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以军事冲突

搜索文档
美官员透露美对伊袭击时间!伊朗逮捕18名以色列特工,以军发出最新撤离警告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9 11:01
美伊以军事冲突升级 - 美国高级官员正在为未来几天对伊朗发动袭击的可能性做准备 袭击可能会在本周末进行 [1] - 伊朗警方在马什哈德逮捕了18名以色列特工 指控他们参与制造侦查和自杀式无人机 [2] - 以色列空军开始对伊朗首都德黑兰和该国其他地区发动新一轮袭击 并向阿拉克、洪达卜两地指定区域的居民发出撤离警告 两地均有核设施 [4][6] - 伊朗首次动用"泥石"弹道导弹对以色列发起打击 该导弹是伊朗目前最为先进的两级固体燃料重型导弹 弹头重量达700多公斤 速度可达14马赫 [7][8] - 自13日晚以来 伊朗已向以色列发射超过400枚弹道导弹和超过1000架无人机 其中20多枚弹道导弹击中了以色列城市区域 造成24人死亡、500多人受伤 [8] 特朗普对伊朗核设施的攻击考量 - 美国总统特朗普已批准了对伊朗的攻击计划 但暂不下达最终命令 以观察伊朗是否会放弃其核计划 [10] - 特朗普在思考如果美国加入以色列战局并向伊朗投放大量掩体炸弹 这些炸弹能否摧毁伊朗戒备森严的核设施 [10] - 特朗普曾专门询问军事顾问 巨型钻地弹是否能摧毁伊朗的3个关键核设施之一福尔多 [11] - 特朗普希望确保此类袭击确有必要、能够真正实现摧毁伊朗核计划的目标 且不会将美国拖入中东的长期战争 [12] 伊朗核问题谈判与俄罗斯立场 - 伊朗否认请求与美国谈判 称不会在胁迫下谈判或接受和平 [13][14] - 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愿意继续确保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利益 同时缓解以色列的安全担忧 [18] - 俄罗斯与伊朗之间的互信处于很高水平 俄罗斯不会放弃与伊方在布什尔核电站项目上的合作 [20] - 俄罗斯和伊朗之间的协议不包含任何有关国防的内容 俄方曾向伊方提议协助建设防空系统 但伊方对此并无浓厚兴趣 [21] 国际社会呼吁克制 -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敦促以色列和伊朗立即缓和冲突并实现停火 警告任何新的军事干预都可能产生严重后果 [23] - 法国、德国、英国3国外长及欧盟高级代表呼吁各方保持克制 避免采取任何可能导致局势进一步升级的举措 [23] - 土耳其国防部长呼吁国际社会采取紧急措施以制止"以色列的专横行动" 称以色列的行动正在把地区拖入混乱 [23]
中东危情48小时
财联社· 2025-06-15 10:50
军事冲突动态 - 以色列13日凌晨开始对伊朗进行打击,伊朗则在13日夜间发起报复行动,使用无人机及导弹对以色列进行了多波次大规模回击[1] - 14日夜间,伊朗开始对以色列的新一轮导弹袭击,同时以方也对伊朗发起新一轮无人机攻势[1] -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计划14日晚袭击以色列境内的能源设施和炼油厂,以色列当晚已进入"前所未有的紧急状态"[4] - 伊朗称打击以色列150个目标,以方统计显示伊朗共发射近200枚弹道导弹和大量无人机,造成4人死亡,超过200人受伤[7][9] - 以色列国防军总部所在地被导弹击中,造成当地建筑严重受损[12] 双方军事行动细节 - 伊朗称逮捕一名以色列F-35战斗机飞行员,并击落另一架F-35战斗机[13] - 以色列政府专机"锡安之翼"为躲避伊朗报复袭击飞往希腊雅典[17][19] - 伊朗在多地击落多架以军无人机[20] - 以色列持续袭击伊朗关键设施,包括核设施、石油设施和军队家属楼[21][35][36] - 以色列军方称已空袭伊朗国防部总部、核计划总部及多处石油设施[24] 伊朗核设施受损情况 - 纳坦兹核设施已确认遭到严重破坏,但未报告放射性物质泄漏[27] - 福尔多核设施周边两处地点遭遇袭击,具体损失不明[28] - 以色列宣称"摧毁"了伊斯法罕的一处核设施,但伊朗方面未确认[28] 人员伤亡情况 - 伊朗多名核科学家死亡,目前已确认6名科学家姓名[31] - 以色列国防军称已致9名伊朗高级别科学家死亡[31] - 以军已在空袭中打死20余名伊朗军事指挥官[32] -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高级顾问阿里·沙姆哈尼因伤势过重离世[34] - 德黑兰一栋军队家属楼垮塌造成60人死亡,其中20人是儿童[38] - 伊朗方面因以军袭击造成的死亡人数已超百余人[39] 双方领导人表态 - 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表示伊朗能够击落以色列军用装备[15] -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称将继续打击伊朗军事目标及据点[40][42] - 伊朗外交部表示在以色列停止侵略前与美对话毫无意义[44][46] - 伊朗警告美英法不要向以色列提供支持,否则其军事基地及船只将成为目标[47] 国际反应 - 伊朗与美国第六轮核问题间接谈判取消[43][48] - 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准备调解以色列与伊朗的冲突[49][51] - 专家认为当前中东局势处于"最危险"时刻,未来两三天冲突可能进一步升级[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