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蛟龙行动》
icon
搜索文档
电影化身“消费媒介”,跨界融合催生出千亿级衍生消费市场
搜狐财经· 2025-10-22 23:42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2025年开年至今,中国电影市场佳片不断,电影总票房节节攀升。三季 度的暑期档表现也相当亮眼。而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全国多地,一张小小的电影票串联起了多元 消费场景,电影创造的价值链条正不断延伸。 浙江湖州,观众凭电影票根即可享受景区门票减免、餐饮专属折扣、购物满赠等诸多优惠权益,活动覆 盖全区91家商圈、餐饮店铺和7家影院。 走出影视产业园,青岛的滨海风光、里院建筑、啤酒文化也与影视IP深度融合,催生了"影视啤酒街"等 特色消费场景,重塑游客在青岛的旅行体验。 今年以来,中国电影产业不断向多元消费生态转型。"电影+"持续释放新活力。"为一部电影奔赴一座 城"成为文旅新趋势。 国庆中秋假期,在山东青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里,电影《蛟龙行动》实景片场已成为一处热门打卡地 和研学目的地。120米长的核潜艇外壳模型,精细还原的指挥舱、鱼雷舱、核反应堆舱,以及绿幕合成 影棚,让游客真切感受电影科技的力量。 山东青岛太平山观光索道副总经理 张涵钰:电影火了之后,来的游客明显比之前多了,我们顺势提升硬 件,今年还修缮索道、增加照明和夜景观光。国庆期间,单日接客量达到1万人次左右。 将影院内的 ...
博纳现金流告急?商票逾期已达110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3 10:47
对此,《BUG》栏目以投资者身份致电博纳影业证券部,相关工作人员回应称,"集团人数较多,部门 繁杂,目前尚不清楚具体情况,需内部沟通",建议"几个交易日后再致电"。 票房号召力衰退,使得博纳影业的业绩表现同样堪忧。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博纳影业归母净亏损累 计超25亿元。资本市场对博纳影业的信心持续流失。博纳影业股价已较高点下跌超60%,此外自去年下 半年起,博纳影业前十大股东接连减持。更让人堪忧的是,实控人、董事长于冬所持近半股份已被质 押。 商票连续多月逾期 据上海票交所披露数据,截至2025年9月30日,博纳影业的电子商业汇票累计逾期发生额达1100万元, 逾期余额合计1100万元。依据《商业汇票信息披露操作细则》,票交所已暂停提供商业汇票承兑服务, 直至公司清偿全部逾期票据并完成信用信息披露。 《BUG》栏目查询发现,事实上,早在今年6月,博纳影业就因发生3次以上票据逾期被列入承兑人逾 期名单,并且此后连续多月仍未能清偿,逾期金额日益增加。 一位金融行业人士介绍,商业承兑汇票是企业承诺在未来某一日期支付一定金额的债务凭证,属于短期 债务工具,若企业未能按时兑付商票则构成票据逾期。不过该人士强调 ...
从单点突围到全域开花 多视角透视活力奔涌的中国电影发展新图景
央视网· 2025-10-11 11:37
行业格局与政策支持 - 近两年新兴影视基地不断涌现,各地利好政策持续出台,推动影视产业发展新格局构建 [1] - 2025年5月广东省发布“影视政策15条”,进行全链条扶持,选题孵化阶段最高支持500万元,国内票房达1亿元可奖励300万元 [6] - 2025年国家电影局出台新规,允许港澳服务提供者在内地独资设立电影制作公司并作为第一出品单位申报项目,标志着合作进入新阶段 [23][28] - 2025年4月青岛市出台新一轮支持电影经济发展的“十条政策”,扶持覆盖全产业链,体现从单一项目补贴向生态系统构建的转变 [30] - 澳门特区政府推出“澳门取景”系列扶持政策,大型电影项目成本补贴最高达200万澳门元(约合人民币178万元) [27] 区域发展亮点:粤港澳大湾区 - 广州番禺某影视基地由1952年建成的糖厂改造而成,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承接影视剧近300部,仅2025年就有20多部剧在此拍摄 [2][4] - 该基地位于广州南站附近,一小时直达香港九龙,港澳剧组拍摄占比已达两成到三成,增速明显 [6][8] - 广东凭借气候适宜冬季拍摄、交通便利及政策支持等优势,正打造环珠江口影视产业服务带,吸引越来越多剧组 [6][8] - 产业链不断完善,园区入驻影视企业超40家,覆盖服装、化妆、道具、器材租赁、特效制作全流程,新建3500平方米、层高18米大型影棚已接订单 [11] - 提供“一站式”服务,细致解决剧组吃住行及预算、场景、插座差异等大小问题,实现“拎包入住拍摄” [9] 区域发展亮点:山东青岛 - 