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故事

搜索文档
善用社会“大课堂” 讲好新时代伟大实践的中国故事
人民网· 2025-07-01 15:34
善用社会"大课堂",讲深新时代伟大实践的中国故事。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讲好马克思主义的学 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政理和新时代"两个大局"下中国复杂变化的事理。这就要求讲新时代伟大实 践的中国故事必须立场明确、客观真实且全面立体,既要弄清起因与过程,捕捉现象和细节,也要把握 本质和全局,让学生能在"听故事"中领悟马克思主义学理的真理性、中国共产党治理国政政理的正确性 以及新时代中国复杂变化事理的贴切性,引导学生真知、真懂。社会"大课堂"以其广阔的实践情境和丰 富的实践活动为讲深新时代的中国故事提供重要支撑。 社会"大课堂"为讲深新时代伟大实践的中国故事创设有效叙事空间。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 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思政课学校课堂和社会课堂在"讲故事"的形式和侧重上互相补充。学校课堂受限 于教室的空间特点,侧重于故事逻辑推演、组织讨论以及理论总结等。由城乡社区、红色场馆、各类企 业、文化遗存等社会生活空间及其背后的历史实践和现实故事形成的社会课堂,学生从被动的"听"故事 转变为"看"故事和"感受"故事,可以在真实的社会情境中深化对思政课学理、政理和事理的理解。 社会"大课堂"为讲深新时代伟大实践的中国 ...
文化和旅游领域代表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传承优秀文化丰富美好生活
经济日报· 2025-06-26 05:54
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 - 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讲解员古越创建红岩精神宣教劳模和工匠创新人才工作室 推动团队从"讲解服务型"向"学术引领型"转变 并创新多元化讲解路径 强调红色旅游在铸魂育人中的作用 [1] - 广东省东莞市文化馆构建市镇村三级总分馆体系 分馆、支馆和文化空间遍布全市 打造"没有围墙的文化馆" 满足市民多元化、潮流化、场景化的文化需求 [1] -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舞蹈演员孟庆旸通过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展现宋代名画《千里江山图》的文化内涵 强调文艺工作者需深入理解作品背后的历史渊源 [1] 旅游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 - 众信旅游导游曹震注重持续学习沟通技巧和本土文化知识 通过守正创新呈现导游服务的本土特色和时代特色 以讲好中国故事 [2] - 赤水竹编非遗传承人杨昌芹采用"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推动竹编产业化 建成非遗展示基地和工坊 带动300余人就业 强调通过创新传承发展传统工艺 [2]
首席访谈|人人都能传播的时代,处理信息的能力才更重要——专访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特聘教授辜晓进
搜狐财经· 2025-06-20 01:54
AI大模型与智媒融合 - AI大模型发展推动智媒融合方式不断创新 内容、技术、效果、人才等多个维度发生剧变 [1] 国际传播与中国故事 - 国际传播需采用外国受众接受的方式 核心在于去功利化、换位意识、平民视角 [4] - 《哪吒2》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冠军 成功关键在于挖掘传统文化经典形象的故事与内涵 [4] - 李子柒以平民视角呈现普通人生活状态 增强受众共鸣 [5] - 成都利用"大熊猫""川菜"等城市IP及国际性大型活动提升国际传播效果 [5] 流量与专业平衡 - 流量与专业需平衡 新闻性与网感并非矛盾概念 需精准把握受众需求 [6][7] - 平台应瞄准目标用户而非所有用户 形成可持续盈利模式 可先用流量内容吸引用户再引入优质资讯 [8] 信息过剩与编辑角色 - 信息过剩问题与信息载体变化密切相关 互联网已成为社会运转基础逻辑 [9] - 未来是传播的世界也是编辑的天下 广义编辑包括各行业信息处理人员 需提升专业能力筛选优质信息 [9][10] - 个人需构建完备认知体系 提升信息筛选能力 [10]
海外华文媒体走进云南迪庆:见证民族地区“向上的力量”
中国新闻网· 2025-06-14 09:28
中新网云南迪庆6月14日电 题:海外华文媒体走进云南迪庆:见证民族地区"向上的力量" 作者 杨程晨 袁鸿凯 近日,由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主办的海外华文媒体"高原行"迪庆采风活动走进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 六天五夜的行程里,采访团先后来到香格里拉市、德钦县、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等地。记者们持续发出报 道,用文字、图片、视频讲述他们眼中的滇西故事。 金晓东说,当地居民有信教及不信教的自由,也有信仰其他宗教的自由,大家可以生活在同一个村庄, 邻里关系友好和睦,亲如一家。 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全世界游客慕名来到香格里拉,华人头条肯尼亚站副总编辑王晓认为,"心中的日 月"(香格里拉在藏语中的词意)名不虚传。王晓在普达措国家公园的栈道旁拍摄到工作人员为野生松鼠 觅食搭建的"木窝"照片,在萨马阁林区近距离观察滇金丝猴吃"早餐"的情景。 她说:"我从肯尼亚来到云南,生态环境是我的观察重点之一。就这些天所见,云南迪庆的生物多样性 已达到很高的水平。中国在高原生态保护方面已形成完整、成熟的工作机制,取得了令人赞叹的成 果。" 6月10日, 海外华文媒体"高原行"迪庆采风活动走入噶丹·松赞林寺。中新网记者 杨程晨 摄 "走过一座座村庄,我 ...
