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汽精神
icon
搜索文档
“强国总师思政课”第五期在四川大学举行
中国青年报· 2025-10-26 21:13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实习生 吴映嬉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鑫昕)10月23日,"强国总师思政课"第五期 活动在四川大学举办。国家卓越工程师、东方电气风电首席专家贺建华以《逐水追风 用"中国造"点亮 万家灯火》为题,与250余名师生分享了我国电力装备从落后到领先、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历程。 "强国总师思政课"第五期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东方电气集团是全球最大的能源装备制造企业集团之一,发电设备产量连续20年位居世界前列,打造了 包括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的白鹤滩1000兆瓦水电机组,国家核电名片"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世界首台18兆 瓦、26兆瓦级海上风电机组等在内的多项发电装备。 从水电到风电,支撑贺建华与团队一路披荆斩棘的,是"不怕牺牲、敢于胜利、坚韧不拔、艰苦创业、 自主创新、勇攀高峰"的东汽精神。贺建华强调,这是一种泰山压顶不弯腰、奋力拼搏、迎难而上的革 命英雄主义精神。 "而今东方电气集团的产品已遍布世界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中国装备装备世界'的梦想。"贺建 华勉励在场学子,作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跨越的生力军,同学们要擦亮眼睛选赛道、锻炼实干之 心、筑牢健康之基,成长为堪当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
东方电气:智造引领绿色未来,东汽精神铸就大国重器
环球网· 2025-05-13 13:14
智能制造转型 - 公司旗下东方电机建成400米长的数字化车间,配备350吨重型卧车加工近百吨重的百万千瓦热电转轴 [1] - 叶片无人车间通过工艺参数建模、三维仿真等技术实现全流程无人化,高级计划排程系统实现设备秒级任务调度 [2] - 汽轮机总装环节应用自研数字预测系统,总装周期缩短40%,产能提升60%,焊接车间实现行业首个"三零"(零变形、零缺陷、零排放)数字化场景 [3] - 公司成为行业唯一通过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双国标四级认证的企业,建成9个数字化车间 [3] 核心技术突破 - 核电转轴加工精度达0.01毫米(头发丝的1/10),抽水蓄能球阀实现滴水不漏的金属密封技术 [2] - 碳捕集技术采用化学链燃烧工艺,5兆瓦中试装置碳捕集率超95%,出口二氧化碳浓度达90%以上,单位成本降至100元/吨(传统工艺300元/吨) [4] - 碳捕集技术通过载氧体循环实现燃烧后二氧化碳自分离,无需额外空分环节,计划推进20兆瓦示范项目 [4][5] 企业精神与品牌建设 - 东汽精神定义为"不怕牺牲、敢于胜利,坚韧不拔、艰苦创业,自主创新、勇攀高峰",源于2008年汶川地震后27亿元资产损失下的快速重建 [5][6] - 数字化转型初期面临"四个不会"(不愿转、不敢改、不会干、缺人手),通过七人攻坚组突破技术瓶颈 [6] - 公司将东汽精神融入智能制造与碳捕集技术研发,推动中国制造从"追赶者"向"领跑者"转型 [1][6] 行业地位与战略方向 - 公司大型装备制造体现"更快、更准、更绿"趋势,如百万千瓦级热电转轴加工与绿色焊接技术 [1][3] - 碳捕集技术从实验领先(5兆瓦)向产业领跑(20兆瓦示范)迈进,探索能源脱碳经济路径 [4][5] - 数字化车间与无人产线成为中国制造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标志性案例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