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老龄化

搜索文档
为岁月注入活力!沪新共探银龄经济新未来,释放“银发机遇”
华夏时报· 2025-07-18 18:33
沪新合作与老龄化挑战 - 沪新两地共同面临快速老龄化挑战,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上海超29%,新加坡现为20%预计2026年迈入"超高龄社会" [2] - 两地合作聚焦医疗、房地产、消费服务、金融等行业重塑,需政府与私营部门协同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2] - 新加坡推广预防性健康措施、扩大乐龄活动中心覆盖、鼓励老年就业、强化居家养老服务等策略 [2] 技术创新与智慧养老 - 中国60岁以上人口达3.1亿,上海超90%老年人倾向居家/社区养老,催生智能设备需求 [3] - 2024年全国新增"智慧养老"相关企业1.2万家,政策支持AI、机器人技术在养老领域应用 [3] - 企业案例:邦邦机器人智能轮椅、米喜网络科技远程诊疗平台、Buddy of Parents紧急监测系统 [3] 银发经济规模与市场机遇 - 2024年中国银发经济规模约7万亿元占GDP6%,2035年有望达30万亿元 [5] - 国务院出台政策推动银发经济发展,医疗、康养、财务规划领域潜力显著 [5] - 护理解决方案需个性化与价格可及性平衡,政企合作是关键 [5] 企业行动与生态构建 - 星展银行承诺未来十年投入10亿新元(约53亿元)于养老领域,提供超150万小时志愿服务 [6] - 星展基金会开展营养与社交连接计划覆盖6000名老年人,数字生活运动培训25万人金融素养 [7] - 生态构建链接金融、科技、医疗资源,推动中新老龄化创新合作模式 [8]
Nature Aging:来自鹿茸的抗衰老因子,我国学者发现,鹿角芽基祖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可延缓衰老
生物世界· 2025-07-16 15:22
衰老与抗衰老研究 - 年龄相关疾病约占全球疾病负担的23% [2] - 衰老过程损害细胞内稳态和修复机制,细胞间通讯和组织相互作用的渐进性改变是关键特征 [2] - 年轻个体中存在多种抗衰老因子,可缓解全身性衰老,推动健康老龄化治疗创新 [2] 鹿角芽基祖细胞(ABPC)的发现 - ABPC是鹿茸中的一种间充质干细胞,位于鹿角骨膜处,具有强大再生潜力 [8] - ABPC能启动鹿角新生,推动骨质以每天2.75厘米速度生长,3个月内形成重达15千克、长120厘米的鹿角 [10] - 相比传统间充质干细胞(10-15个培养周期后衰老),ABPC在50个培养周期后仍保持增殖和再生能力 [10] ABPC来源的细胞外囊泡(EV_ABPC)的抗衰老效果 - EV_ABPC在体外减轻骨髓干细胞衰老表型,在老年小鼠和恒河猴体内显著提高股骨骨矿物质密度 [11] - 静脉注射EV_ABPC使老年小鼠身体机能和认知功能改善,全身性炎症减轻,表观遗传年龄逆转超过3个月 [11] - 在恒河猴中,EV_ABPC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减轻炎症并改善运动功能,表观遗传年龄逆转超过两年 [11] 研究意义与转化价值 - ABPC是唯一能实现器官完全再生的哺乳动物间充质干细胞,其细胞外囊泡在抗衰老干预中潜力独特 [10][12] - EV_ABPC携带多种独特因子,为促进健康老龄化提供新型转化应用方案 [11][12]
宏利亚洲关怀调查:中国内地消费者养老财务准备仍存缺口
国际金融报· 2025-07-15 20:41
消费者观念转变 - 中国消费者对安享晚年的认知从追求生命长度转向追求生命质量,重视身体、心理和财务健康[1] - 仅7%中国内地受访者将延长寿命作为首要目标,52%更关注实现身体、心理、社交及财务健康[1] - 88%中国内地受访者自认为已为退休后健康做好准备,比例比亚洲平均水平(62%)高26%,35-54岁人群信心最强(超90%)[1] 健康管理现状与偏差 - 仅38%中国内地受访者每年定期体检,37%达到专家推荐的每日睡眠时长,15%-25%定期监测科学健康指标[2] - 35-54岁中年群体存在"高信心、低行动"现象,30%-40%已出现影响日常生活的健康问题(总体平均28%)[2] - 消费者需采取更全面主动的健康预防与管理策略以实现长寿愿景[2] 财务健康与退休准备 - 70%中国内地受访者认为财务状况对健康和寿命有重要影响[2] - 仅25%受访者担心退休资金不足(亚洲平均43%),但实际财务行为显示退休准备不足[2] - 近40%受访者资产集中于现金或定期存款,显现多元化配置缺口,退休储蓄投资关注个性化、稳定性和增长潜力[3] 行业趋势与挑战 - 健康老龄化和独立自主生活成为中国消费者晚年核心诉求[3] - 消费者态度向全面化、品质化演变,但面临健康与财务安全的新挑战[3] - 需通过行为习惯调整及兼顾健康与财务的长期规划实现安心晚年[3]
中共河南省委办公厅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年人体育工作的意见(2025年4月10日)
河南日报· 2025-07-08 08:17