中国茶文化主题绘本走进英国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02 06:31
《老虎,别怕》中文原版绘本在中国图书市场备受好评,此次面向全球的英文版在英国推出,中国绘本 的"出海"尝试引发外界关注。而发布活动也与安溪县在伦敦工艺周中国国家馆举办的"下午茶"活动相得 益彰,让中国茶文化故事以更生动有趣的形式走向英国乃至全球读者。 由英国后浪出版公司发起、旨在挖掘培养插画艺术人才的"后浪全球插画奖"也在《老虎,别怕》英文版 首发仪式上设立,主题为"Time For Tea(茶之时)"的首届作品征集主题同时发布。首届"后浪全球插画 奖"获奖者将有机会受邀到安溪采风,以"安溪故事"或"在安溪的故事"来切入创作,展现安溪历史、人 文、生态及人与茶叶共生共融等元素的中国故事,推出原创插画和绘本故事。 本报电(记者张盼)近日,英国后浪出版公司携手福建省安溪县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老虎,别怕》英 文版绘本《Tiger, Don't Worry》首发式在伦敦举行,"后浪全球插画奖"也在活动上设立。 作为后浪出版公司"出海"的关键一步,英国后浪出版公司于2023年在伦敦成立,纽约、柏林等地也陆续 设立了办公室。英国后浪出版公司与安溪县历史文化研究会推出的"后浪全球插画奖",希望以艺术为媒 介构建跨文化对话机 ...
人海相逢又十载 中国故事更精彩(望海楼·特稿)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22 05:59
从"三十而立",到"四十不惑",对人民日报海外版来说,过去十年是开创发展新阶段的十年! 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就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30周年作出重要批示,对海外版提出"用海外读者乐于 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努力成为增信释疑、凝心聚力的桥 梁纽带"的殷切期望。 而立之年,"立"心"立"命,从"心"出发。 十年里,海外版记录着中国发展的前行脚步,也记录着中国人民向着美好生活努力奔跑的身影。这些生 动鲜活的报道,走进伦敦中文学校的课堂,走入里约热内卢华侨的书房,走进内罗毕汉学家的视野,走 入多伦多留学生的心田……世人眼中的中国,更可信、更可爱、更可敬。 十年里,海外版讲述着中国与世界的双向奔赴,也讲述着中国在动荡世界中的挺膺担当。这些浓缩 着"大国的样子"的故事,来自上海进博会的展台,来自北京冬奥会的赛场,来自印尼雅万高铁的车厢, 来自秘鲁钱凯港的码头……世界舞台上的中国,更具国际影响力、创新引领力、道义感召力。 不惑之年的海外版,何以"不惑"?根本就在于始终循着习近平总书记指明的方向奋力前行。过去十年, 中国故事本身就更加精彩、更加丰富,中国声音本身就更有底气、更加大气! ...
