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能源装备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西子洁能(002534) - 002534西子洁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2
2025-09-12 21:27
业务结构 - 公司业务分为四大板块:余热锅炉、清洁环保能源装备、解决方案、备件及服务业务 [3] - 余热锅炉产品包括燃机余热锅炉、干熄焦余热锅炉等,客户涵盖五大电力、钢铁、建材、水泥等高耗能行业 [3] - 清洁环保能源装备包括垃圾焚烧锅炉、生物质锅炉、熔盐吸热器等,应用于垃圾处理、石化、核电和光热项目 [3][4] 重点项目与技术指标 - 国能河北龙山600MW火电机组熔盐储热项目于2024年12月28日试运行,2025年4月11日正式投运 [5] - 项目性能:机组负荷最低可降至51兆瓦(8.5%额定容量),持续4小时;额定工况下出力增加47兆瓦,持续6小时 [5] - 熔盐储热系统热交换效率≥98%,电转换效率≥70%,调频能力提升1.5倍 [5] 市场布局 - 下游客户包括钢铁、建材、石化、水泥、化纤等高耗能企业及五大电力集团 [6] - 海外市场聚焦东南亚、南美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洲、中东) [9] - 2024年以来海外新增订单占比持续提升 [9] 战略发展方向 新能源与储能 - 重点拓展熔盐储能在光热发电、用户侧储能、火电灵活性改造及零碳园区的应用 [7][8] - 参与青海3座350MW独立光热电站项目竞标,推动光热发电进入3.0时代(大容量、低成本、独立装机) [11] - 已建成西子航空零碳工厂及浙江省最大用户侧熔盐储能项目(绍兴绿电模式) [13] 核电领域 - 持有民用核二三级制造许可证,2025年战略布局核电产业 [10] - 崇贤制造基地建设核电专用清洁车间(一期2025年9月底投用) [10] - 2025年8月设立合资公司杭州西子核能科技有限公司,聚焦核岛关键设备研发 [10] 光热领域优势 - 参与17个光热发电示范项目,参建的青海德令哈50MW光热电站为全球首个达产塔式熔盐电站 [12] - 该电站2022年发电量达1.464亿kWh,连续三年实现达产 [12] 政策支持 - 2025年6月国家鼓励绿电直连项目,促进新能源就近消纳 [13] - 2025年7月推动零碳园区建设,支持园区低碳化改造 [13]
致远新能(300985.SZ):苏州致邦的产品不能应用于绿氨领域
格隆汇· 2025-09-12 15:53
公司业务布局 - 全资子公司苏州致邦能源装备有限公司产品包括船用甲醇燃料供气系统和岸基甲醇加注撬块系统 [1] - 产品应用领域集中于内河船舶市场 [1] - 明确排除绿氨领域的产品应用能力 [1] 技术路线定位 - 甲醇燃料供气系统技术路线聚焦甲醇能源方向 [1] - 岸基加注系统配套基础设施环节 [1] - 技术应用范围限定于船舶动力场景 [1]
致远新能一实控人拟套现亿元 2024转亏2021上市募8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9-12 15:52
控股股东减持计划 - 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王然持有公司股份3500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18.77% [1] - 计划通过集中竞价减持不超过185.51万股 占总股本1% 通过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371.02万股 占总股本2% [1] - 按19.8元/股测算 减持套现金额约1.1亿元 [2] 首次公开发行情况 - 2021年4月29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发行3333.34万股 发行价24.9元/股 [2] - 募集资金总额8.3亿元 净额7.77亿元 较原计划少3935.42万元 [2] - 发行费用5265万元 其中保荐机构长江保荐获得承销保荐费用4353.78万元 [3] 募集资金用途 - 原计划募集8.17亿元 其中5.25亿元用于LNG供气系统智能制造基地 [2] - 9862.54万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 4350.79万元用于营销网络建设 [2] - 1.5亿元计划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2] 2023年度分红及财务表现 - 实施每10股派4元现金分红 合计派现5317.91万元 同时每10股转增4股 [3] - 2023年营业收入11.52亿元 同比下降35.18%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1.92亿元 同比由盈转亏 [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49亿元 同比大幅恶化 [3] 公司治理结构 - 张远 王然 张一弛为公司的共同实际控制人 [4]
