股价6.36港元有13.2%上涨空间 [6][68] 核心观点 - 公司拥有大装业务及童装业务两条成长曲线,受益于体育运动及户外运动红利期和国货新机遇,长短期均呈现较强韧性 [6][68] - 大装业务定位大众运动市场,聚焦下沉渠道,2024年收入73.8亿元(同比+19.1%),鞋类占比58.1%,服装占比41.9% [6][22] - 童装业务渠道加速扩张,2017-2024年门店从1,797家增至2,548家(CAGR=5.1%),单店面积达112平方米(较2023年增加9平方米) [54][61]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13.4亿元/126.6亿元/140.8亿元(同比+12.5%/+11.7%/+11.2%),归母净利润12.9亿元/14.7亿元/16.6亿元(同比+12.5%/+13.4%/+13.0%) [6][64][68] 公司概览 - 成立于2003年,主营运动鞋服研发、设计、生产及品牌管理,2024年营收100.7亿元(同比+19.6%),归母净利润11.5亿元(同比+19.5%) [10][17] - 三大业务线:大装(跑步、篮球等核心品类)、童装(3-12岁儿童运动装备)、海外线(2014年布局国际市场) [11] - 截至2024年底,中国大陆大装门店5,750家,童装门店2,548家,海外销售点1,365个 [10] - 股权结构稳定,丁伍号持股17.03%为核心控制人,家族合计持股超50% [20] 大装业务分析 - 2024年收入73.8亿元(同比+19.1%),鞋服结构稳定(鞋类58.1%,服装41.9%) [6][22] - 线下渠道聚焦下沉市场,2024年大装门店平均面积149平方米(较2023年增加11平方米),第十代形象店落地提升终端体验 [42][45] - 线上电商收入占比25.9%(2024年线上专供品收入26.1亿元),专供品占全渠道零售比例83.6% [49] - 研发投入领先,累计获870项专利,2025年上半年研发开支占比2.8%,拥有研发人员832名 [26] 童装业务分析 - 2024年收入23.1亿元(同比+18.0%),为第二增长曲线 [64] - 渠道加速扩张的同时提升质量,第五代门店已落地82家,单店面积112平方米(较2023年增加9平方米) [54][61] - 产品科技赋能,推出轻氧跑鞋、轻羽跳绳鞋、龙鳞足球鞋等拳头产品,并运用IP设计打造猎鹰、星环等爆款 [6][62] - 冠名2024亚洲跳绳锦标赛,携手中国国家跳绳队获144枚奖牌,品牌专业影响力提升 [62] 营销与品牌建设 - 连续五届赞助亚运会(包括2026年名古屋亚运会),为世界泳联官方服饰供应商,深化国际体育资源合作 [14] - 2024年广告宣传开支占比12.8%,签约NBA球星约基奇、戈登等代言人,推出首款签名鞋"JOKER 1" [30][36] - 赞助19项马拉松赛事、5项铁人三项赛事及多支国家队,通过IP联名(如蓝精灵)拓展年轻客群 [30][31] 供应链与智能制造 - 鞋服自产比例30.3%,优先匹配高科技及快反产品 [50] - 建立数字供应链协同体系,落地5G智慧工厂,实现生产流程可视化及智能化管理 [50][51] - 产能布局高效,供应链协同网络连接制造商,关键数据互联互通 [50]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毛利率41.1%/41.3%/41.5%,净利率11.4%/11.6%/11.8%,ROE稳定于14.7%左右 [5][64][74] - 采用相对估值法,参照安踏、李宁、特步等可比公司,给予2025年PE 10.5倍(低于行业均值14.0倍) [67][69] - 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PE 9.3倍,PB 1.1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5][69]
半年营收创新高,安踏集团并购提速再“添丁”,多元布局寻觅新增长极
华夏时报· 2025-08-29 18:37
核心观点 - 安踏集团通过成立合资公司MUSINSA中国和收购Jack Wolfskin等举措加速多品牌战略布局 旨在探索时尚与体育产业融合并寻找新增长曲线 [2][3][4][5][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85.44亿元 同比增长14.3% [2][5] - 净利润70.31亿元 同比减少8.9% 但剔除亚玛芬上市权益摊薄影响后净利润同比增长14.5%至70.3亿元 [2][5] - 安踏品牌营收169.5亿元(占比44%)同比增长5.4% FILA品牌营收141.8亿元(占比36.8%)同比增长8.6% 其他品牌营收74.1亿元(占比19.2%)同比增长61.1% [5] 品牌战略 - 多品牌组合包括安踏 FILA 迪桑特 可隆 Jack Wolfskin MAIA ACTIVE等 [4][5] - 主品牌安踏和FILA增长放缓:安踏2023-2024年维持约10%增长 FILA 2022-2024年营收增幅分别为-1.4% 16.6% 6.1%(2019年增幅达73.9%) [6] - 其他品牌增速显著但规模仍需发展 [6] 运营效率 - 2025年上半年平均存货周转日数136天 同比增加22天 远高于李宁(61天) 特步(94天) 361度(109天) [7] - 存货金额104.12亿元 同比增加29.9% 但较2024年末减少3.2% [8] - DTC模式占安踏品牌营收55.5%(94.13亿元) 高存货周转天数部分归因于该模式 [8] 投资与并购 - 与韩国MUSINSA成立合资公司(持股40%) 主导自有品牌和集合店在中国发展 交易预计2025年9月底完成 [2][3] - MUSINSA为韩国最大时尚平台 2024年交易额超4万亿韩元 2023年投后估值3.5万亿韩元(约27.6亿美元) [3][4] - 2024年5月完成收购德国户外品牌Jack Wolfskin [4] - 并购战略聚焦强品牌价值基因的品牌和高潜力新兴品牌 [8] 盈利能力变化 - 2025年上半年安踏品牌毛利率54.9%(同比下滑1.7个百分点) FILA毛利率68%(同比下滑2.2个百分点) [6] - 毛利率下滑原因包括专业产品成本投入增加 线上业务占比提升(安踏)以及产品功能升级和鞋类占比提升(FILA) [6]
安踏集团股价连跌两日,下半年主品牌怎么走?
