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昇腾芯片
icon
搜索文档
AI大潮再度风云涌 算力市场酝酿升级 神机妙算!让你决胜千里之外
深圳商报· 2025-07-28 00:34
算力概念股表现 - A股算力概念股如中际旭创、中电港等近期大幅上涨,AI大潮为算力产业提供关键支撑 [1] 英伟达GPU销售恢复 - 英伟达宣布恢复H20芯片在中国销售并推出兼容中国市场的全新GPU [2] - H20芯片恢复销售将直接利好AI推理和国内垂类模型训练业务 [2] - 新GPU发布将缓解国内在高端计算机图形、数字孪生和AI计算方面的压力 [2] 算力基础设施升级 - 算力作为信息时代关键生产力,高性能算力基础设施是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底座 [4] - AI应用场景拓展带动高性能智算需求指数级增长 [4] - 2026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预计达1460.3EFLOPS,为2024年两倍 [4] - 2026年中国人工智能算力市场规模预计达337亿美元,为2024年1.77倍 [4] 国产芯片技术突破 - 华为昇腾、寒武纪等国产芯片企业技术突破为AI企业提供更多选择 [4] - DeepSeek等大模型企业通过算法优化和开源生态协作大幅压缩训练成本 [4] 智算中心建设 - 华南数谷智算中心已引进腾讯云、华润智算等客户,设备运行稳定 [5] - 该中心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算力网络优势,为AI、大模型、自动驾驶等产业赋能 [5] 跨界投资算力市场 - 杰美特科技拟收购思腾合力控股权以拓展算力服务器、AI管理软件及云计算业务 [6] - 金刚光伏设立北京金刚数海智算科技跨界进军智能算力领域 [6] - 华升股份拟收购深圳易信科技100%股份 [7] 算力市场竞争 - 全国已投运智算中心项目近150个,在建及规划项目近400个 [7] - 新入局者在技术和人才层面面临较大压力 [8] 全国一体化算力网 - "东数西算"工程推动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 [9] - 全国一体化算力监测平台已覆盖830余个算力中心,总算力规模超292EFLOPS@FP32 [10] - 可调度算力资源池约50个,算力规模达25EFLOPS@FP32 [10] - 中交智数谷项目一期预计8月投运,推动深圳与中卫算力资源共享 [9] - 形成"西部训练+东部推理"协同模式,为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提供定制化算力支持 [11]
2025,A股十年一遇暴富窗口?历史规律给出暗示
搜狐财经· 2025-07-23 05:21
市场表现 - AI和半导体板块引领市场狂飙 券商板块两个月暴涨80% 成交额突破1.5万亿 [1] - 沪指连续五个交易日千点长阳 随后进入八个月横盘震荡 波动幅度仅300点 [2] - 2025年一季度涨幅超过50%的个股仅有824只 占比不到五分之一 [4] 资金流向 - 国泰君安证券上海分公司最近40天净买入超200亿 [4] - 韩国证券系统数据显示对中港股月交易额首次突破54亿美元 [5] - 59%的国际资本计划未来五年重仓中国科技股 [5] - 北向资金净流入创下单日历史第三高 [5] 行业动态 - AI服务器订单排到明年三月 半导体设备商股价快速上涨 [4] - 机器人产业爆发式增长 某深圳厂商智能协作机器人上半年出货量暴增120% [6] - 稀土板块异军突起 广晟有色两个月涨幅达48% [6] - 光伏组件价格触底反弹 天合光能获10亿资金买入 [6] 政策与技术 - 金融新规草案解封"T 0交易" 公募基金连夜扩容交易软件 [8] - 低空经济试点城市数量翻倍增长 机器人产量目标写入多省政府工作报告 [8] - 固态电池技术商业化加速 某头部车企将量产时间从2028年提前至2026年 [8] 半导体国产化 - 华为昇腾芯片产线扩容三期 光刻胶设备厂商订单翻倍 [8] - 芯片封测招标单价上涨20% 仍无法满足企业需求 [8] - 全国前五大厂商集中推出第二代人形机器人 江苏某工厂精密减速器月产能提升至五万套 [8] 量化交易 - 某私募量化策略年化收益率高达138% 高频交易占比突破30% [6] - 量化模型下单延迟控制在0.0001秒 能预测财报商誉减值到小数点后两位 [6] - 对冲策略受追捧 营业部VIP客户抢购三个月期股指期权 [9] 市场分歧 - 花旗研报将沪深300指数目标价定为4200点 仅给予10%上涨空间 [8] - 房地产销售数据连续四个月低迷 可能拖累经济复苏 [8] - 美联储主席暗示可能在2026年重启加息 [8]
饥饿营销?英伟达H20被曝供应有限,且不打算重启生产
观察者网· 2025-07-21 11:55
英伟达H20芯片供应情况 - 英伟达告知中国客户H20芯片供应有限且无重启生产计划[1] - H20是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减配版AI加速器 性能仅为H100的15%-30%但占中国区收入80%[1] - 2023年出口管制导致英伟达计提55亿美元损失[1] - 2024年4月特朗普政府禁止英伟达在中国销售H20芯片[1] - 禁令迫使英伟达取消客户订单并放弃台积电预定产能[1] - 台积电将H20生产线转产其他客户芯片[1] 美国政府政策变化 - 7月美国政府批准H20芯片销往中国[2] - 英伟达官网证实将获H20出口许可证并希望尽快发货[4] - 商务部表示美方主动批准H20销售是中美经贸谈判成果[7] - 中方要求美方继续取消不合理经贸限制措施[7] 中国市场动态 - H20解禁前已有大量订单等待发货[4] - 英伟达需提升H20供应链产能以加速交付[4] - 中国是英伟达第四大市场 2024年营收171亿美元同比增长66%[5] - 中国市场占英伟达总收入比例从2021年26.42%降至2024年13.11%[5] - 英伟达在华市场份额从四年前95%跌至目前50%[5] 国产替代进展 - 2023-2024年中国数据中心加速卡国产占比从14%增至34.6%[6] - 国内GPU厂商抓住H20真空期抢占市场[6] - 国产替代方案已可对标H20且价格更具优势[6] - 部分企业因价格和不确定性放弃H20方案[6] - 行业人士认为H20解禁对市场影响有限[6]
美批准对华销售H20芯片!商务部最新回应
证券时报· 2025-07-18 14:17
中美经贸关系与芯片出口 - 美方批准向中国销售英伟达H20芯片,并称这是中美经贸谈判的一部分,同时表示不希望中方实现国产替代 [1] - 中方回应称中美保持密切沟通,确认了伦敦框架细节并推进落实工作,美方于7月上旬取消了对华限制措施 [1] - 中方认为美方应摒弃零和思维,继续取消不合理的对华经贸限制措施,强调合作共赢才是正道 [1] - 中方反对美方以行政力量干预市场公平竞争,损害中国企业正当权益的行为 [1] 英伟达H20芯片情况 - H20是为遵守美国出口限制而推出,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AI加速器,基于Hopper架构,拥有CoWoS先进封装技术 [2] - H20适用于垂类模型训练和推理,但无法满足万亿级大模型训练需求,整体性能略高于910B [2] - 美国政府4月曾禁止英伟达向中国销售H20芯片,7月15日批准出口许可 [2] - 美国财政部长表示中国已研发出性能相当的芯片,因此英伟达销售H20不存在问题 [2] 英伟达与中国市场合作 -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会见英伟达CEO黄仁勋,表示中国吸引外资政策不变,开放大门越开越大 [5][7] - 王文涛希望英伟达等跨国公司为中国客户提供优质可靠的产品和服务 [7] - 黄仁勋表示中国市场非常有吸引力,愿与中国合作伙伴在人工智能领域深化合作 [7]
