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层管理
搜索文档
英特尔传奇CEO格鲁夫:真正厉害的中层,都不是“忙”出来的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9-20 11:54
作为中层管理者,你有没有过这种困惑:明明已经在全速奔跑,为什么业绩却仍在原地打转?为什么有的 战略明明很清晰,团队执行起来却沉重且缓慢?为什么团队加班成了常态,整体效能却不升反降? 凡此这些令每一位中层管理者煎熬的情形,早在四十多年前就被英特尔传奇CEO安迪·格鲁夫一一亲历。安 迪·格鲁夫,英特尔前董事长及CEO,硅谷公认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在《格鲁夫给经理人的第一课》一 书中,他将自己20年管理工作的心血结晶,倾囊相授。 在《格鲁夫给经理人的第一课》一书中,安迪·格鲁夫几乎在手把手教你如何做管理。比如,重新定义经理 人的产出、如何聚焦高杠杆率活动、怎样建立科学时间管理体系……书中全是攸关每一位中层管理者业绩 表现的实战技巧。 下面,让我们一起聆听这位管理大师的管理心语: 我的一天,也经常结束在我感到疲惫、并决定回家休息的时刻,而不是事情全部做完的时候。 事情,真的永远做不完。 就像家庭主妇一样,经理人永远有忙不完的事,永远有更多待办事项,而且要做的事永远超出所能负荷的 极限…… 然而,经理人的工作究竟是什么?其实很多人对此是模糊的。 经理人的产出,需要重新定义 以下内容源自《格鲁夫给经理人的第一课》中格鲁 ...
从疲惫到掌控:中层管理者的破局之道
36氪· 2025-08-05 07:46
作为中层管理者,你既要承接战略、落地执行,又要处理冲突、安抚情绪,还得随时应对突发变化。你 是公司运转的"粘合剂",但也是最容易被忽视、最容易被耗尽的一群人。长期处于这种高压、低自主权 的状态,不仅让你焦虑、疲惫,还可能让你怀疑自己的职业前景。 如果你正感到自己像是在走一条随时可能断裂的钢丝,那么,这篇文章将告诉你——中层管理的真实困 境是什么,以及如何在夹缝中保持理智与高效,甚至找到成就感。 01 什么是中层管理?——企业的"中坚桥梁" 中层管理者,就像公司这座大桥的桥墩,稳稳地立在高层和一线之间。 他们不是制定宏大战略的"将军",也不是每天埋头处理细节的"士兵",而是把战略落地、让团队运转顺 畅的"指挥官"。 他们可能是团队负责人、部门经理、分公司经理,或者项目经理。工作中,他们既要向高层汇报,又要 带领团队完成目标;既可能管理其他经理,也可能直接带领多名员工。总之,他们要让团队保持积极和 专注,同时保证公司目标一步步推进。 那他们每天都在做什么? 把高层的战略目标翻译成团队能执行的任务 给下属提供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成长 快速应对突如其来的变化(很多时候几乎没有提前通知) 公司为什么离不开他们?因为中层 ...
中层不狠,累死三军
虎嗅· 2025-05-14 13:38
中层管理者的核心挑战与价值 - 中层管理者面临“上要抗压,下要激活”的双重压力,易成为“夹心饼干”[1][2] - 任正非强调中层必须快速决策,不能做平庸的老好人,否则“中层不狠,就会累死三军”[3][4] - 中层强则组织强,其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公司运营至关重要[159][160] 科学制定计划的能力 - 计划能力是中层管理者从苦劳转向功劳、实现运筹帷幄的关键[7][8] - 科学制定计划包含六个步骤:目的明确、掌握事实、分析事实、拟定创新决策、确实执行、确认成果[16][17][19][22][26][27] - 计划制定前需进行七项思考,包括目标是否符合SMART法则、信息是否充足、有无过去经验、步骤是否明确、资源是否可用、有无决心及风险预案[29][34][40][42][44][46][50][51] - 具体计划制定可遵循“七步成诗”法,涵盖目标设定、任务拆解、任务网构建、时间规划、资源精算、进度掌控及风险预防[53][54][56][60][63][64][65] 多维沟通技巧 - 中层管理者60%至80%的工作时间用于沟通,包括向上、平级、向下及对外沟通[66] - 自我沟通是有效沟通的基础,需通过自我管理和情商管理了解自身优势劣势及情绪状态[67][68][75][79] - 向上沟通有十大法则,包括比上司早一步思考、多做事少说话、言出有据勇于承担、适时主动汇报、提出多种方案等[88][89][90][92][93][94][95][96][97] - 工作汇报需遵循特定原则与结构化表达技巧,强调结论先行、上下对应、分类清晰、排序逻辑[98][99][104] - 横向沟通需秉持双赢思维,视其他部门为内部客户,互相尊重[107][108] - 向下沟通需根据下属能力意愿调整方式,确保命令被理解,并通过授权七大原则(如用人得当、逐步授权、权责对应等)激发团队效能[117][120][122][126][128][129][135] 从管理到领导的转变 - 当代中层管理者普遍存在管理过度、领导不足的问题,需区分管理(以事为导向,重控制监督)与领导(以人为导向,重沟通授权培养)[138][139][140] - 领导力运用需场景化,根据下属成熟度决定管理或领导手段的侧重[141][144][145] - 领导力本质是影响力,特别是非职权影响力,能让下属心甘情愿完成目标[147][149][151][155] - 实现领导力转型是中层管理者激发团队、实现“八方云集”而非“事必躬亲”的重要蜕变[13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