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仰韶文化
icon
搜索文档
“大河村”入选国家队 河南省挂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增至8家
河南日报· 2025-06-15 08:05
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馆及入选情况 - 6月14日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新馆开馆试运行 同时"河南省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入选新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 河南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增至8家 [1] - 河南省作为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 拥有全国最集中大遗址分布 已探索出"生态保遗"郑州模式和"远离老城建新城"洛阳模式 将遗址保护与生态建设 城乡发展有机融合 [1] - 目前河南省拥有8处挂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包括殷墟 隋唐洛阳城等 另有9处进入立项名单 全省建成开放遗址博物馆18座 [1] 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详情 - 该项目是河南省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示范项目 位于郑州市区东北部 包含遗址核心区保护展示 新建博物馆 原始生态修复等工程 [2] - 大河村遗址经50多年考古发掘 证实为包含仰韶文化 龙山文化及夏商文化的古代聚落遗址 年代跨度7000-3500年 被誉为"仰韶文化的标尺" [2] - 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 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新馆作为重要节点项目开馆 新馆通过数字化 沉浸式手段全景展示仰韶文化 填补国内该领域展示空白 [2] 其他入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 此次另有9处遗址公园入选 包括山西省陶寺 内蒙古萨拉乌苏 浙江上山 安徽双墩 山东大汶口 湖北铜绿山 四川宝墩 陕西秦咸阳城咸阳宫等 [3]
郑州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新馆开馆
央视新闻· 2025-06-14 13:36
大河村遗址仰韶文化时期房基,屹立5000多年,展现了先民们采用"木骨整塑"技术建造的"三室一厅",其面积达到了50平方米,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同时期 保存最为完好的史前居住基址。 历经5000年的风霜,它依然保持着完整的平面布局和高达1米多的墙壁,让我们得以一窥房屋内的烧火台、挡火墙以及门槛等设施。这种"木骨整塑"的房 屋结构,不仅奠定了中国北方传统民居的基础,更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郑州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新馆于6月14日开馆试运行。新馆展陈面积7292平方米,系统陈列1600余件精品文物,聚焦中国大河文明,再深入展现仰韶文化的 全貌及大河村遗址的丰富内涵,全方位勾勒出距今7000—5000多年前的绚烂文明图景。 大河村遗址位于郑州市东北郊大河村西南,以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为主,兼有二里头文化和商代遗存的古聚落遗址。大河村遗址是中华文明起源的标识性 遗址,是黄河文化最为精彩的组成部分,参与见证了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直至夏、商奴隶制王朝建立的全过程,文化内涵丰富、文化链条完整。 探索宇宙的奥秘,自古以来便是人类不懈的追求。5000多年前,居住在大河村的先民就已经展现出了对星空的浓厚兴趣与探索欲望。 ...
关注2025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丨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新馆开馆试运行 大河之滨 仰望仰韶
河南日报· 2025-06-14 07:30
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新馆开馆 - 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新馆于6月14日我国第9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开馆试运行 [7] - 博物馆以"凝固的时光,流淌的史诗"为主题,通过《大河汤汤》主题展回溯大河孕育生命、生命创造文明、文明交流互鉴的发展历程 [7] - 博物馆汇集30余处遗址的精华,展出1600多件(套)文物珍品 [12] 仰韶文化展示 - 博物馆通过八大维度构建大河村遗址立体叙事空间,包括缘起花岗、源远流长、人地相契、安居乐业、精神沃土、聚落演进、独树一帜、兼容并蓄 [8][9] - 彩陶双连壶首次"回家省亲",这件出土于1972年的仰韶文化"友谊之器"见证了6000年前部落联盟的礼仪文明 [12] - 来自庙底沟、双槐树、青台等30余处重要遗址的千余件文物聚首,包括百余件庙底沟遗址彩陶文物和双槐树遗址陶鼎、陶罐等 [12] 数字化展示与文创 - 大型沉浸式数字化展示项目"仰韶印象"运用前沿技术打造8幕沉浸式全息场景,展示仰韶时期的生存环境、农业、手工业等内容 [11] - 博物馆设置文创产品体验空间,开发大河汤汤系列、仰韶印象系列、陶纹物语系列、趣味仰韶系列、大河味道系列等文创产品 [14][15] 仰韶文化历史意义 - 仰韶文化是距今7000-5000年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代表,涉及10个省区,延续时间长达两千余年 [22][24] - 仰韶文化的发现让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史找到了源头,奠定了中华文明溯源的基础 [23] - 仰韶文化在黄河流域持续稳定发展,为后来统一文明的建立提供了重要根基 [25]
彩陶双连壶等400余件文物回郑州大河村“省亲”
中国新闻网· 2025-06-11 16:18
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新馆开放 - 郑州市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新馆即将面世 展出1600多件精品文物 其中400余件为"回村省亲"的珍贵文物 [1][2] - 彩陶双连壶作为重点展品 出土于1972年 是仰韶文化大河村类型彩陶中唯一的连腹壶 此次回归出土地展出 [1] - 彩陶双连壶高20厘米 红陶泥质 由两只形制相同的陶壶并列连接组成 腹部有椭圆形相通口 两侧各饰一耳 [1] 彩陶双连壶特征与象征意义 - 壶身装饰黑彩平行横线纹 一壶为垂直短竖纹 一壶为倾斜短竖纹 可能代表不同部落 [1] - 关于用途存在多种猜测 包括作为"合卺杯"用于婚礼 或部落结盟时首领对饮的酒具 象征和而不同 [1] - 专家认为其象征意义大于实用意义 有助于观众系统了解大河村先民生活习性 [2] 大河村遗址概况 - 遗址距今6800年至3500年 面积达53万平方米 包含仰韶文化 龙山文化和夏商文化的大型古代聚落遗址 [1] - 新馆展览从世界大河文明 中国大河文明 到仰韶文化全貌 系统呈现5000多年前的大河村生活图景 [2]
6月14日,开馆试运行 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新馆要来了
河南日报· 2025-06-11 07:54
博物馆概况 - 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新馆是国内首家全景式仰韶文化专题博物馆,汇集全国30余处仰韶文化遗址精华,展示1600余件(套)精品文物 [2] - 博物馆建筑面积达1.97万平方米,采用豫西地坑院风格设计,精准复刻仰韶文化遗址基因 [2] - 博物馆定位为"仰韶文化标尺",通过八大维度构建立体叙事空间,包括遗址发掘、地层堆积、人居环境、生产生活方式等 [5] 展览特色 - 采用"世界大河文明-中国大河文明-仰韶文化"的宏观到微观叙事方式 [3] - "仰韶印象"展厅通过声光效果还原先民生存环境,展示农耕、渔猎、制陶等场景 [3] - 河南博物院镇院之宝彩陶双连壶回归出土地展出一个月,同时展出庙底沟、双槐树等重要遗址文物 [10] 数字化应用 - 全面应用三维交互、裸眼3D、Mapping投影等前沿数字技术 [8] - 打造"仰韶彩陶裸眼3D""白衣彩陶盆数字化演绎"等特色数字化展项 [8] - 构建"展览展示+数智体验+沉浸研学"三位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空间 [10] 重要数据 - 展出文物涵盖距今7000至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 [10] - 博物馆将于6月14日开馆试运行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