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旅游

搜索文档
了不起的古建筑丨郏县文庙:小城有大成
河南日报· 2025-08-13 07:58
文庙建筑特色 - 郏县文庙采用"一轴两翼、左学右庙"的典型规制 是河南省现存布局最完整的文庙建筑群[8] - 建筑群由东、中、西三条南北轴线贯穿 中轴线设泮池、棂星门、大成殿等 东轴线含节孝祠、崇圣祠 西轴线含忠义祠[8] - 大成殿高15.5米 面阔19.7米 进深11.76米 为单檐歇山式建筑 殿顶采用绿色琉璃瓦与黄色菱形琉璃瓦组合[14] 雕刻艺术价值 - 前檐4根木质檐柱高4.6米 粗围1.85米 采用"龙绕柱"通体浮雕 柱顶刻制虎面俯视腾龙 为河南独有木雕[15] - 檐下大额枋与平板枋透雕日月云气、人物车马、花鸟山水等图案 内容与孔子圣迹图相关[15] - 石雕柱础八面浮雕"河图洛书""鱼跃龙门""一品当朝"等故事图案 蕴含传统文化寓意[15][18] 历史沿革与地位 - 始建于后周显德元年(954年) 金泰和六年(1206年)重建为官方文庙 明清大修10余次 现存建筑以清代为主[7][22] - 2006年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专家评价其木雕龙柱"河南只此一家"[16][18] - 全国现存文庙近千座 河南有7处文庙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 文化教育功能 - 泮池和泮水桥为文庙独有建筑 象征古代秀才"入泮"入学传统[7] - 东轴线设魁星楼 为八角重檐攒尖顶楼阁式建筑 传说与宝丰香山寺佛塔顶尖处于同子午线[21] - 现开办公益性国学堂 采用六佾舞结合当地民间音乐元素形成特色祭孔乐舞[22] 文旅开发规划 - 免费对外开放 年初中百人集体诵读国学经典成为当地文化景观[22] - 编制《郏县文庙保护规划》 围绕文庙打造历史文化街区示范带 串联区域文化旅游线路[22] - 明清时期郏县儒学培养举人100余名 进士近20人 体现崇文重教传统[21]
申遗为何总能点燃文博热
经济日报· 2025-07-19 05:59
西夏陵申遗成功的影响 - 西夏陵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景区搜索量激增并带动文创产品"塔灵灵"热销 [1] - 申遗成功得益于长期考古研究、遗址保护和生态维护,游客量从1997年7万人次增长至近100万人次 [1] - 西夏陵博物馆馆藏文物从1998年30余件增至目前1万余件,实现从区域性遗存到人类文明瑰宝的跃升 [1] 文化遗产活化利用 - 开发西夏文活字印刷、文物修复研学项目和XR"地宫探秘"体验项目,创新文旅产品形式 [2] - 全国博物馆文创产品2024年销售收入达34.28亿元,同比增长63.7%,形成消费新热点 [2] - 文创旅游经济效益反哺文保工作,促进文物修复、学术研究等形成良性循环 [2] 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 - 需警惕过度商业化,参考敦煌研究院运用数字技术缓解保护压力的成功案例 [3] - 历史文化名城在严格保护前提下改善居民条件、发展文旅,使古老街区焕发活力 [3] - 保护是发展根基,发展是保护延伸,基于文化传承的开发才具有持久生命力 [3]
《成都非遗地图》上线,邀你来一场“非遗版City Walk”
经济观察报· 2025-06-09 14:15
(原标题:《成都非遗地图》上线,邀你来一场"非遗版City Walk") 成都,非遗丰富多样。千百年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以巧思创造与匠心传承,将非遗的魅力展现 得淋漓尽致。 街头的一份小吃;川菜馆里的一道拿手好菜;剧场的一场变脸表演;从博物馆到文创店里,独具特色的 各类蜀锦、蜀绣制品……非遗,早已浸润着这座城市的日常。在街头探非遗,成为了打开成都的又一种 方式。 百艺守初心,千载映华光。我们围绕"衣、食、住、艺"的日常场景与审美体验,将那些既具有实用性, 又彰显文化意趣与美学价值的非遗,串成一张《成都非遗地图》。上百个非遗点位,皆可探访、体验。 如今,织绣染绘的东方雅韵,仍旧在日常图景中频频可见。成都街头的汉服穿搭,川剧团的戏服体验, 都是一道风景。 打开《成都非遗地图》·衣饰之美篇,蜀锦、蜀绣、羌绣……众多非遗传承,挥洒出一份独有的魅力。 比如,在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各种服饰和蜀锦纹样藏品,图案取材广泛、丰富,蜀锦织造技艺更是精 湛绝伦。在这里,无论你是想要欣赏、购买精美的蜀锦、蜀绣产品;还是和非遗大师们面对面交流学 习;或体验蜀锦织造、蜀绣针法,创作自己的蜀锦蜀绣作品。都可以一站式体验。 在国家4A ...