调研速递|杰瑞股份接受易方达基金等17家机构调研,聚焦业务优势与发展亮点
新浪财经· 2025-09-11 21:56
调研活动概况 - 杰瑞股份于近期接受易方达基金、摩根基金等17家机构的调研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与现场参观 分两场进行 场次一于2025年9月10日09:00-12:00 场次二于2025年9月11日15:00-17:30 地点均为公司总部大楼会议室 [1][2] - 参与调研机构包括易方达基金、景顺长城基金、国投瑞银基金等多家知名金融机构 公司参会人员有曲宁、毛彩霞、宋翔、王鹤扬 [2] - 调研围绕公司天然气业务、海外业务、核心产品及现金流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 并安排现场参观 介绍园区规划 展示公司企业文化、业务布局及关键设备与部件 [1][4] 天然气业务 - 天然气业务已成为公司业绩重要支撑与增长点 公司凭借贯穿气体开发-净化处理-液化储运-终端利用全业务链条的技术布局 构建起天然气全产业链一体化解决方案能力 [3] - 采用工艺设计+装备制造+工程实施产业协同模式 能为客户提供项目全生命周期价值服务 公司坚持创新驱动 提升设备自制率与质量 拥有多项管理体系资质 [3] - 为满足业务发展 建成并扩建天然气工业园 产能提升三倍以上 [3] 海外业务 - 国际化战略成效显著 业务遍布7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5年半年度海外市场收入达32.95亿元 同比增长38.38% [3] - 新增订单同比增长24.16% 毛利率持续优化 通过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加速海外产能建设等 提升市场能力与品牌影响力 [3] 核心产品创新 - 公司具备自主研发和生产制造压裂柱塞泵能力 配套全系列高压柱塞泵 近期推出盘古系列柱塞泵 具有超长寿命、超大排量特点 亿冲次循环性能无损 [3] - 核心结构与零部件通用率达85% 维护成本降低50% 柱塞泵状态检测系统助力构建健康画像 为智能压裂提供关键数据 [3] - 新款柱塞泵已获客户订单 提升市场竞争力 [3] - 公司成立山东杰瑞敏电能源有限公司推动发电业务 可提供燃气内燃发电机组、航改型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及相关服务 在国内外实现应用 在北美市场取得新订单 [3] 现金流与分红 - 公司重视现金流管理 秉持有现金流的净利润理念 执行收现举措 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1.44亿元 同比增加20.83亿元 [4] - 基于现金流改善与对投资者回报的重视 2024年度权益分派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6.9元(含税) 共计派发7.06亿元(含税) [4] - 2025年半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元(含税) 预计派发1.53亿元(含税) 未来将持续强化投资者回报机制 [4]
西子洁能(002534) - 002534西子洁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1
2025-09-11 21:28