青岛拥有1500多家影视企业,电影票房总产出累计超过387亿元 [29] - 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总占地面积170万平方米,相当于230多个标准足球场,拥有40个国际标准摄影棚和32个置景车间 [30] - 园区配备全流程后期制作设备的数字影音中心和虚拟化制作平台,吸引《流浪地球》系列、《封神三部曲》等一批大片前来拍摄 [30] - 某电影科技公司在产业园内投资的设备已占用4个车间,显示企业对未来发展前景看好 [30] 产业融合与市场影响 - CEPA签署二十多年来,内地与香港合拍电影总数已达约750部,香港导演将快节奏、多线索等技法融入主旋律电影,开辟新市场空间 [19][21][23] - 电影成为城市形象的“超级广告”,能瞬间点燃城市文旅热度,文化赋能经济的“溢出效应”远超票房收入 [35] - 中国不同区域结合地域特色发展影视产业,如浙江横店为全球最大影视实景拍摄基地,青岛东方影成为科幻大片“太空舱” [33] - 剧组到来和基地建设带动整条产业链繁荣并对当地经济产生反哺,标志着中国电影产业走向更成熟、集约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33][36]
博纳影业(001330):AI+影视战略加速推进,关注储备内容上线节奏
国盛证券· 2025-08-31 13:1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8] 核心观点 - 公司短期业绩受上映作品不及预期及电影大盘波动影响 但后续储备作品表现值得期待 同时公司积极探索AI影视方向 有望打造又一增长点 [5]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7.8/1.5/2.9亿元 同比增速10.6%/119.0%/97.5% [5] 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营收6.73亿元(yoy+5.09%) 归母净亏损10.56亿元(yoy-661.93%) 扣非净亏损10.92亿元(yoy-637.75%) [1] - 2025Q2实现营收1.48亿元(yoy-26.39%) 归母净亏损1.00亿元(yoy+30.30%) 扣非净亏损1.07亿元(yoy+19.70%) [1]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7.11/24.37/32.52亿元 增长率17.1%/42.4%/33.5% [7][12] 业务板块分析 - 影院业务:2025H1旗下影院票房收入4.39亿元(不含服务费)(yoy+12.81%) 电影院业务营收5.44亿元(yoy+7.75%) [2] - 电影业务:2025H1实现收入1.41亿元(yoy-9.44%) 投资与协助推广影片共3部 取得票房成绩4.41亿元 [3] - 海外影片投资:实现收入1.59亿元 主要来源于与美国索尼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共同参与投资的《好莱坞往事》《一条狗的回家路》《喋血战士》的全球票房分成 [3] - 剧集业务:2025H1营收85.91万元(yoy+100%) 长剧《上甘岭》持续发行 短剧《天罗地网》红果热度值达2281万 [3] 市场份额 - 院线市场份额达1.86%(yoy-0.10PCTs) 位列全国第16 [2] - 影投市场份额达1.66%(yoy-0.14PCTs) 位列全国第6 [2] - 截至2025H1院线旗下已加盟135家影院 包含105家公司旗下影院及30家外部加盟影院 影投共有自有影城110家 银幕总数903块 [2] 战略布局 - AI+影视战略加速推进 原AIGMS制作中心升级为独立运营的全资子公司博越星纪蓝图 [4] - 以"完整电影工业化体系+生成式AI技术"为核心构建AI+影视智能生产模式 形成"内容+IP+工具+方案"的融合布局 [4] - 重点推进三星堆IP系列内容开发 包括短剧与AI原生动画电影 [4] 内容储备 - 主旋律储备:《蛟龙行动》(别版)定档8月30日 《克什米尔公主号》《四渡》进入后期制作 [5] - 多元类型储备:涵盖悬疑/历史/喜剧/动画等类型 《她杀》《蛮荒禁地》进入后期制作 《三星堆:未来往事》为国内首部院线AI原生电影 [5] - 剧集储备:古装历史剧《钦差大臣林则徐》正在剧本创作 抗战史诗剧《东江纵队》等正在筹备 [5] - 参投外片包括《阿凡达3》等 [5]
知名公司半年亏10亿!股东加速“撤退”
