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生态

搜索文档
2025 年新一线城市名单发布,城市格局再掀波澜
搜狐财经· 2025-05-28 16:17
新一线城市排名 - 2025新一线城市前15名依次为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苏州、西安、南京、长沙、郑州、天津、合肥、青岛、东莞、宁波、佛山 [1] - 成都连续11年蝉联新一线城市榜首,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突破万亿,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崛起,高新技术企业达1.45万家 [1] - 杭州GDP一季度同比增长5.2%,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与新能源产业双轮驱动,计算机通信、汽车制造、电气机械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0.9%、16.5%、8.7% [2] 城市产业发展 - 佛山制造业占比超50%,家电、陶瓷产业全球领先,2024年GDP突破1.3万亿元同比增长6.2%,新增常住人口18万,广佛地铁日均客流量超百万人次 [2] - 合肥2024年GDP增速6.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4.8%居万亿城市首位,汽车、光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发展迅猛,蔚来汽车等龙头企业落地 [3] - 青岛连续9年上榜,依托海洋经济、智能制造产业优势,东莞以"世界工厂"产业基础叠加湾区红利,在高端制造、电子信息领域保持竞争力 [7] 经济指标维度 - 排行榜指标体系涵盖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新经济竞争力和未来可塑性五大维度 [5] - 商业资源集聚度包含大品牌青睐指数、商业核心指数和商业配套成熟度,品牌选址逻辑回归"效率优先" [5] - 城市枢纽性通过交通联系度、城际流动指数等衡量,如广西实现地级市高铁全覆盖提升区域联系度 [5] 新兴经济表现 - 2025年春节档三线城市票房占比达25.24%,华中、西南、西北地区夜间出行人次同比增长超20% [6] - 苏州、合肥、重庆在新兴产业领域比重提升显著,武汉、西安、南京科研机构数量居新一线前列 [6] - 西安、武汉、银川、成都吸引本省七成以上高校毕业生就业,杭州、武汉医疗资源供给突出 [6] 区域发展特征 - 东部城市占新一线半壁江山,中西部"强省会"如成都、重庆、武汉、西安通过资源集聚巩固地位 [7] - 长沙凭借网红经济、文旅消费新业态在生活方式多样性维度排名第八,成为中部突围典型 [7] - 中原、长江中游、成渝城市群新增就业人口位居全国前列,城市群效应显著 [6][7]
积极构建产业链生态 南钢股份全资子公司9.2亿元竞得探矿权
证券时报网· 2025-05-27 19:06
资源布局与产业链整合 - 公司全资子公司金安矿业以9.2亿元竞得安徽省霍邱县范桥铁矿勘探探矿权,旨在优化产业链布局并提升资源整合能力 [1] - 金安矿业建成投产5万吨超纯铁精粉生产线,填补国内"以超纯铁精粉生产永磁铁氧体预烧料"技术空白 [3] - 公司积极构建"精特"钢铁业务为核心+战略新兴产业赋能的复合产业链生态系统,2024年生态产业发展向好 [3] 财务与研发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2.61亿元,同比增长6.37%,经营韧性源于"高、智、绿"融合发展优势 [1] - 研发投入占比连续多年超3%,2024年达3.96%,先进钢铁材料占比及利润贡献持续提升 [2] - 专用板材发力高端产品研发,特钢长材加速向精品特钢转型,持续为大国重器提供关键材料 [2] 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制造 - 公司为行业最早开启数字化转型企业,坚持"一切业务数字化,一切数字业务化"战略路径 [2] - 形成"一脑三中心"整体布局,铁前一体化、板材全流程智能制造中心及能源管控一体化中心建成投用 [2] - 金恒科技聚焦智慧化运营,中标多个千万级钢铁项目,数字化覆盖生产制造全过程和运营管理全领域 [2][3] 多元产业发展 - 蔚蓝高科技集团快速推进工程项目建设和运营能级提升 [3] - 鑫智链推出可信普惠金融数据服务、星火·链网骨干节点等多项创新产品 [3] - 柏中环境固废板块淮安铝灰资源化项目被列为当地重点工程,强化绿色低碳生态布局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