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个人所得税退税
icon
搜索文档
“走出去”人员如何进行个税退税,点击了解→操作步骤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6-18 08:57
境外个人所得税抵免政策 - 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可抵免已在境外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 但抵免额不得超过按中国税法计算的应纳税额 [1] 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退税流程 退税申请操作 - 登录自然人电子税务局后 通过【我要查询】-【申报信息查询】-【申报查询】路径操作 [3] - 在未完成事项中查看可申请退税金额并点击【申请退税】 需确认退抵税金额及绑定银行卡 [3][4] - 支持撤销退税申请 路径为【申报查询】-【查看】-【撤销退税申请】 需填写撤销原因 [5] - 退税进度查询路径为【申报查询】-【查看】-【退税记录】-【查看进度】 [6] 证明材料上传 - 税务审核过程中可能要求补充上传证明材料 需通过消息中心【年度汇算提醒】进入上传模块 [5] - 支持上传格式为BMP/PNG/JPG/JPEG(单张<1.5M)或PDF 单次最多15个文件 情况说明限1000字 [5] - 必须提供境外完税证明、税收缴款书或纳税凭证及出入境记录 [5] 申报记录查询功能 - 通过【查看申报记录详情】可跳转至申报查询记录详情页面 查看基础信息、计税详情、缴税记录等数据 [6][8] - 退税流程结束后(审核通过/不通过或撤销) 上传材料模块仅支持查看历史记录 不可修改 [7] 相关税务文件 - 涉及财政部税务总局2020年第3号公告关于境外所得个人所得税政策 [5] - 提供45项个税汇算相关链接 涵盖专项附加扣除、退税进度查询、更正申报等操作指南 [11] 注:文档中表格内容(如韩文部分)及非操作指引类信息(如提醒声明)未纳入总结 [9][10][12][14]
个税年度汇算之如何查询退税进度操作步骤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5-26 08:52
2024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流程 - 2024年度汇算将于3月1日正式开始,纳税人可通过专题页提前准备[3] - 纳税人可填报7项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已填报2项的需核对[3] - 申报入口分为"开始申报"和"查看申报记录",支持查询往期记录[4] 退税进度查询与状态解读 - 退税流程分为四阶段:提交申请成功→税务审核→国库处理→完成[6][9][14][17] - 税务审核中状态需耐心等待,审核不通过会通过APP消息、短信等多渠道通知[8][9][10] - 国库处理失败多因银行账户信息错误,需修正后重新提交[16] - 完成状态显示"国库处理完成√",需关注到账情况[6][17] 异常处理与材料补充 - 审核不通过需根据税务机关意见更正申报,如自行填写空白申报表需1日内补充材料[12][13] - 证明材料支持BMP/PNG/JPG/PDF格式,最多可上传15份[12] - 银行卡认证单日上限5次,需使用I类账户且信息匹配[17] 历史申报数据 - 2021-2024年度汇算记录显示已退税额,2023年度显示已缴税额[5] - 申报记录分类为未完成/已完成/已作废,可查看缴税、退税明细[5][9] 信息验证渠道 - 退税进度仅通过个税APP官方系统推送,需警惕非官方平台信息[18][20] - 浙江税务为本文信息来源[21]
先买房还是先卖房?房产置换多处可省税
广州日报· 2025-05-09 05:56
置业提醒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龙乐乐)日前,国家税务总局12366纳税服务平台以热点问题答复形式解读了 多项可享受"住房贷款利息个税专项附加扣除"的条件,也使得"买房省税"这一话题进入了置业者的视 野。当前,通过房产置换实现居住改善的置业者越来越多,但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操作过程中若不注 重细节,则很有可能白白浪费了这个"福利"。 如果碰到类似吴小姐这样的问题怎么办?对此,有中介业内人士表示:大多数"收回折扣"都是话术,尤 其在当前市场新房选择充分的情况下,可以确保二手房网签后再下手。"实在是碰到了类似问题,开发 商的网签时间也并非无法沟通。"该业内人士说道,关键是要搞清楚退税的细节。 置业提醒 符合条件的置换客也可申报专项附加扣除 除了个人所得税退税,12366纳税服务平台所提及的住房贷款利息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同样是不可忽视 的"省税"利器——以年收入15万元计算,每年可省约1200元。 除了已经给予公开解读的"二套转首套""商转公""贷款置换"等情况之外,符合条件的置换者也可以申请 首套住房贷款的专项附加扣除。"对于个人而言,若置换前的房产未申报过该项专项附加扣除的,且置 换后房产享受首套房贷利率,可以 ...
