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主旋律电影
icon
搜索文档
观察·2025年电影国庆档:尊重历史兼具艺术感染力 以情感共鸣赢得观众
央视网· 2025-10-03 10:37
电影内容与制作特点 - 影片采用全景式、多维度手法呈现抗美援朝战争始末 [4] - 创作严格遵循时间顺序推进,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兼具艺术感染力 [3][8] - 导演团队参考大量史实,例如整理并纠正6万页文件,以艺术化再现谈判等历史情景 [7] 角色塑造与叙事手法 - 影片在宏大历史叙事下,对人物塑造细致完整,结合虚构人物与真实人物,展现英雄温暖鲜活的一面 [10][3] - 创作注重人物描写,通过普通战士和小人物的低视角来增强年轻观众的代入感 [12][13] - 叙事手法兼顾事件与人物,避免见物不见人,以动人的故事和鲜活的人物赢得观众 [12][13] 市场表现与观众反馈 - 影片上映首日即取得当日票房冠军和观影人次冠军 [1] - 近年来主旋律电影因尊重历史、故事动人、人物鲜活而越来越受到市场和观众好评 [1][13]
《731》轻取“10亿+”:国庆档挤进12部新片乱成一锅粥?
36氪· 2025-09-25 11:25
《731》电影市场表现 - 电影《731》上映3天票房突破10亿,9月20日单日票房达到4亿,创下自春节档《哪吒2》以来的新高,且单日票房是同题材电影《南京照相馆》的近两倍 [1] - 上映一周后,《731》单日票房已回落至2000万级别,预计最终票房空间为1-2亿,与总票房30亿+的《南京照相馆》差距显著 [3] - 该片在豆瓣、猫眼等平台未开分,但在短视频平台评论区表现出一定的口碑问题和后劲乏力 [3] 国庆档竞争格局 - 2025年国庆档共有12部新片,剔除“三无影片”及可能撤档的《熊猫计划2》,剩余8部影片参与竞争 [3] - 国庆档影片类型丰富,包括奇幻冒险、战争、喜剧、动画及犯罪片,预计将助力2025年电影大盘达到500亿级别 [4][11] - 截至发稿,国庆档影片预售成绩在几十万到数百万不等,但未显著拉开差距,观众购票更倾向于依赖上映后的口碑 [13] 国庆档重点影片分析 - 排片方面,市场最看好IP续作《志愿军:浴血和平》和《刺杀小说家2》,10月1日至8日排片占比均在25%左右,《志愿军》因提前一天上映更占优势 [14] - 《刺杀小说家2》档期票房为346.32万,票房占比32.1%,排片占比24.7% [4];前作在2021年春节档获得10亿+票房,续集主演更换为邓超,视效突出 [14] - 《三国的星空第一部》档期票房为285.45万,票房占比26.5%,排片占比12.3% [4];但三国题材存在观影门槛,难以吸引孩童和女性观众 [14][16] - 唯一真人喜剧片《浪浪人生》档期票房为74.42万,票房占比6.9%,排片占比13.5% [4];受限于非大制作,在国庆档难获先发优势 [14] 主旋律电影市场观察 - 因逢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抗战题材影片数量增多,包括《南京照相馆》《东极岛》《731》等“大片” [5] - 《南京照相馆》被评价为在电影质量、商业价值、文艺价值和社会价值上最出色,豆瓣评分8.7,总票房30亿+,预计将在金鸡、华表等重要奖项有所斩获 [5][9] - 《731》被视为用商业逻辑炮制的特殊案例,其成功源于全民关注、题材特殊、上映日期特殊等因素,但难以复制 [9] - 2025年过半,票房达10亿的影片仅7部,达5亿+的影片仅13部,对行业而言数量不足 [9]
「长镜头」预售破亿元,《731》上映在即,优质主旋律影片强势回归大银幕
华夏时报· 2025-09-17 18:07