公司业务概览 - 公司主要从事余热锅炉、清洁环保能源发电装备等产品的咨询、研发、生产、销售、安装及工程总承包业务,提供环保设备和能源利用整体解决方案 [3] - 业务分为四大板块:余热锅炉、清洁环保能源装备、解决方案、备件及服务业务 [4] - 余热锅炉产品包括燃机余热锅炉、干熄焦余热锅炉、烧结机余热锅炉等,客户涵盖五大电力、钢铁、建材、水泥等高耗能行业 [4] - 清洁环保能源装备包括垃圾焚烧锅炉、生物质锅炉、熔盐吸热器、核电设备等,应用于垃圾处理厂、核电站和光热项目等新能源领域 [4] 光热业务发展 - 光热发电技术凭借“低碳发电+灵活可调+电网友好”三大优势,成为我国风光大基地低碳发展的重要支撑 [5] - 青海省2024年底优选3座350兆瓦独立光热电站,上网电价为0.55元/千瓦时,标志光热进入大容量、低成本、独立装机的3.0时代 [5] - 公司参与光热电站吸热、换热、储热环节,提供核心设备 [6] - 自2010年进入光热领域,已参与17个光热发电示范项目,参建的青海德令哈50MW光热电站2022年发电量达1.464亿kWh,是全球首个达产的塔式熔盐储能光热电站 [6] - 公司将利用市场和技术先发优势,积极争取3个350MW项目的订单机会 [5] 订单与业绩 - 2025年上半年新增订单27.84亿元,其中余热锅炉7.03亿元,清洁环保能源装备2.81亿元,解决方案14.77亿元,备件及服务3.23亿元 [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在手订单61.19亿元 [7] 未来增长方向 - 新能源市场:依托熔盐储能技术,拓展光热发电、用户侧储能、火电灵活性改造、零碳园区等应用场景 [8] - 核电市场:升级建设核电专用制造清洁车间(预计2025年9月底一期投入使用),提升核电产品制造能力 [9][12] - 海外市场:聚焦东南亚、南美洲、“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利用优势产品(如燃机余热锅炉)提升国际市场份额 [9][10] - 2024年以来海外市场新增订单占比不断提升,成为业绩增量重要组成部分 [10] 核电领域布局 - 公司在核电领域已有20多年经验,持有民用核二三级制造许可证 [12] - 2025年8月设立合资公司杭州西子核能科技有限公司,作为进军核电领域的重要平台 [12] - 未来将聚焦核岛关键设备研发制造,拓展三代核电、四代核电、可控核聚变等领域 [13] 其他信息 - 产品交付周期:国内项目6-12个月,海外项目略长,备件类即时维护 [11] - 海外重点区域:东南亚、南美洲、“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非洲、中东) [10]
国际著名氢能专家、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肖钢一行来兰石集团参观交流
证券时报网· 2025-09-10 19:36
公司动态 - 国际氢能专家肖钢一行到访兰石集团开展技术交流与产业调研 [1] - 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志民和副总工程师王玉虎等参与座谈 [1] - 双方围绕氢能技术创新产业布局与国际合作进行交流探讨 [1] 行业合作 - 专家认为公司在能源装备制造领域积淀深厚具备布局氢能全产业链的突出优势 [1] - 双方将共同推进氢能标准体系建设深化国际合作 [1] - 合作旨在加速氢能规模化应用进程 [1]
东方电气20250901
2025-09-02 08:42
**东方电气2025年上半年经营与业务分析** **公司概况与整体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81.51亿元,同比增长4.03%[4] * 利润总额124.94亿元,同比增长18.38%[4] * 归母净利润19.1亿元,同比增长12.91%[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74%[4] * 新增生效订单654.85亿元,同比增长16.78%[2][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负值,同比减少40多亿元,主要因采购支出增加、加大清欠力度采用现金支付以及风电项目处于建设投入阶段[7] **分业务板块表现与分析** **可再生能源装备板块(风电为主)** * 板块新增订单约200亿元,相较去年同期140亿有显著增长[6] * 风电业务新增订单达到135亿元,竞争力明显增强[6] * 风电业务实现收入、毛利润和净利润均提升,得益于订单量大和储备式生产[12] * 木垒一期100万千瓦自建项目全容量并网转入商业运行,对毛利产生较大影响[13] * 行业低价竞争态势缓解,陆上主机价格回升了100~200元每千瓦,海上主机价格保持稳定[13] * 公司持续开展全价值链降本增效工作[13] * 上半年新增中标约700万千瓦,目前手持订单约1,300万千瓦[13] * 7月公司挂牌转让新疆两家新能源电站股权,有望进一步改善盈利状况[10] **清洁高效发电装备板块** **火电(煤电)业务** * 