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主客共享
icon
搜索文档
杭州景区再启免费模式,带来哪些启示?
央视网· 2025-11-21 14:17
飞来峰景区实行免费政策,有什么样的考虑?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 戴斌:第一步就是公共服务的属性、职能由谁来担当,应该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 政来负担。 其次,景区里有游客,也有当地居民,未来发展方向一定是主客共享。当大门票打开以后,景区成为一 个流量入口,让里面的商家对经营付费,通过税收来进行平衡。 自12月1日起,杭州灵隐飞来峰景区实行免费政策。作为杭州西湖最受欢迎的景点之一、年客流量超千 万人次,灵隐飞来峰景区为何选择在此时免票开放?从西湖到灵隐飞来峰景区,如何看待时隔20多年杭 州在"免票模式"上又迈出的这一步?当景区不再依赖门票收入,又该靠什么来保持长久的吸引力?《新 闻1+1》为您带来解读分析。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灵隐管理处党政办主任 杨尚其:这次免票开放,是西湖景区深化文旅融合、落 实"文化惠民"理念迈出的重要一步。近年来,特别是申遗成功以后,我们围绕飞来峰文化内涵积极打 造"飞来"文旅IP,景区客流量逐年增长,年轻人比例也在上升。但我们跟国内的敦煌石窟、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大足石刻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相比,还是有提升空间的。 这次免票就是希望更多市民、游客在领略西湖自然山水风光的同时,也能有机会"零门槛 ...
新闻1+1丨杭州景区再启免费模式,带来哪些启示?
央视网· 2025-11-21 06:01
央视网消息:自12月1日起,杭州灵隐飞来峰景区实行免费政策。作为杭州西湖最受欢迎的景点之一、年客流量超千万人次,灵隐飞来峰景区为何选择在此 时免票开放?从西湖到灵隐飞来峰景区,如何看待时隔20多年杭州在"免票模式"上又迈出的这一步?当景区不再依赖门票收入,又该靠什么来保持长久的吸 引力?《新闻1+1》为您带来解读分析。 飞来峰景区实行免费政策,有什么样的考虑?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灵隐管理处党政办主任 杨尚其:这次免票开放,是西湖景区深化文旅融合、落实"文化惠民"理念迈出的重要一步。近年来,特别 是申遗成功以后,我们围绕飞来峰文化内涵积极打造"飞来"文旅IP,景区客流量逐年增长,年轻人比例也在上升。但我们跟国内的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 门石窟、大足石刻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相比,还是有提升空间的。 这次免票就是希望更多市民、游客在领略西湖自然山水风光的同时,也能有机会"零门槛"体验、探知、感受飞来峰这座江南地区规模最大的石窟造像群所承 载的历史文化、历史价值,让飞来峰"飞入寻常百姓家"。 收入减少后,后续问题如何解决?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灵隐管理处党政办主任 杨尚其:免门票绝对不等于免管理,灵隐飞来峰景区免费开放后, ...
吴江新启用10个东太湖驿站
新华日报· 2025-10-02 07:36
项目概况 - 吴江东太湖生态旅游度假区于9月28日同步启用10座全新旅游驿站,旨在提供一站式休憩补给服务 [1] - 驿站配备空调、沙发、自动售货机、自动体外除颤器及共享智慧淋浴房等齐全设施 [1] - 项目规划将分批推出总计20座驿站,形成服务中心、旗舰驿站、专业驿站和标配驿站四级服务场景 [2] 行业趋势与市场需求 - 2024年度假区接待游客400万人次,同比增长5.26%,实现旅游收入18亿元,同比增长20% [1] - 骑行、Citywalk等新型旅行方式走热,自助游游客比重逐年增加,对沿途节点性服务提出更高要求 [2] - 公司构建旅游驿站体系旨在破解客流量激增与公共服务设施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 [1] 战略定位与特色 - 驿站建设遵循“主客共享”原则,满足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双重需求,突出“城市会客厅”特性 [2] - 功能定位凸显专业性与特色化,针对骑行爱好者、观景游客等不同群体提供差异化服务 [3] - 项目融合运动、时尚、艺术与生态,着力打造“东太湖·运动生活目的地”品牌 [4] 运营模式与商业合作 - 驿站多数通过对现有点位改造提升而成,或与商户合作共建,避免大拆大建 [3] - 积极引入耐克、捷安特等知名运动品牌及本土网红餐饮品牌参与运营,实现资源联动与流量共享 [3] - 在驿站综合服务中心设置吴江名特优产品展销区,以进一步激活消费潜力 [3] 未来发展 - 公司正借助驿站布设着力打造新的“城市会客厅”——东太湖S湾 [4] - S湾寓意Sporty(动感)、Stylish(时尚)、Smart(智慧)的多元内涵 [4] - 未来将持续优化升级驿站体系,为不同群体提供全方位服务 [4]
旅游业“主客共享”如何实现?(环球热点)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05 06:48
游客在意大利威尼斯的一个进城费问讯处获取通行二维码。 新华社/路透 游客在意大利罗马君士坦丁凯旋门游览。 新华社记者 李京 摄 今夏以来,欧洲多地刷新最高气温纪录。"过热"的不止气温,还有欧洲强势复苏的旅游业。 "过热"的旅游引发欧洲多地民众抗议,许多欧洲城市紧急出台游客分流、旅游税等政策措施应对, 但效果并不理想。全球化时代,旅游业作为经济增长引擎之一,为何在欧洲引发抗议浪潮?如何平衡旅 游业增长与民生诉求?本报记者采访相关领域专家,探讨旅游城市建设达成"主客共享"与可持续发展的 可能路径。 水枪驱客背后的困境 "游客回家去""你的天堂我们的梦魇"……近日,在西班牙马略卡岛帕尔马,上万民众手持标语参加 游行,抗议当地游客过多、过度旅游导致住房成本飙升等问题。在西班牙另一主要旅游目的地巴塞罗 那,数千名抗议者走上街头,甚至有人用水枪袭击餐厅的游客,用胶带封锁部分酒店和咖啡馆的入口。 人们在高温下参观希腊雅典帕特农神庙。 新华社/美联 面对过度旅游困境和居民抗议,欧洲多地紧急采取调控措施。为控制高峰期客流量,威尼斯重 启"一日游"入城收费政策;在希腊圣托里尼岛,当地政府从7月1日开始对乘坐邮轮抵达的每位游客征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