电影《731》的市场表现与上映信息 - 截至9月16日19时08分,影片预售总票房突破1亿元,成为春节档后首部预售票房(不含点映)破亿元的电影 [2] - 影片猫眼想看数于9月14日突破446.86万,刷新该平台纪录 [2] - 影片首日排片场次超20万,排片占比超过99%,并在9点18分设有特殊场次 [2] - 影片选择在9月18日“九一八”纪念日于全球同步上映,并计划在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澳大利亚、新西兰(9月18日)及美国、加拿大(9月19日)、韩国(11月)上映 [2][6] 电影《731》的题材与内容特点 - 影片通过平民视角揭露日军反人类暴行,展现绝境下国人不屈的反抗精神,旨在让世人铭记历史 [2] - 影片题材角度能够引发观众强烈的民族情感共鸣,尤其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背景下 [3][6] - 影片在内容创作和表达方式上注重与国际接轨,所揭示的历史真相与人性考验具有超越国界的意义 [7] 电影《731》的票房驱动因素 - 企事业单位组织集体观影(B端市场)有望进一步推动该片票房增长,例如伟龙食品、辽鹿集团等企业选择在9月18日停工一天组织员工集体观看 [3] - 受9月3日纪念日阅兵等发酵影响,票房仍有进一步超预期空间 [3] - 影片此前经历撤档风波,从传闻的7月31日上映最终定档9月18日,这一波折反而激发了观众更强烈的观影期待 [4] 主旋律电影市场表现对比 - 今年主旋律影片呈现两极分化,《南京照相馆》表现突出,截至9月17日15时总票房达29.87亿元,接近30亿元,豆瓣评分8.6分 [5] - 相比之下,《蛟龙行动(特别版)》二次上映后票房仅为2417万元,《东极岛》票房为3.95亿元,不及预期 [5] - 部分主旋律影片如《蛟龙行动》因叙事线杂乱导致观众难以抓住故事核心,削弱了影片感染力 [5] 主旋律电影的成功要素 - 成功的主旋律影片如《731》与《南京照相馆》均聚焦于平民视角,通过刻画普通民众在战争中的苦难,更容易唤起观众情感共鸣 [6] - 观众对主旋律电影的所谓“审美疲劳”,实质是部分影片内容脱离群众,题材和叙事过于同质化 [5] - 以人民为中心、真实反映历史的影片永远不会过时 [6]
「长镜头」前有《南京照相馆》开路,后有《731》接棒:主旋律电影高光重燃
华夏时报· 2025-08-08 07:51
主旋律电影暑期档表现 - 今年暑期档主旋律电影热度高光重燃,《南京照相馆》上映后带动大盘热度显著抬升 [1] - 《南京照相馆》上映13天总票房突破18亿元,预测内地总票房达33.33亿元 [2] - 《731》猫眼"想看"人数超400万,淘票票"想看"人数达217.49万,未映先火 [1][2] - 抗战胜利80周年背景提升相关题材关注度,后续《东极岛》《731》备受期待 [2][3] 成功影片特点分析 - 《南京照相馆》《731》聚焦平民视角展现民众遭遇,更易引发观众共情 [1][5] - 通过角色命运构建剧情张力,将民族情绪与人物塑造紧密结合 [2] - 采用"小人物大背景"叙事模式,改变传统主旋律创作方向 [6] 行业趋势与机遇 -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驱动观众情绪与企业观影需求共振 [2] - 9月3日阅兵活动有望进一步刺激B端组织观影需求 [3] - 抗战题材电影储备丰富,暑期档票房有望超过去年表现 [3] 失败案例警示 - 博纳影业《蛟龙行动》因票房欠佳撤档,仅收获3.93亿元票房 [4] - 该片豆瓣评分6.3分,被批评为"既要又要"导致各方面都未做好 [4] - 对比前作《红海行动》36.52亿元票房表现差距显著 [4] 国内外创作对比 - 国外优秀战争片如《辛德勒名单》《美丽人生》均采用个体命运微观刻画 [5][6] - 国内主旋律电影需借鉴"小人物叙事反映大时代"的创作模式 [6] - 过去部分主旋律电影因叙事过于宏观导致与观众距离较远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