中国童书走进英国“后浪全球插画奖”在伦敦启动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5-16 14:51
文化交流活动 - 英国后浪出版公司联合福建安溪县政府在伦敦举行茶文化交流活动,首发绘本《老虎,别怕》英文版《Tiger, Don't Worry!》并发布"后浪全球插画奖",近百位中英政界、出版界与艺术界嘉宾出席 [1] - 《老虎,别怕》中文原版绘本在中国备受好评,英文版在英国的推出与安溪县在伦敦工艺周中国国家馆举办的"下午茶"活动相得益彰,推动中国茶文化故事走向全球读者 [1] 绘本创作背景 - 《老虎,别怕》作者马岱姝创作灵感源于2016年福建安溪茶乡之旅,其夫克里斯·霍顿透露创作灵感亦源于吴兴元老家的池塘 [1] - 故事主角"美"的原型吴美夏与哥哥吴章夏亮相伦敦活动现场,通过视频分享与绘本相关的故事 [1] 行业合作与发展 - 英国童书作者山姆·亚瑟将与后浪出版团队赴安溪采风,筹备新绘本《最后一只老虎》,计划通过跨国合作构建创作者网络,探索中国在地文化的全球传播 [2] - 后浪出版公司在安溪县历史文化研究会协助下设立"后浪全球插画奖",首届以"Time For Tea"为主题,获奖者将赴安溪采风并创作展现安溪人文、生态与茶文化的绘本 [2] 行业专家观点 - 英国后浪出版公司董事劳伦斯·金表示设立插画奖旨在鼓励插画家深入思考创作,让作品被更多人看见 [2] - 剑桥艺术学院教授马丁·索尔兹伯里、伦敦大学金匠学院导师亚历克西斯·迪肯等知名学者表示将积极关注并支持该奖项 [2]
中国绘本《老虎,别怕!》英文版在伦敦首发
经济观察报· 2025-05-16 10:21
《老虎,别怕》中文原版绘本在中国图书市场备受好评,此次面向全球的英文版在英国的推出,是中国 绘本的一次成功出海。而发布活动也与安溪县在伦敦工艺周举办的"下午茶"活动互相映照,试图让中国 茶文化以更有趣的形式走向全球。 由英国后浪出版公司发起、旨在挖掘培养插画艺术人才的"后浪全球插画奖"也在《老虎,别怕》英文版 首发仪式上设立,主题为"Time For Tea(茶之时)"的首届作品征集主题同时发布。首届"后浪全球插画 奖"获奖者将有机会受邀到福建安溪采风,以"安溪故事"或"在安溪的故事"来切入创作,展现安溪历 史、人文、生态及人与茶叶共生共融等元素的的中国故事,推出原创插画和绘本故事。 英国后浪出版公司董事、劳伦斯·金出版社创始人劳伦斯·金在分享中提到:插画的目标是"既打动孩子也 打动大人",这个目标对插画家的要求很高,插画家需要具备极高的技艺、深刻的思考与智慧。而这也 是对出版人的重大考验,需要出版人坚守高标准,精准选择插画家,希望这个奖项能帮助出版社找到优 秀的插画家来合作。 据了解,作为后浪出版公司出海的关键一步,英国后浪出版公司于2023年在伦敦成立,纽约、柏林等地 也陆续设立了办公室。英国后浪出版公司 ...
短视频直播助力海外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与建议
YOUNG财经 漾财经· 2025-05-08 19:06
短视频直播助力海外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与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 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快手在巴西本土化运作的短视频直播平台 Kwai通过深耕海外用户 生态、赋能内容生产、践行社会责任、讲好中国故事。作为巴西第六大移动应用,Kwai月活用户 突破6500万,覆盖该国1/3人口,日均使用时长80分钟,是在由美资垄断的巴西市场中最大的中国 短视频直播平台。平台累计投入超10亿元培育本土创作生态,联动54万职业化创作者、近百家内 容机构及40万获收益用户,将中国成熟的短视频运营经验转化为巴西内容产业升级引擎。Kwai 以"技术赋能+文化共情"模式,使中国发展经验、文化元素与数字创新力透过本土化叙事融入巴西 社会,让中国故事在南美大地实现"落地生根、跨界共鸣"。 一、短视频直播助力讲好中国故事的独特优势 当前,对外讲述中国故事仍存在着一些挑战。 如传播方式上 ,传统主流媒体虽然权威,但不够鲜 活、互动性弱。这导致海外民众对中国的理解不深入,对中国故事的接受度也有待进一步提升。 传播内容上 ,目前更多是从意识形态方面出发 而内容难以引发海外网民共鸣 ...
我与人民日报海外版结下不解之缘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05 06:31
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 - 外籍专家刘正曦通过人民日报海外版分享学习中文的故事,展示中国学习生活体验 [9] - 刘正曦深入中国城乡,记录湖南十八洞村脱贫、河北玉狗梁村乡村振兴等案例,制作短视频在海外传播 [11] - 刘正曦见证中国在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领域的创新力,向世界展示中国发展 [11] 深圳大学国际合唱团 - 韩国留学生申文燮组建深圳大学国际合唱团和留学中国"云"合唱团,录制多首与中国发展相关的音乐作品 [12] - 作品包括《国家》庆祝脱贫攻坚、《不忘初心》献礼建党百年、《冰雪之望》祝福北京冬奥会、《东方之梦》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 [12] - 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合唱团活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12][13] 荷兰格罗宁根大学中国留学生 - 博士研究生陈榆通过人民日报海外版分享跨文化交流经验,帮助其他留学生 [14] - 陈榆动员更多留学生投稿,展示中国留学生精神风貌 [14] - 留学生通过文字和行动向世界展现当代中国青年自信 [16] 青海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 公司传承3000多年历史的藏毯技艺,推动青海特色产业发展 [17] - 将手工编织与机织融合,创新割绒、绻绒、剪花等工艺 [18] - 产品融入中国文化元素,出口全球40多个国家,包括"一带一路"共建国家 [18][19] 人民日报海外版 - 创刊40周年,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13][15] - 关注外国留学生和海外学子的真实生活,促进中国故事传播 [12][14] - 记录中国企业发展历程,如青海圣源地毯集团的成长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