南方都市报· 2025-08-29 10:10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73亿元 同比增长5.09% [1] - 扣非净利润亏损10.91亿元 同比扩大637.75% 超过2024年全年亏损总额9.73亿元 [1] - 电影制作发行业务收入1.41亿元 同比下降9.44% 对应成本8.96亿元 同比激增1344.25% [3] - 销售费用达1.58亿元 同比增长3293倍 主要因电影宣发费用增加 [3] 主营业务分析 - 影院及院线业务收入5.44亿元 同比增长7.75% [3] - 主推电影《蛟龙行动》获得3.93亿元票房 但陷入宣传风波与内容争议 [4] - 公司投入重制《蛟龙行动(特别版)》 已定档8月30日上映 [6][7] - 三部影片进入后期制作阶段 包括《她杀》《克什米尔公主号》《四渡》 [9] 行业对比 - 2025年上半年全国电影总票房292.3亿元 同比增长22.9% 观影人次6.4亿 同比增长16.9% [1] - 万达电影观影收入41.77亿元 同比增长14.78% 非票业务收入8.62亿元 同比增长6.07% [3] - 金逸影视直营影院票房5.75亿元 同比增长12.73% [3] 历史业绩轨迹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持续下滑:20.12亿元→16.08亿元→14.61亿元 [9] - 2022-2024年扣非净利润连续亏损:1.97亿元→7.43亿元→9.73亿元 [9] - 《红海行动》前作曾获36.52亿元票房及豆瓣8.2分高口碑 [7] - 近年《长空之王》《无名》《爆裂点》《传说》等作品未达预期 [9] 股东动态 - 2024年12月至2025年3月期间 中信证券投资等机构合计减持475.51万股(占总股本0.35%) [10] - 西藏和合投资同期减持3688.99万股(占总股本2.68%) [10] - 2025年6月多家股东披露新一轮减持计划 合计最高减持比例达5% [10]
《南京照相馆》斩获第二十届中国长春电影节金鹿奖最佳影片奖
新华社· 2025-08-29 08:15
奖项评选结果 - 《南京照相馆》获得最佳影片奖 最佳导演奖 最佳编剧奖三项大奖 [1] - 《志愿军:存亡之战》与《蛟龙行动》获得评委会大奖 [2] - 刘昊然凭借《解密》获得最佳男演员奖 林晓杰凭借《小小的我》获得最佳女演员奖 [2] - 曹郁凭《解密》获最佳摄影奖 张嘉辉凭《浴火之路》获最佳剪辑奖 朱芸编凭《破·地狱》获最佳音乐奖 李阳凭《从21世纪安全撤离》获最佳处女作奖 [2] 电影节概况 - 第二十届中国长春电影节于8月23日至28日举行 主题为"新时代·新摇篮·新力量·新征程" [2] - 电影节设置六大板块:开闭幕式 电影评奖 电影展映 电影交流 致敬"摇篮" 产业融合 [2] - 举办纪念长春电影制片厂成立80周年系列活动 [2] - 长春市打造三大板块50余项特色文旅活动 凸显"电影城"特色 [2] 历史沿革 - 中国长春电影节自1992年创办至今已举办33年 [2]
爆款电影推动票房增长 A股影视院线板块业绩回暖
证券时报· 2025-08-29 05:58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全国电影总票房达292.3亿元 同比增长22.95% 观影人次6.41亿 同比增长16.93% [1] - 春节档爆款电影《哪吒2》带动行业回暖 一季度票房打破多项纪录 [1] - 票房高度集中于头部影片 第二季度票房同比回落明显 [3] 万达电影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66.89亿元 同比增长7.57% 归母净利润5.36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372.55% [1] - 国内直营影院实现票房42.1亿元 同比增长19.2% 观影人次8239万 同比增长9.6% [1] - 全国票房前100影院中占据51席 较去年同期增加4席 [1] 光线传媒业务亮点 - 作为《哪吒2》主出品方 上半年营业收入32.42亿元 同比增长143% 归母净利润22.29亿元 同比增长371.55% [2] - 经营现金流净流入近30亿元 同比增长412.66% 电影及衍生业务营收利润大幅增长 [2] - 《哪吒2》最终取得约154.5亿元票房 [2] 其他院线企业业绩 - 横店影视上半年营业收入13.73亿元 同比增长17.81% 归母净利润2.02亿元 同比增长128.61% [2] - 北京文化与博纳影业营业收入增长但净利润下滑 博纳影业利润下滑因投资项目市场表现波动 [2] - 中国电影与上海电影上半年收入净利润均有所下滑 [3] 重点影片表现 - 博纳影业主投《蛟龙行动》以3.93亿票房进入上半年前10名 特别版定档8月30日上映 [3] - 中国电影主导《南京照相馆》累计票房超28亿元 成为春节档后首部破20亿电影 [3] - 上海电影推进《浪浪山小妖怪》宣发 票房超13亿元创2D动画纪录 与40余家企业合作开发800余个IP衍生产品 [3]
爆款电影推动票房增长A股影视院线板块业绩回暖
