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银行风险化解

搜索文档
榆次农商行成中国中小银行风险样本 连亏两年不良率34.43%资本充足率-21%
长江商报· 2025-06-23 08:57
经营业绩 - 2024年营业收入为-2231.7万元,净利润-2.06亿元,连续两年营收和净利润为负[1][4] - 2022年和2023年营收分别为8749.22万元、-27.68万元,净利润189.08万元、-5779.66万元[4] - 2025年一季度营收4357.56万元,净利润1059.05万元,主要依赖投资收益5280.28万元(同比+115%)[8] 资产质量 - 2024年末不良贷款余额37.5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0.97亿元(+41%),不良率34.43%(较上年末+11.51个百分点)[1][7] - 关注贷款余额11.53亿元,占总贷款10.57%[7] - 贷款减值准备余额仅0.14亿元,拨备覆盖率0.38%,显著低于监管要求[7] - 非信贷资产中3.15亿元拆借资金和0.30亿元资管计划划为不良类,但减值准备仅计提89.56万元[7] 资本状况 - 2024年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23.87%,资本充足率-21.26%,资本净额持续下滑[1][8] - 核心一级资本净额-42.09亿元,资本净额-37.49亿元[8] 业务结构 - 2024年利息收入4.58亿元,利息支出5.53亿元,净息差-0.53%,利息净收入-9556.64万元[5]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012.94万元(2024年)和-40.15万元(2025Q1)[5][8] 风险处置 - 抵债资产余额16.79亿元,大部分超两年处置期限且未计提减值准备[8] - 2021-2024年连续四年被审计机构出具保留意见报告[5][8] 市场定位 - 前身为榆次区农村信用合作社,2012年改制成立,定位服务地方经济及中小微企业[3] - 在晋中地区金融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与地方经济共生关系密切[8][9]
下好风险化解先手棋
经济日报· 2025-05-26 06:11
中小银行并购重组加速 - 2024年以来已有26家中小银行收购或解散旗下村镇银行的申请获监管批复 [1] - 截至2024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数量为4295家 较2023年末减少195家 其中农商行减少44家 农信社减少41家 村镇银行减少98家 [1] - 金融监管总局将加快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列为2025年重点任务 重点关注高风险城商行及竞争力不足的农商行、农信社和村镇银行 [1] 改革化险主要措施 - "治已病"策略包括主发起行吸收合并村镇银行 组建省农商联合银行整合农信社系统 2023年上百家村镇银行被股份行、城商行并购重组 [2] - "防未病"措施聚焦资本金补充 中小银行不良率显著高于行业平均 需加快不良资产处置以维持资本充足率 [2] - 中小银行股权流拍现象频发 资本补充渠道需创新拓宽 [2] 风险防控与战略转型 - 兼并重组后中小银行需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优化信贷结构 建立动态监测预警机制 [3] - 银行业结构调整是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 中小银行风险化解需主动作为 [3]
银行不良贷款“气候图”出炉!信贷风险持续出清,经济大省略有波动
券商中国· 2025-03-28 07:43
全国银行业资产质量概况 - 2024年末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50%,较年初下降0.09个百分点 [3] - 26个已公布数据的地区中,16个区域不良贷款率较年初上升,9个地区高于全国基准(1.50%),5个地区低于1% [2][4] - 甘肃、河北、广西实现不良率和不良贷款规模"双降",分别下降0.62、0.35、0.22个百分点,不良贷款规模减少130亿、194亿、55亿元 [5] 区域分化特征 - **经济大省波动**:广东、浙江、江苏不良率分别上升0.17、0.13、0.07个百分点,不良贷款规模新增450亿、344亿、423亿元,广东总量达2806亿元居全国首位 [7] - **发达城市波动**:北京、上海、深圳不良率分别上升0.02、0.07、0.20个百分点,不良规模增加81亿、150亿、153亿元,深圳总量1540亿元居一线城市之首 [8] - **高风险区域改善**:黑龙江、吉林、海南不良率仍超2%,但甘肃从2019年>6%降至2.56%,海南、大连脱离5%警戒值 [4][5][6] 机构分化与风险处置 - **上市银行表现**:招商银行(0.95%)、平安银行(1.06%)、交通银行(1.31%)不良率均低于全国水平,重庆银行下降0.09个百分点至1.25% [2] - **中小银行压力**:农商行不良率2.8%(同比下降0.54pct但仍最高),城商行、民营银行分别上升0.01、0.11个百分点至1.76%、1.66%,城商行不良余额新增417亿元 [10][11] - **改革动态**:四川、广西组建万亿级省级农商行,2024年农村金融机构数量减少192家,村镇银行缩减最多 [11] 政策与趋势 - 2024年银行业处置不良资产超3万亿元,银登中心挂牌转让成交2258亿元(同比+81%) [10]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一省一策"推进农信社改革,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通过补充资本、兼并重组等方式化解中小银行风险 [12]
潘功胜,回应六大热点话题!信息量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06 22:31
文章核心观点 3月6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回应六大经济金融领域热点话题,释放重要政策信号 [1] 分组1:2024年货币政策成效 - 2024年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效果明显,政策效果将在今年持续显现 [2] - 总量上两次降准、两次降息并引导LPR下行;结构上创设多种再贷款和货币政策工具,优化房地产金融政策;汇率上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货币政策传导上完善框架、创新操作、改革核算方式并强化监督 [2] - 2024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广义货币M2、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速7% - 8%,高于名义经济增速约3个百分点,融资成本处于历史低位 [2] 分组2:2025年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考量 - 美联储虽多次降息但政策利率仍处高位,货币政策为限制性;中国货币政策为支持性,总量宽松,今年将择机降准降息 [3] - 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平均为6.6%有下行空间,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资金利率也有下行空间,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降低融资成本 [4] 分组3:政策传导 - 2025年将进一步完善利率调控框架,强化利率政策执行和监督,规范市场行为,推动落实银行补充资本金等措施,畅通传导机制 [6] 分组4:汇率方面 - 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保持汇率弹性,强化预期引导,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8] 分组5:金融支持科技创新 - 2025年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举措为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和优化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 [10] - 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完善发行交易制度安排,创新风险分担机制,引导资金投向科技创新领域 [11] 分组6:风险化解 - 金融领域风险处置成效显著,多管齐下推进改革化险工作 [12] - 稳妥化解中小银行风险,高风险中小银行数量较峰值已减半 [12] - 优化房地产金融政策,为超5000万户家庭年减息约1500亿元,引导保交楼;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大幅收敛,约40%融资平台退出序列,2024年末经营性金融债务规模较2023年初降25%左右,四季度新发行债券平均利率2.67% [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