煤电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上半年为19.13%,二季度为20.4%[15][26] * 去年底绝大部分低毛利煤电订单已基本消化完毕[15] * 全年毛利率预计维持在20%左右[2][25] * 1-8月煤电脱硫脱硝装置发标总量为3,188万千瓦,预计全年发标可能超过6,000万千瓦,有可能达到7,000万千瓦[3][20] * 火电板块在手订单总量约为364亿元[27] **核电业务** * 核能业务收入同比增长,但毛利率有所下滑,主要由于不同项目毛利率差异较大,今年确认收入的项目毛利率相对较低[8] * 公司努力降低制造成本,例如华龙一号从每千瓦18,000元降至15,000元[2][9] * 积极拓展小堆、初级堆等新领域研发合作,目前研发合作金额接近4,000万元,今年预计达到1亿元左右[11] * 核电新增生效订单约48亿元[19] **水电业务** * 水电业务订单质量提升,新生效订单61亿元,新中标订单73亿元,同比增加3%和12%[14] * 同类型机组中标价格同比和横比都有所增加[14] * 但上半年毛利率下滑,主要由于确认收入的订单差异导致,新签订的优质订单尚未完全反映[14] **气电业务** * 气电订单同比下降40%,新增生效订单21亿元[6][19][20] * 受资源禀赋限制,总规模难以大规模增长[5][20] **其他业务板块** * 现代制造服务业新增订单57亿元[19] * 工程与贸易新增订单75亿元[19] * 新兴成长产业新增订单70亿元[19] * 电站服务业务营收20多亿元,但毛利率同比下滑了6个百分点至34%左右,主要因今年高毛利订单占比减少[24] * 电站服务在手订单总量约为90亿元[27][29] **研发、减值与未来展望** **研发投入与新兴产业** * 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6%,主要集中在电机、汽轮机、锅炉、燃机、风电和水电等领域[17] * 氢能领域上半年收入规模接近1亿元,预计全年略高于去年[5][17] **资产减值** * 上半年计提资产减值4.57亿元,其中合同资产坏账准备为4.19亿元,主要因未到期质保金挂账后按账龄组合计算金额增加[5][18] * 全年资产减值将会有所变动[5][18] **未来规划与市场展望** * 抽水蓄能招标量逐年增加,今年预计达到3,600万千瓦,并将保持平稳增长[5][21] * 对"十五五"期间煤炭产业健康发展充满乐观[20] * 公司在煤电脱硫脱硝市场的市占率维持在30%以上[20] * 公司分红比例今年为46.几%,未来三年每年增加至少一个百分点,最终达到50%左右[22] * 关注雅鲁藏布江相关新项目(如雅夏和墨脱),期望获得设备订单[23][24] * 2025年资本开支重点包括固定资产投入和风电资源投入,雅夏项目不影响2025年正常支出[25]
直击中集集团中期业绩说明会:港股翻倍行情引关注,700多亿能源装备订单支撑长期发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20:03
中期业绩表现 - 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761亿元 归母净利润约12.8亿元 同比上升47.63% [3] - 整体毛利率同比提升1.94个百分点至12.67% 六大业务板块毛利率大都有不同程度提升 [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改善至71.54亿元 同比由负转正 增幅近600% 期末在手现金259.18亿元 [3] 财务结构优化 - 总负债保持稳定 资产负债率维持在61% 有息负债规模较去年同期下降51亿元至412亿元 有息负债率稳定在23% [3] - 公司积极处置非核心资产 持续优化债务结构 [3] - 实施2亿元A股回购后宣布新一期H股回购计划(规模不超过5亿港元) 截至8月27日累计回购H股金额约0.56亿港元共864万股 [3] 能源业务发展 - 海洋工程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0.14亿元 同比增长2.95% 毛利率同比提升5.85个百分点至10.8% 净利润2.81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4] - 能源化工及液态食品业务利润达4.60亿元 近乎翻倍 [5] - 两大能源业务平台在手订单规模达700余亿元 深海油气装备订单排产至2027/2028年 [4][5] 战略与市场定位 - 海洋工程装备业务深度契合国家"十五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 聚焦海上风电等新兴产业发展 [4] - 2024年揽获2艘FPSO船体总包订单及1艘FLNG改装总包订单 全球高端海工装备市场竞争力提升 [4] - 海工业务有望进入业绩上升阶段 受益于全球油气投资复苏与能源转型加速 [5] 市场表现与预期 - 4月以来港股累计涨幅接近100% A/H股折价率从47%收窄至接近平价 [1][5] - 晨星将公允价值评估上调至10港元 多家券商给予买入评级 [5][6] - 全球集装箱贸易量预计增长2.6% 海工景气度持续上行 [5][6]