美方批准销售,商务部回应
中国基金报· 2025-07-18 14:09
中美芯片贸易动态 - 美方批准向中国销售英伟达H20芯片 并称此为中美经贸谈判的一部分 [2] - 华为等中国企业已具备生产等效芯片的能力 美方试图阻止中国实现国产替代 [2] - 中美双方在伦敦经贸会谈后保持密切沟通 确认框架细节并推进落实工作 [2] - 美方于7月上旬取消了对华限制措施 中方依法审批管制物项出口申请 [2] 中方立场与诉求 - 中方认为美方应摒弃零和思维 继续取消不合理的对华经贸限制措施 [2] - 美方5月针对华为昇腾芯片发布出口管制指南 以行政手段干预市场公平竞争 [2] - 中方坚决反对美方对中国芯片产品加严管制 认为其严重损害中国企业权益 [2] - 中方期待美方纠正错误做法 为双方企业合作营造良好环境 [2] 行业影响与展望 - 中美芯片贸易摩擦持续 影响全球半导体产供链稳定 [2] - 中国芯片自主化进程加速 华为等企业已具备等效芯片生产能力 [2] - 中美经贸谈判进展将直接影响芯片行业技术交流与市场准入 [2]
美批准对华销售H20芯片 中方回应
财联社· 2025-07-18 13:51
中美芯片贸易动态 - 美方批准向中国销售英伟达H20芯片,并称此为中美经贸谈判的一部分 [1] - 华为等中国企业已具备生产等效芯片的能力,美方试图阻止中国实现国产替代 [1] - 美方于7月上旬取消了对华限制措施,与中方在伦敦经贸会谈后达成部分共识 [1] 中方立场与回应 - 中方依法审批管制物项出口申请,呼吁美方摒弃零和思维,取消不合理对华限制 [1] - 中方反对美方以行政手段干预市场,特别是针对华为昇腾芯片的出口管制措施 [1] - 中方强调合作共赢,期待美方纠正错误做法,维护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稳定 [1] 行业影响与竞争格局 - 华为等中国企业的芯片自主生产能力已对美方技术优势构成挑战 [1] - 美方政策调整反映其对华技术遏制的矛盾心态,可能影响全球半导体市场供需 [1] - 中美经贸摩擦持续,半导体行业成为双方博弈的关键领域 [1]
当黄仁勋换上唐装
虎嗅· 2025-07-17 09:46
7月16日,黄仁勋在北京出席了"链博会",罕见地以一身唐装示人,并首次尝试使用中文演讲。 "中国的开发者、创业者正在推动AI的快速创新,现在有100万名开发者投身这一领域,像DeepSeek、阿里巴巴、MiniMax、百度,他们开发的产品都是世界 级的,推动了全球人工智能的发展。" 自黄仁勋抵达北京以来,对于中国AI产业及厂商的赞美,贯穿于每一次公开露面中。 这并不难理解,就在两天前,这位英伟达掌舵人表示,美国政府已批准此前被禁止出口的H20芯片,可以再度销往中国。 鉴于国内AI厂商的"算力焦虑",那些已经被英伟达在财报中列入"计减损失"的价值45亿美元的库存积压,恐怕此刻正被紧急清点、打包,不日即可送到中国 客户手中。 不过,几乎在黄仁勋高调示好中国市场的同一时间,美国商务部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却站出来摆了一道。 在昨天下午的媒体沟通会上,黄仁勋也谈到了关于H20的问题:"英伟达可能无法全部恢复先前的库存计减损失,但大部分资产并未永久报废,回收率可能 达不到100%,但也不会是0。" "中国企业无法得到最好的芯片,也不是第二好(second best),甚至不是第三好(even third best)",在 ...
