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政策干预

搜索文档
特朗普 “混改”英特尔
36氪· 2025-08-25 07:30
交易核心条款 - 美国政府以89亿美元投资换取英特尔9.9%股权 成为第二大股东 每股认购价20.47美元较公告日收盘价24.80美元折价17% [1][4] - 资金来源于《芯片与科学法案》未支付赠款57亿美元及国防项目"安全飞地"拨款32亿美元 性质由补贴转为股权投资 [4][5] - 协议废除原有22亿美元赠款附带的利润分享和资本收回条款 提升公司资本运作灵活性 [5][7] - 政府持股为被动所有权 不获董事会席位及特殊治理权 投票权与董事会建议保持一致 [7] - 政府获得五年期认股权证 可行权以每股20美元购买5%股份 但仅在公司失去芯片代工业务51%控股权时触发 [7] 公司财务状况 - 2024财年GAAP净亏损188亿美元 为1986年以来首次年度亏损 非GAAP净亏损6亿美元同比下滑113% [12][13] - 营收531亿美元同比下滑2% 毛利率32.7%同比下降7.3个百分点 运营亏损率22% [13] - 自由现金流自2021年以来持续为负 面临巨额资本开支压力 [12] - AI芯片市场主导权被英伟达夺取 CPU业务因13/14代产品问题遭AMD市场份额蚕食 [13] 战略转型计划 - 公司启动芯片代工业务转型 计划投入超1000亿美元在美国新建及扩建晶圆厂 [14] - 目标挑战台积电和三星在代工市场统治地位 但需追平技术差距并吸引外部客户 [17] - 89亿美元政府投资为代工建设提供关键资金支持 但无法保证技术及市场成功 [17] 行业与政策背景 - 交易反映美国政府加强战略行业干预 近期案例包括英伟达对华芯片销售分成安排、MP Materials国有化及美国钢铁收购案附加条款 [18][19] - 政策转向打破自由市场传统 增加企业面临的政治风险及不确定性 [21] - 支持观点认为在半导体等战略行业需政府干预保障供应链安全与技术领先 [21] 交易影响评估 - 交易被定性为历史性协议 融合产业自救与国家战略 为公司提供喘息空间但未来仍存重大执行风险 [22] - 政府与公司深度捆绑 成功将共同受益 失败可能导致纳税人损失及国家产业战略受挫 [22]
中美推动关税延期!美国给中国挖了3个大坑,中方谈判难度有多大?特朗普真正目的不简单
搜狐财经· 2025-08-04 14:21
中美关税休战协议延期 - 商务部官宣中美关税休战协议再延90天 为全球两大经济体经贸关系注入短期稳定性 [1] - 第三轮谈判在瑞典斯德哥尔摩落幕 表面是关税延期程序性推进 实则暗藏美方三大谈判陷阱 [1] 美方谈判策略分析 产业政策干预 - 美方以"产能过剩威胁论"施压 要求中方限制钢铁、光伏等产业扩张 为美国制造业回流腾出市场空间 [3]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对美出口机电产品同比增长12% 美国同类产品本土市场占有率跌破30% [3] - 美方意图通过关税谈判打压中国高端制造崛起 维持其全球产业链上游垄断地位 [3] 能源采购捆绑 - 美方要求中国停止进口俄罗斯、伊朗能源 并强制设定每年2000亿美元美国液化天然气采购配额 [4] - 2024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原油占比达18% 伊朗原油进口量较2023年增长25% [4] - 美方"500%次级关税"威胁可能推高中国能源成本并引发全球能源市场动荡 [4] 技术脱钩升级 - 美方提出恢复半导体设备无限制采购、放弃稀土出口管制、开放新能源汽车专利许可等要求 [5]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稀土出口量同比下降35% 导致美国F-35战机发动机产能利用率降至60% [5] - 美方"小院高墙"策略旨在延缓中国在5G、新能源等领域的技术追赶 [5] 中方应对策略 产业链韧性建设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增长18% 占出口总额比重提升至32% [10] - 深圳港东南亚航线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25% 中欧班列开行数量突破1.5万列 [10] 战略资源反制 - 中国掌握全球60%稀土加工产能 钕铁硼出口管制导致美国风电产业成本上涨40% [10] - 《数据出境安全管理办法》实施大幅提升美企获取中国工业大数据难度 [10] 制度型开放 - 中国完成DEPA协定第二阶段谈判 海南自贸港"零关税"清单扩容至150项商品 [10] - 通过RCEP、金砖扩员等机制为全球经贸治理注入新规则选项 [10] 行业影响数据 - 义乌小商品2025年上半年对美订单量增长22% 但企业利润率控制在5%以内 [7] - 中国对28纳米以下芯片进口依赖度仍达需求总量40% [7] -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将钢铁、铝制品纳入征税范围 印度要求开放农产品市场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