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制糖

搜索文档
晚报 | 7月15日主题前瞻
选股宝· 2025-07-14 22:45
点评:分析表示,太空算网旨在建设覆盖全球的天地一体化算力网络。太空算网通过星间激光高速互联、星座稳定组网和算力分布式调度,构建开放共享的 太空计算系统,打造天基智能计算基础设施。通过"天地同算"的战略布局,将算力延伸至遥远的太空与地球的每一个角落,真正实现了"地数地算"向"天地 协同"的跨越。太空算网不仅将深度赋能具身智能、AI智能体等前沿科技领域,满足即时算力场景下的迫切需求,更将精准对接千亿级太空边缘计算市场与 万亿级地面人工智能市场的庞大需求,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明日主题前瞻 1、合成生物 | 据环球网报道,近日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首次通过构建体外生物转化系统,实现甲醇合成蔗糖。此前,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 物理研究所已经成功将二氧化碳通过化学方法固定合成甲醇,这个过程被誉为制造"液态阳光"。如果进一步将二氧化碳固定后,或从工业废弃物中获取甲醇 等低碳分子,并将其生物转化为糖分子,那将提供一种不依赖于土地种植的全新制糖模式。 点评:分析认为,二氧化碳制糖技术突破了传统制糖依赖土地种植的局限,无需与人争粮,且能将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糖分,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 新方案,二氧化碳制糖技 ...
中科院“二氧化碳制糖”新成果全网热议!不依赖光合作用,“迈向深空前置技术”
量子位· 2025-07-11 14:16
核心技术突破 -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首次构建体外转化系统,实现"CO₂→甲醇→蔗糖"合成路径[1][5] - 新技术绕过植物光合作用,直接从空气中获取原料制糖,转化效率达86%,产率5.7 g/L[5][7] - 能量消耗显著低于自然路径,仅需2 ATP/蔗糖,而植物自然合成需要37 ATP/蔗糖[6] 技术原理与流程 - 构建ivBT平台将C1-C3低碳小分子转化为高阶碳水化合物(蔗糖、淀粉、纤维低聚糖)[10] - 第一步采用现有电化学还原技术将CO₂固定为甲醇[13][14] - 第二步通过工程改造关键酶(催化效率提高3-71倍)实现甲醇到蔗糖的转化[15] - 具体路径:甲醇→甲醛→DHA→果糖→蔗糖[17][18][19] - 进一步通过amylosucrase催化蔗糖聚合生成直链/支链淀粉,产量达4.3 g/L[21][22] 应用前景 - 可能改变传统农业模式,实现主粮作物车间制造[25][26] - 可同时生产蔗糖、淀粉、蛋白质等多种物质[27] - 为深空探索提供食物解决方案[9] - 节约耕地和淡水资源,减轻农业压力[31] - 提供新型二氧化碳消纳渠道[31] 研究背景 - 团队长期致力于农业工业化研究,去年已在Science发表二氧化碳合成淀粉成果[30] - 目标模拟植物数亿年进化形成的合成系统[29] - 技术可延伸至纤维低聚糖等传统需植物降解产物的直接合成[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