证券时报· 2025-08-29 01:53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全国电影总票房292.3亿元 同比增长22.95% 观影人次6.41亿 同比增长16.93% [1] - 春节档爆款电影《哪吒2》带动行业回暖 一季度票房打破多项纪录 [1] - 票房高度集中在头部影片 第二季度票房同比回落明显 [3] 万达电影 - 上半年营业收入66.89亿元 同比增长7.57% 归母净利润5.36亿元 同比增长372.55% [1] - 国内直营影院票房42.1亿元 同比增长19.2% 观影人次8239万 同比增长9.6% [1] - 全国票房前100影院中占据51席 较去年同期增加4席 [1] 光线传媒 - 上半年营业收入32.42亿元 同比增长143% 归母净利润22.29亿元 同比增长371.55% [2] - 经营现金流净流入近30亿元 同比增长412.66% [2] - 主出品影片《哪吒2》最终票房约154.5亿元 [2] 横店影视 - 上半年营业收入13.73亿元 同比增长17.81% 归母净利润2.02亿元 同比增长128.61% [2] 博纳影业 - 上半年收入上涨但净利润下滑 主投影片《蛟龙行动》票房3.93亿元 进入上半年票房前10名 [2][3] - 《蛟龙行动(特别版)》已定档8月30日上映 [3] 中国电影 - 上半年收入与净利润同比下滑 [3] - 主导影片《南京照相馆》票房超28亿元 成为春节档后首部破20亿元电影 [3] 上海电影 - 上半年收入与净利润同比下滑 [3] - 重点推进《浪浪山小妖怪》宣发与衍生品开发 该片票房超13亿元 成为中国影史2D动画票房冠军 [3] - 已与40余家知名企业达成IP合作 衍生产品SKU达800余个 [3]
博纳影业:主投的现代军事动作大片《蛟龙行动》是国内首部核潜艇题材电影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7 17:37
电影项目进展 - 公司主投现代军事动作大片《蛟龙行动》为国内首部核潜艇题材电影 [1] - 《蛟龙行动(特别版)》定档8月30日全国上映且点映活动正在进行中 [1] 海外发行战略 - 公司高度关注文化出海并积极推进该影片的海外发行工作 [1]
《东极岛》预测票房仅4亿,“中国式工业大片”还有救吗?
虎嗅· 2025-08-26 07:34
电影票房表现 - 电影《东极岛》上映3天票房破2亿但后续增长乏力 上映半个多月后总票房仅3亿出头 预测总票房大幅下调至4亿 远低于早期近十亿的预期 [1] - 同为暑期档的《南京照相馆》票房达30亿 《浪浪山小妖怪》票房超15亿 《捕风追影》票房超10亿 均远超市场预期 [9] - 阿里影业巨制片单中多部电影票房不及预期 包括《异人之下》1.18亿 《焚城》2.58亿 《逆行人生》3.59亿 而《镖人》因补拍延迟上映 [23] 口碑与评价 - 《东极岛》豆瓣未开分但前列长评普遍仅一两星 预计难以获得高评分 而同期暑期档有5部影片豆瓣评分达8分+ 7分+影片包括《长安的荔枝》《奇遇》《坏蛋联盟2》等 [3] - 对比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豆瓣评分高达9.2 详细还原历史事件 而《东极岛》被批评虚构历史角色空虚 [16][17] - 《蛟龙行动》因口碑不佳(豆瓣6.2分)票房不足4亿 撤出春节档后重新剪辑推出特别版 但市场对撤档重映影片容忍度较低 [27][28] 制作与工业水平 - 《东极岛》制作耗时多年 投资数亿 工业属性突出 包括1:1实景还原沉没货轮和渔船 水下拍摄历时70天 研发"海洋系统" 交付超1000个视效镜头 [25][26] - 华语重工业大片数量稀少 近年仅《流浪地球2》《东极岛》《蛟龙行动》等不到十部 其中多数仍在制作中 [26] - 《流浪地球2》实现盈利 而《东极岛》和《蛟龙行动》均难以收回成本 [27] 行业竞争与市场策略 - 暑期档多数佳片采用大规模点映策略扩散口碑 包括《F1:狂飙飞车》《戏台》《长安的荔枝》《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捕风追影》 豆瓣评分最低7.6 均分8.3 [8][9] - 《东极岛》未进行点映且豆瓣未开分 片方信心不足 与市场主流宣发策略背道而驰 [10] - 新一代导演作品如申奥《南京照相馆》在战争片呈现上更获认可 对比管虎等第六代导演风格存在代际差异 [5][20] 未来项目与行业前景 - 未来两年多部华语大片将上映 包括《抓特务》(冯小刚导演)《刺杀小说家2》(路阳导演)《志愿军3》(陈凯歌导演) 均具备10亿+票房潜力且工业属性突出 [29] - 《流浪地球3》定档2027年大年初一 目标票房30亿+ 有望冲击年度票房冠军 但需关注同期竞争压力 [30] - 行业对工业大片前景保持谨慎乐观 认为具体影片需以质量赢得市场而非整体唱衰 [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