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权益保护
搜索文档
破除隐性门槛 筑牢权益保护屏障 上海立法持续优化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解放日报· 2025-09-27 10:39
法规核心信息 -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于9月25日表决通过《上海市民营经济促进条例》[1] - 该条例将自2025年10月20日起施行[1] - 法规旨在通过立法持续优化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1] 市场准入与公平竞争 - 法规明确严格实施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单以外的领域各类经济组织可依法平等进入[2] - 对限制或排斥民营经济组织公平参与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的行为作出禁止性规定[2] 融资支持体系 - 法规明确强化信贷公平,要求金融机构对不同经济组织办理贷款的尽职免责情形保持一致[3] - 推动健全多层次普惠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和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业务增量扩面[3] - 要求金融机构开发和提供适合民营经济组织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并优化融资征信服务[3] 科技创新与海外拓展 - 法规规定建立梯次培育体系,制定分层分类的专项支持政策,并支持民营经济组织与各类创新主体加强合作[4] - 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创新产品迭代应用[4] - 为助力开拓海外市场,法规规定健全海外综合服务体系,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提供全流程电子化服务,并优化跨境金融便利化措施[4] - 2024年上半年上海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同比增长23.6%,占全市比重近四成,创近十年新高[4] 权益保护与服务保障 - 法规明确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实施差异化精准监管,以避免对经营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造成干扰[7] - 完善拖欠账款投诉处理和监督问责机制[7] - 明确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需建立政企沟通机制,强化在用地、人才等方面的要素保障,并健全信用修复制度[7] - 市级层面将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企业座谈会、走访企业,并建立市区联动工作机制,以破除政企信息壁垒[7]
浙江省首届企业权益保护论坛在杭州举行
中证网· 2025-09-16 19:11
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珞)近日,浙江省首届(杭州)企业权益保护论坛暨浙江省企业权益保护协会(以下简 称"协会")成立十周年会议在杭州举行。会上,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企业权益保 护协会会长夏阿国表示,协会十年的成长历程,书写了浙江企业权益保护事业的精彩篇章,为中国式市 场经济法治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浙江经验"。 "回望十年前,浙江民营经济虽已呈现'千家万户'的蓬勃发展景象,但在权益保障领域仍面临诸多问 题,例如企业权益保护措施不够完善、政策执行存在落差等。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浙江省企业权 益保护协会应运而生。"夏阿国回忆道,过去十年间,他亲眼见证了协会如何将宗旨理念转化为一件件 具体实践行动,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 夏阿国进一步介绍,过去十年来,协会重点推进智库建设,组建了由法律、经济、管理等领域专家组成 的专业智库团队,为企业提供精准化、专业化的服务支持。十年间,协会通过"牵线搭桥"的方式,累计 帮助企业解决项目立项审批、融资对接、生产经营等方面的实际困难达400余件。此外,协会还积极搭 建企业间互助合作平台,推动形成"大帮小、强扶弱"的良性产业生态,助力浙江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4年10 ...
江苏海安组织专班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
人民日报· 2025-07-31 06:13
政法专班服务成效 - 江苏海安市服务建筑业政法专班成立3年多来累计提供司法支持近500次并解决涉法涉诉案件169起 [1] - 专班从政法部门抽调业务骨干及退休干部组成 针对建筑工程 劳务纠纷 金融借贷等主要问题提供法律服务 [1] - 专班协调解决本地企业被拖欠工程款问题 近期再次前往陕西处理相关事务 [1] 企业权益保护分会成果 - 海安市在政法专班实践基础上成立市法学会企业权益保护分会 为企业提供法律支持 [1] - 分会成立以来已协调解决涉企案件36件 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9000多万元 [1]
深圳华强北街道送“法”进商户
环球网· 2025-04-22 11:24
活动概况 - 深圳市福田区华强北街道办事处主办"法润华强・税惠民生"法律税务公益咨询活动,协办方包括福田区民生律师团和广东际唐律师事务所 [1] - 活动在华强电子世界开展,面向辖区电子产业商户提供法律服务 [1] - 10余名律师组成流动服务团队,采用"6个咨询点+流动宣传"形式覆盖超1000家商户 [1] 服务内容 - 设立法律咨询、税务辅导、法治体检三大专区,形成全方位服务矩阵 [1] - 固定咨询点解答合同纠纷处理、知识产权保护策略、个税汇算流程、社保住房公积金缴纳规范等高频问题 [1] - 流动服务团队深入商户店铺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特别增设企业权益保护指引环节 [2] 活动成果 - 累计发放300余份《企业合规自查清单》和1000余份《华强北街道营商环境监督卡》 [1] - 引导商户开展自我审查并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同时鼓励商户对营商环境建设提出建议 [1] - 律师向商户介绍"12389公安机关举报平台""中国检察网涉企执法监督专区""12388纪检监察举报"等维权渠道 [2] 商户反馈 - 参与商户评价活动"干货满满",有效填补日常经营中的法律盲点并解决税务难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