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资产国际化
搜索文档
央行、证监会、外汇局联合发布!事关中国债券市场
中国证券报· 2025-09-26 21:21
政策核心内容 -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公告,支持各类境外机构投资者在中国债券市场开展债券回购业务 [1] - 政策支持通过直接入市和“债券通”渠道入市的全部境外机构投资者参与业务 [1][3] - 政策旨在促进在岸和离岸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1] 市场影响与意义 - 债券回购是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流动性管理工具之一,2025年1—8月中国债券回购交易规模累计达148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5.2% [2] - 新规将大幅拓展境外机构投资者获取人民币流动性的渠道,满足其流动性管理需求 [2] - 此举有助于提升人民币资产在全球资本市场中的吸引力,推动中国债券市场发展和国际化进程 [2] 适用投资者范围 - 投资者类型包括境外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国际金融组织、主权财富基金 [3] - 亦包括境外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以及养老基金、慈善基金等中长期机构投资者 [3] - 境外金融基础设施、自律组织和行业协会可为境外机构投资者提供相关服务 [3] 业务实施细节 - 境外机构投资者开展债券回购业务将采取国际市场通行做法,实现标的债券过户和可使用 [4] - 为便利平稳过渡,已开展业务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在过渡期内(自公告实施之日起12个月)仍可按照原模式开展交易 [4]
“RWA新机遇 A+H新浪潮暨第三十一期上市公司企业家交流会”成功举行
新浪财经· 2025-09-24 09:33
活动概况 - 上市公司领袖俱乐部与亚太证券联合主办RWA新机遇A+H新浪潮暨第三十一期上市公司企业家交流会在深圳举办 汇聚近70位国内主板和港股上市公司董事长及实控人[1] - 活动聚焦全球经济格局调整下港股市场机遇和A+H股双融资模式创新 旨在构建跨市场合作生态[1] 港股市场定位 - 港股市场正成为连接中国创新资产与全球资本的核心枢纽 RWA新机遇A+H股模式是企业全球化布局关键抓手[1] - 人民币资产国际化需以港股为跳板 全球资本流动背景下港股具有战略价值[2] 企业实践经验 - 光洋股份分享从A股转战H股心路历程 强调二次上市需重构投资者关系体系[2] - 20多家上市公司董事长介绍企业情况和产业协同需求 多家企业表示存在合作机会[2] 产业生态建设 - 聘请40位上市公司企业家担任产业导师 建立问题诊断-方案输出-资源导入闭环辅导机制[2] - 上市公司产业加速器正式启动 首期聚焦医疗健康和硬科技领域 提供孵化-投资-上市全链条服务[2] - 华懋科技 中国文旅农业 光洋股份 蕾奥规划等企业参与加速器成立盛典[2] 平台功能 - 上市公司领袖俱乐部是纯公益组织 为上市公司董事长和实控人提供交流合作平台[1] - 平台帮助上市公司发现机会 拓展资源 探索资本市场价值最大化路径 促进企业家合作与产业健康发展[1]
【财经分析】债券通八周年:超三十倍日均成交“搭配”工具升级 为多层次债券市场注入活力
新华财经· 2025-07-03 13:15
债券通发展历程与成果 - 债券通"北向通"于2017年7月3日启动,2021年9月24日"南向通"上线,2023年5月15日"互换通"正式上线 [2] - 2025年2月"北向通"参与者开始使用合格在岸债券在香港进行离岸人民币回购业务,2025年5月15日拓展"互换通"期限至30年并推出LPR利率互换合约 [2] - 2025年6月30日"互换通"超长期限利率互换合约首日上线 [2] - 债券通交易规模从初期日均15亿元增长至2025年5月的日均482亿元,增长约32倍 [3] - 2025年5月"北向通"成交9156亿元,较2018年同期增长12.79倍,1-5月累计交易量4.66万亿元 [3] - 截至2025年5月末,共有835家入市投资者,较2018年5月的315家翻倍有余 [3] 市场结构与产品创新 - 政策性金融债和国债交易最为活跃,分别占月度交易量的57%和23% [3] - 境外机构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4.35万亿元,占总托管量的2.6%,其中国债占比48.5%,同业存单28.0%,政策性金融债19.3% [7] - 境外机构累计发行熊猫债超过9500亿元 [7] - 2025年一季度"互换通"成交额环比增长18%,市场参与者涵盖央行类、商业银行、资管公司等多元化机构 [5] - 中国银行与境外投资者达成多笔30年期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浦发银行达成8笔"互换通"超长期限交易 [5] 国际化进程与指数纳入 - 中国债券市场总规模达183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二 [6] - 中国国债在摩根大通全球新兴市场政府债券指数和富时罗素国债指数中的权重均为10% [6] - 中国国债在摩根大通全球新兴市场政府债券指数已达到国别最大权重 [6] - 截至2025年5月末,共有1169家境外机构主体入市,其中605家通过直接投资渠道,835家通过"债券通"渠道 [7] 未来发展方向 - 市场期待进一步丰富产品线,如"北向通"项下的债券远期、债券借贷、总收益互换等产品 [5] - 境外机构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比例有望逐步提升至5% [5] - "南向通"扩容至非银行金融机构如保险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券商等 [7] - 需要优化协议文本、结算机制和税收安排,简化交割流程,完善多元化风险对冲工具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