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icon
搜索文档
林武周乃翔在老年节来临之际致慰问信 向全省老年朋友致以节日祝福
大众日报· 2025-10-30 09:06
政府政策导向 -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老龄工作 把推进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1] - 政府着力完善社会保障 养老服务 健康支撑体系 大力发展银发经济 [1] - 政府目标加快构建政府有为 市场有效 社会有情 家庭有爱的老龄工作高质量发展格局 [1] 行业发展举措 - 行业通过制度创新 政策供给 服务保障来推动老龄工作取得新成效 [1] - 行业广泛开展为老志愿服务 适老产品体验 老年文体娱乐等活动 [2] - 社会各界被鼓励以更大热情参与老龄事业 营造尊老爱老助老的社会风尚 [1] 市场与社会参与 - 市场和社会各界被期望持续参与老龄事业发展 [1] - 老年群体被鼓励积极发挥经验优势 为现代化强省建设贡献银发力量 [1] - 老年节期间各级广泛开展活动 营造了浓厚节日氛围 [2]
是家事也是国事!重阳节这些先进受表彰
新华网· 2025-10-30 08:36
核心观点 - 国家层面表彰敬老爱老先进典型,显示应对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国家战略,相关社会力量和组织正积极参与其中 [1][6][8] 表彰规模与范围 -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授予1990名个人“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称号,授予1290个集体“敬老文明号”称号 [1] - 受表彰的集体和个人在非养老服务领域占比分别达60.6%和54.4%,覆盖社会保障、权益维护、老年文体教育、志愿服务、交通出行等多个领域 [8] 典型企业与组织案例 - 国网德阳供电公司员工鲁鹏坚守志愿服务30余年,其发起的志愿组织从2300余人发展为74万余人的“德阳市鲁鹏志愿服务总队” [2] - 太原开放大学开展“智能手机班”,累计进行智慧助老培训900余次,覆盖受众38万人次 [3] - 宁波退休教师金杏珠带领的“红蚂蚁助老志愿服务队”累计服务老人近20万人次 [5] - 湖北宜昌市社会福利院、辽宁沈阳铁西区启工消防救援站、江西赣州章贡区大妈志愿服务队、陕西西安碑林区第三爱心护理院等组织均开展了特色助老服务 [7] 政策与行业发展趋势 - 国家已出台系列政策文件,将孝亲敬老文化融入老龄政策制度体系,基本养老服务保障逐步完善,供给能力不断提高 [6] - 民政部表示将多措并举深化老年友好社会建设,推动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8]
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阶段性目标明确
新华社· 2025-10-27 14:56
政策核心与目标 - 民政部等2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入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开展教育的阶段性目标 [1] - 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被定位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基础性工程 [1] - 政策目标是推动到2035年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普遍形成,全社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思想基础更加牢固 [1] 教育覆盖范围与重点群体 - 政策提出将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内容,纳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 - 教育将纳入老年大学(学校)、老年科技大学课程,并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 [1] - 重点教育群体包括党政干部、青少年、老年人、社会公众 [1] 教育体系建设与资源供给 - 在基础建设方面,政策提出研发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示范课程,建立国家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专家库 [1] - 将组建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宣讲员队伍,并推进线上学习平台建设 [1] - 举措旨在丰富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资源供给 [1]
“十四五”成绩单丨从养老到“享老”,一份写满幸福的“温暖答卷”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19 08:17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进展 - 中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已突破3亿大关 [1] - 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1] - 全国养老机构和设施数量达到40.6万个 [3] 养老服务能力与质量提升 - 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比从2020年的48%提升至65.7% [3] - 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城市扩至49个,累计260万失能老年人享受待遇 [5] - 养老服务技能人才总量突破500万 [7] 养老服务网络与普惠覆盖 - 上海城区实现15分钟养老服务圈全覆盖 [5] - 湖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数量超过8500个 [5] - 全国每天有300多万老年人在老年就餐点就餐 [5] 养老服务多元化发展 - 已建成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2990个 [5] - 面向全体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实施养老服务消费补贴 [5] - 银发专列、康养旅居等银发经济蓬勃发展 [7] 养老服务发展目标与成效 - 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超过十四五规划目标 [9] - 养老服务体系向普惠、高质量、智慧化迈进 [9]
“十四五”成绩单|中国式养老绘就最美“夕阳红”
央视网· 2025-10-19 03:39
行业宏观背景 - 中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已突破3亿大关 [1] - 国家层面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推动养老事业与产业协同发展 [3] - 行业目标是从养老向“享老”迈进,发展银发经济 [11]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进展 - 全国养老机构和设施总数达到40.6万个 [5] - 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比从2020年的48%显著提升至65.7% [5] -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强调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 [3] 政策支持与保障 - 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城市扩大至49个,累计260万失能老年人享受待遇 [7] - 首次在全国范围内面向全体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实施养老服务消费补贴 [7] - 首次建立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等级序列 [11] 服务网络与覆盖 - 上海城区已实现15分钟养老服务圈全覆盖 [9] - 湖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数量超过8500个 [9] - 全国每天有300多万老年人在老年就餐点就餐 [9] 人才与产业发展 - 养老服务技能人才总量突破500万 [11] - 以银发专列、康养旅居为代表的银发经济蓬勃发展 [11] - 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超过“十四五”规划目标 [13] 未来发展方向 - 养老服务体系将继续向“普惠、高质量、智慧化”迈进 [13] - 已建成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2990个 [9]
超36万张失能老人消费券已发放,谁能领?效果如何?
