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
icon
搜索文档
我国60岁以上人口超3.1亿 ,将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
中国经济网· 2025-10-27 22:50
人口老龄化现状与趋势 - 当前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超过3.1亿人,约占总人口的22% [1] - 预计到2035年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占总人口比例超过30% [1] 政策指导与目标 - 民政部等22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入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的指导意见》 [1] - 政策设定2029年和2035年两个阶段性目标,旨在使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成为全社会共识和自觉行动 [1] - 政策核心是明确"教育什么、对谁教育、怎样教育"三大问题 [2] 教育实施路径 - 教育推广涵盖教育内容、分类开展、基础建设、社会氛围营造和组织实施等多方面 [2] - 通过建立专家库和宣讲员队伍、丰富教育资源供给等举措推动工作 [2] - 下一步将重点开展国情教育内容宣传、建强教育阵地、组建宣讲队伍、创新教育形式四项工作 [2]
国情教育+基层协会双发力!我国多措并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央视网· 2025-10-27 20:40
政策指导框架 - 民政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入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的指导意见》旨在全面推动积极老龄观和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1] - 同期印发《关于促进新时代基层老年协会健康发展的意见》以增强基层老龄工作力量并发挥老年人作用[5] 国情教育内容与对象 - 国情教育涵盖人口老龄化形势、老龄政策法规、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及孝亲敬老传统文化等内容[3] - 教育范围覆盖党员及干部培训、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老年大学及老年科技大学等课程体系[3] - 重点教育群体包括党政干部、青少年、老年人以及社会公众[3] 教育体系建设与资源供给 - 将建立国家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专家库并组建宣讲员队伍 宣讲员主体为老龄领域实务工作者、专家学者及“五老”人员[5] - 推进线上学习平台建设 依托全国老年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及全国“银龄行动”信息服务平台丰富资源供给[5] 基层老年协会发展与支持 - 鼓励基层老年协会通过多种方式争取经费支持 并支持社会力量通过公益捐赠参与建设[7] - 鼓励各地区整合利用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及养老服务设施等现有资源为协会提供活动场所与设备支持[7] 基层老年协会职能定位 - 协会需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反映老年人诉求并维护其合法权益[7] - 组织低龄老年志愿者对高龄、失能、独居及经济困难等特殊老年人群体进行探访与帮扶[7] - 利用老年人在基层治理及乡村振兴中的经验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7] 协会管理原则 - 坚持培育扶持与规范管理并重 对符合登记条件的协会做好登记管理 对不符合的做好指导[9] - 坚持统筹协调与因地制宜结合 多措并举避免“一刀切”以应对各地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9]
民政部:将梳理侵害老年人权益突出问题清单
中国新闻网· 2025-10-27 16:07
政府政策与监管动向 - 民政部将结合调研梳理侵害老年人权益突出问题清单并协调加强涉老行业监管 [1][2] - 民政部将开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研究并推动各地加快修订配套条例或实施办法 [2] - 推动建立行业主管部门与公检法机关执法司法协作机制以保持打击惩治涉老犯罪高压态势 [2] 全国性活动与市场推广 -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印发2025年全国"敬老月"活动通知将开展六方面活动包括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和老年用品宣传推广等 [1] - 在"敬老月"期间民政部正试点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并鼓励各地增开银发旅游专列和举办孝亲敬老购物节 [1] - 民政部制定《关于深入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的指导意见》并明确了2029年和2035年的阶段性目标 [1] 消费者教育与行业规范 - 研究制定开展老年人识骗防骗宣传教育的政策文件以推动建立老年人普法宣传教育工作长效机制 [2] - 开展养老机构开放日和免费试住等活动以促进养老服务市场的透明度与体验 [1]
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阶段性目标明确
新华社· 2025-10-27 14:56
政策核心与目标 - 民政部等2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入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开展教育的阶段性目标 [1] - 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被定位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基础性工程 [1] - 政策目标是推动到2035年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普遍形成,全社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思想基础更加牢固 [1] 教育覆盖范围与重点群体 - 政策提出将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内容,纳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 - 教育将纳入老年大学(学校)、老年科技大学课程,并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 [1] - 重点教育群体包括党政干部、青少年、老年人、社会公众 [1] 教育体系建设与资源供给 - 在基础建设方面,政策提出研发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示范课程,建立国家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专家库 [1] - 将组建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宣讲员队伍,并推进线上学习平台建设 [1] - 举措旨在丰富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资源供给 [1]
引导全社会正确认识人口老龄化 多部门提出五方面指导意见
央视新闻· 2025-10-27 11:10
政策核心与目标 - 引导全社会正确认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增强应对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1] - 推动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使其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 [1] - 坚持政治引领、服务大局、分类指导、系统推进的工作原则 [1] 教育内容体系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的重要论述,加强研究阐释和宣传普及 [1] - 开展人口老龄化形势教育、老龄政策法规教育、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教育以及孝亲敬老传统文化教育 [1] 重点教育群体 - 将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内容以及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 - 纳入老年大学(学校)、老年科技大学课程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 [1] - 重点做好党政干部、青少年、老年人、社会公众等群体的国情教育 [1] 基础能力建设 - 研发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示范课程,建立国家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专家库 [2] - 组建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宣讲员队伍,推进线上学习平台建设,丰富教育资源供给 [2] - 建立以老龄领域实务工作者、专家学者及“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为主体的宣讲队伍 [3] 社会氛围营造与传播 - 发挥节日涵育功能,广泛开展特色鲜明、群众参与度高的主题活动 [2] - 形成全媒体传播格局,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创作优秀老年题材、孝亲敬老题材文艺作品 [2] - 利用知识竞赛、主题征文、文艺演出、书画创作、摄影展览、体育健身等形式广泛宣传 [3] - 运用线上线下多种媒介(如电子显示屏、服务窗口触摸屏、公交移动电视、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进行专题宣传 [3] 实施与资源保障 - 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工作格局 [2] - 各级民政部门、老龄办加强综合协调、指导推动,会同有关部门做好重点人群教育 [2] - 引导志愿者、社会组织为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发挥积极作用 [3] - 依托全国老年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全国“银龄行动”信息服务平台等丰富资源供给 [3] - 依托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退役军人服务站、公共文化设施、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等场所广泛开展教育 [3]
民政部:正试点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
央视新闻· 2025-10-27 10:33
全国“敬老月”活动概况 - 第16个全国“敬老月”活动于今年10月10日至31日举行 主题为“弘扬孝亲敬老美德共建老年友好社会” [1] 重点活动领域 - 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进机关、进党校、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为老服务机构活动 并举办孝亲敬老文艺作品展览展示展演展播 [1] - 依托“探访关爱”等基本养老服务项目 为重点特殊困难老年人送温暖解难事办实事 并深化青年志愿者为老服务“金晖行动”等 [1] - 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并开展试点 鼓励增开银发旅游专列和举办孝亲敬老购物节 支持举办养老服务领域博览会和展销会 [2] - 深入开展口腔健康、营养改善、心理关爱、痴呆防治和听力健康等老年健康促进行动 普及健康知识并开展“体重管理年”活动及中医健康服务 [2] - 发挥老年大学和老年人体育协会作用 开展多种文体活动 举办全民科学健身银龄活力运动会 并在重阳节免费向老年人开放体育场馆和老年大学 [2] - 深入开展“法律服务助老护老”行动 持续打击治理涉老诈骗 加强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普法宣传 并整治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等涉老侵权乱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