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世纪
icon
搜索文档
纽约时报猛文预警,中国45%制造份额改写“美国世纪”终章
凤凰网财经· 2025-06-24 21:14
中国制造业全球主导地位 - 中国已在钢铁、铝、造船、电池、太阳能、电动汽车、风力涡轮机、无人机、5G设备、消费电子、活性药物成分及高铁等12个关键产业中占据全球产量榜首,且正以"指数级速度"向高附加值领域蔓延 [3] - 2030年中国制造业产值将飙升至全球45%,相当于美、日、德三国总和的2.3倍 [3] - 中国从1980年仅占全球制造业5%跃升至2024年的31.6%,美、日、德三国占比将分别萎缩至11%、5%和3% [3] - 中国覆盖联合国41个工业大类的全产业链布局、新能源与数字技术突破(占全球60%以上产能)及区域化供应链韧性(如RCEP合作)被视为核心驱动力 [7] 新能源汽车行业 - 比亚迪2025年3月市值达2620亿美元,超过福特、通用和大众汽车总和(1408.3亿美元)的86% [8] - 2024年比亚迪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427.2万辆,同比增长41.26%,超越特斯拉(179万辆),市占率33.2% [8] - 比亚迪成功跻身全球汽车品牌销量第四名,并蝉联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冠军 [8] 工业机器人行业 - 2023年中国新安装工业机器人数量达27.63万台,占全球新安装量的51% [9] - 中国工业机器人总保有量近180万台,位居全球第一 [9] - 同年日本新安装量约4.61万台,美国约3.76万台 [9] 无人机行业 - 中国的大疆创新和其他制造商在庞大的商用无人机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9] - FPV无人机必不可少的组件电池也由中国主导 [11] 全球化与产业转移 - 中国通过深度参与国际分工、承接产业转移,构建起覆盖41个工业大类的完整产业链 [13] - 中国在新能源、5G等领域形成技术反哺全球的能力 [13] - 汽车、制药等传统高价值产业加速向中国转移,未来尖端产业的竞争主导权也将由中国城市内部角逐 [18] - 中国成为140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长期稳定在30%以上 [18]
美媒给特朗普下最后通牒,如果一意孤行,4年内中国必将取代美国
搜狐财经· 2025-05-28 23:00
中美科技竞争格局 - 美国媒体认为"中国世纪"可能已经到来 美国需通过投资研发 支持创新 建立经济联系和吸引国际人才来应对挑战 [1] - 普林斯顿研究员指出中国通过国家长期战略在新能源 半导体 AI等领域形成跨领域技术良性循环 将全面掌控高端制造 [8] - 中国商务部对稀土 钨 铋 碲等战略矿产实施全链条管控 全球80%稀土供应依赖中国 直接影响美国高端制造业 [5] 芯片产业动态 - 美国升级对华为AI芯片出口管制 中国本土企业使用昇腾芯片也可能被制裁 同时与阿联酋达成每年50万张英伟达芯片采购协议 [3] - 英伟达计划7月为中国市场推出降级版H20芯片 中国市场占其总销售额13% 上一财年贡献170亿美元收入 [3] - 中方认为美方措施严重损害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稳定 违反国际法 任何执行美方措施者将承担法律责任 [5] 稀土资源博弈 - 中国稀土供应链领先美国20年 但需警惕稀土偷运犯罪 香港海关近期查获25吨锑锭走私案 [6] - 广西南宁海关发现企业试图以"非稀土"名义偷运锡铋合金出境 [6] - 中国对战略矿产的管控已导致美国半导体工厂减产 电动车制造商面临供应链压力 [5] 市场与技术发展趋势 - 英伟达为中国定制H20芯片是其维持市场地位的关键举措 这是2023年以来可合法出口中国的最强AI芯片 [3] - 专家预测未来AI霸权争夺将演变为中国高科技城市间的竞争 如深圳与杭州 [8] - 全球中资工厂正以中国为中心重构供应链 推动中国成为科技经济超级大国 [8]
美媒:理论家们设想的中国世纪已到来?
环球网资讯· 2025-05-21 06:47
中国在全球制造业和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 - 中国在钢铁、造船、电池、太阳能、电动汽车、无人机、5G设备、消费电子产品、活性药物成分和高速列车等多个行业引领全球生产 [1] - 预计到2030年中国将占全球制造业的近一半 [1] - 中国初创企业DeepSeek推出AI大模型显示中国在AI领域具备竞争力 [2] - 中国电动汽车比亚迪全球销量超过特斯拉并在多地建新厂 [2] - 2023年中国新安装工业机器人数量超过世界其他国家总和 [2] - 华为在半导体领域取得突破推动中国打造自力更生的供应链 [2] 中国在前沿技术领域的投资与发展 - 中国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对量子计算和机器人等前沿技术进行长期投资 [1] - 中国增加公共研发预算以支持技术创新 [1] - 中国在药物研发方面迎头赶上 [2] - 中国在高端制造业如汽车、芯片、核磁共振成像设备和商用飞机领域可能完全主导 [3] - AI霸主之争可能在中国高科技城市如深圳和杭州之间展开 [3] 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政策灵活性 - 中国体制能灵活调整政策并调配资源以服务于国家长远利益 [2] - 中国持久的韧性已得到自由市场倡导者的承认 [2] - 中国未来可能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技术和经济大国 [3] - 全球供应链可能以中国为中心重新配置 [3]
“历史学家回望:特朗普这个时期,正是中国赶超美国分水岭”
观察者网· 2025-05-19 18:39
中美产业竞争格局 -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削弱美国创新根基并损害长期竞争力,而中国通过国家主导战略推动新能源、半导体、人工智能等关键产业发展[1] - 中国已在钢铁、铝、造船、电池、太阳能、电动汽车、风力涡轮机、无人机、5G设备、消费电子、医药原料和高铁等多个产业引领全球[4] - 预计到2030年中国将占全球制造业的45%,并成立国家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带动近1万亿元投资量子计算与机器人等前沿科技[4] 中国技术突破与产业优势 - 中国初创企业深度求索推出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显示中国在AI领域的竞争力[4] - 比亚迪全球销量超越特斯拉,3月市值超过福特、通用和大众总和[4] - 中国工业机器人2023年装机量超过全球其他地区总和,半导体自主供应链正在成型[4] 美国政策失误与后果 - 特朗普削减公共研究资金并削弱美国大学,迫使研究人员流向其他国家[3] - 美国可能因关税政策失去高端制造业主导权,导致通胀高企和市场份额流失[8] - 传统高价值产业如汽车制造和制药业已输给中国,未来重要产业可能步其后尘[8] 中国发展模式特点 - 中国国家主导体制展现战略韧性,能灵活调整政策并聚焦长期国力建设[7] - 中国以"曼哈顿计划"式专注实现高科技产业主导地位,拒绝转向美国所谓"公平"政策[7] - 不同产业技术进步形成良性循环,如半导体与其他关联技术领域突破相互强化[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