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才定价
icon
搜索文档
张雪峰是人生路上的收费站
36氪· 2025-06-17 18:08
高考志愿填报市场分析 市场规模与商业机会 - 高考志愿填报服务价格显著上涨,张雪峰直播间两档服务(11999元/17999元)去年售出2万个名额,今年涨价1000元后20分钟内售罄[4] - 行业市场规模过去十年增长十倍,新三板公司旭德教育一对一咨询业务毛利率达78.3%,百年育才规划咨询业务毛利率高达89.34%[35] - 全国现存1300多家相关企业,近70%集中在河北,反映高考大省需求集中[34] 政策与机制演变 - 志愿填报机制经历两次重大变革:1995年从估分报志愿转向知分报志愿,2008年从梯度志愿转向平行志愿[10] - 新高考模式下志愿数量激增:辽宁可填112个专业志愿,四川理论最多可填270个专业志愿(45个院校组×6个专业)[14] - 内蒙古取消实行20年的动态排名机制,2025年起全面采用平行志愿模式[9] 行业供需矛盾 - 高校专业数量从309种增至845种,但985/211院校数量保持115所不变,导致专业选择权重超过学校[16] - 专业设置滞后产业需求,如2011年计算机被列为红牌专业,但随后十年成为高附加值产业核心[24] - 产业波动影响专业热度,2017年60多所高校开设电竞专业,但2022年行业首次出现收入下滑[25][26] 人才定价机制 - 高薪岗位集中于两类企业:具备持续盈利能力的互联网大厂(如比亚迪2022年营收4000亿后吸引800名清北毕业生)和新兴技术领域公司[27] - 行业上升期创造阶段性人才紧缺,如2012年后深度学习研究者供给不足推高薪资[28] - 专业选择与行业景气错配现象普遍,如2012年金融专业毕业生遭遇银行业降薪,材料专业反而受益新能源投资热潮[25] 信息不对称催生服务需求 - 新高考模式下"专业+院校"和"院校专业组"两种填报体系大幅增加复杂性,咨询机构通过信息整合创造价值[14][16] - 头部机构服务内容集中于规则解读(如18999元套餐含基础扫盲和填报方案),但效果验证周期长达四年[37] - 专业认知偏差普遍存在,如轻化工程(造纸)等名称迷惑性专业加剧信息差[17]
张雪峰是人生路上的收费站
虎嗅· 2025-06-16 22:21
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市场 - 张雪峰直播间去年推出11999元/17999元两档高考志愿填报服务,2万个名额迅速售罄,3小时收入达2亿元[1] - 今年服务价格分别上涨1000元,上架20分钟后大部分省份售罄[2] - 高考志愿填报市场规模过去十年增长十倍[3] 行业商业模式与盈利 - 高考志愿填报相关企业超1300家,近70%集中在河北[39] - 旭德教育一对一咨询业务毛利率达78.30%,百年育才规划咨询业务毛利率高达89.34%[40] - 服务内容主要包括报考规则/专业/院校信息扫盲和分数匹配方案制定,客单价高达18999元[43] 高考志愿填报机制演变 - 从梯度志愿转向平行志愿(2008年后),录取逻辑从"志愿优先"变为"分数优先"[10][12] - 新高考模式下可填报志愿数量激增:辽宁可填112个专业,四川理论最多可填270个专业志愿[15] - 专业权重超过学校,高校本科专业从309种增至845种,信息差扩大[17][18] 专业选择与就业市场关系 - 专业热度滞后产业发展,2011年计算机被列为红牌专业,后随移动互联网爆发成为高薪领域[26][27] - 行业景气周期影响就业,2012年学金融者2016年遇降薪,同期材料专业毕业生赶上新能源投资热潮[28] - 产业需求驱动高校专业设置,2017-2020年60多所高校开设电竞专业,2022年行业首次下滑[29] 人才供需与行业特征 - 高薪岗位集中于两类企业:持续盈利的互联网大厂和技术变革期的新兴产业[31][32] - 比亚迪2022年营收4000亿元,净利润增长449%,次年吸引800名清华北大毕业生[33] - 深度学习领域2012年后爆发,因前期供给不足形成人才紧缺窗口期[35]
张雪峰是人生路上的收费站
远川研究所· 2025-06-16 20:29
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市场 - 张雪峰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去年定价11999元/17999元两档,2万个名额迅速售罄,3小时收入达2亿 [1] - 今年服务价格分别上涨1000元,上架20分钟后大部分省份售罄 [1] - 过去十年志愿填报市场规模增长十倍 [2] - 新三板公司旭德教育一对一咨询业务毛利率达78.3%,百年育才规划咨询业务毛利率高达89.34% [41] 高考志愿填报机制演变 - 从估分报志愿转向知分报志愿(1995年后),从梯度志愿转向平行志愿(2008年后) [8] - 平行志愿模式下分数优先,高分考生即使第6志愿也优先于低分考生第1志愿 [11] - 新高考模式下可填报志愿数量大幅增加,辽宁可填112个专业,四川最多可填270个专业志愿 [14] - 专业权重超过学校,高校本科专业从309种增加到845种,信息差扩大 [16][17] 行业人才供需关系 - 专业选择与行业景气错配,2012年学金融四年后遇降薪,学材料反而赶上新能源风口 [27] - 产业影响高校专业设置,2017年电竞热导致60多所高校开设电竞专业,2022年行业首次下滑 [28] - 高薪酬企业特征:长期持续盈利能力和阶段性人才短缺,如互联网大厂和比亚迪 [30][32] - 深度学习突破导致算法、识别等领域人才供给严重不足 [34] 志愿填报服务商业模式 - 全国1300多家相关企业,70%集中在河北 [39] - 服务内容包括基础信息扫盲和具体分数填报方案,技术门槛在于信息筛选整理 [43][44] - 服务效果反馈周期长达四年,近乎一锤子买卖 [45] - 消除不确定性的需求催生大生意,类似安慰剂效应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