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遗址保护
icon
搜索文档
“大河村”入选国家队 河南省挂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增至8家
河南日报· 2025-06-15 08:05
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馆及入选情况 - 6月14日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新馆开馆试运行 同时"河南省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入选新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 河南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增至8家 [1] - 河南省作为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 拥有全国最集中大遗址分布 已探索出"生态保遗"郑州模式和"远离老城建新城"洛阳模式 将遗址保护与生态建设 城乡发展有机融合 [1] - 目前河南省拥有8处挂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包括殷墟 隋唐洛阳城等 另有9处进入立项名单 全省建成开放遗址博物馆18座 [1] 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详情 - 该项目是河南省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示范项目 位于郑州市区东北部 包含遗址核心区保护展示 新建博物馆 原始生态修复等工程 [2] - 大河村遗址经50多年考古发掘 证实为包含仰韶文化 龙山文化及夏商文化的古代聚落遗址 年代跨度7000-3500年 被誉为"仰韶文化的标尺" [2] - 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 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新馆作为重要节点项目开馆 新馆通过数字化 沉浸式手段全景展示仰韶文化 填补国内该领域展示空白 [2] 其他入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 此次另有9处遗址公园入选 包括山西省陶寺 内蒙古萨拉乌苏 浙江上山 安徽双墩 山东大汶口 湖北铜绿山 四川宝墩 陕西秦咸阳城咸阳宫等 [3]
探访晋阳古城考古遗址公园:深埋千年的“太原往事”
中国新闻网· 2025-05-15 14:00
晋阳古城考古遗址公园概况 - 公园位于太原古县城大夏门以北百余米,是春秋至唐五代时期太原的古城址,与始建于1375年的太原古县城相隔1800余年[1] - 公园一期工程核心区域包括2020年对外开放的二号建筑基址(展示唐五代寺院遗址)和2023年对外开放的四号遗址(展示唐代金属作坊及内城蓄水系统遗址)[1] - 晋阳城历史上作为北中国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在赵国初都、东魏霸府、北齐别都、盛唐北都、五代雄镇等时期发挥重要作用,是中原王朝战略屏障和文明交融舞台[1] 考古发掘历程 - 晋阳城在979年被大火夷为平地,连续使用1500年后掩埋,反而使城市格局和文化遗存保存完整[2] - 考古工作始于20世纪60年代,2000年后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通过系列调查试掘取得城址范围和城墙分布成果[2] - 2010年前重点发掘西北城角、西城墙等夯土遗迹确定西城范围,并发现"大明城"、手工业作坊及宗教遗址如童子寺、龙泉寺唐代塔基等[2] - 2010年后配合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梳理出西城"大丁字"格局及主街道位置,发现北朝仓储设施、五代夯土基址等[3] 公园规划与建设 - 公园规划范围20.98平方公里,分四期建设:一期围绕西城墙等13处遗迹保护展示,二/三期提升服务设施展示新成果,四期展示外周城垣和汾河故道[3] - 采用"一心、两轴、三区、一带、一环、多点"展示思路,以宫城为核心展示都府空间要素,强调外周城垣和汾河故道等结构[3] - 国家省市累计投入资金1.3亿元,其中2019年后考古研究经费3700万元,遗址保护2000万元,2023年公园建设(含考古博物馆)投入7300万元[4] 运营与展示成果 - 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2024年1月开放,基本陈列"晋阳雄異"通过场景复原与多媒体展示1500年城市变迁[4] - 公园一期和考古博物馆开放一年累计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4] - 遗址公园建设旨在服务未来发掘和阐释,对唐代都城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将展示太原历史文化价值[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