新浪财经· 2025-08-28 20:18
财务表现 - 2025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4.3%至385.44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4.5%至70.31亿元 [1] - FILA品牌收入同比增长8.6%至141.8亿元,"所有其他品牌"收入同比大涨61.1%至74.1亿元 [1] - 安踏主品牌营收同比增长5.4%,未达全年高单位数增长指引 [2] - 安踏主品牌经营溢利同比增长12.6%,经营溢利率提升1.7%,但毛利率同比下降1.7% [4] - 平均存货周转天数增加22天至136天,剔除狼爪收购影响后实际增加18天 [6] 品牌运营策略 - 主品牌增长未达预期主因加盟商表现欠佳及618线上爆发力不足 [2] - 毛利率下降主因专业产品成本增加和线上业务占比上升的结构性变化 [4] - 通过降本增效保持经营溢利增长,下半年目标维持20-25%经营利润率 [4] - 推出新型高毛利渠道包括安踏冠军店(近100家/店效50万+)、SV作品集店(62家/店效60万)、Palace/Arena店(130家/店效85万)及超级安踏(70家) [8] - 新业态门店总数占比不足全部门店7100家的1% [9] 渠道优化举措 - 推进线上渠道改进包括产品打通和组织灵活化,备战双十一购物节 [6] - 超过1200家门店已入驻美团闪购,计划年内达5000家,实现线上线下货品/库存/财务/折扣打通 [6] - 鼓励加盟商开设集合店和"灯塔店"以抢占存量市场份额 [6] - 超级安踏门店采用仓储式陈列/自助购物/全品类/无季节性商品策略,主打高质价比 [8] 国际化战略 - 2023年启动出海战略,2024下半年成立国际事业部支持北美/中东/拉美/东南亚大区 [9] - 东南亚市场上半年增速翻倍,中东市场成为重要增长点 [9] - 北美市场通过欧文合作、进驻Footlocker及2025年9月洛杉矶比弗利山庄旗舰店提升全球影响力 [10] - 收购狼爪品牌并传闻收购锐步,借力打开欧美大众市场 [13] 投资布局 - 与韩国MUSINSA成立合资公司(MUSINSA中国),安踏持股40% [13] - MUSINSA STANDARD上海首店将落户淮海路百盛,Musinsa Store计划2026年第一季度在徐家汇试运营 [13] - 对MUSINSA投资属财务投资,不参与运营,该公司最快2026年在韩或美上市 [14] - 投资策略从高端品牌收购转向大众品牌补足中端户外市场缺口,并涉足时尚领域投资 [13]
李宁(2331.HK):25H1利润下滑 坚定推进科技升级及奥运营销投入
格隆汇· 2025-08-27 04:07
核心财务表现 - 25H1公司收入同比增长3.3%至148.17亿元,净利润同比下降11%至17.37亿元 [1] - 董事会建议宣派中期股息每股33.59分,派息率50% [1] - 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规模分别为23.8亿元、25.3亿元、27.2亿元,同比增速为-21%、7%、7% [1][3] 分品类表现 - 跑步和综训品类流水均取得15%增长,专业跑鞋销量突破1400万双 [1] - 超轻、赤兔、飞电三大核心IP销量突破526万双 [1] - 篮球品类下跌20%,羽毛球收入占比达7%左右 [1] - 积极拓展匹克球、网球等新品类 [1] 渠道结构 - 电商收入增长7%至43亿元,占比29%,电商直营流水实现高单位数增长 [2] - 线下直营收入下滑3%至34亿元,占比23% [2] - 加盟收入增长4%至69亿元,占比47% [2] 门店运营 - 截至25年6月门店合计7534家,同比减少143家 [2] - 李宁大货店减少140家至6099家,平均面积242平方米,平均月店效30万(较24H1的31万略有下降) [2] - 童装店净减3家至1435家,月店效14万(较24H1的13万提升) [2] 库存状况 - 25H1渠道库存同比增长低单位数,库销比保持4个月健康状态 [2] - 渠道库存中6个月以内新品占比82% [2] 盈利能力 - 25H1毛利率下降0.4个百分点至50% [3] - 管理+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0.7pcts至34.2% [3] - 经营利润率同比下降0.2pcts至16.5% [3] - 净利率同比下降1.9pcts至11.7%,主因计提1.06亿元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及所得税率提升 [3] 未来展望 - 管理层保持2025年收入持平、净利润率高单位数指引 [1][3]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规模分别为287.4亿元、299.6亿元、311.1亿元,同比增速0%、4%、4% [3] - 公司持续优化渠道结构,坚定投入奥运等营销资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