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icon
搜索文档
四中全会公报:“十四五”主要目标任务即将胜利完成
新华社· 2025-10-23 23:38
(文章来源:新华社)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充分肯定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一致认为,中央政治局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 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和安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扎实 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切实抓好民生保障和生态环境 保护,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做好港澳工作和对台工作,深入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经济持续回 升向好,"十四五"主要目标任务即将胜利完成。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 周年,极大振奋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凝聚奋斗力量。 ...
外交学院举行建校70周年纪念大会
新华网· 2025-09-19 19:12
公司概况 - 外交学院于1955年建校 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倡议成立[2] - 公司是外交部唯一直属高校 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 - 公司被誉为"中国外交官的摇篮" 是外交人才重要基地[2] 公司近期事件 - 公司于9月19日在北京举行建校70周年纪念大会[1]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外交部长王毅出席大会并致辞[1] - 约300名代表参加大会 包括中宣部 中联部 外交部 教育部及北京市负责同志 外国驻华使节 各高校代表[1] 公司战略与未来展望 - 公司被要求以更加创新的开拓精神 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 在铸魂育人上建新功 理论创新上攀新高 学科建设上拓新路 开放合作上创新篇[1] - 公司目标是培养更多忠诚可靠 堪当重任的栋梁之才[1] - 公司将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中国智慧 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提供更强支撑[1] 行业背景与定位 - 面对当前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 中国外交在习近平外交思想科学指引下 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光辉旗帜[1] -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被定位为坚定做世界的和平力量 稳定力量 进步力量[1] -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进入一个可以更有作为的新的历史阶段[1]
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人民日报· 2025-06-24 06:10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核心定位 -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双重坐标进行战略定位 [2] - 国际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美国主导的"一超多强"格局深刻调整,"西方自由秩序"瓦解 [2] - 全球南方国家作用显著上升,上海合作组织和金砖国家扩员加速权力转移 [2] 中国经济与产业基础 - 中国GDP从2010年6万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19万亿美元,年均增速7.5% [3] - 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0%,拥有全球最完整工业体系(41个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 [3] - 2024年货物进出口总额43.85万亿元,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贸易大国地位 [3] 全球治理三大倡议 - 全球发展倡议已动员近200亿美元资金,开展1100个项目,80国加入"之友小组" [7] - 全球安全倡议获119国支持,写入123份双多边文件 [8] - 全球文明倡议强调尊重文明多样性,反对意识形态对抗 [9] 区域合作实践 - 中国-中亚合作框架建立减贫/教育交流/荒漠化防治三大中心,提供3000个培训名额 [7] - 签署中国-中亚永久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打造"五大家园"周边命运共同体 [13] - 支持东盟中心地位,推动上合组织构建四大共同体(卫生/安全/发展/人文) [13] 大国关系布局 - 中俄保持高水平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11] - 中美关系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原则 [12] - 中欧打造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 [12] 全球南方合作 - 提出全球南方开放包容合作倡议及八项支持举措 [14] - 推动发展议题重回国际议程中心,深化南南合作与南北对话 [14] - 通过资源整合与机制创新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14]
人海相逢又十载 中国故事更精彩(望海楼·特稿)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22 05:59
人民日报海外版十年发展 核心定位与使命 - 公司定位为"增信释疑、凝心聚力的桥梁纽带",通过海外读者易于接受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1] - 服务对象覆盖全球6000万华侨华人、800万中国留学生和7000万学中文的外籍人士[7] 内容战略与成果 - 聚焦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系统解读中国制度优势,如《习近平扶贫故事》英文版被汉学家评价为对发达国家也有借鉴意义[4] - 通过元首外交报道展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如"习主席的国礼故事"系列短视频使中国理念具象化[4] - 记录普通人故事形成国际传播亮点,包括援外医生、少数民族列车员等案例,覆盖76国近4000幅作品的AI绘画大赛体现创新叙事[5][9] 传播渠道与生态 - 建立全球86个国家和地区的实体报纸投递网络,发行员团队稳定运营超20年[11] - 海外网在法、美、澳等5国建立融媒体中心,"海聚"平台日均向全球华媒分发内容,单篇报道如宁夏沙漠旅游英文版登陆美国媒体[12] - 举办5届海外华文新媒体论坛,全球华人生活短视频大赛产生多款跨国"爆款"内容[12] 影响力数据 - 新媒体品牌"学习小组""侠客岛"粉丝量从百万级增长至2200万,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13] - 160余位驻华使节通过该平台分享中国观察,如毛里求斯大使记录贵州"县县通高速"的基建成就[6] - 针对国际舆论热点快速反应,香港修例风波期间发布55篇言论,贸易战报道成为舆论反制典型案例[6]
中国模联30周年,国内外七百余师生在模拟联合国上共话大国外交
新京报· 2025-05-16 09:41
会议概况 - 2025北京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由外交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共同指导,外交学院主办,于5月15日在钓鱼台国宾馆开幕,持续至5月18日 [1] - 参会规模创历史新高,覆盖30个国家和地区、近160所大学和中学的约700名师生 [1] - 大会主题为“中国模联三十年”,紧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共设11个委员会探讨全球议题,使用中、英、法、西4种联合国官方语言 [4] 活动意义与目标 - 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指出模联活动是中国青年参与外交的缩影,强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活动的核心方向 [2] - 活动旨在培养青年全球视野与国际能力,使其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学习者、笃行者、传播者” [3] - 通过模拟世贸组织改革、非洲维和、撤侨事件等议题,引导青年践行全球发展、安全、文明三大倡议 [5] 外交学院的角色与贡献 - 外交学院作为外交部唯一直属高校,70年来培养近600名驻外大使,包括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傅聪、耿爽等 [4] - 1995年首次将模联活动引入中国,30年间参与范围从11所高校71名学生扩展至30国760所学校 [4][5] - 学院模联协会通过国际评估活动服务外交人才培养,2025年首次开展全国模联发展调研,覆盖815个组织(高校211个、中学531个) [6] 青年参与案例 - 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二学生杨晋儒担任南极条约会议法国代表,调研法国南极科考贡献以应对国际磋商 [7] - 北京外国语大学新生周思晔代表尼日利亚,聚焦非洲维和部队效益最大化 [7] - 香港中文大学交换生郑嘉诺首次参会,代表卢旺达寻求国际社会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