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遗址保护
icon
搜索文档
“大河村”入选国家队 河南省挂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增至8家
河南日报· 2025-06-15 08:05
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馆及入选情况 - 6月14日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新馆开馆试运行 同时"河南省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入选新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 河南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增至8家 [1] - 河南省作为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 拥有全国最集中大遗址分布 已探索出"生态保遗"郑州模式和"远离老城建新城"洛阳模式 将遗址保护与生态建设 城乡发展有机融合 [1] - 目前河南省拥有8处挂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包括殷墟 隋唐洛阳城等 另有9处进入立项名单 全省建成开放遗址博物馆18座 [1] 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详情 - 该项目是河南省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示范项目 位于郑州市区东北部 包含遗址核心区保护展示 新建博物馆 原始生态修复等工程 [2] - 大河村遗址经50多年考古发掘 证实为包含仰韶文化 龙山文化及夏商文化的古代聚落遗址 年代跨度7000-3500年 被誉为"仰韶文化的标尺" [2] - 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 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新馆作为重要节点项目开馆 新馆通过数字化 沉浸式手段全景展示仰韶文化 填补国内该领域展示空白 [2] 其他入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 此次另有9处遗址公园入选 包括山西省陶寺 内蒙古萨拉乌苏 浙江上山 安徽双墩 山东大汶口 湖北铜绿山 四川宝墩 陕西秦咸阳城咸阳宫等 [3]
文旅新探丨凌家滩遗址博物馆开馆:叩响“古国时代”之门
新华网· 2025-05-21 10:53
凌家滩遗址博物馆开馆 - 凌家滩遗址博物馆于2025年5月开馆试运营,首次系统性展示考古成果,展出陶器、玉器、石器、骨器等文物约1100件 [1] - 博物馆建筑以十字院落为形,仿夯土外墙设计,位于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中轴线 [1] - 博物馆通过器物和科技手段让五千多年前的"古国时代"可触可感 [1] 凌家滩遗址的历史地位 - 凌家滩遗址是"古国时代"第一阶段的代表性遗址,探索长江下游文明化进程的关键遗存 [3] - 遗址聚落轮廓长2000多米、宽约1000米,展现双重环壕系统与功能分区(防御区、居住区、祭祀区、墓葬区) [3] - 凌家滩文化呈现"复杂性、高端性、创新性、独特性"特点,但未完全形成体系化 [3] - 与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并称"史前三大玉文化中心" [6] 凌家滩玉器与文化特征 - 玉双虎首璜的拼合体现"合符"信物制度,印证古国时代盟约 [3] - 玉龙首尾相衔,4.4厘米身躯刻有17道龙鳞纹 [8] - 玉鹰胸腹刻八角星纹,双翅作猪首形,体现太阳、鸟、猪崇拜 [9] - 玉版有23个钻孔及八角星纹,被解读为洛书、八卦或历法雏形 [9] - 玉人背后有细如发丝的穿孔,3件完整玉人集体亮相 [9] - 玉器制造技艺高超,反映宇宙观、权力观与信仰体系,证明三大玉文化存在交流 [9] 重要考古发现与展陈 - 07M23号"王者之墓"长3.6米、宽2.1米,出土随葬品340余件(玉器210件),展现三层葬制结构 [10] - 墓葬上层覆以大玉猪(长72厘米、重88公斤),体现早期等级分化和礼制雏形 [10] - 动画演示还原葬制葬仪,VR技术让观众"穿越"至史前祭坛 [10] - 裸眼3D技术拆解玉鹰纹饰,3D扫描复原红烧土层重现祭祀场景 [10] 博物馆的社会价值 - 博物馆与遗址公园互补,实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基因密码 [10] - 国家文物局评价其建成开放是中华文明探源和大遗址保护工作的里程碑 [10]
探访晋阳古城考古遗址公园:深埋千年的“太原往事”
中国新闻网· 2025-05-15 14:00
中新网太原5月15日电 题:探访晋阳古城考古遗址公园:深埋千年的"太原往事" 中新网记者 胡健 从始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的太原古县城大夏门往北百余米,便是晋阳古城考古遗址公园(以下简 称"公园"),这里是春秋至唐五代时期太原的古城址。两座城址相隔1800余年,太原的历史仿佛在这一 空间被重叠。 走进晋阳古城考古遗址公园,于2020年对外开放的二号建筑基址和2023年对外开放的四号遗址是公园一 期工程的核心区域,它们分别展示着唐五代时期的寺院遗址、唐代中期金属作坊遗址和内城蓄水系统遗 址。 晋阳城作为北中国重要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从赵国初都、东魏霸府、北齐别都到盛唐北都、五代 雄镇,从三家分晋、文帝治代、匈奴内附到李唐肇基,在中国历史的进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中原 王朝安危所系的战略屏障,是北方草原文明和中原农耕文明交融的大舞台,为中华多元一体的民族形成 作出了重要贡献。 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一场大火把晋阳城夷为平地,这座连续使用1500年的晋阳城,就这样被掩埋 在历史的尘土里。也正因如此,使晋阳城成为城市格局保存完整、文化遗存埋藏丰富的古代城市遗址。 直到60多年前,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 ...
凌家滩遗址博物馆5月16日开馆试运营 大批特色玉器将亮相
央视新闻· 2025-05-09 14:26
凌家滩遗址博物馆开馆 - 凌家滩遗址博物馆将于5月16日开馆试运营 [1] - 该遗址是古国时代第一阶段的代表性遗址 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的关键节点和关键地点 [1] 博物馆概况 - 博物馆是国家"十四五"大遗址保护利用的重点项目 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引领性 [4] - 展厅面积4000平方米 设1个基本陈列展和2个临展厅 [4] - 基本陈列展包括总序厅、鉴往知远厅、玉耀长河厅、文明互鉴厅4个部分 [4] - 展出约1100件(套)珍贵文物 不少文物是首次展出 [4] - 集中展示富有地域特点和时代特色的玉器 如玉人、玉龙、玉鹰、玉双连璧、玉龟版、玉勺 [4] - 运用光影、数字化等现代科技手段 全景式展示古代先民在规划营建、玉器制造、艺术创造等方面的成就 [4] 考古研究成果 - 2020年以来发现祭祀遗存、大型高等级公共建筑基址 [8] - 完善了对墓葬祭祀区布局和遗址聚落格局的认识 [8] - 考古出土200余件器物 包括龙首形玉器等一批珍贵玉器 [8] - 为研究中国史前用玉制度及其对历史时期礼制影响提供重要资料 [8] 文化价值 - 凌家滩是长江文明溯源研究和传播展示的重要遗址 [13] - 先民创造了灿烂的凌家滩文化 延续至今仍保留田园牧歌景象 [13] 社会效益 - 博物馆开放后将与考古研学小镇、游客服务中心等形成集群优势 [15] - 提升城乡环境风貌 涵养人文精神 培育新型文旅空间 [15] - 激发乡村振兴与文旅产业融合新动能 [15] - 打造中国大遗址保护利用的"凌家滩模式" [15] - 展现长江流域农耕文明赓续不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