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通

搜索文档
架设跨境资本高效通途
金融时报· 2025-07-10 11:16
债券通八周年发展成果 - 截至2025年5月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已吸引70个国家和地区1169家国际投资者 境外机构持有在岸债券规模达4.35万亿元 近5年年均复合增速12% [1] - 债券通"北向通"2024年总交易额10.4万亿元创新高 2025年前5个月成交额4.66万亿元 同比增加205亿元 [3] - 境外机构通过债券通持仓中的在岸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可作为"北向互换通"抵押品 2025年1-5月境外机构银行间市场现券交易7.9万亿元 [7] 三项对外开放优化措施 - 扩大"南向通"境内投资者范围至券商/基金/保险/理财四类非银机构 突破原有仅限银行类金融机构和QDII/RQDII的限制 [3][4] - 优化离岸回购业务机制 交易币种扩展至美元/欧元/港币等多币种 取消回购质押券冻结 简化CMU OmniClear账户开立流程 [5] - 完善互换通机制 推出30年利率互换合约和LPR利率互换产品 建立报价商动态管理机制 调整每日交易净限额 [5][6]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角色强化 - "南向通"年度资金净流出额度5000亿元 每日额度200亿元 香港债市具备发行货币多元/利率中枢高等特点 [4] - 香港金管局提出新措施将巩固香港作为全球离岸人民币枢纽地位 证监会计划三策并举扩大离岸人民币产品生态 [8] - 债券通公司强调将继续推动在岸离岸人民币产品生态圈多元化发展 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2][8] 衍生品市场发展动态 - "北向互换通"已吸引82家境外机构入市 累计成交超12000笔 名义本金总额6.9万亿元 日均成交规模数倍增长 [7] - 30年利率互换合约上线有助于境外机构执行更丰富交易策略 提升持有人民币债券意愿 [6] - 市场期待更丰富的利率汇率风险管理工具及便利的结算/税收机制安排 [8][9]
“互联互通”新十年,两地资本市场规则或将趋于一致
搜狐网· 2025-07-09 09:42
互联互通十年成果 - 2014年沪港通启动以来,内地与香港互联互通标的从股票扩展至ETF、债券、互换等金融产品,形成沪港通、深港通、ETF通、债券通、互换通等多层次机制[1] - 股票互联互通覆盖两地市值超85%的股票,实现跨市场直接交易[1] - 2024年前三季度北向和南向日均成交额较2014年开通首月分别增长21倍和40倍[1] 机制优化方向 - 需简化股票互联互通交易流程,推动制度、信息、技术等要素融合对齐[1] - 港股通计算规则复杂导致投资者难以理解标的调整规则,增加权益保护难度[1] - 港股通市值计算方法未与恒指同步调整,仍采用"过去12个月每月月底市值平均值",而恒指已改为"过去12个月每日市值平均值"[2] - 现行港股通规则存在漏洞,可能使股票仅凭月末市值达标就能维持成分股资格[2] 未来改革预期 - 预计2025年下半年港股通市值计算方法将调整为与恒指一致的每日市值平均值模式[3] - 港股通投资者准入门槛存在进一步降低空间以扩大参与主体[3] - 新十年互联互通将从资源互通转向深度融合,强化价格发现功能,提升两地市场国际竞争力[3]
债券通多项优化措施出台!推出八年成绩斐然,中国债市影响力吸引力显著提升
证券时报· 2025-07-09 08:02
债券通发展历程与成就 - 债券通"北向通"于2017年推出,随后2021年"南向通"和2023年"互换通"相继落地,成为香港与内地市场互联互通机制的重要里程碑 [1] - 全球前100大资产管理机构已有80余家进入中国债券市场投资,境外投资者交投活跃 [1] - 债券通已成为国际投资者参与内地银行间债券市场的首选渠道,反映了全球市场与内地在岸市场深化互联互通的需求 [3] 债券通市场数据 - 截至2025年5月,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已迎来超过70个国家和地区的1169家国际投资者 [3] - 境外机构持有中国在岸债券规模达4.35万亿元,近5年年均复合增速约12% [3] - 