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试基地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实验室成果加速落地生“金”
辽宁日报· 2025-08-03 09:40
科技成果转化 - 大连科天新材料有限公司的陶瓷铝晶种工程化制备技术历经4000多轮试验完成转化,终端产品可应用于汽车轻量化、船舶、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1] - 陶瓷铝制动盘产品在链博会展出,具有质量轻、抗拉强度和耐磨性大幅提高的特点 [1] - 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达754.3亿元,同比增长22.7%,高于全国9个百分点 [1] - 全省557家规上科技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65.8亿元,同比增长6.6%,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 [1] 产学研合作 - 大连海事大学与大连热电新能源公司合作开发智慧供热管理平台,实现年减少热损失55万吉焦,节省热费2750万元 [2] - 通过"企业科技特派员"专项行动,首批800多名特派员已奔赴生产一线,4支青年创新突击队深入服务创新 [2] - 建立科技成果库,收录4449项高校院所科技成果,通过省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精准匹配供需 [3] - 发布首批重点成果榜单121项、技术需求榜单77项,涉及智能装备制造、先进材料、人工智能等领域 [3] 中试基地建设 - 沈阳清洁燃烧与储能技术中试基地累计孵化科技企业230余家,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年产值突破亿元企业4家 [4] - 全省系统梳理53家省级中试验证平台公共服务事项195项,加速科技成果熟化验证 [5] - 研究制定《辽宁省中试基地和验证中心管理办法》,差异化布局建设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基地 [5] 科技服务机构 - 组织开展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年度绩效评价,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5] - 指导科技服务机构开展对接路演活动200余场,搭建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桥梁 [5] 政策支持 - 上半年支持省内科技成果落地转化项目77项,金额2888万元,实施奖励性后补计划激发企业积极性 [6]
瞭望 老工业基地的“第二增长曲线”
新华网· 2025-07-22 09:38
中试基地建设与运营模式 - 辽宁大连普湾经济区松木岛化工新材料中试基地于2025年1月建成启用 配备标准化厂房 已有5栋厂房签约 多家企业安装中试设备 [1][2] - 辽宁探索多元化中试基地建设模式 包括"中试基地+园区""政府+院校""央地共建"等 形成共建共享机制 [3] - 中试基地为地方政府投入的"耐心资本" 共性特征为投入大且保本运行 目标为获取科技成果转化的远期收益 [6] 中试平台规模与设施 - 辽宁已建设省级中试验证平台53家 包括37家中试平台和13家中试基地 配备中试设备超1.7万台(套) [4] - 松木岛化工新材料中试基地总投资4.5亿元 提供车间、仓储服务及公共检测中心等完备设施 包括循环水、冷却水、纯水等配套资源 [3] - 大连长兴岛洁净能源和精细化工中试基地运行期间取得中试放大成果30余项 申请专利50余项 [3] 科技成果转化成效 - 辽宁累计开展中试项目1700余项 直接促成产业投资超30亿元 孵化企业年产值达数十亿元 [4] - 通过中试平台孵化缩短技术转化周期50% 乙撑胺绿色生产技术打破跨国公司30年垄断 累计产值约百亿元 [4] - 辽宁半数以上科技成果实现本地转化 盘锦精细化工中试基地已有9项先进技术成果产业化 [5] 产业与技术创新突破 - 中试推动精细化工、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发展 例如格林凯默公司将国外催化剂成本从30万元/千克降至3万元/千克 [6] - 研峰科技公司攻克聚烯烃催化剂及助剂中间体合成技术 打破我国齐格勒—纳塔催化剂主要依赖进口局面 [6] - 鞍钢集团钢铁研究院中试基地覆盖钢铁全流程研发 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支撑国家重大工程如深海极地项目 [9]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影响 - 大连长兴岛中试基地预计5年内带动下游形成百亿元产业集群 2024年大盘绿色石化产业集群跻身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10] - 中试基地网络覆盖辽宁14个市及沈抚示范区 吸引多名顶尖科学家及数百名科研人才 增强东北振兴中的创新枢纽地位 [4] - 中试基地助力传统产业升级 例如鞍钢耐候钢锈层稳定化处理剂应用于冬奥工程和国家级项目 拓展高端应用场景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