总体要求 -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2] - 将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把增强老年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作为根本任务 [2] - 到2035年,实现每个行政村(社区)有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站点,有不少于2名为老年人服务的健身辅导员 [2] - 有条件的城市有老年人体育活动中心,每个乡镇(街道)有老年人体育健身场地设施,每个行政村(社区)有适老化健身器材 [2] - 全省老年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达到80% [2] 组织建设 - 体育主管部门要压紧压实"管行业也要管党建"工作责任,推动符合条件的各级老年人体育协会建立党组织 [3] - 完善党建带群建工作机制,把协会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 [3] - 支持各级老年人体育协会加强自身建设,鼓励基层发展多种类型的老年人体育组织 [3] - 推进老年人体育组织向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延伸,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联动、扎根基层"的立体化组织网络 [3] - 完善各级老年人体育协会章程,原则上每5年组织一次换届 [3] - 鼓励行政村(社区)"两委"明确1名人员具体负责老年人体育活动的组织落实 [3] 服务能力提升 - 建立完善老年人体育推广普及机制,制定推广老年人科学健身方法、规范和指南 [4] - 宣传"运动是良医"的健康理念,培育一批服务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的热心人、带头人、志愿者队伍 [4] - 完善老年人体育健身辅导员、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管理制度,每年培训各级辅导员、教练员、裁判员2万名以上 [4] - 适时谋划建设省老年体育大学 [4] 场地建设 - 科学规划建设具有适老化功能的全民健身中心、多功能运动场、体育公园等项目 [5] - 制定老年人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器材配置指南,支持社会力量参与老年人健身场馆设施建设 [5] - 推行涵盖健身广场、健身步道、健身路径和其他适老化健身项目的"3+X"建设模式 [5] - 以县(市、区)和乡镇(街道)为重点,建设一批设施完善、功能完备的老年人健身场地 [5] - 加大公共体育场馆适老化改造力度,积极推进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向老年人免费或低收费开放 [5] 健身活动 - 结合元旦、春节、重阳节和敬老月、全民健身活动月等,组织开展就地就近、小型多样、文体结合、丰富多彩的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 [6] - 积极推广太极拳、健身气功、广场健身操舞、门球等老年人喜闻乐见、便于参与的体育健身项目 [6] - 提升省级老年人体育健身赛事活动的影响力,支持各地打造"一市一品"特色老年人体育健身赛事活动品牌 [6] - 创编具有文化艺术内涵、体现科学健身理念、符合群众审美特点的优秀老年人体育健身作品 [6] 要素保障 - 县级以上政府要把老年人体育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和全民健身工作经费预算,列支本级体彩公益金用于老年人体育工作的数额应不低于全民健身经费的8% [7] - 鼓励福彩公益金支持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开展,鼓励支持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向老年人体育组织赞助和捐赠活动经费 [7] - 支持组织编写老年人体育健身丛书,开展老年人体育健身科学研究 [7] - 鼓励相关行业积极拓展老年人体育健身产品,鼓励社会力量提供公益性老年人体育健身服务 [7] 组织领导 -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老年人体育工作,把老年人体育工作纳入老龄工作重要内容,纳入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和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指标体系 [8] - 建立体育、发展改革、民政、财政、卫生健康、农业农村、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文化和旅游、工会、妇联、残联等部门沟通协作机制 [8] - 充分调动各级老年人体育协会的工作积极性,不断完善以组织推动、展示拉动、创新驱动、典型带动、宣传鼓动为核心的"五动机制" [8]
年轻世代催热全球十万亿元健康市场新趋势
麦肯锡· 2025-06-27 16:57