今年1月至5月,境外机构在银行间市场累计达成现券交易约7.9万亿元 [3] - 截至5月末,北向互换通已吸引82家境外机构入市,累计成交超过12000笔,名义本金总额约6.9万亿元 [3] 中国债券市场吸引力 - 中国债券市场规模已居全球第二,具备充足的市场深度与流动性 [6] - 中国债务水平相对较低,政府债务占GDP比率远低于部分主要发达经济体 [6] - 过去10年,中国在岸市场与全球主要市场的相关性仅为0.1,成为优质的分散投资标的 [7] - 在岸人民币债券的年化波动率约为1.3%,显著低于同期其他发达市场的波动率 [7] - 超30%的受访央行计划在未来5年内增加人民币资产持有量 [7] 债券通优化措施 - 扩大南向通参与机构范围,加入券商、基金、保险、理财等四类非银机构 [9][13] - 优化离岸人民币债券回购业务,允许回购期间债券再质押使用 [9][14] - 拓宽离岸回购应用场景,可交易币种由人民币拓宽至美元、欧元、港币等多币种 [13] - 建立互换通报价商动态管理机制,扩充互换通报价商队伍,并调整互换通每日交易净限额 [13] 香港市场发展 - 香港场外结算公司已接受用作抵押品的在岸国债规模达到30亿元 [4] - 香港证监会今年的工作重点之一是发展人民币固定收益市场 [6] - 美元兑人民币期货今年上半年每日平均交易11.3万张,是2023年的3倍 [10]
债券通运行八年成交量增长31倍,境外机构持债4.35万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09 07:59
债券通发展历程 - 债券通"北向通"自2017年7月3日启动,已运行八年,期间推出"南向通"与"互换通",深化两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1] 交易规模增长 - 2025年5月债券通"北向通"单月成交量达9156亿元人民币,日均成交482亿元,较开通首月日均15亿元增长超31倍 [3] - 截至2025年5月末,参与"北向通"的海外投资者达835家,较2018年5月的315家翻倍,全球前100大资管机构中80余家已通过债券通投资中国债市 [3] 市场开放与国际化 - 截至2025年5月,中国银行间债市吸引超70个国家与地区的1169家国际投资者,境外机构持有在岸债券规模达4.35万亿元,近5年年均复合增速约12% [4] - 2025年1-5月境外机构在银行间市场累计现券交易7.9万亿元,北向互换通吸引82家境外机构入市,累计成交超12000笔,名义本金总额6.9万亿元 [4] - 中国债券在富时罗素全球国债指数占比升至全球第二,在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占比升至全球第三,反映国际资本对人民币资产信心增强 [4]
债券通“南向通”参与投资者将扩容至非银机构
中国新闻网· 2025-07-09 04:55
债券通周年论坛2025 - 论坛主题为"互惠共赢行稳致远",庆祝债券通开通八周年 [1] - 中国人民银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公布三项对外开放优化措施 [1] 债券通"南向通"优化 - 完善运行机制,支持更多境内投资者投资离岸债券市场 [1] - 拟扩大境内投资者范围至券商、基金、保险、理财等四类非银机构 [1] 离岸回购业务优化 - 拓宽离岸回购应用场景,交易币种由人民币拓宽至美元、欧元、港元等多币种 [1] - 取消对回购质押券的冻结,盘活质押券 [1] - 支持CMU OmniClear简化债券账户开立等业务流程 [1] - 后续将择机推出跨境债券回购业务 [1] 互换通运行机制优化 - 进一步满足投资者利率风险管理需求 [1] - 建立报价商动态管理机制,扩充互换通报价商队伍 [1] - 调整互换通每日交易净限额 [1] 离岸人民币债券回购业务优化 - 支持抵押品债券在回购期间再使用,提升抵押品使用效率 [2] - 进一步降低市场机构融资成本,提升流动性管理效率 [2] - 支持多币种外币结算,包括港元、美元和欧元 [2] - 优化措施将于2025年8月25日正式启动 [2]
债券通迎多项对外开放优化举措
中国证券报· 2025-07-09 04:49