第一财经· 2025-10-10 18:16
项目试点进展与成效 - 截至10月8日,试点地区已发放养老服务消费券36.51万张,使用24.32万次,核销金额达1.82亿元,有效减轻了失能老年人家庭的经济负担[3] - 中央财政已下达第一批补助资金11.6亿元,支持在3个省份和4个地市启动的试点项目[4] - 项目试点期为一年,计划于2025年底前根据试点情况向全国其他省份推广[6] 项目具体内容与实施 - 补贴对象为经统一评估为中度、重度及完全失能的老年人,补贴范围涵盖居家、社区及机构养老服务,具体包括助餐、助浴等“六助”服务以及康复护理、日间托养等[4] - 消费券分为长期入住机构、短期入住机构、日间托养和居家上门服务四类,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可按比例抵扣相关费用[5] - 试点地区已有超过8600家养老服务机构签订诚信承诺书并申请参与项目,民政部门已制定管理措施并启动抽查,以确保服务质量[5] 行业背景与支持体系 - 截至2024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亿,占总人口22%,65岁及以上人口达2.2亿,占总人口15.6%,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6] - 全国养老机构和设施总数达40.6万个,拥有床位799.3万张,其中护理型床位占比从2020年的48%提升至65.7%[8] - 高龄津贴、经济困难老年人服务补贴、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等各类津补贴目前已惠及4945万老年人[8]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 - 官方平台“民政通”已归集试点地区失能老年人评估等级数据,实现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即申即享”电子消费券[5] - 试点地区已组建专业的老年人能力评估队伍,以保障评估工作的公正性和申请渠道的畅通[5] - 项目采取先试点再推广的方式,旨在为未来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养老服务消费补贴积累经验[6]
超36万张失能老人消费券已发放,谁能领?效果如何?
第一财经· 2025-10-10 17:27
项目启动与试点概况 - 民政部与财政部于今年7月联合启动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券项目,这是我国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此类补贴,也是中央财政首次以消费补贴形式支持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 [1] - 项目率先在山东省等3个省份、辽宁省沈阳市等4个地市启动试点,中央财政已下达第一批补助资金11.6亿元,项目实施期为一年 [2] - 截至10月8日,试点地区失能老年人及其代办人已领取36.51万张消费券,使用24.32万次,核销金额达1.82亿元,政策将根据试点情况于2025年底前在其他省份推开 [1][2][3] 补贴对象与服务内容 - 补贴对象为经统一评估为中度、重度和完全失能等级的老年人 [2] - 补贴项目涵盖居家、社区及机构养老服务,具体包括助餐、助浴等“六助”服务、康复护理、日间托养,以及长期入住机构(30天以上)和短期“喘息服务”(30天以内) [2] - 符合条件的失能老年人可根据自身情况申领长期入住机构、短期入住机构、日间托养和居家上门服务等4类消费券,并按比例抵扣费用 [3] 项目实施与风险应对 - 官方平台“民政通”已归集试点地区失能老年人能力评估数据,实现“即申即享”电子消费券,同时试点地区组建评估队伍以保障评估工作有序开展 [2] - 试点地区已有8600多个养老服务机构签订诚信承诺书参与项目,民政部门制定专门管理措施并启动不定期检查抽查,以防虚假服务等行为 [3] - 项目面临地方财政配套及时性、失能评估公正性及消费券使用真实性三大挑战,各试点地区已结合实际出台实施方案应对 [2][3] 行业背景与发展现状 - 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在“十四五”期间达到79岁,比2020年提高1.07岁,比世界平均水平高5岁 [4] - 截至2024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亿,占总人口22%,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2亿,占总人口15.6% [4] - 全国养老机构和设施数量达40.6万个,床位799.3万张,护理型床位占比从2020年的48%提升至65.7%,各类津补贴惠及4945万老年人 [5]
赵一德在全省民政会议上强调持续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奋力开创陕西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陕西日报· 2025-10-10 07:07
会议核心观点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 认真落实第十五次全国民政会议精神 奋力开创陕西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1] - 持续加强普惠性 基础性 兜底性民生建设 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各项工作之中 [1][3] 民政工作发展方向 - 深学细悟总书记的重要论述 用好《习近平关于民政工作论述摘编》 充分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的深刻内涵 [1] - 牢牢把握四个体系两个力度的实践要求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1] - 积极主动为人民群众做好事 办实事 解难事 以民政工作的实际成效坚定拥护两个确立 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1] 