核心观点 - 年轻一代(千禧一代和Z世代)正推动健康消费的日常化和个性化,重塑全球价值超过10万亿元的健康产业格局 [1] - 健康产业展现出强大韧性,64%中国消费者表示即使经济下行仍会增加或保持健康支出 [2] - 六大潜力细分领域:睡眠健康、肠道健康、压力管理、预防衰老、体重管理、健康旅游 [14] - 垂直专业人士的推荐对消费者决策至关重要,不同健康领域依赖不同专业人士 [11] - 健康企业需聚焦跨品类解决方案、科学专业性、价值传递三大核心要务 [33] 消费者行为与趋势 - 94%中国消费者将健康列为"首要"或"重要"优先级,显著高于英美(79%和84%) [2] - 42%中国千禧一代相比前一年更注重健康管理,高于整体人群的36% [3] - Z世代压力水平最高,36%表示"总是有压力",千禧一代更关注未来压力管理 [19] - 健康旅游需求旺盛,91%中国消费者参与面对面瑜伽课程,83%选择非侵入性身体护理 [28][29] 细分领域分析 睡眠健康 - 39%消费者认为睡眠健康"非常重要",仅次于整体健康 [15] - 性别差异显著:女性偏好传统睡眠药物,男性倾向数字化设备和应用程序 [15] 肠道健康 - 69%消费者计划未来2-3年更重视肠道健康,58%认为现有产品不足 [16] - 益生菌/益生元混合产品最常用,日常食物排名第二,非处方药需求较低 [16] 体重管理 - 运动健身仍是中国消费者首选(50-58%使用率),GLP-1类药物使用率从5%增至15% [24][25] - 50-60%消费者更信任饮食和锻炼计划,对营养补充剂效果存疑 [24] 预防衰老 - 60%消费者将健康老龄化列为优先事项,年轻一代转向主动预防 [23] - 抗衰产品需兼顾长期价值与短期功效(如提升能量),避免年龄敏感营销 [23] 行业策略建议 - 构建跨品类综合解决方案(如减肥方案捆绑数字应用+营养师咨询+健康餐订阅) [33] - 强化科学专业性,以数据和垂直专家推荐建立信任 [11][33] - 传递多元化价值,关注功效与可获得性而非单纯价格 [33]
华西医院最新Nature Aging论文:补充这种氨基酸衍生物,能够减脂增肌,助力健康老龄化
生物世界· 2025-06-26 12:14
肌少症代谢机制研究 - 研究发现血浆中N-甲基甘氨酸(sarcosine)水平在高龄人群和肌少症患者中显著下降,是肌少症的潜在风险因素[2][3] - 基于1013名个体的两个队列的血浆代谢组学和脂质组学分析揭示了肌少症的代谢特征[6] - 研究开发了肌少症诊断模型,证实补充N-甲基甘氨酸可显著增加脂肪产热并减少白色脂肪[8] N-甲基甘氨酸的作用机制 - 小鼠实验显示外源性补充N-甲基甘氨酸能维持骨骼肌质量高水平,加速骨骼肌损伤修复[3] - N-甲基甘氨酸通过激活GCN2信号通路增强抗炎巨噬细胞极化,促进脂肪组织产热和肌肉再生[6] - 该物质可增加能量消耗、恢复代谢平衡、减轻慢性炎症并提高胰岛素敏感性[6] 临床转化价值 - 研究为补充N-甲基甘氨酸作为干预肌少症的新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3] - 通过调控巨噬细胞预防老年人肌减症的潜力被证实[8] - 该发现具有潜在临床转化价值[3]
全国老年健康宣传周:关注带状疱疹,从“忍痛”迈向“预防”
贝壳财经· 2025-06-25 12:07
老龄化与健康问题 - 中国老龄化进程加速,中老年群体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2025年全国老年健康宣传周呼吁提升老年人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 [1] - 带状疱疹是中老年人高发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及早预防和主动管理是实现"健康中国2030"及"健康老龄化"的关键行动之一 [1] 带状疱疹的流行病学特征 - 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发,50岁以上为易发人群,我国50岁以上人群已超4亿 [1] - 老年人免疫功能逐年下降,皮肤防御能力减弱,感染性疾病风险增加,慢性病人群罹患带状疱疹风险显著叠加 [1] - 50岁后患带状疱疹风险陡然增加,可能导致原有慢性病加重,疼痛更常见且多为重度,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1] 带状疱疹的预防与治疗 - 50岁后免疫力自然下降,带状疱疹发病率显著升高,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老人风险更高 [2] - 带状疱疹疼痛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预防是守护晚年健康的关键,接种疫苗是有效手段 [2] - 目前治疗方法有限,以抗病毒及对症治疗为主,但治疗效果不佳,后遗症治疗成本较高 [2] - 预防是最经济有效的健康策略,接种疫苗是特异性预防疾病、主动健康最主要的手段之一 [2] 政策与实践 - 在医防融合政策推动下,各地加强对带状疱疹等老年慢性疾病的预防和管理,推动预防接种服务可及性 [3] - 2024年北京东城区推出"预防保健+全科"一体化门诊模式,要求全科医生向患者推荐适宜疫苗接种服务 [3]
北京市672家医院建成老年友善机构
北京青年报· 2025-06-24 09:12
北京市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发展现状 - 全市672家综合性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成老年友善医疗机构 [1] -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城乡社区规范化健康管理服务率达69% [1][2] - 131家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开设老年医学科,占比超过90% [1] 老年健康服务基础设施 -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1个,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3个 [1] - 