古丝路上新!中国两处千年遗址首次面向公众开放
新华网· 2025-05-01 18:06
文化遗产开放 - 新疆鄯善县吐峪沟石窟和甘肃省敦煌市悬泉置遗址两处千年古丝路遗迹首次面向公众开放,展示古丝绸之路新时代活力 [1] - 吐峪沟石窟现存157座洞窟、3座地面寺院和9座佛塔,出土多语种佛经手稿及世俗文书 [2] - 悬泉置遗址是中国唯一经系统考古发掘的丝绸之路古代驿站遗址,2014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4] 投资与保护措施 - 中国累计投资超过7700万元人民币用于吐峪沟石窟的保护、修缮和加固 [2] - 吐峪沟景区实行实名预约和单日限流政策,每日限量300张门票,旅游旺季启动应急机制 [2] - 悬泉置遗址通过木栈道、围栏保护、全天候监控与巡护措施保障遗址安全并提升游客体验 [5] 景区特色与规划 - 吐峪沟开放5个洞窟及沟东区北部石窟寺,展示不同形制、年代和风格的壁画艺术精华 [2] - 悬泉置1:1复原汉代驿站建筑群,设有"悬泉膳堂"驿亭提供食水与栖憩服务 [4][5] - 新疆吐鲁番胜金口石窟、雅尔湖石窟已于4月5日首次开放,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预计年内开馆 [5] 文化影响与愿景 - "丝路热"全球盛起,开放遗址旨在构建体系化、可视化丝路图景,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5] - 现代化高速公路旁的悬泉置复原建筑群让游客"一步踏入"千年前的丝路世界 [4][5]
2024年度优秀文物主题游径公布 四川4条游径入选
四川日报· 2025-04-21 14:24
文物主题游径是以不可移动文物为主干,以特定主题为主线,集中展示专题历史文化的文化遗产旅 游线路。 4月18日,国际古迹遗址日主场活动在山东省泰安市举行,现场公布2024年度优秀文物主题游径, 四川4条游径入选。其中"东坡行旅"中国文物主题游径入选特别推荐案例,"蜀道金牛"文物主题游径入 选十佳案例,资阳大足石窟石刻文物主题游径和中国两弹城文物主题游径入选优秀文物主题游径。 "东坡行旅"是第一条中国文物主题游径,以苏东坡的人生阶段为脉络,以不可移动文物为载体,串 联相关城市,对应其与东坡人生阶段的关系,赋予相应主题定位。"东坡行旅"涵盖10个省份、15座城 市,各级文物核心资源48处,其中眉山三苏祠是核心资源之一。 中国两弹城文物主题游径,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旧址为中心,辐射周边汉江韵、曹家沟工学院、 四川两弹城博物馆、航天科技馆,形成"一心四区"新格局,是"两弹一星"精神的重要承载地,也是开展 爱国主义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阵地。(记者 吴晓铃) 资阳大足石窟石刻文物主题游径,以四川资阳和重庆大足地区丰富的石窟石刻资源为依托,深度挖 掘石窟石刻艺术价值,结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将川渝两地石窟资源优势与农 ...