捷佳伟创拟用不超65亿元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
新浪财经· 2025-08-28 01:19
核心观点 - 公司拟使用不超过人民币65亿元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 旨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并增加收益 [1][2] 资金管理方案 - 资金额度为不超过65亿元人民币 自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12个月内可滚动使用 [1] - 投资产品期限不超过36个月 聚焦安全性高、低风险及流动性好的理财产品 [1] - 资金管理决策由董事长及总经理在授权范围内行使 财务负责人具体执行 [1] 风控措施 - 财务部门负责事前风险评估及投后监测 重点关注产品投向及项目进展 [2] - 运营监察部门负责资金使用审计与监督 [2] - 独立董事及监事会拥有监督权 可聘请专业机构审计 [2] 实施进展 - 议案已获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及第五届监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 [1][2] - 后续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2]
宏华集团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归母净利润大幅提升 实现高质量增长
证券日报· 2025-08-27 19:41
核心财务表现 - 毛利润同比增长12.3%至人民币3.39亿元 毛利率提升2.1个百分点至13.0% [4]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1433.5%至人民币0.37亿元 [4] - 新生效订单总额达人民币45.78亿元 同比增长14.2% 其中海外订单同比增长107% [4] 业务板块表现 - 压裂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1.1%至人民币4.33亿元 [1] - 海洋板块收入同比增长35.0%至人民币6.17亿元 其中海洋油气及海工装备制造业务收入同比激增1171.4% [1] - 中东市场收入达人民币10.3亿元 同比上升32.1% 陆地钻机业务在中东地区收入人民币6.83亿元 同比增长34.47% [1] 战略订单突破 - 中东市场斩获15亿元智能钻机订单及超1亿美元沙漠快移钻机订单 [1] - 印尼市场签订数套新型车载电动钻修一体机订单 实现中小马力绿色油气装备市场突破 [1] - 中东客户签订6艘海洋工程船(OCV)订单 实现特种船舶领域出海突破 [1] - 国内市场入围中石化自动化机具年度框架并中标多个新能源及船舶工程项目 [1] 研发与技术创新 - 智能钻机2.0研发及国家级深地钻机项目顺利推进 [2] - 与国内高校及企业合作开展钻井数字化边缘计算研发 [2] - 与头部油气企业联合开展智能压裂示范项目 显著提升作业效率 [2] - 首个"光伏+油气"项目落地 实现油气田领域光伏发电和零碳供电突破 [2] - 荣获2025石油石化装备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及全国钻标委标准创新奖二等奖 [2] 战略发展方向 - 推进装备高端化、智能化进程 巩固陆地钻机、零部件、钻井工程服务三大业务 [2] - 把握国内压裂业务发展机遇并推动海外拓展 [2] - 培育海洋板块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2] - 依托APIQ2资质和全球化运营体系提升客户服务能力 [2] - 通过技术协同和资源整合增强全球能源装备市场竞争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