19家公立医疗机构完成向康复机构转型,建设老年护理中心32家,安宁疗护中心20家 [1] - 医养结合机构198家,2个区获评全国首批医养结合示范区,3家机构获评全国首批医养结合示范机构 [2] 老年人免费健康服务项目 - 65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每年可免费享受一次健康管理服务和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覆盖率分别为69%和76%) [1][2][3] -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可享受脑健康体检服务(50岁及以上高危人群放宽年龄限制) [3] - 60岁及以上老年人每年可接种流感疫苗,65岁及以上可接种肺炎球菌疫苗 [3] - 322个社区试点提供心理健康评估、科普讲座等心理关爱服务 [3] 老年人就医便利化措施 - 60岁及以上持医保卡老年人在社区卫生机构就诊减免医事服务费自付部分 [4] - 市属医院全量门诊号源提前2周向基层投放,支持预约转诊 [4] - 慢性病老年人可享受最长3个月的长期处方服务 [4] - 签约家庭医生的城乡居民医保老年人取消首诊转诊限制 [4]
北京322个社区设老年人心理关爱点
新京报· 2025-06-23 10:36
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 - 北京市672家综合性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成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 [1][2] - 322个社区开展老年人心理关爱试点服务,提供心理健康评估、科普讲座、就医指导等免费服务 [1][3] - 构建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包括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6个环节 [1] 医疗机构资源配置 - 北京市拥有国家老年医学中心1个,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3个 [2] - 131家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开设老年医学科,占比超过90% [2] - 19家公立医疗机构完成向康复机构转型,建设老年护理中心32家,安宁疗护中心20家,实现区级全覆盖 [2] 医养结合发展 - 北京市198家医养结合机构正常运行,2个区被命名为全国首批医养结合示范区,3家机构被命名为全国首批医养结合示范机构 [2] -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城乡社区规范化健康管理服务率69%,中医药健康管理率76% [2] 老年人免费健康服务 - 65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每年可免费享受一次健康管理服务,包括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 [3] - 50岁及以上有慢性病史或记忆力下降的居民可享受脑健康状况测评服务 [3] - 60岁及以上老年人每年可享受流感疫苗接种,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可享受1次肺炎球菌疫苗接种 [3] 社区医疗服务优化 - 60岁及以上持医保卡老年人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享受普通门诊减免医事服务费自付部分 [4] - 经家庭医生转诊到二、三级医院的,医事服务费报销金额增加1元 [4] - 患慢性病老年人可享受最长3个月的长期处方服务,签约家庭医生的城乡居民医保老年人不设首诊转诊限制 [4]
每天一杯咖啡,真能“续命”?哈佛大学30年追踪研究:喝咖啡或有助于女性健康衰老
生物世界· 2025-06-08 13:53
咖啡与女性健康长寿研究 - 哈佛大学30年追踪研究揭示中年女性适量饮用含咖啡因咖啡与晚年健康长寿显著相关 [2][4] - 研究样本覆盖47513名女性,数据每4年更新一次,评估维度包括慢性病、身体机能、心理健康等 [4][6][7][11] - 健康老龄化标准严格:需同时满足无11种慢性病、身体机能良好等7项条件 [6][7][8] 核心研究发现 - 达到健康老龄化的女性日均摄入315毫克咖啡因(约3小杯咖啡),80%以上源自含咖啡因咖啡 [10] - 每增加120ml含咖啡因咖啡摄入,健康老龄化概率提升2%-5%,正向关联持续至日均600ml(约2.5中杯) [12] - 茶和脱因咖啡未显示显著关联,而含咖啡因可乐每日多饮360ml会降低健康老龄化概率20%-26% [12] 作用机制与建议 - 咖啡含数百种生物活性化合物,可能协同影响衰老生物学通路,但具体机制需进一步研究 [19] - 建议选择含咖啡因咖啡且每日不超过480ml(约2杯),需结合个体耐受度调整 [17][18] - 健康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运动)仍是基础,咖啡仅作为辅助因素 [19][20] 研究价值与局限性 - 首次长期追踪咖啡对多维健康老龄化的综合影响,数据覆盖30年且样本量大 [13][14] - 研究未证实因果关系,且未针对男性群体展开同类分析 [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