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

搜索文档
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文化强国 | 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6-06 08:10
日前,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本届文博会共设置 8个展馆,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参展,展出文化产品超过12万件。图为人们正在参观中国国家 版本馆藏哪吒主题版本展。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 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 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重要论述,揭示了理论创 新与实践发展的辩证关系,从方法论维度指明了话语体系建构的实践路径,深刻体现了我们党对文明发 展规律和全球治理变革的系统把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深入解析当 代中国发展实践与世界格局演进的深层互动关系,着力破解理论创新与体系建构中的难题,不断开创国 际传播工作新局面。 把握好本土与世界的关系。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基于中国实践,既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又具有突出 的世界性。我们要立足中国国情,讲好中国故事,展现出与时俱进、担当有为、开放包容的中国特色、 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同时,要树立世 ...
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
经济日报· 2025-06-04 06:30
这是应对世界变局、服务战略全局的必然要求。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 显增多,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不仅是争夺国际话语权的战略需 要,而且是增强政治互信、促进经贸互通、推动文明互鉴的必然选择。同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 键时期,需要通过有效的国际传播,向世界展示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领域的 成就和发展故事,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理解和认同,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创造有利条件。在两个大局 相互激荡的背景下,必须加快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着力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 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 这是有效开展国际舆论斗争的迫切需要。当前,国际传播格局呈现为"中心—外围"结构,处在"中心"的 西方国家拥有强大的信息加工和国际传播能力,而处在"外围"的非西方国家在国际社会上声音微弱,话 语空间不断遭受挤压,甚至陷入"失语"的境地。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一些西 方国家凭借其在国际舆论场的话语霸权抹黑、诋毁中国,炮制并渲染"中国威胁论""中国经济见顶论", 企图塑造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的错误 ...
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文化强国丨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5-23 08:09
国家形象与文化软实力战略 - 中国正通过文创产业、数字支付、离境退税政策等措施构建开放包容的国际形象,展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开放新图景 [1] - 文化软实力竞争已成为国际战略重点,国家形象优劣直接影响国际竞争中的话语权和发展先机 [2] - 需打破西方国际舆论垄断,通过主动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消除刻板印象,展示真实立体的中国 [3] 中国话语体系构建路径 - 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构建中国话语体系提供战略指导,强调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智慧 [4] - 中国话语体系需兼具历史底蕴、中国特色和时代感召力,成为世界理解中国发展逻辑的桥梁 [5] - 需创新叙事手法,结合宏大叙事(如中国式现代化成就)与微观叙事(个体奋斗故事)增强传播感染力 [6] 国际传播实践案例 - 北京冬奥会通过"冰墩墩"等文化符号及开闭幕式理念,成功展示中华文化魅力 [7] - 《唐宫夜宴》《洛神水赋》等文化节目以创新艺术形式推动中华文化出海 [7] - 华为、比亚迪等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履责实践塑造"中国智造"高品质形象 [7] 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 需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型主流媒体,运用AI、大数据技术优化内容生产分发 [9] - 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通过文化展览、学术研讨、青年交流等形式促进民心相通 [10] - 构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协同的多元传播格局,动员全民参与国家形象塑造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