具体工作部署:养老服务与银发经济 - 深入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把积极老龄观 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2] - 持续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 加快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大力发展银发经济 [2] - 切实把老年人生活保障好 作用发挥好 权益维护好 [2] 具体工作部署:社会救助与福利 - 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 推进防止返贫帮扶政策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 [2] - 做好基本生活救助 专项救助 临时救助 有效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2] - 加强困境儿童生活 教育 医疗等方面权益保护 提升残疾人照护服务质效 [2] 具体工作部署:社会事务管理与资源配置 - 优化社会事务管理服务 稳妥推进殡葬改革 倡导文明健康婚俗新风 [2] - 着力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加强对各类社会组织的规范和引导 做好区划地名管理工作 支持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2] - 顺应人口流动规律和结构变化趋势 优化教育 医疗 就业等领域公共资源配置 [3] - 办好应急救灾 食品安全 水电气暖网 物业服务等群众身边事 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幸福感 安全感 [3] 组织领导与落实 - 坚持和加强党对民政工作的全面领导 压实各方责任 深化改革创新 持续提升干部作风能力 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 [2] - 认真抓好《意见》落实 坚持尽力而为 量力而行 [3]
广西发布“暖心民政”三年行动计划
人民日报· 2025-09-25 07:09
行动计划核心内容 - 发布《广西"暖心民政"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 提出22条重点政策举措 加快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1] - 行动计划提出"七个聚焦"和"七个行动" 涵盖养老、社会救助、儿童福利、社会服务等多个领域 [1] - 广西统筹中央和自治区资金共计431.5亿元 以"真金白银"支持"暖心民政"三年行动计划 [2] 养老服务行业举措 - 聚焦推进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开展"八桂颐养"行动 [1] - 2024年广西60周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为981万人 [2] - 建成家庭养老床位1.6万张 为9万多户老年人家庭开展适老化改造 [2] - 全区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100% 建成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幸福院等9400多个 老年助餐点721个 [2] - 将持续增加普惠养老服务供给 培育发展200个以上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设施、400个以上农村"家门口"养老服务站 [2] - 推出50条以上旅居养老路线 [1] - 今年年底前 将按照国家部署 为中度以上失能的老年人发放电子消费补贴券 [2] 其他民生服务领域 - 聚焦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 开展"'救'在身边"行动 [1] - 聚焦提升儿童福利保障水平 开展"牵手'童'行"行动 推动有条件的儿童福利机构"开门办院" [1] - 聚焦满足群众基本社会服务需求 开展"事务有情"行动 为3000名以上困难残疾人和老年人免费适配康复辅助器具 [1] - 聚焦发挥社会力量积极作用 开展"善行八桂"行动 [1] - 聚焦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开展"'名'记乡愁"行动 [1] - 聚焦人工智能赋能应用 开展"智'惠'民政"行动 [1] - "十五五"期间 将继续加大对民政服务设施的投入和供给 持续推动民生保障提质增效 [2]
第十九次全省民政会议召开
河南日报· 2025-08-25 18:43
民政工作战略方向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在河南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 [2]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 [2] - 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的政策制度体系 均衡可及的服务保障体系 规范有力的监督管理体系 协同高效的社会参与体系 [2] 民政工作重点任务 - 加快健全社会救助体系 切实兜牢民生底线 [3] - 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2][3] - 持续优化社会服务 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3] - 着力提升社会救助 社会福利 社会事务 社会治理工作水平 [2] 民政工作保障措施 - 各级党委和政府加强对民政工作的领导 [2] - 坚持党的领导 加强党的建设 深化改革创新 [2] - 强化组织保障 落实工作责任 夯实基层基础 [3] - 加强民政干部队伍建设 提升服务能力水平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