债券通优化措施 - 完善债券通"南向通"运行机制,支持境内券商、基金、保险、理财4类非银机构投资离岸债券市场 [1] - 优化离岸回购业务机制,交易币种拓宽至美元、欧元、港币等多币种,取消回购质押券冻结并简化业务流程 [2] - 优化互换通运行机制,建立报价商动态管理机制并扩充报价商队伍,调整每日交易净限额 [2] - 人民银行正研究推出跨境债券回购业务,并推动人民币债券成为全球高质量流动性资产 [2][5] 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 - 香港证监会将重点发展人民币固定收益市场,增加一级市场固收产品发行,推动财政部加大在港发行中长期国债 [2][3] - 推动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技术准备进展顺利,实施细则将近期公布 [3] - 开发利率、外汇和信贷衍生品以提升二级债券市场流动性,推进国债期货推出 [3] - 研究建立离岸国债商业回购市场,优化配套基础设施如交易及结算系统 [3][4] 市场数据与投资者行为 - 境外机构持有中国债券总量较年初增长近2000亿元,显示对人民币资产的持续看好 [1] - 债券通作为连接中国债券市场与世界的重要平台,香港金管局将提升流动性和风险管理 [5] 政策与监管合作 - 人民银行将推动一站式开户平台和境外投资者免税安排,丰富离岸人民币产品体系 [5] - 香港与内地监管机构合作紧密,债券市场开放创新举措多在香港先行先试 [5]
债券通多项优化措施出台“南向通”纳入四类非银机构
证券时报· 2025-07-09 03:17
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机制优化 -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三项新措施深化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支持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 [1] - 债券通"南向通"运行机制将完善,境内投资者范围将扩大至券商、基金、保险、理财等4类非银机构 [1] - 债券通"南向通"优化措施已落地,包括支持多币种债券购买、延长结算时间、增加托管行等 [1] 债券通离岸回购业务优化 - 债券通项下离岸回购业务机制将优化,交易币种由人民币拓宽至美元、欧元、港币等多币种 [2] - 香港CMU将取消对回购质押券的冻结,简化债券账户开立流程,提升操作便利度 [2] - 中国人民银行将择机推出跨境债券回购业务 [2] - 香港金管局公布离岸人民币债券回购业务优化安排,支持抵押品债券在回购期间再使用及外币结算 [2] 互换通运行机制优化 - "互换通"运行机制将优化,建立报价商动态管理机制并扩充报价商队伍 [2] - "互换通"每日交易净限额将调整 [2] - 产品期限和类型已在今年丰富 [2] 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 - 优化措施旨在对标国际市场惯例,提升离岸回购市场深度和广度 [3] - 完善离岸人民币流动性市场化安排机制 [3] - 提升在岸人民币债券在离岸市场作为抵押品的使用 [3]
债券通推出八年成绩斐然 中国债市影响力吸引力显著提升
证券时报· 2025-07-09 02:48
债券通发展历程与成果 - 债券通"北向通"于2017年推出,随后2021年"南向通"和2023年"互换通"相继落地,成为香港与内地市场互联互通机制的重要里程碑 [1] - 全球前100大资产管理机构中已有80余家进入中国债券市场投资,境外投资者交投活跃 [1] - 截至2025年5月,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已吸引超过70个国家与地区的1169家国际投资者 [2] 债券通的市场地位与数据表现 - 债券通已成为国际投资者参与内地银行间债券市场的首选渠道 [2] - 境外机构持有中国在岸债券规模达4.35万亿元,近5年年均复合增速约12% [2] - 2025年1月至5月,境外机构在银行间市场累计达成现券交易约7.9万亿元 [2] - 截至5月末,北向互换通吸引82家境外机构入市,累计成交超12000笔,名义本金总额约6.9万亿元 [2] 人民币债券的吸引力与优势 - 香港场外结算公司接受用作抵押品的在岸国债规模达30亿元 [3] - 中国债券市场规模全球第二,政府债务占GDP比率远低于主要发达经济体 [4] - 中国在岸市场与全球主要市场的相关性仅为0.1,成为优质分散投资标的 [4] - 在岸人民币债券年化波动率约1.3%,显著低于其他发达市场 [4] - 