央企牵头!这个AI开源社区要让大模型跑遍「中国芯」
机器之心· 2025-07-15 13:37
大模型与国产芯片适配挑战 - 大模型加速落地但国产芯片"开箱即用"案例极少,存在"最后一公里"适配难题[2][3] - 模型推理需跨越三道槛:适配推理引擎、计算平台和上层调度[9][10] - 当前工具链分散,缺乏跨环节协作机制导致适配效率低下[11] 魔乐社区适配计划核心举措 - 升级"工具中心"至首页C位,整合模型转换工具与推理镜像,支持开发者共享适配成果[13][14][16] - 建立协作空间实现多人实时编辑文档和代码,形成版本清晰的芯片适配库[20][22][24] - 通过PR机制聚合分散适配工作,量化权重等资产可沉淀为社区共享资源[26][28][29] 产业协同生态构建 - 联合壁仞科技、华为昇腾等7家国产芯片厂商提供硬件支持[31] - 整合推理软件生态与工具链,建立SIG技术组推动标准制定[32][34] - 依托天翼云提供公益性算力资源,已上线200+国产化AI应用[59][65] 国产AI生态发展现状 - 魔乐社区托管1000+大模型,多数已完成国产算力适配[56] - 社区聚合20+合作伙伴,开源项目突破1万个,首发多个昇腾适配模型[65] - 通过创新大赛等机制推动Stable Diffusion等工具国产化落地[68][70] 行业痛点与解决方案 - 开源模型组件分散且缺乏异构算力协同机制[41] - 国产芯片架构差异大需定制化适配,当前依赖厂商单点突破[43][46] - 魔乐构建中立协作平台串联模型开发者/芯片方/工具方形成生态合力[49][54]
欧洲议会谴责中国限制稀土出口!网友:解禁光刻机可以考虑解封
搜狐财经· 2025-07-13 12:36
欧洲议会通过决议谴责中国稀土出口限制 - 欧洲议会以523票支持75票反对14票弃权的压倒性多数通过决议,谴责中国稀土出口限制[1] - 决议认为中国稀土出口管制缺乏合理正当理由,带有明显胁迫性质[1] - 决议强调中国在稀土领域已形成"准垄断地位",拥有巨大市场影响力和话语权[1] 中国对欧盟的回应与反制措施 - 中国驻欧盟代表团强烈不满欧洲议会将贸易问题政治化,敦促其回归理性务实合作态度[4] - 中国财政部出台新政策,排除欧盟企业参与4500万元以上的政府采购医疗器械项目[5] - 中国认为欧洲错误估计形势,以为中国为对抗美国必须拉拢欧洲[5] 中美稀土贸易现状 - 美国稀土磁铁制造企业抱怨审批效率低下,仅有3%通过率,审批时间长达45天[4] - 美国试图将稀土产品申请用于军工需求,中国监管已注意到这一情况[4] - 中国在民用高科技领域稀土出口有所放松,但整体谈判进展有限[4] 欧洲对华贸易施压措施 - 欧洲6月中旬针对中国电动车发起调查[5] - 欧洲6月20日宣布禁止中国企业参与价值超过500万欧元的欧盟医疗器械公共采购项目[5] - 欧洲试图通过施压迫使中国在稀土问题上让步[7] 中国稀土产业优势 - 中国稀土提纯技术实现低污染、低能耗、高效率,技术水平全球顶尖[11] - 中国稀土纯度世界最高,已在稀土领域建立绝对优势[11] - 中国通过扩大产能成功挤压欧美在稀土领域的先发优势[11] 历史背景与战略考量 - 2010年左右中日稀土争端中,美国欧洲日本曾联手将中国告上世贸组织并胜诉[12] - 中国限制稀土出口是对欧美高科技装备禁运的战略反制[11] - 美国芒廷帕斯矿场曾斥资10亿美元自力更生,但恢复后仍遭遇挫折[12] 行业竞争态势 - 稀土资源并非中国独有,欧美具备开采能力但缺乏实际行动[12] - 中国认为真正的"自力更生"才是应对贸易争端的王道[12] - 中国支持公平交易原则,强调信誉优于英美国家的做法[14]
2025年中期策略:望向新高
光大证券· 2025-07-10 15:42