退税进度怎么查询?个人所得税汇算热点问答来啦!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5-05 18:46
个税汇算退税类型 - 纳税年度综合所得年收入不足6万元但预缴过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可申请退税 [1] - 纳税年度有符合条件但未申报的专项附加扣除或公益捐赠支出的可退税 [1] - 因年中就业/退职导致基本减除费用等扣除不充分的纳税人可退税 [1] - 无任职单位仅取得劳务报酬等收入的纳税人需通过汇算办理税前扣除 [1] - 劳务报酬等所得预扣率高于全年综合所得税率的可退税 [2] - 纳税年度开通个人养老金账户并存入资金的纳税人可退税 [2] - 年终奖并入综合所得后未提高税率级数的纳税人可能获得退税 [3] 大病医疗专项扣除标准 - 医保目录内自付部分累计超1.5万元的部分可扣除 [1] - 扣除限额为8万元/纳税年度 [1] 退税进度查询方法 **方法一** - 登录APP首页点击"2024综合所得年度汇算"专题页的【查看记录】 [4] - 在申报记录详情页点击【退税记录】查看状态详情 [4] **方法二** - 通过底部【办&查】-【查询】-【申报记录】进入 [6] - 选择【已完成】的2024年度汇算记录查看退税状态 [6][7] **方法三** - 首页点击【去申报】后选择【查看申报记录】 [8] - 选择对应年度记录后进入【退税记录】查看进度 [9] 退税审核不通过原因 - 申报材料无法证明退税合理性或存在数据疑点 [10] - 纳税人未按规定补正证明材料或说明 [10] - 预留联系方式错误导致税务机关无法核实 [10] - 银行账户信息错误或无效 [10] 补充材料操作流程 - 收到税务部门电话/短信提醒或APP【消息】红点提示需及时处理 [12] - 通过【消息】-【年度汇算提醒】或【待办】-【未办结】进入补充材料界面 [13][14] - 需在1-3日内上传国家医保服务平台截图或医疗票据等证明材料 [15] - 支持上传BMP/PNG/JPG/JPEG/PDF格式文件(最多15张) [15]
收藏!个税年度汇算常见退税情形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5-03 08:40
个人所得税计算规则 - 综合所得应纳税额计算公式:[(综合所得收入额-60000元-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其他扣除-公益捐赠)×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减免税额-已预缴税额 [2] -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综合所得适用)共7档,最高税率45%对应超过960000元的部分 [2] 主要税前扣除项目 - 基本减除费用6万元/年,含社保及住房公积金等专项扣除 [3] - 专项附加扣除涵盖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7类,其中大病医疗扣除标准为医保目录内自付部分超15000元至80000元限额 [3][8] - 其他扣除包括企业年金、商业健康保险、个人养老金及公益捐赠(公益捐赠扣除限额为应纳税所得额30%,特定情况可全额扣除) [3][15] 典型退税情形案例 - **情形1**:年收入不足6万元但预缴个税者可全额退税,如小王年收入41000元退税30元 [4][5] - **情形2**:未申报专项附加扣除导致多缴税,如小林因补扣大病医疗支出20000元退税1440元 [5][6][7] - **情形3**:就业月份不足致扣除不充分,如小李工作5个月因减除费用未用足退税225元 [9][10] - **情形4**:劳务报酬预扣税率高于综合税率,如小何劳务报酬预缴28800元后汇算实际应纳税3180元,获退25620元 [11][12] - **情形5**:劳务报酬预扣率20%高于综合税率10%,如小黄劳务报酬预缴3200元后汇算退税1600元 [12][13] - **情形6**:公益捐赠未在预扣时扣除,如小陈捐赠5000元后汇算退税500元 [14][15] - **情形7**:年终奖单独计税税负高于合并计税,如小高年终奖按单独计税预缴4790元,合并后实际应纳税888元,获退3902元 [16]
图解|《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有关事项公告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4-30 17:38
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申请流程 - 企业或个人可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开具《税收居民证明》,以证明其构成中国税收居民的任一公历年度 [4] - 中国居民企业的境内、境外分支机构不能直接申请开具证明,需由中国总机构向总机构主管税务机关申请 [5][7] - 境内个体工商户应由中国居民业主向经营管理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请 [9] - 境内个人独资企业应由中国居民投资人向经营管理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请 [10] - 境内合伙企业应由中国居民合伙人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 [12] 申请材料要求 - 申请人需提交《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申请表 [13] - 以享受协定待遇为目的的申请需提交相关合同、协议、支付凭证等资料 [13] - 以非享受协定待遇为目的的申请需提交证明申请目的真实性的材料 [14] - 申请人为个人的需提供住所或实际居住时间证明 [14][15] - 申请人为中国总机构的如需体现分支机构关系需提供登记注册资料 [15] 税务机关处理流程 - 资料齐全的申请,主管税务机关应按规定受理 [19] - 资料不齐全的申请,主管税务机关不予受理并一次性告知补正内容 [19] - 主管税务机关能够自行判定税收居民身份的应在7个工作日内办结 [21] - 主管税务机关无法自行判定的应提交上级税务机关判定 [22] 其他相关规定 - 申请人需对提交的外文资料中文译本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18] - 本公告自2025年4月1日起施行,同时废止2016年第40号和2019年第17号公告 [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