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交融
搜索文档
中秋消费新意浓
经济日报· 2025-10-07 08:32
中秋佳节的主角之一——月饼,正在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既有老字号的文化赋能,也有文 创品牌的创新表达。 在山西省太原市的山西会馆,游客郑晓奇对店里现烤的五仁月饼赞不绝口:"刚出炉的月饼,酥软 又热乎!"传统馅料主打新鲜出炉,保持了最纯粹的风味和口感,吸引着追求经典口味的消费者。 与此同时,新口味顺应中式养生趋势。今年,苏州稻香村推出三款"药食同源"月饼:陈皮豆沙灵芝 月饼、枣蓉核桃阿胶月饼、玫瑰西洋参月饼。这些产品将传统中医药文化与现代食品工艺相结合,满足 了当代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追求。 "文化+美味"成为中秋月饼消费的一大亮点。在北京,吴裕泰与国博美馔合作,以国家博物馆馆藏 文物为灵感,推出"镜月呈祥"与"吉月长缘"联名茶月饼礼盒。在广东,华美食品通过与潮玩品牌"拼 酷"合作,推出结合金属拼装玩具的文创月饼礼盒,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各地将传统节庆活动与现代科技、商业模式结合,创造出全新的消费体验。 在北京,2025"卢沟晓月"中秋文化节突破传统节庆形式,将经典诵读、红色文化、非遗民俗与现代 光影、市集消费结合,既传承了"燕京八景"的历史文脉,又赋予文化IP新的时代内涵。 首展首 ...
海门老街:从“小上海”到文化遗产新名片
中国新闻网· 2025-09-25 09:31
核心观点 - 海门老街是一条融合东西方建筑精华、延续海洋文化血脉的活态历史街区,正从历史上的“小上海”转变为台州的文化旅游新名片 [1][2] 历史与定位 - 海门老街始建于1387年,全长仅225米,随着海门港在清光绪年间开埠,逐步发展成为浙东南重要的商贸中心 [1] - 老街在2010年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标志着其保护与价值获得国际认可 [1] - 2001年至2005年,由同济大学常青教授团队对老街进行精心修复,秉持“修旧如旧”理念,重现其历史风貌 [1] 建筑与文化特色 - 老街建筑风格独特,南侧为典型明清风格建筑,北侧则矗立着欧式立面的老宅,这种“南北异趣”的风格使其在近代赢得“小上海”的美誉 [1] - 老街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交融的舞台,拥有微雕艺术、冬至“千叟宴”、七夕明制婚礼等民俗活动,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2] - 游客可在青石板路上品尝姜汤面、泡虾等地道小吃,选购“老街伴手礼”,感受独特的市井风情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