核心观点 - 外部不确定性或从关税扩散,国内政策积极但克制,经济有韧性 [4] - 下半年预期差来自盈利修复、流动性热度、新兴产业发展 [5] - 短期预期差驱动下,下半年市场或冲击新高 [6] - 结构上关注内需、科技与红利个股 [7] 市场上半年回顾 - A股及港股市场上半年呈“N型”走势,分震荡上行、震荡调整、震荡上行三阶段 [8] 来自内部的确定性 外部不确定性将从关税逐步扩散 - 美国“对等关税”90天截止期限将至,多数经济体难在暂缓期解决关税问题 [13][15] - 我国关税政策压力与美国和其他经济体谈判进程有关 [17] - 投资者认为关税冲击最严峻阶段已过,但外部不确定性或从关税扩散 [19][25] 国内政策:积极但克制 - 国内政策将保持积极,延续去年9月及今年两会以来基调 [30] - 政策发力节奏和空间留有余地,应对极端风险并避免干扰中长期目标 [32] - 外部不确定性上升时,政策将迅速发力 [38] - 去年9月以来,国内经济明显修复,实现全年经济目标难度不大 [43] 国内经济:韧性较强 - 经济各部门修复速度有差异,内生需求好转,部分数据低迷 [48] - 出口维持强势,下半年或有压力,但不影响中期竞争力 [53] - 消费修复亮点多,政策支持下数据有韧性,服务消费改善 [57] - 投资数据分化,基建和制造业投资增速放缓,地产投资低迷 [62] 下半年预期差来自何处? 预期差之一:盈利修复的持续性 - 一季度盈利数据超季节性,A股非金融板块盈利增速同比转正 [68] - 内需改善持续性或超预期,补贴政策有望持续 [75][77] - 居民收入回升与财富效应将提升消费意愿 [78] - 地产销售和土地成交数据好转,地产链部分数据改善 [83][88][91] - 新政策性金融工具或带来投资增量,投向创新相关领域 [95][100] - 核心CPI触底回升,预计A股业绩持续改善 [106][112] 预期差之二:流动性热度与资本市场重要性 - 赚钱效应下微观资金热度高,两融资金流入持续性强 [116][122] - 个人投资者通过ETF投资权益市场,居民资产入市基础坚实 [128][133] - 政策持续关注权益市场,中长期资金流入保持积极 [136][138] 预期差之三:新兴产业星火燎原 - 新兴产业发展迅速,政策支持下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和投资额增长 [144] - 外部压力成为转型动力,我国出口占比和贸易顺差优势仍存 [152][159] - 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产业加速崛起,半导体领域补短板取得进展 [167][174] 市场展望:望向新高 中国资产仍然具有较高吸引力 - A股和港股估值有吸引力,下半年市场或冲击新高 [181][184] 8月份或许将是关键节点 - 8月是关键节点,中报业绩或延续增长,市场聚焦盈利主线 [193] - 关税不确定性将消解,美国对华态度似有软化 [194] - 外部流动性有望宽松,关注“十五五”规划 [197][202] H股表现是否会更强? - 港股超额收益源于稀缺板块和AH溢价收敛,基本面较A股更早修复 [206][211] - 南下资金流入将持续,海外流动性改善和新增资产吸引海外资金 [215][222] - 港股稀缺资产性价比高,有望维持强势 [228] 有哪些风险? - 贸易层面,美国与其他经济体谈判超预期,中国压力或加剧 [233] - 美国在科技、投资等领域颁布针对我国的行政命令 [238] - 地缘政治风险未终结,中东和俄乌局势仍有不确定性 [241] 结构展望:内需、科技与红利个股 内需消费:补贴、服务与新消费 - 消费提振政策将延续,消费数据有望保持韧性 [244][254] - 消费板块业绩筑底回升,关注内需补贴、线下服务和新消费领域 [259][265][270][274] 科技自立:AI机器人、半导体、军工 - 美国对华科技限制具持续性,中美产业布局重合 [280][284] - 国内新动能产业发展快,关注AI和机器人、半导体产业链、军工和低空经济 [288][294][300][305] 举牌逻辑下的红利股 - 高股息板块分化,银行成亮点,红利股频遭举牌 [310][322] - 红利板块投资转向个股驱动,关注部分高质量标的 [32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