超30%的受访央行计划未来5年内增加人民币资产持有量 [5] 债券通优化措施与市场反应 - 2025年7月8日宣布扩大南向通参与机构范围,加入券商、基金、保险、理财等4类非银机构 [7] - 优化离岸人民币债券回购业务,允许回购期间债券再质押使用 [7] - 境外机构持有中国债券总量较2025年初增长近2000亿元 [7] - 中国债券在富时罗素全球国债指数中占比升至全球第二,在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中占比升至全球第三 [7] 衍生品市场发展与增长潜力 - 美元兑人民币期货2025年上半年日均交易11.3万张,是2023年的3倍 [8] - 国际投资者在中国债券市场占比仅约3%,存在巨大增长空间 [8] - 通过债券通等互联互通渠道,全球投资者将更便捷把握中国增长机遇 [8]
央行、香港金管局宣布三项对外开放优化措施
证券日报· 2025-07-09 00:08
债券通周年论坛2025 - 债券通有限公司举办"债券通周年论坛2025",庆祝债券通开通八周年,主题为"互惠共赢行稳致远" [1] - 债券通是深化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的重要里程碑,八年来持续协助境内外投资者高效参与两地债券市场 [1] 三项对外开放优化措施 - 完善债券通南向通运行机制,拟扩大境内投资者范围至券商、基金、保险、理财等四类非银机构 [2] - 优化债券通项下离岸回购业务机制,交易币种拓宽至美元、欧元、港币等多币种,取消回购质押券冻结,简化债券账户开立流程 [2] - 优化互换通运行机制,建立报价商动态管理机制,扩充报价商队伍,调整每日交易净限额 [2] 政策支持与未来展望 - 中国人民银行表示将继续扩大中国金融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化与香港合作,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 [2] - 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指出新措施将满足多元化资产配置需求,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和离岸人民币枢纽地位 [3] - 债券通未来将继续推动在岸和离岸人民币产品生态圈多元化发展,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便利 [3]
香港证监会:扩大债券南向通参与机构范围 丰富离岸回购应用场景
智通财经网· 2025-07-08 11:25
债券通优化扩容措施 - 扩大南向通参与机构范围,加入券商、保险公司、理财及资产管理公司 [1] - 优化离岸人民币债券回购业务,允许回购期间债券再质押使用 [1] - 完善债券通南向通运行机制,支持更多境内投资者走出去,投资离岸债券市场 [2] - 优化互换通运行机制,进一步满足投资者的利率风险管理需求 [2] - 扩大互换通报价商队伍,并调整互换通每日交易进线额 [2] - 拓宽离岸回购应用场景,可交易币种由人民币拓宽至美元、欧元及港元等多币种 [2] - 计划扩大境内投资者范围至券商、基金、保险、理财等非银机构 [2] 债券通发展现状 - 境外投资者持有的合资格在岸债券在香港作为抵押品的应用场景不断增加 [1] - 香港场外结算公司已接受用作抵押品的在岸国债规模达到30亿元人民币 [1] - 这些举措为国际投资者持有在岸债券提高了灵活性和资本效率,进一步增强了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 [1] 香港证监会工作重点 - 发展固定收益及货币市场,重中之重是人民币固定收益市场 [1] - 近期围绕美元资产全球主导地位的讨论再次升温,投资者正加速资产重新配置来分散风险 [1] - 人民币国际化正逢其时,香港定当抓住机遇 [1] 人民银行对外开放优化措施 - 进一步深化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支持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 [2] - 优化债券通项下离岸回购业务机制安排,便利境外投资者开展流动性管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